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規定的法律效力
Ⅰ 關於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的沖突問題
您問的問題屬於法律原則的解釋效力。《立法法》的兩條內容規定並不是補充關系的回,而是相互獨立答的。
第一句說的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簡單來說就是法律條文中對於具體內容的特殊規定即為特別法,而對一般事物的籠統規定則為一般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合同法》中總則部分為一般規定,分則部分為特殊規定,一旦因解釋合同時發生矛盾的,若分則中有明確規定的,那麼就適用分則,分則中沒有規定的那麼就適用總則。
第二句說的是新法優於舊法,簡單來說就是最新頒布並生效的法律效力優於之前頒布的法律。我國的新法具有更替性,一旦新法頒布舊法就自然失效,但也可能是部分失效。像《物權法》的頒布便導致了《擔保法》的部分失效,但《擔保法》仍舊有效(部分有效)。法律的適用,最終由制定機關作出解釋。
另外,對於法律適用問題,還需要注意時效問題,即當時所發生的事件適用當時所生效的法律,若事件一直持續到新法生效,那麼適用新法。
可能我說的比較模糊,您可以翻閱有關於講述法律原則的教材。
Ⅱ 法律法規效力問題
、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Ⅲ 特別法的特別,體現在其效力限於什麼
在法的分類中,根據法律效力、內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以將法律分為根本回法與普通法。這種分答類主要適用於成文憲法制國家。在成文憲法制國家,根本法即憲法,它在一個國家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指的是憲法以外的法律,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憲法,制定主體和程序也不同於憲法,如民法、刑法等。
依據法適用的范圍不同,將法律區分為一般法和特別法。一般法是針對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時間、在全國普遍適用的法。特別法是針對特定人、特定事、特定地區、特定時間有效的法律。以人而論,民法就是適用於一般人的一般法,教師法就是特別法。以事而論,民法適用於一般民事法律行為和事件,而收養法僅針對收養這一特殊的法律行為和事件。在法律適用中,遵循特別法優先的原則。
參考資料:劉金國 舒國瀅主編《法理學教科書》
Ⅳ 法律效力的特殊規則
當司法機關不能來確定選擇適用的規自則時,應按照《立法法》第85條、86條的規定,逐級上報到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送請有關機關裁決:
1、同一機關制定的新一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2、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3、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4、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Ⅳ 什麼是《立法法》所說的特別規定
《立法法》所說的特別規定:
一般來說懲罰性的規定不溯及既往,授益性規定溯及既往,比如刑罰有一個「從就且從輕」的原則,就是如新法輕於舊法,就適用新法,使新法有溯及力。
兩個法條並無沖突,第一項就是善意取得的排除,而《辦法》的規定指的是惡意情況下的取得,並無沖突。
《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 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那麼《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房屋登記辦法》第八十一條: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委員會發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證明當事人以隱瞞真實情況、提交虛假材料等非法手段獲取房屋登記的,房屋登記機構可以撤銷原房屋登記,收回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或者公告作廢,但房屋權利為他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Ⅵ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的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
法的生效時間: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的生效時間;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法終止生效的時間,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出現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法的溯及力,也稱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法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一般說來,法律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關於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效力問題,我國《立法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非常具有操作性:「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根據《立法法》第七十一條和第七十二條規定,依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其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部門規章,又因為涉及了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所以兩個部門聯合制定了規章。部門規章在與上位法沒有沖突的情況下,適用於全國范圍。地方政府一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它的效力劣於部門規章。當兩個文件發生沖突的時,適用部門規章。
規章的適用時間的問題。根據我國《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法律不溯及既往是原則,法律溯及既往是例外。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Ⅶ 食品安全法已經出台了,食品等產品質量特別規定也有效率嗎
一、從法律理論和立法法角度上來講,只要是現行沒有作廢的法律,都是有效回力的法律。
二、《食品安全法》答頒布生效後,《產品質量法》以及《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並沒有廢止,因此仍舊具有法律效力。
三、從效力等級來看,《食品安全法》和《產品質量法》都是法律,《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是行政法規;因此,在具體適用上,若法律和行政法規有沖突的,適用法律的規定。另外,《食品安全法》相較於《產品質量法》而言是特殊法,根據「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法律適用原則,若《食品安全法》和《產品質量法》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規定的,則優先適用《食品安全法》;若《食品安全法》沒有規定而《產品質量法》有規定的,仍舊適用《產品質量法》。同理,若《食品安全法》和《產品質量法》對同一個問題都沒有規定而《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有規定的,則適用《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Ⅷ 法律效力一般原則有哪些
法律效力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對我國法律體系、諸要素的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規定如下:
(1)憲法具有最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3)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4)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6)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7)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此外,根據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各自的基本法相抵觸。
Ⅸ 請問專家:《特別規定》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效力低於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法律是上位法,行政法規是回下位法,只有在答同位法中才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行政法規應是對法律的細化和補充,或是對法律沒有規定的事項進行規定。行政法規如果和法律相抵觸,那麼應適用上位法。
現在當然可以直接適用《特別規定》了,只是在適用過程中如發現與法律有沖突,應該適用法律。
Ⅹ 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嗎
不是法與法之間誰優於誰,根據審理案件的不同適用特別法與一般法不同,回比如: 郵政或者快遞糾紛,答法院會採用《郵政法》審理,這個案件特別法就優於一般法,案例還很多,《立法法》第83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
特殊案件就適用特別法,在這類案件中特別法就優於一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