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即法規
① 事業編制企業任職法律、法規、規定依據
你得具體說一下是什麼情況去任職。紀委監察委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作出的規定是不能違規在企事業單位中擔任職務,更不用說工資了。但你如果作為借調或者派出學習去企事業單位,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② 編制關於法律法規的培訓內容
網路文庫中http://wenku..com/view/751c1d240722192e4536f60a.html這個PPT就不錯,你可以添加或者刪除不需要回的,很簡答短
③ 機構編製法規知識競賽百題答案
1、 2、A 3、B 4、A 5、A 6、C 7、A 8、B 9、B 10、D 11、A 12、B 13、B
14、D 15、A 16、C 17、D 18、D 19、C 20、D 21、B 22、D 23、A 24、D
25、B 26、B 27、A 28、A 29、A 30、B 31、D 32、B 33、A 34、C 35、C
36、C 37、A 38、B 39、B 40、A 41、C 42、D 43、D 44、C 45、B 46、A
47、A 48、A 49、A 50、C 51、C 52、C 53、A 54、B 55、B 56、B 57、C
58、C 59、A 60、A
二、多選題
1、ABC 2、ABCD 3、BCD 4、ABC 5、AC 6、AB 7、ABCD 8、ABC 9、ABC
10、ACD 11、AD 12、ABC 13、ABD 14、ABCD 15、ABD 16、AB 17、ABC
18、BC 19、AD 20、BD 21、BC 22、AB 23、ABC 24、ABCD 25、AB 26、AD
27、BC 28、ACD 29、ACD 30、AB 31、ABCD 32、ABD 33、ACD 34、ABD
35、AD 36、ABCD 37、BD 38、AD 39、ABD 40、BCD
④ 請問哪裡可以看到事業編制與工勤人員區別的法律法規文件謝謝!
事業編制分為全額撥款的事業編和自收自支的事業編,全額撥款的事業編是屬於那種版有相當於行政管理職權能的單位,管理也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就是相當於公務員了,自收自支的事業編是屬於參照企業管理的,以後改革很可能會改為企業編制,事業工勤編制是屬於事業單位中的工人,是不能被提拔為幹部的,也就是不能當科長,處長什麼的職務的
⑤ "編制就是法規"是何時何地提出:這個理論在鄧小平文選里是否收錄如果有,具體在哪一章節
鄧小平同志早在1975年就對軍隊提出了"編制就是法律"的著名論斷。
⑥ 機關公文文號編制規則
機關公文文號編制規則如下:
年份使用公元紀年,在「[ ]」內用阿拉伯數字標注。例如:×政字[2011]11號,「×政」是××人民政府的代字,「[2011]」是發文的年份。
聯合行文只標注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發文字型大小一般標注在文頭之下、橫線上方居中。
文號的形式為:地區簡稱+衛+執法類別+執法性質+〔年份〕+序號,如黃衛食罰〔2006〕001號。
文書本身設定編號的,應在文書標注的"編號:"後印製編號,編號形式為年份+序號,如2006-001。
另外,寫在正文的下面偏右處,又稱落款。發文機關一般要寫全稱。也可蓋印,不寫發文機關。機關印章蓋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間,作為發文機關對公文生效的憑證。
(6)編制即法規擴展閱讀:
公文必須註明發文日期,以表明公文從何時開始生效。發文日期位於公文的末尾、發文機關的下面並稍向右錯開。發文日期必須寫明發文日期的全稱,以免日後考察時間發生困難。發文日期一般以領導人簽發的日期為准。
公文編號一般包括機關代字、年號、順序號。如:「國發機密公文應根據機密程度劃分機密等級,分別註明「絕密」、「機密」、「秘密」等字樣。機密等級由發文機關根據公文內容所涉及的機密程度來劃定,並據此確定其送遞方式,以保證機密的安全。
密級的位置:通常定格標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機密公文還要按份數編上號碼,印在文件版頭的左上方,以便查對、清退。
⑦ 什麼叫編製法規
就是制定法規,法規的效力次於法律。
⑧ 行政機關工勤人員到底是什麼編制,工勤編制到底是個什麼編制,有沒有相關的國家規定和法律法規解釋
工勤人員:包括工人和勤雜人員,實際上就是除了事業幹部或科技人員之人的工作人員回,這類人員一般答是工人身份,不是幹部身份,工資待遇上隨事業單位的工人序列。比企業的優惠多了,五顯一金是少不了的,同時工資隨國家規定調整,企業不受國家規定調整,屬於企業自主調整。
這樣,你就知它出路如何了。
⑨ 三定規定屬於黨內規范性文件嗎
三定」規定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而對國回務院所屬答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等所作規定的簡稱。
三定主要指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該規定是國務院的規范性文件,是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
「三定」規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
1、是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
2、是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
3、是內設機構(一般部門內的司局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
4、是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
5、是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
6、是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是由誰解釋和調整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