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食品安全的行政法規

食品安全的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29 13:15:49

Ⅰ 食品安全法屬於行政規章

1.食品安全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所以屬於「全國性法律文件」。版
2.行政法規分為全國性行政法規和地權方性行政法規。一般國務院以及其所屬部委制定的為全國性行政法規。
3.規范性文件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狹義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屬於行政法規嗎

食品安全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屬於法律。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屬於行政法規。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行政法規么

食品安全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屬於法律。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屬於行政法規。

Ⅳ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准;食品生回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答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4)食品安全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於2018年12月29日修正。

Ⅳ 食品葯品監管行政法律法規有哪些

食品葯品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有如下(共22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2015-04-24)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 (2014-03-07)

《戒毒條例》(國務院令第597號) (2011-06-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主席令第16號) (2011-03-0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主席令第7號) (2011-03-09)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57號) (2009-07-20)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號) (2009-02-28)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36號) (2008-10-09)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25號) (2008-05-25)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2007-07-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499號)) (2007-05-29)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2號) (2005-08-03)

《反興奮劑條例》(國務院令第398號) (2004-01-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360號) (2002-08-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號) (2001-02-28)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6號) (2000-0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主席令第71號) (1993-02-22)

《葯品行政保護條例》 (1992-12-12)

《中葯品種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106號) (1992-10-14)

《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5號) (1989-01-13
《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3號) (1988-12-27)

《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 (1987-10-30)

Ⅵ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了什麼行政責任

1.重大食品安全復事故責任。制

作為食品監管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政府部門,其應當積極履行相關職責,對食品安全的保障起到積極作用,而一旦政府部門違反了法律規定,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未履行職責,本行政區域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2.行政首長的責任。

食品安全法的另一創新,在於開創了各級行政首長的引咎辭職制度。該法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Ⅶ 《食品安全法》的具體配套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配套規定(第4版)》內容簡介:
1.以法釋法:專將與主體法條文聯系屬緊密、能直接對主體法條文有注釋說明作用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條文置於主體法條文之下,標明效力層級,從最權威的角度對主體法條文進行解讀。
2.請示答復:收錄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對於具體問題的請示答復,這些請示答復是對具體法律適用的問題或具體案件的處理所作出的答復,反映了對某一具體問題或個案的處理思路、方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條文注釋:對主體法條文以及密切聯系的條文進行綜合適用解釋,注釋法條中的重點、難點,幫助讀者把握法律規定的精髓,掌握法律原意。
4.案例指引:緊扣法律條文,收錄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公布的典型案例的裁判摘要。通過相關案例,可以進一步領會和把握法律條文的適用,從而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參考。

Ⅷ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

有8個行政法規,57條部門規章.
如: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07〕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為解決當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務院決定現在起到今年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一、總體要求

通過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後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健全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監管網路,把我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重點產品,是指食用農產品、食品、葯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產品,以及進出口商品;重點單位,是指蔬菜生產基地,規模畜禽、水產品養殖場,肉聯廠、屠宰場,飼料加工廠,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生鮮產品超市、小食雜店、小型餐館,以及葯品生產經營企業等;重點區域,是指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生產比較集中的區域,無證照生產經營問題突出的區域,以及制假售假屢打不絕、反復發生的區域。

二、主要任務和工作目標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對農業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進行整治;加強對種植養殖業產品農葯殘留和「瘦肉精」、「孔雀石綠」、「硝基呋喃」、「氯黴素」等禁用、限用葯物殘留監測;查處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重點地區和重點市場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農產品的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到今年年底,全國大中城市的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場)使用違禁農葯獸葯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基本解決;蔬菜、畜禽、水產品農葯獸葯殘留超標率及檢出率進一步下降;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種高毒農葯。(農業部門牽頭)

(二)生產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整治。對食品企業和小作坊依法進行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非法生產加工企業,嚴肅查處獲證企業生產不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對小作坊的監管,全面推行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制度;嚴格食品市場准入,組織開展強制檢驗和專項抽查,強化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添加劑備案制度。到今年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00%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小作坊100%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徹底解決縣城以上城市、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城鄉結合部嬰幼兒配方乳粉等16類食品無證照生產加工的問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牽頭)

(三)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整治。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准入,落實食品質量市場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各項制度。加強對農村食品進貨渠道和農村集市的管理,落實區域監管責任;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查處食品批發市場、小食雜店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以及經銷過期變質、有毒有害、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水產品經營中使用違禁葯物或化學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重點整治售假問題突出的市場。到今年年底,縣城以上城市的市場、超市100%建立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徹底解決鄉鎮政府所在地及縣城以上城市小食雜店、小攤點無照經營的問題;鄉鎮、街道、社區食雜店100%建立食品進貨台賬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牽頭)

(四)餐飲消費安全整治。全面實施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衛生許可和監督工作,加強對農村、學校、建築工地、農家樂旅遊點餐飲和小型餐館的食品衛生監管;嚴格推行餐飲業原料進貨索證和驗收制度,嚴厲查處采購、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製品、劣質食用油、不合格調味品、工業用鹽或非食品原料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到今年底,徹底解決縣城以上城市的餐飲經營單位無證照經營的問題;食堂和縣城以上城市的餐飲經營單位100%建立原料進貨索證制度;杜絕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製品行為,杜絕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的行為。(衛生部門牽頭)

(五)葯品質量安全整治。全面開展葯品批准文號清查和再注冊工作,淘汰不具備生產條件、質量無法保證、安全隱患較大的品種;開展注射劑品種生產工藝核查,逐步擴大向高風險品種生產企業派駐監督員;加強普通葯品監管和特殊葯品監控;嚴格葯品經營企業准入管理,加強《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後監督檢查,禁止葯品零售企業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轉讓櫃台,嚴厲打擊掛靠經營、走票以及用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冒充葯品和醫療器械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虛假違法葯品廣告,建立違法廣告的公告、市場退出、信用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度;全面推進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真實性核查,加強對高風險產品和質量可疑產品的質量監督抽驗。到今年底,完成葯品注冊現場核查專項工作;建成特殊葯品監控信息網路;基本解決掛靠經營、超方式和超范圍經營葯品問題;禁止並取締以公眾人物、專家名義證明療效的葯品廣告。

Ⅸ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含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嗎

包含的,只要是現行有效的。

Ⅹ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法規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糧食收購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食鹽專營辦法
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部門規章
商務部、財政部令2008年第9號《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注銷程序管理規定》將於3月1日正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
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
衛生部關於印發《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通知
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管理
出口食品質量管理
獸葯注冊辦法
獸葯產品批准文號管理辦法
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辦法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04)
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
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食鹽價格管理辦法
衛生行政執法文書規范
獸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

熱點內容
哪時出現民法 發布:2025-07-12 22:50:25 瀏覽:742
協議書擔保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2:32:41 瀏覽:725
發包人分包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2:21:32 瀏覽:90
法律援助服務問題 發布:2025-07-12 22:13:13 瀏覽:667
精講民法典 發布:2025-07-12 21:49:15 瀏覽:541
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07-12 21:47:44 瀏覽:731
海淀法院窗口 發布:2025-07-12 21:37:15 瀏覽:722
民法總則頒布時間 發布:2025-07-12 21:19:31 瀏覽:894
行政法規起草由哪難點部門負責 發布:2025-07-12 21:17:01 瀏覽:636
民法典每個公民 發布:2025-07-12 21:16:22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