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

發布時間: 2021-01-27 16:30:03

Ⅰ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什麼時間執行

根據2002年3月2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後的版《住房公積金管理權條例》開始強制執行的,規定如下:第三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Ⅱ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從那一年開始實行的

1991年,上海市借鑒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在全國率先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並很快在全國版推開。1994年4月,權國務院頒布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年3月,國務院又發布了《國務院關於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在進行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為了解決城鎮職工住房問題而推行的一種強制性的長期儲金制度。根據2002年修定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Ⅲ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有哪些處罰

對違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行為的處罰:

【行政法規】《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62號,2002年3月24日修訂)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責任事項

1.立案責任:通過投訴、舉報、檢查,發現涉嫌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違法行為,予以審查後,上報立案申請,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立案決定。
2.調查取證責任:對審批立案的案件由中心指定案件辦案部門及人員組織調查取證,按照行政執法相關規定進行調查、製作筆錄、收集證據。
3.審理責任:對案件調查報告、調查取證的相關資料進行審理,對案件違法事實、證據、執法程序、法律適用、處罰種類和幅度、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等方面進行審查,提出處理意見。
4.告知責任: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製作並送達《行政處罰先行告知書》,告知違法事實、處罰依據及享有的陳述、申辯及聽證的權利。對符合聽證規定的,製作並送達《行政處罰聽證會通知書》。
5.決定責任: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製作並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重大處罰應當進行集體討論。
6.執行責任:依照生效的行政處罰決定,自覺履行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其它法律法規規章文件規定應履行的責任。

Ⅳ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

一、最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中國政府網鏈接:http://www.cdsgjj.gov.cn/art/2009/11/17/art_7844_281009.html
二、《住房公積金管理回條例》於1999 年 4 月 3 日中答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262 號發布, 2002 年 3 月 24 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Ⅳ 住房公積金哪一年開始提出的

1991年,上海市借鑒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在全國率先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回,並很快在全國答推開。1994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年3月,國務院又發布了《國務院關於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在進行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為了解決城鎮職工住房問題而推行的一種強制性的長期儲金制度。根據2002年修定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
例》,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
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Ⅵ 住房公積金是從哪年開始實施的

1994年。

1991年5月,上海市借鑒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經驗,率先建立起住房公積金制度。

1994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要求在全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

此後,中國的房地產業蓬勃發展。鑒於此,1999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要求停止發放住房建設貸款,加大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發放力度,住房公積金的功能發生重大轉型。

住房公積金繳存機制的建立,推動了住房從福利分配轉為貨幣分配的體制轉軌,亦推動房改完成市場化住房體制轉軌。

(6)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擴展閱讀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項規定,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Ⅶ 住房公積金法律規定

住房公積金一直熱度不降。先是公眾發現,一些單位繳存天價高額住房公積金,逃避稅收,於是各地進行了清理。接著,公眾對住房公積金使用困難、越窮越不能用住房公積金買房不斷吐槽,住房公積金被指劫窮濟富,製造了更大的不公平,於是各地對住房公積金的使用限製作了調整。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有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取消住房公積金,同時將這部分職工收入變成當期的工資收入,因為既可以增加老百姓對改革的獲得感,也沒有加重企業負擔,還可以拉動社會消費,一舉三得。
可見,住房公積金確實存在太多的問題。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住房公積金的合法性,也許你會發現,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和使用與現行法律並不相符,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國的今天,應該對此進行糾正。
住房公積金的建立,自然是出於好意,並與當時的法律環境是相一致的。1991年,上海市借鑒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在全國率先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並很快在全國推開。1994年4月,國務院頒布《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年3月,國務院又發布了《國務院關於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在進行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為了解決城鎮職工住房問題而推行的一種強制性的長期儲金制度,滿足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又解決了政府一時無力解決所有職工住房問題的難題。當時整個社會還是行政主導一切的思維,並不是現在政府作決策、出規定首先要刻實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法治思維。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國社會發展變化很大,法律法規不斷修改完善,尤其是依法治國成為國家戰略,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社會治理的主要思維,住房公積金也就應該經受法律的檢驗。
財產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力,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財產權顯然包括對財產的佔有、支配、處分等權力。住房公積金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由職工所在單位繳存,一部分由職工個人繳存,這兩部分都存入職工個人的住房公積金賬戶,是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無論哪一部分,都是職工的收入,對其具有處分權的是職工本人,而不是政府機關。 可是,住房公積金卻是被強制存入銀行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中,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不管你需要不需要,而且使用完全由政府規定,顯然變相剝奪了公民對部分財產的支配權,不符合法律關於公民財產權的規定。
無論在什麼社會,公民享受購買商品的絕對自由權,任何人都不得強買強賣。公民購買什麼商品與服務,公民購買誰的商品與服務,公民何時購買商品服務,公民購買多少商品與服務,應該是享有絕對自由的。可是,公民在用住房公積金購買商品與服務時,實際上卻被限制了自由。住房公積金的本質是強迫職工拿出一部分收入,用於購買住房,這屬於指定消費,顯然與消費法不相符。雖然政府並沒有指定公民具體購買某個具體房地產商的產品,但就某個具體城市而言,公民的選擇權是相當有限的,只能購買經過政府批準的房地產商的產品,這同樣是對公民消費行動的限制。同時,住房公積金不能在全國轉移,只能在所工作城市使用,同樣限制了公民對商品采購的自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由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去調節產品供給與消費,住房公積金的存在實際上用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干預經濟活動。正是因為如此,在政府的強力干預之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處於扭曲變形當中,既不是完全的市場,也不是完全的政府行為,不倫不類。所以,中國的房產地市場總是處於調控當中,一會兒限制購房,一會兒鼓勵買房,始終沒有走出一限就喊、一喊就放、一放就慌、一慌就限的循環怪圈。在這種現象的背後,起主導作用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場,換一句話說,是政府有意製造出來的市場。房地產業的一舉一動都隨政府的指揮棒起舞,名義是房地產商在賣房子,實際上是政府在賣房子。我們說,由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作用,就房地產行業而言卻是政府在起決定作用。許多地方政府形成了房地產依賴症,政府運轉資金大部分來源於土地出讓。在政府主導之下,天量資金投入到房地產當中,不僅違背了市場規律,而且製造了大量泡沫,導致房地產行業成為整個經濟的風險之地,始終成為政府手中的燙手山芋——本不該干預卻不得不幹預,使得房地產市場綁架了整個經濟。
除此之外,住房公積金還存在導致分配不公、抑制居民當前消費、影響經濟發展等問題。住房公積金的存在,不僅為官員貪污、挪動、擠占提供了條件,公積金繳存也為官員以權謀私提供了方便。住房公積金特別是補充公積金的繳存,往往是誰有錢誰就多存、誰無錢誰就少存或不存,加劇了社會分配不公,有的還通過將工資收入轉化為公積金的辦法避稅,或是通過低工資、高公積金的方式隱瞞高收入的事實。住房公積金的實質是強迫職工將當期部分收入延滯使用,抑制了社會當期消費能力,反過來又影響經濟發展和居民就業。如果將住房公積金轉變為職當期現金收入,那些不願買房(比如農民工)、不需要買房(家裡有住房)的在職職工,就可以將原來存在銀行的公積金用於當期消費,釋放出一部分消費能力,通過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盡管只是釋放出一部分消費能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無論從法律角度講,還是增強經濟發展動力講,取消住房公積金將其轉變為職在當期現金收入,都是必要的。這樣做,既是依法治國的需要,也是維護公民權力的需要,還是拉動消費促進生產的需要,而且還可以減少腐敗的漏洞。

Ⅷ 住房公積金是哪部法律規定的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1999年3月17日國務院第十五次常務會專議通過,屬於1999年4月3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2號發布實施,於2002年3月24日由國務院第350號令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條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的新時期。《條例》是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對以下行為發生效力:
1、住房公積金的繳存;
2、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
3、住房公積金的管理;
4、住房公積金的監督。

Ⅸ 公積金規定

(1999年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2號發布根據2002年3月2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根據2019年3月2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管理,維護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城鎮住房建設,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監督。本條例所稱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第三條

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所有。

第四條

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實行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決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運作、銀行專戶存儲、財政監督的原則。

第五條

住房公積金應當用於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條

住房公積金的存、貸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經徵求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七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中國人民銀行擬定住房公積金政策,並監督執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住房公積金管理法規、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

第二章 機構及其職責
第八條

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設區的市(地、州、盟),應當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作為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決策機構。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中,人民政府負責人和建設、財政、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有關專家佔1/3,工會代表和職工代表佔1/3,單位代表佔1/3。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主任應當由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人士擔任。

第九條

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在住房公積金管理方面履行下列職責:(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和調整住房公積金的具體管理措施,並監督實施;(二)根據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擬訂住房公積金的具體繳存比例;(三)確定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四)審批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五)審議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方案;(六)審批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第十條

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設區的市(地、州、盟)應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立一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作。縣(市)不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前款規定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在有條件的縣(市)設立分支機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其分支機構應當實行統一的規章制度,進行統一核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是直屬城市人民政府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的事業單位。

第十一條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履行下列職責:(一)編制、執行住房公積金的歸集、使用計劃;(二)負責記載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等情況;(三)負責住房公積金的核算;(四)審批住房公積金的提取、使用;(五)負責住房公積金的保值和歸還;(六)編制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七)承辦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決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

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指定受委託辦理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的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受委託銀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委託受委託銀行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結算等金融業務和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繳存、歸還等手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與受委託銀行簽訂委託合同。

熱點內容
走壞賬司法 發布:2025-07-09 11:48:49 瀏覽:940
私自蓋章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11:47:13 瀏覽:736
布料倉庫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11:42:55 瀏覽:21
黑合同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9 11:42:09 瀏覽:141
廣東律師排名 發布:2025-07-09 11:34:35 瀏覽:16
盛恆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9 11:27:50 瀏覽:781
行政法研究會 發布:2025-07-09 11:25:30 瀏覽:235
司法救助金申請後檢察 發布:2025-07-09 11:23:14 瀏覽:122
江蘇靖江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9 10:51:56 瀏覽:338
無錫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9 10:48:15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