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未成年人法律知識講座方案

未成年人法律知識講座方案

發布時間: 2021-01-30 23:29:22

㈠ 如何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一、高度重視,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陣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搖籃,學校堅持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能有效地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因此,學校必須重視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一是確立法制教育目標體系。學校應切合未成年人實際,確立學校法制教育的目標體系,並逐一落實,對於不同層次的法制教育內容,應貫穿於不同的學齡階段,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從而使各個學齡段的學生都能接受全面系統適用的法制教育。二是切實注重課堂教學。學校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集中開展以政治課為主,團隊課、周會課為補充的法律理論教育,做到授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另外教者還應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讓學生時時受到法的熏陶。例如老師在講解常識課《火》一文時,可以首先依據大綱要求完成實驗,總結出火的特性,然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出森林火災現象,再簡要地向學生宣傳消防法和森林防火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將防火安全法律意識植入孩子們的心中。三是認真抓好法制教育活動的開展。學校應通過辦板報、手抄報、校刊專欄、校園廣播、召開主題班會、舉辦法制講座、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編著通俗的法律教材、開設法制診所、組織社會法制調查等形式,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強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二、言傳身教,提高家長法律素質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環境,作為家長責任重大,千萬不可小視。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環境?一是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如果家長不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或者家長自己就是法盲,那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識很難得到增強,因此家長應多讀書、看報、看電視、聽法律講座、參加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二是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很深,因此家長應成為孩子的榜樣。三是對子女進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家長要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法律知識,採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合乎法律規范的方法,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及時予以糾正。
三、齊抓共管,加大法制宣傳教育
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或多或少地從社會吸取法律知識的營養,因此,社會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司法等部門要攜起手來,積極投身到未成年人的法制宣傳教育中去。一是扎實有序地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如懸掛大型法制橫幅,設置永久性法制宣傳牌,張貼法制標語,開設法制宣傳窗,主辦法制圖片展,召開法制教育會,組織法制宣傳遊行,進行法制文藝演出,播放法制電視專題片,設置法制專欄,定期開辦法律培訓班,舉行法制演講比賽、見義勇為表彰報告會,建設和評選法制文明社區等等。二是加大對社會環境的整治力度,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把社會大環境真正建成為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陣地。

㈡ 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治講座稿

路過復,順便談自己觀點。
靠法制律,首先法律的定義,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者。
不難看出,法律只是一種工具,一種維護社會公秩良序的力量,一種規范,是人類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人,是創造這一產物的主體,社會形態千姿百態,人的思想活動匪夷難測,所以,如果說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僅僅依靠法律這個已經定好的思路去做某件事情還是遠遠不夠的。法律只能規范人的行為,而不能控制人的意志。
靠自己,當然得靠自己,任何法律你再怎麼強調再怎麼任意,我不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如果法律規定抽煙是犯罪,那我自己不去抽,再怎麼樣也追究不了我責任。靠自己也離不開靠法律,比如說你由於年齡、經驗等原因,錯誤地把犯罪的事情當作沒有犯罪,那麼你將會被追究責任。
所以,綜上所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單方面說是靠法律是靠自己,我認為,還是要在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裡面,既要用法律武器來做後盾、保護, 又要靠自己,才能真正地做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㈢ 未成年人為什麼要學習法律知識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僅在案件數量上急劇增加,而且專犯罪成員在案犯總數屬中所佔比例也大幅度上升,犯罪年齡相對提前。僅從我區的實際來看,在未成年人案件中,盜竊案、搶劫、打架斗毆等案件居多,大部分行為人均表示,根本不知道其行為是犯罪行為。因此,未成年人必須加強自身法律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法律知識使自己了解什麼是違法和犯罪,哪些行為構成違法與犯罪(也就是要使自己明白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同時,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㈣ 法律意識很重要,該如何培養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很重要,培養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一、加強校園普法工作

通過定期宣傳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例如:6.26禁毒日宣傳、四五普法宣傳、12.4法制日宣傳,可通過板報、手抄報等活動形式,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所有學校都應該重視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在進行宣傳時配備專業法律知識教材和法律教師,積極探索和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的法律意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少年。

㈤ 哪裡有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治講座稿

1. 男孩雖然15歲但是要看該男孩對女孩的侵害屬於何種性質,如果構成強奸性質,則該男孩就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在量刑上會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 如果男孩的傷害性質不構成刑事犯罪,則受害方家屬可以向派出所做工作,由派出所報公安局勞動教養委員會,爭取對該男孩進行勞動教養。
3. 除去刑事責任和行政處罰的責任不提,民事責任還是必須要承擔的。在考慮民事責任的承擔前,首先要確定一個問題就是該男孩的監護人到底是誰?第一,該男孩的父母是否還健在,不論其是否離婚,只要是健在就需要承擔監護責任。可以女孩的名義向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進行索賠;第二,如果孩子的父母雙亡,則可以順位選擇其監護人進行訴訟索賠。
4. 索賠時既可以要求賠償由於傷害造成的治療損失,也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5. 目前,應該抓緊時間帶女孩到公安機關認可的鑒定機構作傷情鑒定,如果構成強奸或者傷害,公安機關就必須立案。同時也為民事索賠訴訟積累了證據。
6. 如果直接到法院起訴,可以選擇形式和民事兩種方案。如果選擇刑事則需要進行自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93年的司法解釋,盡量證明書與證據清楚的輕傷害,不要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這種程序下不賠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關鍵是能夠確定其監護人,找到賠錢的。
7. 建議去找當地的未成年人保護協會或者婦聯,畢竟是一級組織,法院多少會給點面子。而且這一類的組織多少會承擔一些法律援助
8. 如果在北京就直接找未成年人保護協會吧,和他們打過幾次交道,還是辦人事的。他們有時候還是很有影響的。

㈥ 請司法機關到學校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屬於對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護

是的,可以使未成年人了解法律知識,屬於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保護,有利於避免校園欺凌類事件的發生。

㈦ 如何進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與宣傳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於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其責任不僅僅只在於學校,而是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教育,而學校,家庭,社會又將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與宣傳那?如何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保證未成年人普法活動的順利開展,以防止類似於「李天一案件」的滋生那?
一、目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與宣傳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法制教育觀念淡薄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卻越來越偏於文化課成績及各種特長的培養上來,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加之一些家長自身道德觀念、責任意識淡薄,對孩子不聞不問,缺少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或者對孩子過於寵愛,使孩子養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毛病。例如:未成年人李天一,從小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其父李雙江五十幾歲老來得子,對其寵愛有加,取名為天一。然而2011年年僅15歲的李天一因打架斗毆被勞教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勞教所後,在2013年2月份又因強奸罪被刑事拘留數月後,最終被判有期徒刑10年。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法制對一個孩子日後發展的重要性。
(二)學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門對學生法制教育的認識不夠。這一點從現行教材的設置便可看出,在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級一門法律基礎課,而小學六年和其他階段的教學幾乎沒有任何法律課的設置,或者僅僅流於形式,半年將一次法制課。另一方面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與宣傳,僅僅局限於在校園里,學生基本上無法將所學的法制知識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而教授學生法制教育的老師大多是帶班老師,這些老師自身對法制意識和教學方法也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加之學生自身對法制教育與宣傳的排斥,使得法制教育與宣傳困難重重。
(三)社會法制教育的落後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有關部門對文化市場管理的放鬆,一些淫穢,色情、暴力以及偽科學的出版物層出不窮。網吧、酒吧、以及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對未成年人的限制越來越小。社區法制教育與宣傳流於形式。一些學校不管、家庭不管、社會不管的失足少年,因自身文化水平低,無力為生,常被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組織其打架斗毆,偷搶奪拿,是社會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如何進行法制教育與宣傳
(一)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未成年人快樂成長的第一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是影響孩子最初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為此,父母要加強自身的法制思想觀念,努力完善自己人格,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權錢觀念的苦果。在平時生活中,對孩子要獎罰有度,培養孩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不要過於溺愛孩子,使其養成貪圖享受、好逸惡勞、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和以自己為核心,隨心所欲,從而在其幼小的心理埋下違法犯罪的禍根,而是要注重培養孩子法制意識。多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心態,使孩子積極樂觀的面向生活。
(二)加強學校法制教育與宣傳,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因此,對於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先從教育教學抓起,使其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公民權利的同時,要履行何種義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未成年人了解刑罰,以及其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從小樹立其克己守法的意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八條規定:「學校應當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活動。」學校可以定期向學生播放有關未成年人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視頻或者開展於此相關的講座,從而促進法制教育的宣傳。
其中,在法制教育與宣傳中,注意採取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注重實例教學,以例說法,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能理解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重以生活中的實例,來教育未成年人。例如:李天一等人在楊女士喝醉的情形下,將其帶入酒店內,強行對其實施了強奸一案中,案犯李某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王某某(已成年)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力兩年;魏某某(兄)有期徒刑4年;張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魏某某(弟)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此判決不僅是對犯罪分子的懲戒,也給所有未成年人上了一課。
(三)凈化社會環境,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加強社會法制建設,嚴格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酒吧、以及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同時,加強對文化產業的監控力度,解決查處淫穢,色情、暴力以及偽科學的出版物,堅持不懈的進行「掃黃」,「打非」斗爭。於此同時加強社區普法活動的開展,積極宣傳法制。促進社會幫教機制的形成,對於家庭不管,學校不管,社會不管的失足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從而減少犯罪率。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
總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教育格局,有利於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普及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提高未成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做到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廣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失效 發布:2025-10-04 03:11:31 瀏覽:66
勞動法的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10-04 03:11:24 瀏覽:950
德安睿律師 發布:2025-10-04 03:05:37 瀏覽:99
刑事訴訟法誰講得好 發布:2025-10-04 03:03:26 瀏覽:294
法院劃扣哪些銀行 發布:2025-10-04 02:51:34 瀏覽:399
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 發布:2025-10-04 02:48:59 瀏覽:13
律師信範文 發布:2025-10-04 02:43:38 瀏覽:307
蒼南縣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10-04 02:37:07 瀏覽:836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10-04 02:37:02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