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告知會不會存在法律責任

告知會不會存在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30 21:31:07

① 合同上已註明告知證件是無效的是否有法律責任

如果合同註明證件無效那麼合同也無法成立,只有建立在真實證件的基礎上簽訂的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② 拍拍貸逾期沒還,真的會被告追究法律責任嗎求熟悉人士告知,會不會上門找麻煩

不會的。欠款7000,快兩年沒還,違約金都不知道多少了。這玩意有人寫真實住址?身份證上的住址早都搬走了

③ 家人在外地打工出事,而工地未及時通知家人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我認為應該承擔責任。既然在位置工作。工資就有責任監護,遇到什麼緊急的事情。應該是第一時間通知家人。這也是工地單位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不通知。他一定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④ 簡訊收到法院開庭通知不去會不會犯法律責任

看你來是原告還是被告。自

⑤ 我已經告知他人不能做的事情但是他做了可以追究的法律責任嗎

不能做的事是什麼事?若是法律規定,那可能追究法律責任。若是單位規定,那要看規定是否合法,是否經過合法程序。

⑥ 我的id賬號欠費了,會不會追究法律責任請求告知!

不會追究法律抄責任,但襲是金額較大會注銷蘋果id。

⑦ QQ郵箱發的立案告知函有法律責任嗎,我不知道

假的,哪有用qq郵箱發的,都是發紙質文件。

⑧ 重要的事不告知對方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不是涉及到對方的事,沒有必要告訴對方,當然也就不會負法律責任。
如果是涉及到對方的事情,應該告知專對方,對方有知情權。如屬果因為當事人沒有告知對方情況而因此受到侵害,當事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
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⑨ 在檢察院簽了起訴告知書就一定會被起訴嗎

不會,告知書就是檢察院通知你有權利請律師和其它的權利。只有拿到法院的起訴書才會被起訴。

起訴書在書寫時需要對不同性質案件要寫出法律規定的犯罪特徵;有關犯罪事實必須寫清時間,地點,手段,目的,經過,後果等要素。壓迫注意前後事實,時間之間的一致性,注意保護被害人名譽。敘述犯罪事實,要針對案件特點,詳細得當,主次分明。

起訴書「附」項根據案件情況填寫,包括被告人羈押場所,卷宗冊數,贓物證物等。起訴書以案件為單位擬稿列印,一式多份。其中主送人民法院一份;通過法院送達各被告人每人一份,辯護人每人一份;附入檢察卷宗一份,附入檢察院內卷一份。

(9)告知會不會存在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民對下列三類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侵犯自已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稱為行政訴訟。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如下:

一、認為具體行政行為(包括不作為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的:

1、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4、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二、法律、法規規定可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其它案件,但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訂、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公訴條件

對偵查機關(主要是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經審查後,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製作起訴書,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其中,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主要是指:

(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2)每一個定案的證據均已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3)證據與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

熱點內容
廣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失效 發布:2025-10-04 03:11:31 瀏覽:66
勞動法的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10-04 03:11:24 瀏覽:950
德安睿律師 發布:2025-10-04 03:05:37 瀏覽:99
刑事訴訟法誰講得好 發布:2025-10-04 03:03:26 瀏覽:294
法院劃扣哪些銀行 發布:2025-10-04 02:51:34 瀏覽:399
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 發布:2025-10-04 02:48:59 瀏覽:13
律師信範文 發布:2025-10-04 02:43:38 瀏覽:307
蒼南縣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10-04 02:37:07 瀏覽:836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10-04 02:37:02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