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與條例適用
⑴ 條例與法律有何不同
從廣義上來理解復,條例也是法律制的一種形式,不過在現實中,法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性文件,這是在狹義的意思上使用的。
而條例一般是指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從制定主體上來說,跟法律是有明確區別的,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而且在效力上,條例也是要低於法律的效力的,如果條例跟法律沖突的話,法律是要優先於條例適用的。
但是也是有例外的,全國人大有時候制定的法律文件也會用條例的名字,如曾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現在已廢止,代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了),雖然是條例的形式,但是卻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因此其效力、地位跟法律是一樣的。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少了,立法法出來以後,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一般都不再採用條例的名稱了,都是用法律的形式了。
⑵ 法律實施條例與法律全文有什麼異同
1、性質不同
法律全文是法律本身規定,法律實施條例是政府部門為實施法律而規定的操作規范或指導意見,本身不是法律,是行政法規或行政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
2、包含性不同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法律全文是法律全部內容。法律全文里包含法律實施條例。
3、相同點
都對法律條文進行了解釋。
(2)法與條例適用擴展閱讀
傳統法系
法系是指根據法在結構上、形式上、歷史傳統等外部特徵以及法律實踐的特點、法律意識和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對法進行的基本劃分。
一、資本主義國家有兩大法系,即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1)大陸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羅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羅馬日爾曼法系,是承襲古羅馬法的傳統,仿照《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樣式而建立起來的各國法律制度的總稱。
大陸法系也被稱作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法典為第一法律淵源,法典是各部門法典的系統的綜合的首尾一貫的成文法匯編。歐洲大陸上的法、德、意、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和拉丁美洲、亞洲的許多國家的法律都屬於大陸法系。
(2)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又稱英國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襲英國中世紀的法律傳統而發展起來的各國法律制度的總稱,英(蘇格蘭地區除外)、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除外)、澳大利亞、紐西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均屬於英美法系。
(3)主要差別
大陸法系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英美法系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具有抗辯式的特點,同時還存在陪審團制度。
法系這種分類不能提示法的本質,但有助於促進法律文化的了解與交流。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歷史上差異顯著,但二十世紀以來,這種差別開始縮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⑶ 條例和法律的區別
我國的法律體系是由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組成回的。下位法低於答上位法,法律是由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條例一般形式就是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地方性法規是由省級人大或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城市人大經省級人大批准制定的,其法律效力低於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是中央各部委制定的,其法律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
⑷ 請教 法規與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有何區別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很多時候還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願基礎上來強烈指導別人的決定。
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⑸ 法律與條例的區別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 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劃分為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法律和法規的區別在於:
1、制訂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訂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訂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4、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⑹ 請問 法律 法規 條例 細則 辦法 的概念和區別
1、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概念:
①法律位於第一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最大,通過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如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一概宣布無效。
②法規:是指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文件為基礎依據,再對照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制訂的實際執行標准.實際操作性是最主要的方面。
③條例:政府機關通過的文件,政府機關同時要服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這個發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做了一些對實際事務進行規范和要求的文件,就是條例。
④細則:解釋性的文件,具體解釋法律法規,並詳細規定其具體做法。
⑤辦法:更為詳細的做事規定,規定了做什麼事按什麼程序,要注意什麼。
2、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區別:
幾者規定的范圍、內容涉及的方面有所不同。
①法律是全國人大委員會審議並通過,全國各地通用。
②法規,條例由國務院審議並通過,全國通用,但法律效力與法律相比較差。
③條例也可由較大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所以只能在本地區實施,屬於地方法規。
④意見和實施細則一般由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出,本一級政府審議並通過實施。
(6)法與條例適用擴展閱讀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思想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⑺ 法律條文和法律條例的區別法律規則和法律規范的區別
法律條文是指法律的具體章節,如第幾條怎麼規定;條例是法律的一種形式內,屬於法規,容效力僅次於法律;法律規則是指法律規定的內容,提倡什麼、禁止什麼;法律規范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等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⑻ 案例法與條例法各有哪些優缺點
是人力資源供給預測的方法,可能是管理人員晉升計劃,是對內部管理人員的預測.
先確定管理人員晉升計劃包括的崗位,然後自上而下確定各個崗位所需要的接替人選,然後評價個接替人員的當前績效和潛力,給出平分標准,最後確定職業發展需要,並將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相結合.
優點的可以用來內部提拔企業的員工,為起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同時也保障企業的良好的人力資源供給.缺點是有時候目標職位的如何不出現空缺,可能會對候選人產生失落或跳槽,而對沒有被選中的人員,又可能產生負激勵作用,也許他們中也有很優秀的人才從而被埋沒掉.
呵呵,我可是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哦!!
⑼ 法律與條例有何區別
法按照我國《立法法》有很多種淵源(也就是形式的意思),主要是根據立法機關、效力層次版來劃權分。根據《立法法》第2條的規定,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條例這個詞主要用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按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的。但是,條例一詞的使用在現時有效的文件中並不僅僅局限於自治性文件,
並不那麼規范。這與立法法是在2000年制定的有關,之前的規范性文件的名稱設置還不規范和統一。如果國務院1993年制定的《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
不過,不論如何,法是個較條例內涵和外延更廣的詞;或者說和條例不是一個層次上的范疇。條例是法,但只是法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⑽ 請教法與條例的區別
我國的抄法律體系是由憲法、法律襲、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組成的。下位法低於上位法,法律是由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條例一般形式就是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地方性法規是由省級人大或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城市人大經省級人大批准制定的,其法律效力低於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是中央各部委制定的,其法律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