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趙軍
A. 趙軍的介紹
趙軍1 副教授,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中華考試網講師,任職於天津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趙教授知識淵博,長期從事建設法規、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B. 項羽本紀原文及翻譯
(項羽的出身,他和項梁起義前的生活經歷)
項籍,是下相人,字子羽。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年紀才二十四歲。他的叔父名叫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楚國的將軍項燕,就是被秦國將軍王離所殺害的那位楚國將軍。項氏世世代代任楚國的將軍,封在 項城,因此而姓項。
項籍少年時代,學習認字寫字沒有什麼成就,於是放棄了而去學習劍術,又沒有學成。項梁對他發怒。項籍說:「認字寫字不過書寫姓名罷了。學好劍術也只能抵抗得住一個人,所以不值得學,我要學能夠打敗萬人的本領。」因此項梁就教授項籍學慣用兵打仗的方法,項籍非常喜歡,大略懂得其中 的大意以後,又不肯完成學業。
項梁曾經因犯罪受牽連而在櫟陽被捕入獄,於是就請蘄縣獄掾曹咎寫一封講情的信給櫟陽獄掾司馬 欣,因此犯罪的事能得到解脫。
項梁又殺了人,就和項籍逃到吳中地區躲避仇家的報復。吳中地區的賢士大夫都推崇他。吳中地區每遇有大的徭役和喪葬的事。項梁經常是做主辦人。他暗地裡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因此吳中地區的人知道他的才能。
秦始皇帝到會稽去巡視,在他渡過浙江的時候,項梁和項籍一起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項梁掩住了他的嘴,說:「不要胡說,會被滅族的!」項梁因此認為項籍是一個不凡的奇人。項籍身高八尺有餘,他的力氣能夠扛起大鼎,才氣過人。盡管吳中青年剛烈好鬥,但都很畏懼項籍了。
(項羽滅秦的經過:鉅鹿之戰)
章邯打敗了項梁的軍隊以後,就認為楚國的軍隊不足為憂,於是渡過黃河攻打趙國,打垮了趙軍。在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陳餘擔任將軍,張耳擔任國相,他們都逃入巨鹿城中。章邯命令王離、涉間 包圍巨鹿城,章邯在他們的南面駐軍,並修築兩邊有高牆的南道來輸送軍糧。陳餘作為將領,統率著幾萬名士卒而在巨鹿的北面駐扎,這就是所謂的河北軍。
楚軍已經在定陶被攻破,懷王驚恐,從盱眙來到彭城,把項羽和呂臣的軍隊合並起來由他親自指揮。任命呂臣擔任司圖,任命他的父親呂青擔任令尹。任命沛公擔任碭郡長,並封為武安侯,統領碭郡的 軍隊。當初宋義所遇到的那位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軍中,見到楚王後說:「宋義斷定武信君的軍隊必然失敗,過了幾天,軍隊果真失敗。軍隊還沒有作戰而能先行預見有失敗的徵兆,這個人可以稱得上是知道用兵的人了。」楚王召見宋義和他共商大計而非常喜歡他,因而他被任命為上將軍;項羽封為魯公,被任命為次將軍;范增被任命為末將軍:他們一同率軍救援趙國。此外其它各路軍隊都歸宋義 指揮,他的稱號為卿子冠軍。
大軍行進到安陽,停留了四十六日不再前進。項羽說:「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圍困在巨鹿,應立刻率軍渡過黃河,楚軍在外圍攻擊秦軍,趙軍在城內配合向外攻擊,一定能夠攻破秦軍。」宋義說:「不是 這樣。要去拍死牛背上的大虻蟲就不可能顧及到會殺死牛身上的蟣虱。如今秦軍攻打趙軍,秦軍戰勝了軍隊就會疲憊不堪,我們的軍隊可以趁著它的疲憊攻擊他們;假若秦軍不勝,我們就可以聲勢浩大地率領軍隊向西進攻,一定會消滅秦朝。因此不如先讓秦、趙互相廝殺。若是身披堅固的鎧甲,手持著銳利的武器上陣殺敵,我宋義不如你,若是坐下來運籌策劃,你不如我宋義。」因此他在軍中下令說:「那些兇猛如虎、狠戾如羊、貪婪如狼、強悍而不能聽從差遣的人,都要把他們斬殺了。」
於是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到齊國去作國相,親自送他到無鹽,飲酒大會賓客。天寒,大雨,士卒忍飢受凍。項羽說:「在將要奮力而進攻秦軍的時候,卻久留不行。今年遇到飢荒災害而百姓貧困,士卒們吃的是摻半的野菜和豆子,軍中沒有存糧,卻飲酒宴會賓客,而不率軍渡過黃河依靠趙國提供的糧食,去和趙國合力攻打秦軍,卻說『等秦軍疲憊了再攻打』。以秦軍的強大,攻打新建立的趙國,他們勢必 會消滅趙國。趙國若被平滅而秦軍反而強大,有什麼疲乏的機會可以利用!況且我國軍隊剛被攻破,國王坐立不安,傾盡國內的軍隊全部歸屬將軍指揮,國家的安危,在此一舉。如今不撫恤士卒卻徇私情,他不是安定社稷的賢良之臣。」項羽早晨拜見上將軍宋義的時候,就在他的帳中斬了宋義的頭,出來在軍中發布命令說:「宋義和齊國人陰謀反叛楚國,楚王密令我項羽誅殺他。」在這個時候,諸位將領都畏服項羽,沒有人敢抗拒,都說:「首先扶立楚王的,是將軍家族的人,如今將軍又誅殺了叛亂之臣。」於是相互共立項羽擔任代理上將軍的職務。派人追趕宋義的兒子,到了齊國境內才把他追上,殺死了他。又派桓楚向楚王報告。懷王因而任命項羽當了上將軍,當陽君和蒲將軍都歸屬項羽指揮。
項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以後,威震楚國,名聞諸候。於是他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士兵渡過漳水,救援巨鹿。經過交戰沒能取得勝利,陳餘再次請求出兵。於是項羽就率領全部人馬渡過漳河。把 所有的渡船都沉入水底,把作飯的鍋碗等炊具砸爛了,把住的房屋也全部燒毀,只隨身帶著三天的口糧,以此向士卒表明一定要決死戰斗,沒有絲毫的退卻之意。因此楚軍到達巨鹿就把王離的軍隊包圍了,和秦軍遭遇,經過多次激戰,斷絕了秦軍的糧道,打垮了秦軍,殺死了蘇角,俘獲了王離。涉間不投降楚軍,自己焚燒而死。在這個時候,楚國的軍隊在諸侯軍隊中最為強大。在巨鹿城下援救趙國的諸侯軍隊有十多路,沒有人敢出兵。等到楚軍攻打秦軍時,諸將都在壁壘上觀望。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軍士兵的呼聲震天動地,諸侯的軍隊無不人人心懷恐怖畏懼。因此楚軍攻破秦軍以後,項羽召見諸侯將領,他們進入轅門以後,無不跪在地上用膝蓋前行,沒有人敢仰視。項羽從此成為了諸侯們的上將軍,諸侯們都屈服於他。
(楚漢相爭:鴻門宴)
然後向西行攻取秦國的土地。函谷關有軍隊把守,沒有能夠進入。又聽說沛公已經攻破咸陽城,項羽大怒,派當陽君等人率領軍隊攻取函谷關。於是項羽進入關中,到達戲水西邊。沛公駐軍在霸上,還 沒有和項羽相見。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沛公想要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為相,秦國的所有珍寶都歸他所有。」項羽聽後大怒,他說:「明天一早用酒食好好犒勞士卒們,給我打敗沛公的軍隊!」這個時候,項羽擁有四十萬軍隊,屯駐在新豐鴻門,沛公擁有十萬軍隊。屯駐在霸上。范增開導項羽說:」沛公在關東地區的時候,貪於財貨,喜好美麗的婦人。如今入關以後,沒有索取財物,沒有接近婦女,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小。我派人去觀望他那邊的雲氣,總是呈現出龍虎的氣象,五彩斑斕,這是天子的瑞氣呵。要立即向他進攻而不要失掉良機。」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平素和張良友善。張良這時跟隨沛公,項伯於是在當夜急馳到達沛公軍中,私下見到張良,把事情詳細告訴了張良,想要叫張良和他一同離去。他說:「不要跟著劉邦 一同送死。」張良說:「我是代表韓王來送沛公的,如今沛公有急難,我假若逃走就是不仁不義,不可不告訴他。於是張良就進入軍帳,把項伯的話全都告訴沛公,沛公聽後非常吃驚,他說: "這該如何 辦?」張良說:「是誰替大王出主意兩派兵把守函谷關?」劉邦說:「是一位鄙隨小人勸我說『把守住函谷關,不讓諸侯進入關中,秦國的土地可以完全歸您所有』.因此我才聽信了他的計策。」張良說:「試想大王的士卒能夠敵得過項王的軍隊嗎?」沛公沉默下來,過了一會兒說:「確實不如,那麼現在該怎麼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前去告訴項伯,說沛公您不敢背叛項王。」沛公說:「您怎麼會和項怕有舊交?」張良說:「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交遊,項伯殺了人,是我救活了他。如今有急難,因此幸好他前來告訴我。」沛公說:「他和您誰年紀大?」張良說:「他比我年紀大。」沛公說:「請您替我把項伯叫進來,我要用對待兄長的禮節會見他。」
張良出來,邀請項伯。項伯立刻進去見沛公。沛公捧著酒杯向項伯祝壽,又訂立了兒女婚約,沛公說:「我入關以後,對於秦皇的財富秋毫不敢動,清查了吏民,封藏了庫府。只等待項羽將軍到來。 派遣軍隊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有其它的盜賊和意外的事變發生。我日夜盼望著項羽將軍的到來,又怎麼敢反叛呢!希望項伯對項羽將軍詳細說明我不敢背德反叛。」項伯應允。他對沛公說:「明天不可不早早親自前來向項王認錯。」沛公說:「是。」
於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中,把沛公所說的話完全無遺地報告了項羽。接著他說道:「假若沛公不先攻破關中,您又怎麼敢進入關中呢?如今別人立有大功卻要打擊他,這是不仁義的舉動,不如趁 此時機善待他。」項王許諾。
第二天清早,沛公帶著百餘名隨從前來會見項王。到達了鴻門,沛公對項王陪罪說:「我和將軍一同努力進攻秦軍,將軍在河北作戰, 我在河南作戰,但是沒有想到我能夠先入關攻破秦,才能夠在這里和 將軍重相見。現在有小人傳壞話,使將軍和我之間產生了隔閡。」項王說:「那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項籍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疑心?」
項王當天就留請沛公一同飲酒。項王、項伯面東而坐,亞父面南而坐。亞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北而坐,張良面向西側而陪侍。席間范增多次給項王使眼色,三次舉起身上所佩飾的玉塊示意項正當機立 斷殺死劉邦,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身,出來招喚項庄,對他說:「君王為人心軟不忍下手,你進去上前敬酒祝壽,祝壽完畢,請求用劍起舞,趁機在沛公坐著時擊刺他,殺死他。若不這樣,將來你們這些人都要被他所俘獲。」項庄就進人敬酒祝壽。祝壽完畢,他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麼可以助樂,請以劍舞助興。」項王說:「好吧。」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用自己的身體掩護沛公,項庄不能擊殺沛公。在這種情況下,張良來到軍門,見到了樊噲。樊噲說:「現在事態如何?」張良說:「非常緊急。現在項庄拔劍起舞,他的用意一直放在沛公身上。」樊噲說:「如此說來已經很緊迫了,請讓我進去,我要和沛公共命運。」樊噲立刻帶著寶劍擁著盾牌闖入軍門。交前侍立的衛士想阻止他而不讓進入,樊噲側過他手中的盾牌來撞擊他們,衛士們被地撞倒在地,樊噲就進入了軍門內,樊噲分開帷帳面西而立,瞪著眼睛注視著項王,頭發向上直立,眼眶都要瞪裂。
項王按著寶劍直起上身說:「來客是什麼人?」張良說:「這是為沛公駕車的御手樊噲。」項王說:「這是一位壯士,賜給他一杯酒。」就給了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起身站著飲了這杯酒。項王說:「賜給他一隻豬肘。」就給了他一隻生豬肘。樊噲把他手中的盾牌平放在地上,把豬肘放在盾上,拔出寶劍邊切邊吃了下去。項王說:「壯士,還能再飲酒嗎?」樊噲說:「臣死尚且不迴避,一杯酒何足推辭!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唯恐不能盡,刑罰人唯恐不重。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懷王和諸侯相約說:『首先攻破秦軍而進入咸陽的人將被封為關中王。』現在沛公首先攻破秦而進入咸陽,對於秦定的財富一點邊都不敢接近,封藏了宮室,退出軍隊而駐扎在霸上,以便等待大王來臨。沛公遣派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的盜賊和意外事件的發。像沛公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獎賞,而你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想誅殺有功的人。這樣做是亡秦的繼續,我個人認為大王是不會採取這種作法的。」項王竟無話可答。只是說:「請坐。」樊噲於是隨張良就座。坐了一會兒,沛公起身去廁所,順便把樊噲叫了出來。
沛公已經出來,項王派都尉陳平去召沛公。沛公說:「現在我出來了。沒有告辭,這將怎麼辦?」樊噲說:「舉行大事不應顧及細謹的小節,講求大禮就不必在乎小的責難。現在人家正是快刀、砧板, 我們是人家宰割的魚肉,還告辭干什麼!」於是就決定離去了,因而命令張良留下致謝。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麼禮物?」沛公說:「我帶來了一雙白壁。想要奉獻給項王,玉斗一雙,准備送給亞父,恰逢他們發怒。沒敢奉獻。您替我獻給他們。」張良說:「謹遵王命。」
在這時,項王駐軍在鴻門一帶,沛公駐軍在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就放棄了車騎,脫身逃離,一人騎馬,樊噲和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手持劍、盾跟著徒步奔跑,從酈山而下,經過芷陽抄小道行 進。沛公對張良說:「從這條道路到達我們軍中,不過二十里。估計我到達了軍中以後,你再回到軍 帳中告辭。」
沛公已經離去,從小道回到軍中。張良入帳辭謝,他說:「沛公不勝杯盞,不能親自告辭。委派臣下奉白壁一雙,再拜獻給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給大將軍足下。」項王說:「沛公現在什麼地方?"張良說:"沛公聽說大王有意責怪他的過錯,脫身獨自回去,已經到達軍中了。」項王聽後就接受了玉壁,把它放在座位上.亞父接過玉斗,把它棄置到地上,拔劍砍擊打破了它,說:「唉!項伯這班無知的小子不能夠和他們共同圖謀大事。奪取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們這些人將要被他 俘虜了。」
沛公到達軍中,立刻誅殺了曹無傷。
(屠城,東歸彭城)
過了幾天,項羽率領軍隊向西屠戮咸陽,殺死了秦降王子嬰,燒毀了秦宮室,大火燒了三個月都沒有熄滅;收集藏在宮中的寶貨、婦女往東歸去。有人勸導項王說:「關中地區有山河阻塞四方,土地富 饒,可以在這里建立都城而稱霸天下。」項王看見秦的宮室都已經被大火燒得殘破,又加上心裡懷念故土而想東歸,所以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同穿著錦綉衣裳在夜間行走一樣,有誰能知道我的榮華富貴呢!」那個勸說項王的人說:「人們說楚國人像是沐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 說這話,就把那個說者烹殺了。
古典文學 - -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譯文 3
(垓下之圍)
項王在垓下築壁壘駐扎軍隊,士兵少軍糧已盡,漢軍和諸侯的軍隊把他們包圍了好幾重。夜晚聽到漢軍營中四面皆唱楚地的民歌,項王於是非常驚奇地說:「漢軍難道把楚國都佔領了?為何有這么多的 楚國人呢?」項王就在夜中起來,在帳中飲酒。有一位名叫虞姬的美人,經常得到項王的寵幸而隨從項王。項王有一匹名叫騅的駿馬,經常騎著它征戰。因此項王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王唱了好幾遍,美人作詩應和。項王哭泣,流下一行行熱淚。左右人都跟著哭泣。沒有人敢仰視項王。
於是項王就跨上戰馬,在他帥旗的引領下跟從著八百多名壯士組成的騎兵隊,趁著夜色向南突出重圍,急馳逃走。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才發覺,漢王命令騎兵將領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他們。項王渡過淮河,能夠跟得上的騎兵只有百餘人了。
項王到達陰陵,迷失了道路,問一位田間老翁,這個老翁騙他說:「向左。」項王向左,於是陷入大沼澤地中,因此漢軍追上了他。項王又率軍向東。到達東城,身邊僅有二十八個騎兵。漢軍追擊的騎 兵有幾千人。項王自已估計不能擺脫困境,對他身邊的騎兵說:「我自起兵到現在已經有八年了,親身經歷過七十多次戰斗,所有阻擋我的軍隊都被我攻破消滅;所有進攻我的人都被我征服,未曾打過敗仗,於是就稱霸而擁有天下。可是如今我卻被困在這里,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作戰的過失造成的。如今固然非決戰而死不可,我希望為各位痛快決戰,一定要連勝漢軍三次,為諸位能夠突出重圍,斬殺敵將,砍斷漢軍的軍旗,好讓各位知道是上天要滅亡我項羽,不是我作戰的過失造成的。」於是項王把他的騎兵劃分成四隊,分別向四個方向突圍。漢軍把他們包圍了好幾層。項王對他的騎兵說:「我為你取漢軍一將。」他命令騎士向四方賓士而不,約定沖到山的東邊分三個地點會合。於是項王大聲呼喊著賓士而下,漢軍都被殺得散亂後退。就斬殺了一員漢軍將領。
這個時候,赤泉侯楊喜作為騎兵將領,追擊項王,項王瞪著眼睛向他怒吼。赤泉侯連人帶馬都受了驚嚇,躲避出好幾里。項王就和他的騎士會聚成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之處,於是就兵分三路,重新包圍了楚軍。項王就賓士在漢軍中,又斬殺了漢軍的一名都尉,殺死了幾十近百名漢軍士卒,又重新聚集起他的騎上,僅損失了兩名騎兵。於是對他的騎士們說:「你們看怎麼樣?」騎士們都敬服地說:「果真像大王說的 那樣。」
(烏江自刎)
於是項王就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把船劃靠到岸邊等候項王,對項王說:「江東地區雖然小,土地縱橫有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夠得上成為一個王國了。希望大王能夠立即渡江。現在只有我有 渡船,漢軍到達,沒有船可以渡過去。」項王大笑說道:「是上天要使我滅亡。我為什麼還要渡江呢!並且我項籍曾和江東八千名子弟兵渡江向西,如今沒有一人能夠回還,縱然江東父兄可憐我而擁立我為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說什麼,難道我項籍就不在心中慚愧嗎?」於是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一位長者。我騎著這匹馬有五年了,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就把它賞賜給您吧。」
於是命令騎士全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小的兵器和漢軍交戰。項籍一個人獨自殺死的漢軍士卒有幾百人。項王身上也有十幾處傷,他回頭看見漢軍騎兵中的司馬呂馬童,說:「你難道不是我的故人嗎?」呂馬童審視他,指著他對王翳說:「這個人就是項王。」項王就說:「我聽說漢王為購求我的人頭而出資千金,懸賞封萬戶侯,我把這個好處恩施給你吧。」於是項羽就自刎而死。
王翳割取了項羽的頭,其餘的漢軍騎士相互廝殺爭奪項王的屍身,自相殘殺的有幾十人。最終的結果是: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自奪得項王的一部分屍身。五個人把所得的屍身 合並一處,正好是項羽的全身。因此把懸賞的封地劃分為五份;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司馬遷對項羽的評論)
太史公說:我從周生那裡聽說"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聽說項羽也是重瞳子。難道項羽是舜的後代嗎?不然為什麼發跡得這樣突然呢?秦朝失卻了能治國的政道,陳涉首先發難,豪傑們蜂擁而起,相互之間爭奪天下,數也數不清。但是項羽沒有尺寸的封地,乘勢興起於田間隴畝中,經過三年的時間,結果就率領五路諸侯的軍隊滅亡了秦朝。
分割天下,而封王封侯,一切大政由項羽制定,號稱為「霸王"。他的職位雖然沒有善終,但在近古以來也是未曾有過的。
等到項羽離開關中而懷思楚地〔背棄先入關為王之約,失人心;東歸,失地利〕,放逐義帝而自立王,又怨恨王侯們背叛自已,這樣想成就大事就難了。他自己憑借著功勞而驕矜,按照他個人的想法辦事而不師法古代,認為霸王的功業,要靠武力征服來治理天下。五年後最終使他的國家滅亡了,身死東城,仍然不能覺悟不能自責,這實在是極大的失誤。他卻用「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的過失造成的」作為借口,難道這不是非常荒謬嗎?
C. 青海省貴德縣公安局刑警趙軍,沒有法律依據,亂抓16歲少年,少一年打擊嚴重。政府關關學法律不精,渾進...
而且根據《抄刑訴法》第60條的規定,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
1.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2.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的刑罰;
3. 有逮捕必要。即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
社會危害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這是法律規定的逮捕的情形,非此情形隨便逮捕人的話,就屬於非法行為了。
《刑事訴訟法》第71條規定,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逮捕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公檢法機關對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逮捕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有反抗的或犯罪嫌疑人有危害可能的有採取用警具束縛的必要。
D. 誰有撫養權,誰就能決定孩子的姓嗎
【法律問題】我丈夫趙軍是個重男輕女的人。婚前我就從他的言談話語里有所察覺,卻因為兩個人感情很好,根本不相信生個什麼性別的孩子會對我們的夫妻關系構成影響。等到婚後有了女兒趙婷,我才徹底看清了他。他對我的熱情一落千丈不說,對女兒竟然從來不肯給個好臉,而且不止一次半真半假地跟我說:「咱們離了吧。我再結一次婚,說不準就能得個兒子呢。」既然如此,我也沒必要粘著他。今年春天我主動起訴與他離了婚,法院判決3歲的女兒由我直接撫養。前不久,我又到戶政部門為女兒改了姓氏,由「趙婷」變成了「李婷」,讓她徹底隨我了。誰料趙軍獲悉後竟大發雷霆,要求我將女兒的姓氏恢復為趙姓,不然他就拒絕支付女兒的撫養費。我覺得他是在為不撫養女兒找借口,但對他提出的問題我心裡又確實沒底。我擁有女兒的直接撫養權,難道不能決定女兒的姓?(李雲) 【專家建議】李雲朋友: 衛生部、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統一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通知》規定:新生兒父母或監護人憑《出生醫學證明》到新生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戶口登記機關憑《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出生登記手續,辦理新生兒入戶。也就是說,在《出生醫學證明》上就必須填寫新出生嬰兒的姓名,所以,在子女出生後、戶口登記前,父母雙方應協商決定其子女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這是我國法律對子女姓氏問題做出的專門規定。關於姓氏的更改,相關法律的規定是: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可以看出,決定姓名的權利最終屬於自然人本身,前提條件是其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也就是說,子女成年後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由子女本人決定;而在未成年時,變更姓氏必須得到監護人的同意。依據法律規定,父母都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其中任何一方要變更未成年子女的姓氏,都要徵得對方的同意;即使是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也無權單獨決定孩子的姓氏。據此可知,你擅自將女兒由隨父姓改成了隨母姓,這種行為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應主動與趙軍協商,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才好。】
E. 司考 民訴 2014 趙文趙武趙軍將產生什麼法律後果 欺詐 恢復執行
在不考慮李有福、張益友、錢進軍提出的問題的情況下,如果趙文、趙武與趙軍達成了執行和回解協議,將答產生什麼法律後果?
如果趙文、趙武與趙軍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將產生的法律後果是:1),和解協議達成後,執行程序中止;2)如果在執行和解履行期內趙軍履行了和解協議,執行程序終結,調解書視為執行完畢;3)如果在執行期屆滿後,趙軍沒有履行執行和解協議,趙文、趙武可以申請恢復執行,執行將以調解書作為根據,執行和解協議失效。如果趙軍履行了執行和解協議的一部分,執行時應當對該部分予以扣除
F. 雪花啤酒瓶超期服役爆炸致無辜眼睛失明,受害人應該依據那個法律進行起訴更為合理
你可以有兩條路走
一,向賣給你啤酒的商家,提起合同違約責任賠償的民事訴訟。
二,向雪花啤酒廠家提起基於侵權責任賠償的民事訴訟。
視具體情況,走賠償最多的那條。具體計算,可以咨詢當地律師。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法律典故
一、用扣留檔案等辦法制裁員工違約跳槽。
一年前,上海某機械廠與應屆畢業生小周(非滬籍)簽訂了勞動合同。廠方向小周所在高校支付了教育資助費,並將小周的戶口落入該廠集體戶。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小周必須為企業服務5年,如果小周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違約金。半年後,小周提出辭職。機械廠批准了小周的辭職,但要求支付違約金。小周不肯,於是機械廠就不為小周辦理退工手續,並且扣留了他的人事檔案。又過了三個月,小周提起勞動爭議仲裁,要求機械廠辦理退工手續,轉移人事檔案。廠方則提起反訴,要求小周支付違約金。結果仲裁庭只支持了小周的請求,卻對廠方的請求不予支持。 傻在何處:辦理退工手續,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小周提出辭職後,廠方既予批准,即應及時為小周辦理退工手續。對於侵犯勞動者就業權的行為,應當予以糾正。機械廠的反訴則不同,它體現的是一種財產關系,在法律上一般受到時效期限的制約。由於機械廠沒有在小周拒付違約金後的六十日內提起勞動爭議仲裁,放棄了主張自己權利的機會。同理,如果不是受時效影響,機械廠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小周由於延遲退工造成的相應損失。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後,應在7日內辦妥退工登記備案手續,並做好人事檔案的轉移工作。如果員工違約離職,請務必在有效期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
二、為了方便辭退員工,繼續使用「過期合同」。
上海某公司小夏的五年期勞動合同快到期了。新來的經理對他的表現不滿意,但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雙方沒有終止勞動關系,但也沒有續簽合同。三個月以後,經理找到了新人,通知小夏合同已經過期,公司決定即日起終止勞動關系。小夏不同意立即終止勞動關系,並要求經濟補償。雙方協商不成,小夏提請勞動爭議仲裁,仲裁庭沒有支持經濟補償要求。小夏不服,訴訟到法院,最後獲得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相當於五個月工資32000餘元。
傻在何處:對於勞動合同期滿後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又實際履行的,可以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維持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規定: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而未訂立的,勞動者可以隨時終止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勞動者。至於勞動者是否有權要求經濟補償,各地和各部門的規定不同。根據上海勞動仲裁機構的口徑:只要單位提前一個月通知,就不承擔其他義務,不必經濟補償。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用人單位提出解除關系,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由於仲裁與法院的不同觀點,此種情形用人單位應盡量與勞動者協商,最好不要把官司打到法院。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還可在勞動合同上註明:合同期滿,當事人未通知對方終止勞動關系的,視為同意續延一個月的合同期。
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服務期和違約金,同時約定試用期。
凌雲2003年10月應聘進入公司,簽訂了5年期勞動合同,並約定了6個月的試用期。2003年12月,公司派凌雲去日本接受為期3個月的技術培訓,並與凌雲簽訂了一份《培訓協議》。協議約定凌雲在培訓結束之後,須為企業服務5年;如在服務期內辭職,須賠償培訓費用5萬元。2004年2月,凌雲完成培訓回到公司,很快提出辭職。公司要求凌雲按《培訓協議》賠償公司的培訓費,但被拒絕。公司向勞動爭議仲裁庭提出賠償培訓費,卻沒有獲得支持。
傻在何處: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另外,服務期是勞動者因接受用人單位給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諾必須為用人單位服務的期限。但是當兩者重合時,應優先適用試用期的規定。因為在試用期間,勞動者享有對合同的任意解除權,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特權,用人單位無權以合同、協議等形式加以限制。至於是否應當賠償損失,根據原勞動部辦公廳規定,用人單位出資對員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員工提出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如果在試用期內,則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 試用期並非勞動合同必備條款。公司當初已約定試用期,但在凌雲出國時,可讓他提前轉正。
四、約定勞動合同違約金,但數額低於實際損失。
2年以前,上海一家公司送員工小萌到國外技術培訓。雙方約定:如小萌在培訓結束後服務不滿5年離開公司,需支付違約金2萬元,並按已服務年限逐年遞減的方式賠償培訓費用5萬元。現在小萌因故決定跳槽,公司要求支付違約金2萬元,同時賠償經濟損失3萬元(服務期已滿2年),總共5萬元。小萌認為賠償太多,提起勞動爭議仲裁,最後經調解,小萌只賠償了經濟損失3萬元,而不再支付違約金。 傻在何處:小萌當初享受了公司出資培訓的特殊待遇,違約後應當支付違約金。另外,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按照實際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上海市勞動保障局規定:「雙方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數額高於因勞動者違約給用人單位造成實際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按雙方約定承擔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數額低於實際損失,用人單位請求賠償的,勞動者應按實際損失賠償。」實際上規定了違約金和賠償金兩者取一的原則。由於小萌的違約金數額低於實際損失,顯然意義不大。
在上海等地,約定勞動合同違約金數額可以略高於實際損失。但是根據《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
五、把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金隨工資一起發放。
兩年前,上海一家制葯企業與小蔡簽訂了一份競業限制協議,規定他離開本公司後兩年內不得自營或到與本公司有競爭的同類企業工作,否則將承擔違約和經濟賠償責任。去年開始,公司通知在他的工資中每月增加800元「競業限制補償費」。今年小蔡辭職,有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行為,公司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小蔡履行賠償經濟損失,但沒有得到支持。 傻在何處: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開始生效。由於限制了勞動者一定時期內的擇業權,因此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必須約定經濟補償。這種經濟補償金應當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給予的,公司在員工每月的工資中增加一筆錢,不應當視作是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
競業禁止的經濟補償金可在勞動者離職後一次性或分期給予,其標准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由此發生爭議的,上海仲裁機構一般按勞動者本人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不足12個月按實際月數)的平均工資收入的20%至30%確認。
六、用「高薪」替代社會保險費
上海浦東一家網路公司為了籠絡住人才,與員工約定每月工資多發1000元,公司不再繳納為員工社會保險費。但員工小姚離職後要求即到勞動監察大隊舉報,要求公司補繳他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獲得支持。
傻在何處:《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既是勞動者的權利,也是國家利益。因此,即使勞動者不想參加社會保險也是不行的,以高薪或商業保險替代社會保險的約定,以及由勞動者個人承擔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保險義務的約定不合法。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仍不可免。
現行城鎮養老保險的高成本和僵化的機制,的確影響到用人單位參保的積極性。相比之下,上海「鎮保」的統籌「門檻」較低,體現了社會保障水平的多層次,不妨一試。
七、出資培訓員工,卻拿不出支付憑證。
2003年7月,某汽車廠為了提高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花高價從廠外請來了高級技師到廠里進行技術培訓,還為此添置了不少培訓設備。汽車廠規定,接受培訓的工人合同期未滿辭職,須向汽車廠賠償培訓費5000元。最近,小裘提出辭職,他認為汽車廠要求賠償培訓費沒有任何依據,並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調解下,汽車廠不再堅持賠償培訓費。
傻在何處:用人單位向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索賠培訓費,只限於「出資培訓」的范圍。具體是指下列情形之一:(一)委託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培訓中心、職業學校代培學生。(二)學歷培訓。(三)能力培訓,如外語等級進修,專業技術職稱(晉級)培訓,以及勞動技能培訓等。(四)出國或異地培訓、進修、研修、做訪問學者等,其費用包括各種學雜費、往返交通費、置裝費和在外期間生活補貼。用人單位需提供的支付憑證,主要指員工培訓的學雜費等,一般不包括聘請講師和添置設備的費用。如果汽車廠不能提供支付憑證,員工可拒絕賠償。
「出資培訓」是一種特殊待遇,全體員工都能享受的培訓只是企業內訓。但是對於含金量較高的內訓,其對象也應從嚴選擇,並結合晉升、加薪、福利等因素,綜合制定防止跳槽計劃。
八、試用員工設立「空城計」。
小呂應聘到上海一家公司,公司與他簽訂了一份「試用期合同」,約定試用期為三個月,月工資為1200元;試用合格轉正後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月工資為2000元,並繳納社會保險費;在試用期間,雙方都可隨時解除勞動關系,對方不得提出異議。兩個月以後,公司以小呂試用期間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小呂不服,提請勞動爭議仲裁。仲裁挺裁決「試用期」合同無效,但是公司不能解除勞動關系,而且在「試用期間」,也應支付工資2000元,並補繳社會保險費。 傻在何處:訂立勞動合同是約定試用期的前提條件,不允許只簽訂「試用期合同」,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在勞動合同中只約定試用期,不約定合同期。《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即為勞動合同期限。」據此,小呂的「試用期合同」不成立,三個月「試用期」應視為合同期。在合同期而非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不能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解除勞動關系。另外,由於雙方約定了轉正後的工資2000元,小呂可要求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支付相當於轉正後的工資。但是各地規定略有差異
如果用人單位想試用員工三至六個月,然後再決定是否簽訂長期勞動合同,不如先簽訂三至六個月期的勞動合同,以後再根據業務需求、員工的工作表現等因素,決定是否續簽。
九、為了控制加班費用,對加班費進行「明碼標價」。
上海某商場對於員工加班費作出「明碼標價」,比如規定晚上加班1小時6元;周末1小時10元,1天50元封頂;法定假日1小時20元,1天100元封頂。部門經理老楊覺得很吃虧,因為按他所在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計算的加班費,比商場「明碼標價」的要高。他在辭職時要求商場按照《勞動法》規定補足所欠的加班費差額。雙方協商不成,老楊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獲得支持。
傻在何處:按照《勞動法》規定:平時加班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當然,如果單位經濟效益比較好,只要「明碼標價」的加班費不低於員工法定的加班費標准,也是允許的。但是,如果員工工資差距比較大,那麼工資比較高的職工,還是會覺得吃虧,認為公司處理不公。 並非一定要按勞動者月工資的70%計算加班費,也可根據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加班費。後者更有利於用人單位控制加班費。
十,為了長期留住人才,故意不約定服務期限。
三年前,一家外貿公司准備拓展在歐洲業務,報銷了小劉三年來學習高級口語翻譯的學費5萬元,並與小劉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今年小劉提出辭職,公司要求賠償5萬元的培訓費。小劉不服,提請勞動爭議仲裁,結果只賠償了2萬元。
傻在何處:根據原勞動部辦公廳規定,用人單位出資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職工提出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如果試用期滿,在合同期內,則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具體支付方法是:約定服務期的按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服務期限遞減支付;沒約定服務期的,按勞動合同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遞減支付;沒有約定合同期的,按5年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服務期限遞減支付。
外貿公司想要長期使用小劉,與其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但不約定服務期,不如約定十年服務期更加劃算。
H. 歷史問題,有依據,關於秦國軍隊的法律:將軍戰敗逃亡會怎麼處置
對戰敗主帥的懲治減輕。
春秋以前,各國軍隊數量有限,每次戰爭都會傾注全部軍力,一場戰爭往往會決定政權的存亡,所以主帥的責任尤其重大。一旦確定是主帥指揮不力而導致戰爭失敗,戰敗主帥往往會被處死。《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城濮之戰」楚軍戰敗,主將子玉「及連谷而死」,注曰「至連谷,王無赦命,故自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記載「崤之戰」,晉軍消滅了秦軍,俘獲秦軍主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獲釋逃歸時說:「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子玉之死和三位秦帥的話都是以處死戰敗主帥的軍法為前提的。到戰國時期,各國軍隊數量空前增加,而且戰爭頻繁,每次戰爭對國家的影響已經不像春秋時期那樣重大,如果確認主帥沒有明顯的過失,而且戰敗的影響也不太大的話,各國對主帥的處罰相對變輕。王陵指揮秦軍伐趙都邯鄲,「陵戰不善,免,王(齒乞)代將」。「滅楚之戰」中,李信率領的二十萬秦軍被楚軍擊敗,秦始皇對李信只是撤職了事,並未處死。秦趙「長平之戰」期間,「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問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趙王認為廉頗指揮不力,導致趙軍多次戰敗,但他並未處死廉頗,而是以趙括代之。在減輕對戰敗主帥的懲治這方面,秦與戰國時期各國相同。
I. 項目管理法律法規及國際慣例 何紅峰誰有電子版
書名=項目管理法律法規及國際慣例
作者=何紅鋒,趙軍著
頁碼=254
ISBN=978-7-310-03494-9
出版社=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2010.07
附件已經上傳
J. 長平之戰中,如果韓信指揮趙軍,白起指揮秦軍,結局會怎樣呢
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秦國大敗趙國,趙國為此付出了45萬人的慘痛代價。白起問鼎戰國屠神,秦昭王笑傲中原。
結語:
參考以往戰績,韓信若掛帥,必然審視全局,重新部署作戰機劃。面對敵眾我寡且丟失第一道防線的困境,韓信可能會採取當年輔佐劉邦奪天下的戰略,由自己坐鎮正面戰場,牽制秦軍主力,而派樂毅南下開辟分戰場,合縱魏、楚,突襲河內郡,盤活魏楚救兵這顆棋子。
屆時,無論是奔赴長平戰場的河內郡援軍還是野心勃勃的秦昭王,恐怕皆無心戀戰,而被迫撤軍。
秦昭王使用離間計換上趙括,就是要速戰速決,他最擔心的就是魏、楚、趙三國合縱,這樣秦國的東征戰略就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而合縱形成的關鍵就是河內郡,奪回河內郡對山東諸國皆有莫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