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物流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

物流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1-29 23:04:26

『壹』 物流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哪些法律風險

物流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和對外營業活動在企業內外部形成諸多法律關系。一方面由於我國法律對物流行業的規制並不完善,另一方面物流企業本身欠缺法律意識,其實施的行為與法律規定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產生法律風險。法律風險雖是一種不利後果的可能性,但易釀成法律糾紛,從而導致現實的不利後果發生。因此研究當前物流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或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並提供可操作的風險防範方案,維護物流企業合法權益,促進物流行業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一、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的類型

物流企業法律風險可以分成內部法律風險和外部法律風險。內部法律風險一般是由企業內部原因如管理措施不當、法律關系處理不善所引起的發生在公司內部的、非業務性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治理風險和企業勞資糾紛。而外部法律風險是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或者物流企業作為客戶與其他企業之間在物流業務中產生的法律風險。因為物流行為涉及到包裝、裝卸、運輸、倉儲保管、加工配送、移交、代理、保險等眾多環節,主體多、社會關系復雜,一個細節沒有安排好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風險的隱患。所以物流企業的外部法律風險往往比內部法律風險更具不確定性和危害性。外部法律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類:

1.業務合同風險。物流企業對外業務關系都是通過合同建立起來的,合同條款擬定的失誤、合同條文意思表達模糊、合同責任分配不明確、迫於商業上的壓力接受某些大客戶的苛刻條款等都會將自己置於極不利的地位,一旦產生糾紛,後果可想而知。如在運輸合同中,物流企業不論作為承運人還是托運人都應當對貨物的包裝明確約定由哪一方負責,逐項列明包裝方式和搬運、堆放的具體要求,切忌不寫或者籠統寫「普通包裝」、「一般包裝」、「習慣包裝」等詞語,否則發生爭議時就可能因為條款不明確而承受損失。

2.合作風險。物流企業的合作風險可能體現在物流業務合作方面,如物流企業將其全部或部分物流業務以合同的方式委託給第三方物流分包商運作,當客戶發生損失時,無論是物流企業的過失還是分包商的過失,都要由物流企業先承擔對外賠償責任,然後向有責任的分包商進行追償,但由於物流企業與客戶和分包商所簽的是背對背的合同,所適用的法律可能不一樣,使物流企業常常得不到全部賠償,如此一來,物流企業的責任范圍和法律風險無形中被加大了。另外一種合作是物流企業與信息系統提供商之間的合作,因為現代物流服務合同很多都明確規定物流商應及時准確不間斷地向客戶提供貨物信息,物流企業在利用信息技術時如果遇到信息系統出現故障或客戶的商業秘密受到侵犯等產生的法律責任應在合作合同中明確加以劃分。

3.詐騙風險。物流企業處於市場經濟運行的流通環節,服務對象形形色色,合同履行環節繁多,使物流企業在從事服務過程中承擔的風險很高,易受到詐騙或惡意違約的拖累,引發法律風險。如物流企業在接收客戶交運或交存的貨物時,沒有檢查到貨物本來就存在的、客戶又故意不聲明的瑕疵,在交貨時往往因為分不清瑕疵是何時何因出現的而須承擔賠償責任。又如物流企業如要轉委託其他物流企業完成物流服務行為,也有可能因合作夥伴的詐騙而造成自身對客戶的違約,產生法律風險。

4.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風險。這一類法律風險有天災,也有人禍,其預見性不大,但都會給物流企業帶來損失。比如貨物在運輸途中受控制的機會較小,存在著失竊、擠壓、雨淋、車禍和塞車等不可預計的風險,貨物在庫保管過程中也存在許多潛在風險,如失竊、作業破損、蟲害鼠咬、火災等。

5.物流保險風險。保險是物流企業的風險防範底線,但物流保險也存在風險。如保險合同無效在發生保險事故時無法取得保險公司賠償;如果物流企業簽訂保險合同時沒有注意保險公司附加了不合理條款,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可要求免責,物流企業的損失往往無法得到賠償;在發生保險事故後投保人應當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並按照保險合同和保險公司的規定辦理查勘、照相、核損、取證等工作,並及時向保險公司提交和補充相關索賠材料,如果手續不全、證據不足,保險公司拒絕賠償而事後又無法補辦的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二、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物流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完善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善的法律體系無疑是降低物流企業風險的保障,但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物流行業的法律,現行規范物流行為的法律規定主要散見於涉及物流各個環節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際條約、國際慣例以及各種技術規范中。這些規定過於分散,缺乏系統性,且涉及交通、鐵路、航空、商業等多個部門,條塊分割嚴重,由於各部門協調溝通不夠,存在法律法規「打架」現象,例如,鐵路、海運適用的集裝箱標准就不一樣。這種情況令審判機關也感到無所適從,就拿物流糾紛來說,有的法院合同法判決,有的法院按交通運輸條例判決,相似的案件出現不同的結果。而且那些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規范多由國務院及各部委、地方制定頒布的條例、辦法、規定和通知等,法律效力不強,技術上也普遍缺乏對物流實踐的具體指導和調整作用,多數只能作為司法審判的參照性依據,不利於調整各物流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缺乏對物流主體行為的制約作用。對於物流企業的市場准入條件、物流人員的從業資格,至今我國目前尚無法律可循。缺乏統一物流法律的指導和規范,不利於我國物流業形成行業優勢。

(二)物流企業缺乏風險防範意識

物流法律風險帶有強烈的行業特色且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擴張性,物流企業如果沒有一定法律風險意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物流企業的損失。如物流企業經常會將一部分貨物轉交給其他公司或個體司機承運,這時需要考慮他們履行合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因為運輸合同主體資信不足,導致合同無效或無法履行,甚至被詐騙的現象時有發生。物流企業在履行運輸合同中因未及時檢驗、移交、接收及接受託運人特殊指示而產生的違約風險也很常見。

三、規避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的措施

(一)樹立科學法律意識,積極防範法律風險

物流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收集和了解物流行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物流業務,當企業權益遭受到侵害時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在企業內部建立法律教育制度,創造條件為其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法律知識培訓,在日常工作中宣講典型案例,讓工作人員了解與物流行業有關的基本法律知識,樹立權利義務意識和風險意識,依法辦事,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聘請專業律師,為物流公司從資信調查、合同審核、風險預警、訴訟策略等方面提供全面可行的制度和建議,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

(二)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內控機制

法律風險的存在給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物流企業須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雖然不能把法律風險降到零,但可以通過合理的措施,盡量減少法律風險的發生或者帶來的損失。如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進行自我管理,規范作業流程,明確崗位責任制,將風險管理貫穿於物流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避免和減少物流經營風險損失,另一方面要對風險事件的發生有充分的准備,提早預測各種風險的損失程度,制訂應對風險的措施和流程,建立事件應變領導小組,以便在風險事件出現後,及時應對,將損失有效地控制在企業自身可接受的范圍內。

(三)加強合同管理,防範外部法律風險

無論是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還是物流企業與合作方之間的法律關系都是依靠合同來確定的,它們經濟利益的實現也需要通過合同來實現與保障。如物流企業在業務運作中有使用格式服務合同的,應當重視格式合同的擬定與修改工作。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對格式合同的解釋有爭議的時候,應當作出不利於格式合同提供者的解釋。可見,物流企業在擬定格式合同的時候,應當謹慎,反復琢磨,並且根據不同客戶和業務的發展,不斷修改。科學、規范的格式合同能使物流企業在糾紛中處於有利地位,從而達到防範法律風險的目的。

物流企業的工作人員必須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知識並嚴格依法辦事,這是防範物流企業外部法律風險的前提。要開展物流業務,首先,應做好項目的前期調研論證,特別是市場調研和法律論證,保證項目在經濟上和法律上都是可行的;其次,在決策前要審查客戶或合作方的資信情況,多方面了解其履行債務的能力,從源頭上防範詐騙與惡意違約風險的產生;第三,簽約時應考慮到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與客戶簽訂明確、合理的合同,明確各自責任,分攤、降低或避免風險;第四,要安排專人跟蹤監督物流服務合同履行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合同履行的程序控制,及時反映和解決隨時可能發生的問題,防範法律風險的發生。

(四)完善保險制度,解決物流企業風險責任問題

物流服務屬於風險比較高的行為,尤其在進行高速運輸和有毒、易燃、易爆、易腐蝕物品的儲運時,保險是防範物流合同風險和侵權風險的一種有效機制,物流企業可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轉嫁風險。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務責任險是針對第三方物流的興起而開發的,其責任保障范圍包括在經營物流業務過程中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物流貨物的損失,物流企業對客戶交來的物流貨物所承擔的安全倉儲、運輸及流通加工的責任風險,為物流企業提供全面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物流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情況,附加盜竊責任保險、提貨不著責任保險、冷藏貨物責任保險、錯發錯運費用損失保險、流通加工和包裝責任保險等,把物流侵權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我國在物流保險方面的法律亟待完善。

總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法律風險管理逐漸成為物流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影響因素。企業家要認識到,有經營活動就會有風險,但風險是事前可防可控的,可以通過分析物流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風險,妥善採取切實可行防範措施避免爭議和糾紛的發生,維護自身利益。

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貳』 物流法律法規案件分析

可以。
將此案由設定為侵權責任糾紛更為妥當,這可以規避物流服務合同中一些顯而易見的保價等霸王條款。而作為公司應當證明已經交付貨物,對方丟失,致使你方造成損失。

『叄』 物流法律法規怎麼提高

多背書多刷題

『肆』 關於中國物流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的論文 有木有 急用 謝謝大家了 3000字左右就行 資料要07年至今的

問題很多,資料都是地域性的,很少有普遍意義上的參考價值。

『伍』 物流法律法規都有哪些,說出理由。為什麼其屬於法律法規的范圍並寫出其和物流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物流業相關的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襲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陸』 中國物流業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中國物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6)物流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三條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檢查、扣留郵件、匯款。

第四條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國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對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鼓勵競爭、促進發展的原則。
第五條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信件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

『柒』 物流法律法規都有哪些,說出理由。為什麼其屬於法律法規的范圍

物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內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容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捌』 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 綜合來法律:
1、《中華人自民共和國合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二、 專業法規:
1、 聯運:
《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
2、 集裝箱:
《鐵路集裝箱運輸規則》、
3、 鐵路:
《鐵路貨物運輸規程》
4、 公路:
《汽車貨物運輸規則》
5、 水路:
《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
6、 港口:
《港口貨物作業規則》
7、 海運:
《國際海運條例》
8、 航空:
《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內運輸規則》
9、 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0、 代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
11、 倉儲:
《商業倉庫管理辦法》
12、 船舶:
13、 消防:
14、 危險品:
15、 保險:
16、 包裝:
17、 信息
三、 國際公約
1、1973年多式聯運單證統一規則;
2、國際鐵路聯運規程;
3、國際道路交通公約;
4、關於統一提單的某些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
5、國際道路貨物運輸合同公約;

熱點內容
作文關愛成長法治護航記敘文 發布:2025-07-13 07:15:18 瀏覽:2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3 07:03:56 瀏覽:242
民事訴訟法申請迴避 發布:2025-07-13 06:55:46 瀏覽:478
司法考試1個月 發布:2025-07-13 06:55:40 瀏覽:654
法學是冷門專業嗎 發布:2025-07-13 06:47:48 瀏覽:327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3 06:37:30 瀏覽:382
寧國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06:36:53 瀏覽:923
謝紅律師 發布:2025-07-13 06:21:41 瀏覽:303
司法部博士 發布:2025-07-13 06:12:45 瀏覽:483
通過司法考試有什麼用 發布:2025-07-13 06:02:18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