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發起人法律責任
A. 受過刑罰的人可以開辦社會組織嗎
按照《基抄金會管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基金會的發起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在被吊銷登記證書、被取締的組織擔任負責人,自該組織被吊銷登記證書、被取締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可見,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滿5年的,可以開辦社會組織。
B. 社會組織執行機構負責人有哪些職位
民間社會組織負責人並不是政府指定。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 一、本通知所稱的社會組織是指在市、區(縣級市)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 二、社會團體發起人為三個以上的個人或單位;其中行業協會、異地商會發起人為8個以上的經濟組織。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舉辦者為1個以上個人或單位。 三、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就成立社會團體達成一致意願,並共同在相關申請書上簽名或加蓋單位公章;其中單位作為發起人的,須出具由單位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授權委託書,明示同意參與發起成立社會團體,並指定受委託人。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舉辦者為2個以上的個人或單位的,舉辦者應當就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達成一致意見,並共同在有關申請書上簽名或加蓋單位公章,並在章程中明確舉辦者之間的出資比例、管理架構、責任分擔等權利義務。 四、社會組織發起人(舉辦者)為個人的,須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無犯罪記錄證明原件(由戶籍所在地公安部門、公證機關或其檔案管理部門出具)。 社會組織發起人(舉辦者)為單位的,須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單位營業執照或相關登記證書復印件;其中,單位屬於經濟組織性質的,還須提交稅務部門出具的前兩年度的完稅證明、工商行政部門出具的前兩年度年檢合格證明;單位屬於其它性質的,還須提交其登記注冊機關出具的前兩年度年檢合格證明。單位授權參與發起社會團體或擬任社會團體職務的代表須提交前款規定的身份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授權委託書(法定代表人本人參與除外)。 上述規定的相關材料,可以一直延用至社會組織成立登記審批的全過程。 五、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是指擔任會長、副會長、監事長(未設監事會的監事)、秘書長、法定代表人、分支(或代表)機構主要負責人,以及冠以「名譽」、「榮譽」、「執行」會長、「顧問」等名稱而實質行使負責人職權的人員。負責人應當依照章程有關規定產生。 民辦非企業單位負責人是指擔任理事長、理(董)事、院長(校長、所長、主任等)、監事職務,以及冠以其他職務名稱而實質行使負責人職權的人員。負責人應當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章程有關規定產生。 六、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須由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其中行業協會、異地商會法定代表人為會長,其他社會團體可以為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民辦非企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為理事長、院長(校長、所長、主任等)。 七、社會組織負責人應參照本通知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身份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原件;代表單位出任社會團體負責人職務的,其所在單位應參照本通知第四條第二款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單位營業執照或相關登記證書復印件,及前兩年度經營狀況良好的證明。 八、社會團體發起人、擬任負責人、負責人應當如實填寫《社會團體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登記表》、《***市社會組織負責人備案表》。代表單位出任社會組織負責人職務的,除為該單位法定代表人外,須出具由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授權委託書。 九、社會組織負責人變動的,應當自變動之日起30日內,填寫《***市社會組織負責人變動登記表》;新增負責人的,並填寫《***市社會組織負責人備案表》、提交本通知第七條規定的材料,一並送登記管理機關。 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變動的,應當自變動之日起30日內,按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社會組織的發起人(舉辦者)、擬任負責人、負責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犯罪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四)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五)非中國內地居民;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十一、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加強對社會組織發起人(舉辦者)、擬任負責人、負責人的服務指導,建立健全相關培訓工作制度。 在社會組織成立登記前,登記管理機關應當組織全體發起人(舉辦者)、擬任負責人、負責人召開座談會,核實有關申請材料、了解成立社會組織的意願、宣講有關政策法規等,並製作座談會筆錄,由參會代表簽名。發起人(舉辦者)、擬任負責人、負責人應當本人親自參加座談會。 在社會組織成立登記後,登記管理機關應當通過年檢、評估以及日常執法檢查等措施,重點加強對社會組織負責人遵守章程開展活動等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十二、社會組織發起人(舉辦者)在成立登記社會組織過程中,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依據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撤銷登記。 十三、社會組織不依法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據有關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的法律法規處理。 十四、社會組織違反有關登記管理法律法規和章程規定開展活動的,登記管理機關可以對該組織法定代表人和負有責任的其他負責人的進行誡勉約談,相關負責人應當配合。 具備《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情形的,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責令社會團體撤換相關負責人。 十五、國家工作人員發起或舉辦社會組織、兼任社會組織負責人職務的,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執行。 十六、法律法規和上級政策文件對社會組織發起人(舉辦者)、負責人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C. 法人是一種社會組織,但不是任何社會組織都是法人,那麼《民法通則》 有規定嗎,法人應當具備什麼條件
根據《民法通則》第三十七條之規定,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D. 社會組織的社團發起人可以是應屆畢業生嗎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需要具備的條件: 1、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專的單位會屬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總數不得少於50個。 2、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3、有固定的住所,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
E. 社會組織一律沒有執行法律的權利對嗎
社會組織根據執法部門授權,也可執法。
F. 成立社會組織要在民政部門登記嗎
成立社會團體是一定要到民政部登記注冊。
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的社會團體都帶有準官方性質。《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提交業務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業務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授權的組織。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社會團體實際上附屬在業務主管部門之下。中國的社會團體是社會組織的一種社會團體是社會群眾團體的一個分支。
(6)社會組織發起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社會組織的成立登記
(依據:社會團體管理登記條例)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
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第十一條 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籌備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第十二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籌備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批准籌備:
(一)有根據證明申請籌備的社會團體的宗旨、業務范圍不符合本條例第四條的規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區域內已有業務范圍相同或者相似的社會團體,沒有必要成立的;
(三)發起人、擬任負責人正在或者曾經受到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在申請籌備時弄虛作假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條 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並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五條 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民主的組織管理制度,執行機構的產生程序;
(五)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
(九)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六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申請書及有關文件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對沒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形,且籌備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內容完備的社會團體,准予登記,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事項包括:
(一)名稱;
(二)住所;
(三)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活動資金;
(六)業務主管單位。
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G. 社會組織是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對於什麼是社會組織,在法律條文上有沒有明確的規定
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在社會科學中社會組織有廣義、狹義之分專。廣義的社會組織是指人們從事共同活動屬的所有群體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團體、政府、軍隊和學校等。狹義的社會組織是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而有意識地組合起來的社會群體,如企業、政府、學校、醫院、社會團體等。它只是指人類的組織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們為了特定目的而組建的穩定的合作形式。社會學研究的社會組織主要指狹義的組織。
這是網路里的答案,我現在還沒見過在法律里有關於社會組織這個概念,不好意思。
H. 社會組織可以作為兩個社會組織的發起單位嗎
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的公司。也就是說,以發版起設立的方式權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在設立時其股份全部由該公司的發起人認購,而不向發起人以外的任何社會公眾發行股份。由於沒有向社會公眾公開募集股份,所以,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其發行新股之前,其全部股份都由發起人持有,公司的全部股東都是設立公司的發起人。
發起設立方式的特點是比較簡便,只要發起人認足了股份就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但它要求各個發起人有比較雄厚的資金,僅發起人就能認購公司應當發行的全部股份。
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當發行股份的部分,其餘股份向社會公開募集或者向特定對象募集而設立公司。也就是說,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在公司成立時,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人不僅有發起人,而且還有發起人以外的投資者。
募集設立方式的特點是發起人只需要投入較少的資金,就能夠從社會上募集到較多的資金,從而使公司能夠迅速聚集到較大的資本額。但是,由於募集設立涉及到發起人以外的人,所以,法律對募集設立規定了較為嚴格的程序。
I. 社會團體的發起人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條件
社會團體抄的發起需要具備法人襲資格,有一定的人數參與和一定的資金做運轉,發起社會團體還要向政府部門遞交書面材料,包括成員個人資料等,上級主管部門審批通過,你的這個團體就可以以合法的身份在團體運行范圍內運行,比如,維護農民工權益等。
其實,在我國維護農民工權益的組織是有的,那就是工會,只是現在工會對農民工的宣傳和組織執行力不到位,導致了很多企業內部都沒有職工委員會(因為這些職工不懂工會的職能),這樣工人自身合法權益無法通過工會得到保護。
你不妨可以從工會入手,繼續打聽一下。
J. 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發起人要幾個
社會團體發起人為三個以上的個人或單位;其中行業協會、異地商會發起人為8個以上的經濟組織。
不同的地方詳細規定不一樣,這是廣州的規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