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退婚彩禮法律效力

退婚彩禮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31 09:23:13

① 根據相關規定退婚彩禮怎麼處理糾紛的呢

你好,訂婚之後男方已經往女方的家裡送了彩禮,雙方也約定好了時間辦理結婚典禮等等,但是卻沒有想到女方家突然退婚了,這門親事無法繼續下去,那麼,退婚彩禮應該怎麼處理?法律具體是如何規定的呢,下面為你仔細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國婚姻法沒有規定彩禮,但彩禮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關於彩禮發生糾紛應當如何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下稱《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司法實踐中,筆者認為涉及彩禮糾紛應當注意下列問題:

1、解決彩禮糾紛時應遵循的原則。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當事人是否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給付彩禮後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應返還彩禮;如果已結婚的,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習俗舉辦了結婚儀式但沒有領取結婚證書的,解除同居時彩禮原則上不予返還。

2、結婚前給付彩禮的,必須以離婚為前提,才能考慮支持返還請求。如果給付彩禮之後,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付人要求返還給付的,不予支持,因為此時夫妻尚作為一個共同體,遵循夫妻法定財產共有制。如果當事人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該項請求,法院准許離婚的,可根據情況作出是否支持返還彩禮請求;判決不準離婚的,不能支持當事人返還彩禮的請求。

3、必須是當地確實存在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一般來說,彩禮問題主要大量存在於我國廣大的農村和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人們迎親嫁娶,多是按民風、習俗形成的慣例。如果當地沒有此種風俗存在,就談不上給付彩禮的問題。對於不能認定為彩禮的、屬於男女交往間所為的給付財物如何處理,要視其具體情況及性質,由法院依法作出處理。

4、要區別彩禮給付時當事人的主觀意願。一般來講,彩禮的給付往往迫於當地行情及社會壓力而不得不給,完全自願給付且無任何附加條件的屬於一般贈與行為,如果沒有特殊規定,通常不予支持返還彩禮的請求。

5、給付彩禮後辦理了結婚登記,但雙方並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對於要求返還彩禮的,應予以支持。雙方登記結婚後,如果一直沒有共同生活,也就沒有夫妻之間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經歷,實質意義上真正的共同生活還沒有開始。

6、對於彩禮的給付、接受主體應當作寬泛解釋。實踐中,給付彩禮並不單純的是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常常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對於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應作廣義的理解,不能僅僅局限於准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本人,應包括各自的親屬。現實生活中,彩禮往往是給付了女方的娘家,真正用於男女結婚的很少;許多時候,彩禮是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甚至是全家共同舉債所為。考慮到這些具體的情況,如果將給付人的主體和收受人的主體都作限制性解釋的話,不利於這類糾紛的妥善解決。

7、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這屬於彩禮返還的特殊情形。生活困難有絕對和相對之分,絕對困難是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相對困難由於給付彩禮造成了生活前後相差較懸殊,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來說,變得困難了。司法解釋的本意,是在前一種意義上,即絕對困難進行規定的。

8、彩禮返還適用的訴訟時效問題。彩禮的返還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權利受到侵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開始。因此,此類糾紛的起算,有以下幾種情形:如果雙方沒有締結婚姻關系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向對方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起算;如果雙方登記結婚的,自其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給付人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開始計算。

退婚彩禮處理發生爭議無法解決的時候,可以找律師幫助你。

網頁鏈接

② 如果男方退婚,退婚的彩禮受法律保護嗎

婚嫁之中男方要送彩禮,女方要陪嫁妝,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回俗,而且在當今時答代,仍盛行在我國各個地方,尤其以農村頗為流行。感情不和分手或一方悔婚,婚前給女方的財物都可認作彩禮嗎?婚前彩禮受法律保護嗎。請看如下解釋。出現以下幾種情形是要退彩禮的:在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當然男方或其近親屬為取悅對方或表露情感所為的贈與、男女雙方或其近親屬在共同消費中由男方支付的費用、男方及其近親屬與女方及其近親婚前給付彩禮是我國留下來的傳統風俗,在具體的情況中如果婚前分手關於彩禮的返回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問題,建議咨詢婚姻家庭律師,幫助解決糾紛。

③ 退婚不還彩禮法律要用那些證據

男方給付彩禮,如果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或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或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男方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女方返還彩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3]19號)規定:
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分清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和家庭共同財產,堅持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尊重當事人意願,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合情合理地予以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
對取得財物的性質是索取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按贈與處理。

④ 退婚能否要到彩禮法律支持嗎

你好。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能要求女方要回返還彩禮的法定情形專:1、沒有領屬取結婚證的;2、領取結婚證但沒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3、婚前因給付彩禮造成男方家庭生活困難的。如果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男方可以要求女方返還彩禮。

⑤ 退婚可以退還彩禮錢么法律上怎麼說

我國對於彩禮並沒有詳細的規定,現行的彩禮退回的規定只有最高專院的婚姻法解釋二屬第十條裡面規定了三種情況,一種是未結婚的,二種是雖然已經結婚但是有證據證明並未發生關系的,第三種是如果不返還嚴重影響男方生存的。
你描述的這種情況,只是訂婚了,尚未結婚,是可以要求返還彩禮的。

⑥ 婚姻法男方退婚彩禮可否退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內條 當事人請容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根據上述規定,彩禮金應當返還。但是,對方對數額有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證明是4000,法院只能按照你認可的1200,判令返還。

⑦ 關於退婚彩禮糾紛

這里為你提供的是彩禮退還的條件:
根據婚姻法解釋規定,離婚的話,彩禮一般是不支持版退還的,除非權有法定情形如:未辦理結婚登記的,辦理登記未共同生活的,給付彩禮使得給付方生活困難的。這三種情況的話,法院會支持退還彩禮。
至於你所說的這種情況,不然,你去到 |律 、 伴|那兒,去發布問題,獲取律師解決辦法。

⑧ 女方提出退婚女方寫的彩禮欠款法律有效嗎

可以要回,彩禮屬於復以結婚為目的制的贈與。
1、只要你們沒有登記結婚或結婚後沒有共同生活,法院會支持彩禮返還。
對方承認的、能夠證明的(銀行記錄等)大額數目基本都可以要回來。
衣服等花費應該屬於戀愛期間的饋贈,不算彩禮。
2、在女方連續居住一年以上地方的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⑨ 我想退婚,給男方退彩禮的時候通過銀行匯款的方式,留下銀行的票據,具有法律效力

通過銀行匯款的抄方式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只是見面禮你也有義務退回'而且他們家強調了'那就更需要退回'因為這個見面禮是以結婚作為基礎給你的'是屬於附條件的贈與形式'等同於彩禮'如果取消婚約'則都需要返回對方'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輪胎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4 01:33:43 瀏覽:355
民法通則贈與 發布:2025-10-04 01:01:35 瀏覽:484
2014年法律服務工作計劃 發布:2025-10-04 00:59:42 瀏覽:258
勞動法違法常識 發布:2025-10-04 00:32:12 瀏覽:309
2018年4月自考行政法學真題 發布:2025-10-04 00:25:14 瀏覽:193
中山大學法律碩士代碼 發布:2025-10-04 00:11:25 瀏覽:575
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00:06:17 瀏覽:621
法學的職業生涯規劃 發布:2025-10-03 23:58:11 瀏覽:128
勞動法工資休假 發布:2025-10-03 23:56:33 瀏覽:887
美國勞動法pdf 發布:2025-10-03 23:53:48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