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Ⅰ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的產生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 228 號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已經1997年8月1日國務院第6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鵬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一日
Ⅱ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的罰則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的介紹
為了抄加強廣播電視管理,發襲展廣播電視事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制定。經1997年8月1日國務院第61次常務會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7年9月1日頒布施行;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1共計六章五十五條。
Ⅳ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 廣播電視類法律法規大全
1、《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播出,維護用戶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權益,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制定本規定。
2、《無線電管理條例 》
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制定本條例。
3、《廣播電視無線電管理 》
本辦法是《無線電管理規則》在全國廣播電視范圍內的實施細則,全國無線電廣播電視台站和有可能對廣播電視正常接收產生干擾的單位、部門和個人均應認真執行、嚴格遵守。 4、《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等活動。
5、《有線電視管理辦法細則 》
為加強有線電視的管理,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
6、《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考試辦法 》
廣電總局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辦法(試行)》的通知 主持人資格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7、《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 》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經2003年8月18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8、《廣播電影電視處罰規定》
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影電視行政機關和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和本規定。
9、《廣告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現於公布,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
10、《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
《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1、《葯品廣告審查辦法 》
《葯品廣告審查辦法》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現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令順序號發布。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12、《醫療廣告管理辦法》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13、《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 》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4、《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5、《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 》
《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二、新聞出版類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5、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非法經營罪立案標准》
8、《著作權法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侵犯著作權罪》
10、《印刷業管理條例》
11、《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
12、《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暫行條件規定》
13、《出版管理條例》 14、《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
15、《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管理辦法》
16、《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 17、《報紙出版管理規定》
18、《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19、《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
20、《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21、《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22、《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
23、《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
24、《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25、《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26、《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Ⅳ 廣播電視站審批管理暫行規定的廣播電視站審批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廣播電視站的管理,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發展規劃和當地廣播電視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轄區內廣播電視站的規劃和布局,負責本轄區內廣播電視站的審批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條市轄區、鄉鎮以及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可申請設立廣播電視站。
每個申請單位只能設立1個廣播電視站,並只能在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核定的區域范圍內播出廣播電視節目。
第四條設立廣播電視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和本轄區廣播電視事業和產業建設發展規劃;
(二)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專業人員;
(三)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技術設備;
(四)有必要的基本建設資金和穩定的資金保障;
(五)有必要的場所;
(六)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五條申請設立廣播電視站,須由申請單位向當地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逐級審核同意後,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申請設立廣播電視站,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書;
(二)廣播電視節目轉播技術方案、覆蓋范圍以及自辦廣播業務或電視業務的主要內容;
(三)人員、資金、場地、設備的相關證明文件;
(四)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六條縣級以上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按照《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期限,履行受理、審核職責。申請人符合法定條件的,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書面決定;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七條廣播電視站應按規定轉播好中央、省級和當地的廣播電視節目。條件具備的,應與當地區域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聯網。
廣播電視站不得稱廣播電台、電視台,不得接收、傳送境外電視節目,不得在轉播節目中插播自辦節目和廣告,不得將廣播電視站出租、轉讓、承包給其他單位或個人。
第八條廣播電視站可自辦廣播節目,通過有線方式傳輸。
市轄區、大專院校和國有或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設立的廣播電視站確有需要,可在公共頻道中插播少量自辦的本單位新聞、專題以及廣告等電視節目,通過有線方式傳輸。
鄉鎮設立的廣播電視站不得自辦電視節目。
第九條市轄區、鄉鎮廣播電視站原則上應當由當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實施垂直統一管理。
第十條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須將廣播電視站的審批、管理情況,於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以書面形式報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依照本規定製定本轄區內廣播電視站的審批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違反本規定有關條款的,由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按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進行處罰。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2004年8月10日起施行。
Ⅵ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1997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8號公布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回規的決定》修訂)答 第五十四條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教育電視台、廣播電視發射台、轉播台、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單位,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重新辦理審核手續;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予以撤銷;已有的縣級教育電視台可以與縣級電視台合並,開辦教育節目頻道。第五十五條本條例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Ⅶ 中國什麼時候會有鳳凰衛視那樣的非官方的商業的私營電視台,《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十二條不準私人和單...
在中國,一切廣播電視傳媒都是官方所有,不允許個人營運。
Ⅷ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2011版)
(據2009年8月27日廣電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辦法》,2011年11月21日廣電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補充規定》修訂而成) 第一條 為了規范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秩序,促進廣播電視廣告業健康發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以下簡稱「播出機構」)的廣告播出活動,以及廣播電視傳輸機構的相關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廣播電視廣告包括公益廣告和商業廣告(含資訊服務、廣播購物和電視購物短片廣告等)。
第四條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合法、真實、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對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負責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鼓勵廣播電視公益廣告製作和播出,對成績顯著的組織、個人予以表彰。 第七條 廣播電視廣告是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堅持正確導向,樹立良好文化品位,與廣播電視節目相和諧。
第八條 廣播電視廣告禁止含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違反宗教政策的;
(四)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五)宣揚邪教、淫穢、賭博、暴力、迷信,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六)侮辱、歧視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七)誘使未成年人產生不良行為或者不良價值觀,危害其身心健康的;
(八)使用絕對化語言,欺騙、誤導公眾,故意使用錯別字或者篡改成語的;
(九)商業廣告中使用、變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使用、變相使用國家領導人、領袖人物的名義、形象、聲音、名言、字體或者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形象的;
(十)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健康資訊類廣告中含有宣傳治癒率、有效率,或者以醫生、專家、患者、公眾人物等形象做療效證明的;
(十一)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九條 禁止播出下列廣播電視廣告:
(一)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的廣告;
(二)煙草製品廣告;
(三)處方葯品廣告;
(四)治療惡性腫瘤、肝病、性病或者提高性功能的葯品、食品、醫療器械、醫療廣告;
(五)姓名解析、運程分析、緣份測試、交友聊天等聲訊服務廣告;
(六)出現「母乳代用品」用語的乳製品廣告;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播出的其他廣告。
第十條 時政新聞類節(欄)目不得以企業或者產品名稱等冠名。有關人物專訪、企業專題報道等節目中不得含有地址和聯系方式等內容。
第十一條 投資咨詢、金融理財和連鎖加盟等具有投資性質的廣告,應當含有「投資有風險」等警示內容。
第十二條 除福利彩票、體育彩票等依法批準的廣告外,不得播出其他具有博彩性質的廣告。 第十三條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應當合理編排。其中,商業廣告應當控制總量、均衡配置。
第十四條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不得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完整性。除在節目自然段的間歇外,不得隨意插播廣告。
第十五條 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小時商業廣告播出時長不得超過12分鍾。其中,廣播電台在11:00至13:00之間、電視台在19:00至21:00之間,商業廣告播出總時長不得超過18分鍾。
在執行轉播、直播任務等特殊情況下,商業廣告可以順延播出。
第十六條 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日公益廣告播出時長不得少於商業廣告時長的3%。其中,廣播電台在11:00至13:00之間、電視台在19:00至21:00之間,公益廣告播出數量不得少於4條(次)。
第十七條 播出電視劇時,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鍾計)中間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播出電影時,插播廣告參照前款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除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冠名標識外,禁止播出任何形式的掛角廣告。
第十九條 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冠名標識不得含有下列情形:
(一)單獨出現企業、產品名稱,或者劇場、節(欄)目名稱難以辨認的;
(二)標識尺寸大於台標,或者企業、產品名稱的字體尺寸大於劇場、節(欄)目名稱的;
(三)翻滾變化,每次顯示時長超過5分鍾,或者每段冠名標識顯示間隔少於10分鍾的;
(四)出現經營服務范圍、項目、功能、聯系方式、形象代言人等文字、圖像的。
第二十條 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不得以治療皮膚病、癲癇、痔瘡、腳氣、婦科、生殖泌尿系統等疾病的葯品或者醫療機構作冠名。
第二十一條 轉播、傳輸廣播電視節目時,必須保證被轉播、傳輸節目的完整性。不得替換、遮蓋所轉播、傳輸節目中的廣告;不得以游動字幕、疊加字幕、掛角廣告等任何形式插播自行組織的廣告。
第二十二條 經批准在境內落地的境外電視頻道中播出的廣告,其內容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播出商業廣告應當尊重公眾生活習慣。在6:30至7:30、11:30至12:30以及18:30至20:00的公眾用餐時間,不得播出治療皮膚病、痔瘡、腳氣、婦科、生殖泌尿系統等疾病的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婦女衛生用品廣告。
第二十四條 播出機構應當嚴格控制酒類商業廣告,不得在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傳播對象的頻率、頻道、節(欄)目中播出。廣播電台每套節目每小時播出的烈性酒類商業廣告,不得超過2條;電視台每套節目每日播出的烈性酒類商業廣告不得超過12條,其中19:00至21:00之間不得超過2條。
第二十五條 在中小學生假期和未成年人相對集中的收聽、收視時段,或者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傳播對象的頻率、頻道、節(欄)目中,不得播出不適宜未成年人收聽、收視的商業廣告。
第二十六條 播出電視商業廣告時不得隱匿台標和頻道標識。
第二十七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不得通過廣告投放等方式干預、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正常播出。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的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公眾舉報機制,公布舉報電話,及時調查、處理並公布結果。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在對廣播電視廣告違法行為作出處理決定後5個工作日內,應當將處理情況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 因公共利益需要等特殊情況,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可以要求播出機構在指定時段播出特定的公益廣告,或者作出暫停播出商業廣告的決定。
第三十二條 播出機構從事廣告經營活動應當取得合法資質,非廣告經營 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廣告 經營活動,記者不得借采訪名義承攬 廣告業務。
第三十三條 播出機構應當建立廣告經營、審查、播出管理制度,負責對所播出的廣告進行審查。
第三十四條 播出機構應當加強對廣告業務承接登記、審核等檔案資料的保存和管理。
第三十五條 葯品、醫療器械、醫療、食品、化妝品、農葯、獸葯、金融理財等須經有關行政部門審批的商業廣告,播出機構在播出前應當嚴格審驗其依法批準的文件、材料。不得播出未經審批、材料不全或者與審批通過的內容不一致的商業廣告。
第三十六條 製作和播出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健康資訊類廣告需要聘請醫學專家作為嘉賓的,播出機構應當核驗嘉賓的醫師執業證書、工作證、職稱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並在廣告中據實提示,不得聘請無有關專業資質的人員擔當嘉賓。
第三十七條 因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導致播出的廣告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可以對有關播出機構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十八條 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推動建立播出機構行業自律組織。該組織可以按照章程的規定,採取向社會公告、推薦和撤銷「廣播電視廣告播出行業自律示範單位」等措施,加強行業自律。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廣播 影視 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廣播電視頻道許可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
第四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的規定,以及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插播廣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八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或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替換、遮蓋廣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播出機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四十三條 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未依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9月15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Ⅸ 2003年9月15日<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的內容是什麼
為保證廣播電視廣告的正確導向,規范廣播電視廣告播放行為,加強廣播電視廣告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從事廣告播放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負責對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播放活動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轄區內的廣播電視廣告播放活動的管理。
第四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誤導消費者。
第五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應當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利於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第六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尊重祖國傳統文化,不得含有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內容。
商業廣告中不得出現國旗、國徽、國歌及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和聲音。不得利用或篡改領袖人物名言作為商業廣告用語。
第七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民族團結,遵守國家民族、宗教政策,不得含有宣揚民族分裂、褻瀆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
第八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樹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不得含有亂扔廢棄物、踐踏綠地、毀壞花草樹木等破壞環境,以及不利於自然生態、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等內容。
第九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有利於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不得含有可能引發青少年兒童不文明舉止、不良行為或不利於父母、長輩對青少年兒童進行正確教育的內容。
第十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尊重婦女、殘疾人,不得歧視、侮辱婦女、殘疾人,不得出現不文明的人物形象。
第十一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健康文明,不得播放含有色情或性暗示等內容的廣告,不得播放治療性病的廣告。
廣播電視廣告不得播放含有宣揚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內容的廣告。
第十二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尊重科學,不得含有宣揚迷信、邪教、偽科學的內容。
第十三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不得故意使用錯別字或用諧音亂改成語。除注冊商標及企業名稱外,不得使用繁體字。
第十四條 禁止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煙草製品廣告及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葯品廣告。
第十五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與其他廣播電視節目有明顯區分,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播放或變相播放廣告。時政新聞節目及時政新聞類欄目不得以企業或產品名稱冠名。
有關人物專訪、企業專題報道等節目中不得含有地址、電話、聯系辦法等廣告宣傳內容。
第十六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每套節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廣告的數量不得少於廣告總播出量的3%。
第十七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每套節目每天播放廣播電視廣告的比例,不得超過該套節目每天播出總量的20%。其中,廣播電台在11∶00至13∶00之間、電視台在19∶00至21∶00之間,其每套節目中每小時的廣告播出總量不得超過節目播出總量的15%,即 9分鍾。
第十八條 播放廣播電視廣告應當保持廣播電視節目的完整性,除在節目自然段的間歇外,不得隨意插播廣告。
除19∶00至21∶00以外,電視台播放一集影視劇(一般為45分鍾左右)中,可以插播一次廣告,插播時間不得超過2.5分鍾。
第十九條 播放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尊重大眾生活習慣,不得在6∶30至7∶30、11∶30至12∶30以及18∶30至20∶00之間人們用餐時播放容易引起受眾反感的廣告,如治療痔瘡、腳氣等類葯品及衛生巾等衛生用品的廣告。
第二十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控制酒類廣告的播出。每套電視節目每日播放的酒類廣告不超過12條,其中19∶00至21∶00間不超過2條;每套廣播節目每小時播放的酒類廣告,不得超過2條。
第二十一條 發射台、轉播台(包括差轉台、收轉台)、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路機構在轉播和傳輸廣播電視節目時,應當保證被轉播和傳輸節目的完整性。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自行組織的廣告,不得隨意切換原廣告,不得以游動字幕、疊加字幕等形式播放廣告。
第二十二條 電視台播放廣告時不得隱匿本台(頻道)標志。播放以企業或產品冠名的節目、欄目時,企業或產品的標志只能出現在屏幕的右下方,數量不得超過1個,標志畫面不得大於本台(頻道)標志,不得遮蓋正常節目的字幕。
第二十三條 禁止廣播電視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干預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
第二十四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從事廣告經營活動的機構應取得國家規定的資質,非廣告經營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廣告經營活動,記者不得借采訪名義承攬廣告業務。
第二十五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建立健全廣告經營播出管理制度,加強對廣告業務承接登記、審核、檔案保存的管理。
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健全廣告審查員制度,對擬播放的廣播電視廣告內容、企業資質等進行審查,未經廣告審查員簽字的廣告不得發布。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對廣播電視廣告的監聽監看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及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建立公眾投訴機制,對受眾提出批評性意見的廣播電視廣告及時檢查,並將結果答復投訴者。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和《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予以處罰。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條規定,情節輕微的,由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2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60日內3次出現違規行為的,由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做出暫停播放廣告、暫停相關頻道(頻率)播出的處理決定。情節嚴重的,由原批准機關吊銷許可證,同時對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追究相關責任。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Ⅹ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不得違反的規定有哪些
第二十一條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應嚴格按照許可證核準的製作經營范圍開展業務活動。
廣播電視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節目只能由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製作,其他已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不得製作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廣播電視節目。
第二十二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禁止製作經營載有下列內容的節目: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三條製作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視劇、理論文獻電視專題片等廣播電視節目,須按照廣電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發行、播放電視劇、動畫片等廣播電視節目,應取得相應的發行許可。
第二十五條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不得播放未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製作的和未取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動畫片。
第二十六條禁止以任何方式塗改、租借、轉讓、出售和偽造《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和章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劇名、集數等發生變更,持證機構應報原發證機關履行變更審批手續;終止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應在1周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八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的核發情況由廣電總局向社會公告。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2004年8月20日起施行。廣播電影電視部《影視製作經營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6號)、《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管理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7號)和廣電總局《關於實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行業准入制度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76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