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為森林造成損毀法律責任

人為森林造成損毀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31 05:38:42

① 毀壞林地多少畝構成犯罪

根據2005年12月來30日起施行源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防護林地或特種用途林地數量達五畝以上、其他林地數量達十畝以上,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即構成非法佔有農用地罪,應當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的行為包括: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等。

② 故意人為毀壞樹木相關法規

濫砍濫伐林木來的,可能涉嫌刑事犯自罪。

刑法
第三百四十四條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五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③ 森林遭破壞的後果

森林的功能和破壞森林的後果
(一)森林的功能
1.調節生物圈的co2和o2的平衡
處於生長季節的闊葉林,每公頃每天能吸收1噸co2,生產730公斤o2。按此推算,若人均擁有102米的森林,就能滿足自己對氧的需要了。
2.凈化空氣
森林枝葉茂密,濕度也較高,能吸附油煙、灰塵,還能吸收so2等有毒氣體。每公頃油松林一年可吸塵36.4噸,夾竹桃、梧桐、槐樹等能吸收so2。松樹針葉分泌的殺菌素可殺死白喉桿菌和結核桿菌。據測定,綠化區每立方米空氣中的細菌含量僅為市區的15%。
3.減低噪音
30米寬的林帶可減低噪音6~8分貝,在行道樹之間種灌木,防噪音效果更佳。
4.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茂密的林冠能截留雨水,林下的枯枝落葉層能緩沖雨水對地表的沖擊力,促進水的滲透,減少和節制地面徑流,有利於涵養水源。據統計,一畝林地比裸地多蓄水20噸,5萬畝森林的貯水量相當於一座100萬立方米的大水庫。森林還能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據統計,在一次降雨346毫米後,平均每畝林地流失土壤4公斤,草地為6.2公斤,作物地和裸地分別是238公斤和450公斤。
5.調節氣溫、降低風速、增加降雨量。
(二)破壞森林的後果
一個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若高於30%,而且分布均勻,就能相對有效地調節氣候,減少自然災害。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為12%,分布也不均勻,屬於少林國。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萬~200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自1950~1980年間,全世界的森林面積減少了一半。破壞森林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1.水土流失
森林被砍伐後,裸露的土地經不起風吹雨打日曬。晴天,由於太陽曝曬,地溫升高,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礦質元素的進程加快;雨天,雨水直接沖測,把肥沃的表土連同礦質元素帶進江河。據估計,我國每年約有50多億噸土壤被沖進江河。
2.流沙淤積,堵塞水庫河道
黃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來時,水、沙各佔一半。由於流沙淤積,黃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開封市的城牆還高,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3.環境惡化,災情頻繁
海南省萬寧縣的森林覆蓋率原來高達63%,由於有森林調節,本世紀四、五十年代沒發生過乾旱。後來,人為的破壞使那裡的森林覆蓋率降至9.8%,從此以後,自然災害紛至沓來,從60到70年代,平均每10年就有6年鬧旱災,致使21條河的河水斷流,3/4的農田受旱減產,25個水庫乾涸。特別是森林被毀,使一些珍稀動物失去繁衍基地。那裡的動物就難以生存。我國的海南坡鹿、華南虎、黑冠長臂猿等珍貴動物都由於生境遭到破壞而瀕臨滅絕。

④ 造成森林火災,該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1、根據《森林防火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第五十三條規定:造成森林火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除責令改正並罰款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可以責令責任人補種樹木。

(4)人為森林造成損毀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森林火災會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1、燒毀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災,最直觀的危害是燒死或燒傷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積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長愛到嚴重影響。森林是生長周期較長的再生資源,遭受火災後,其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高強度大面積森林火災之後,森林很難恢復原貌,常常被低價林或灌叢取而代之。如果反復多次遭到火災危害,還會成為荒草地,甚至變成裸地。

2、燒毀林下植物資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還蘊藏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然而,森林火災能燒毀這些珍貴的野生植物,或者由於火干擾後,改變其生存環境,使其數量顯著減少,甚至使某些種類滅絕。

3、危害野生動物

森林是各種珍禽異獸的家園。森林遭受火災後,會破壞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有時甚至直接燒死、燒傷野生動物。由於火災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壞,我國不少野生動物種類已經滅絕或處於瀕危。如野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鷺、黃腹角雉、台灣鷳等幾十種珍貴鳥獸已經滅絕。

4、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據測算,每公頃林地比無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頃森林的蓄水量相當於一座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因此,森林有「綠色水庫」之美稱。

當森林火災過後,森林的這種功能會顯著減弱,嚴重時甚至會消失。因此,嚴重的森林火災不僅能引起水土流失,還會引起山洪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5、使下遊河流水質下降

火燒後的黑色物質(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陽能,使得下遊河流水溫升高,千萬魚類容易染病。特別是喜歡在冷水中生存的魚類,火燒後常常大量死亡。

6、引起空氣污染

森林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另外,森林燃燒還會產生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質。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質的含量超過某一限度時都會造成空氣污染,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及野生動物的生存。

⑤ 無意失火毀壞了森林會有何處罰

失火罪是指由於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一版種權過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失火罪(刑法第115條第2款),是指由於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一種以過失釀成火災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失火罪的情節輕重,最高法院沒有制定統一的標准,《國家林業局、公安部關於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准》中規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2公頃以上,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應當立案,過火有林地面積為10公頃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傷5人以上的為重大案件;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此外就是各省高院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的暫行規定,如江西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制定的《關於失火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立案數額標準的暫行規定》中對失火罪作了如下規定: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追究刑事責任:1.導致死亡1人以上或重傷3人以上;2.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5萬元以上;3.燒毀15戶以上;4.人員傷亡、燒毀戶、直接財產損失雖不足規定數額,但情節嚴重的,社會危害較大,使生產、教學、生活受到重大損失的。

⑥ 毀壞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法律責任是什麼

非法採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如何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

第三百四十四條違反森林法的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 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 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於問題的解釋》

(2000.11.22 法釋〔2000〕36號)

為依法懲處破壞森林資源的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 就審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規定的「珍貴樹木」,包括由省級 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確定的具有重大歷史紀念意義、科學研究價值或者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國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貴樹 木以及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樹木。

第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為「情節嚴重」:

(一)非法採伐珍貴樹木二株以上或者毀壞珍貴樹木致使珍貴樹 木死亡三株以上的;

(二)非法採伐珍貴樹木二立方米以上的;

(三)為首組織、策劃、指揮非法採伐或者毀壞珍貴樹木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八條 盜伐、濫伐珍貴樹木,同時觸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 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六條 單位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 之罪,定罪量刑標准按照本解釋的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本解釋規定的林木數量以立木蓄積計算,計算方法為:原木材積除以該樹種的出材率。

本解釋所稱「幼樹」,是指胸徑五厘米以下的樹木。

濫伐林木的數量,應在伐區調查設計允許的誤差額以上計算。

⑦ 經濟林被故意損毀新森林法應該怎麼處理

經濟林被故意損壞損毀,新《森林法》應該對其進行行政罰款和沒收相關的收入共參考。

⑧ 故意損毀樹木,法律怎樣規定的,如何解決

《刑法》 第三百四十四條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三百四十五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以牟利為目的,在林區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森林法》第三十九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超越職權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糾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關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未予糾正的,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可以直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買賣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違法買賣的證件、文件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買賣證件、文件的價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偽造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三條
在林區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的,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收購的盜伐、濫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收購林木的價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采種、采脂和其他活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反本法規定,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第四十五條
採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發放採伐許可證的部門有權不再發給採伐許可證,直到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為止;情節嚴重的,可以由林業主管部門處以罰款,對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六條
從事森林資源保護、林業監督管理工作的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的有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⑨ 森林被破壞後的後果

(二)破壞森林的後果

一個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若高於30%,而且分布均勻,就能相對有效地調節氣候,減少自然災害。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為12%,分布也不均勻,屬於少林國。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萬~200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自1950~1980年間,全世界的森林面積減少了一半。破壞森林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1、水土流失

森林被砍伐後,裸露的土地經不起風吹雨打日曬。晴天,由於太陽曝曬,地溫升高,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礦質元素的進程加快;雨天,雨水直接沖測,把肥沃的表土連同礦質元素帶進江河。據估計,我國每年約有50多億噸土壤被沖進江河。

2、流沙淤積,堵塞水庫河道

黃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來時,水、沙各佔一半。由於流沙淤積,黃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開封市的城牆還高,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3、環境惡化,災情頻繁

海南省萬寧縣的森林覆蓋率原來高達63%,由於有森林調節,本世紀四、五十年代沒發生過乾旱。後來,人為的破壞使那裡的森林覆蓋率降至9.8%,從此以後,自然災害紛至沓來,從60到70年代,平均每10年就有6年鬧旱災,致使21條河的河水斷流,3/4的農田受旱減產,25個水庫乾涸。特別是森林被毀,使一些珍稀動物失去繁衍基地。那裡的動物就難以生存。我國的海南坡鹿、華南虎、黑冠長臂猿等珍貴動物都由於生境遭到破壞而瀕臨滅絕。

熱點內容
輪胎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4 01:33:43 瀏覽:355
民法通則贈與 發布:2025-10-04 01:01:35 瀏覽:484
2014年法律服務工作計劃 發布:2025-10-04 00:59:42 瀏覽:258
勞動法違法常識 發布:2025-10-04 00:32:12 瀏覽:309
2018年4月自考行政法學真題 發布:2025-10-04 00:25:14 瀏覽:193
中山大學法律碩士代碼 發布:2025-10-04 00:11:25 瀏覽:575
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00:06:17 瀏覽:621
法學的職業生涯規劃 發布:2025-10-03 23:58:11 瀏覽:128
勞動法工資休假 發布:2025-10-03 23:56:33 瀏覽:887
美國勞動法pdf 發布:2025-10-03 23:53:48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