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負責人的事故法律責任

企業負責人的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31 05:26:58

A. 什麼是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出現事故時,他們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一、第一責任復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制(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

二、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承擔責任時。所以。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

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三、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

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

(1)企業負責人的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自近代始,英美法和大陸法民法均奉行以下基本規則:任何有行為能力的人均應直接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誰的行為造成不法侵害,就由誰直接承擔民事責任。學理上稱為「自己責任原則」。

但是在近代各國法律中,這一原則又受到監護制度、代理制度、保險制度、連帶責任制度和其他特別法制度的限制。由此形成了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並列的法律狀況。

根據不同國家法律的特別規定,與行為人有特定聯系的間接責任人可負無條件替代責任、先行償付責任或補充責任。

參考資料:網路-直接責任

B.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主要負責人不積極應對的,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某水泥廠成立於2004年,部分機械設備老化,導致生產效益不高。在廠長王某的一次車間巡檢時發現,一個上料皮帶靠近地溝處出現了明顯裂痕,就叫維修工小孫過來修理,但並未將維修事宜通知皮帶傳送控制室的老李。小孫看馬上就到下班時間了,上料帶停著,老李肯定是提前下班回家了,於是就直接到地溝里對裂痕處加以修補。不料,正准備提前下班的老李看到巡檢的廠長,立刻回到工作崗位上,啟動了上料皮帶,直接導致地溝中的維修工小孫從上料帶傳送最高處墜落下來。廠長王某見大事不妙,未等組織救援,就立刻跑到外地親戚家躲了起來。最後修理工小孫因搶救不及時,在醫院死亡。那麼,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王某作為主要負責人不積極應對的,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生產企業負責人應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更應對每一位職工的生命安全負責。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七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並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也就是說,組織安全事故搶救是單位主要負責人的一項法定責任,案例中王廠長應在維修工發生墜落摔傷事故後,及時組織救援,而不是一味逃避責任。

與此同時,企業主要負責人逃避此類責任的,《安全生產法》第一百零六條對其作了明確的處罰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級、撤職的處分,並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罰款;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也就是說,王廠長可能會受到降級、撤職、罰款、拘留等不同程度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四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並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第一百零六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級、撤職的處分,並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罰款;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企業生產應當堅持「以人為本」,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不僅要指揮和監督員工完成生產定額,實現財富積累,還要擔負著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及事故發生後的組織搶救工作,這既是道德層面的要求,也是法律制度的規定,對於逃避、推脫責任的企業主要負責人,法律將予以嚴懲。

C. 關於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有關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規定

關於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有關違法行為應當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依照本法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資金;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3)企業負責人的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罰款。

D. 企業發生安全事故,注冊安全主任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二)事故責任主體的確定

事故責任主體即事故責任者,是指未履行法定義務、實施了相關違法行為、對事故發生和事故報告、救援、調查處理負有責任並應受法律制裁的社會組織和個人。依照《條例》的規定,應受責任追究的事故責任主體主要有四種:

1.事故發生單位。《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依法應當履行加強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的義務;因其違法造成事故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條例》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事故發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負有報告、救援和接受調查的義務。據此,生產經營單位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應當作為獨立的責任主體承擔法律責任。

2.事故發生單位有關人員。《條例》規定,不僅要追究事故發生單位的責任,還要對其有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事故發生單位有關人員包括負有責任的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主要負責人」包括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等對生產經營活動負全面領導責任、有主要決策指揮權的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包括負有直接領導、管理責任的有關負責人、安全管理機構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包括負有直接責任的從業人員和其他人員。

3.有關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條例》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實施違法行為,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責任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包括負有責任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的領導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包括負有責任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的負責人和其他工作人員。

4.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條例》規定,對發生事故的單位提供虛假證明的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

E. 2016年企業發生一般事故,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否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發生一般事故不會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刑事責任。
劃分事故等級標准:輕微事故,死亡0人,重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0元,上報縣級,企業處理; 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傷1至9人(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直經損100萬至900萬,上報市級,縣級處理; 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傷10至49人,直經損1000萬至5000萬,上報省級,市級處理;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傷50至99人,直經損5000萬至1億,上報國務院,省級處理:特別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傷100人以上,直經損1億以上,上報國務院,國務院處理。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規定: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定。
本條第一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罰款。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F. 分公司出現安全事故,負責人有法律責任嗎

分公司出抄現安全事故,襲負責人是否要負法律責任,這要看事故的大小和事故的性質。如果違章指揮發生人員傷亡安全事故,那肯定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是職工違章操作發生人員傷亡安全事故,要根據情節追究直按領導人的責任,起碼也得要承擔行政責任。

根據補充作答:分公司不代表企業負責對外環保等法律責任,但要承擔總公司規定的分公司管理責任。

G. 安全事故中,企業法人代表應承擔什麼責任

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內投資人處二萬容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H. 生產企業安全主要負責人必須是法人嗎其他人員擔任,出事故,負法律責任嗎

主要負責人不一定是法人,可以有其他人擔任。出了事故,如果是責任事故,是要負責任的。

I. 關於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有關違法行為就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規定

此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有以下:
第八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依照本法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資金;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給予撤職處分或者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八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如實告知從業人員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
(四)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
第八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沒有安全設施設計或者安全設施設計未按照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
(二)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的;
(三)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
(四)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五)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
(六)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七)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八)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未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投入使用的;
(九)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第八十四條 未經依法批准,擅自生產、經營、儲存危險物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予以關閉,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未建立專門安全管理制度、未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的;
(二)對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或者未進行評估、監控,或者未制定應急預案的;
(三)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未安排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的。
第八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第八十七條 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可能危及對方安全生產的生產經營活動,未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
第八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築內,或者與員工宿舍的距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二)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未設有符合緊急疏散需要、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或者封閉、堵塞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捨出口的。
第八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的,該協議無效;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九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章制度給予處分;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職、撤職的處分,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J. 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管理層是否明白發生事故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重大責任事故罪
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版生重大傷亡事故權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第一百三十五條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輪胎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4 01:33:43 瀏覽:355
民法通則贈與 發布:2025-10-04 01:01:35 瀏覽:484
2014年法律服務工作計劃 發布:2025-10-04 00:59:42 瀏覽:258
勞動法違法常識 發布:2025-10-04 00:32:12 瀏覽:309
2018年4月自考行政法學真題 發布:2025-10-04 00:25:14 瀏覽:193
中山大學法律碩士代碼 發布:2025-10-04 00:11:25 瀏覽:575
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00:06:17 瀏覽:621
法學的職業生涯規劃 發布:2025-10-03 23:58:11 瀏覽:128
勞動法工資休假 發布:2025-10-03 23:56:33 瀏覽:887
美國勞動法pdf 發布:2025-10-03 23:53:48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