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的法律責任現實意義
1. 法律上監護人的義務和責任
按照《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如內果未成年人容沒有父母或者父母喪失了監護能力,要依法明確其他有監護能力和監護系件的人承擔監護責任,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l、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人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於那些未經批准,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採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2. 監護人的責任是什麼
根據《民法通來則》第18條第自1 款、第2 款的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具體的職責,在《民法通則意見》第10條做了更加具體的解釋: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包括: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3. 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
現實問題
小單年僅13歲,其父母因為一次交通事故雙雙身亡。後來法院指定由小單的阿姨顧某作為小單的監護人,顧某想知道究竟監護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並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於危困狀態的;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和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4. 監護人有什麼責任和義務
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回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答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5. 急~ 監護人的法律意義
1、 「監護人的法律意義」:
()定義: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2)責任:監護人必須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盡到保護責任:在監護期間,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如果監護不力、不盡監護職責,其他監護人可以訴訟要求解除其監護職責、並賠償被監護人的損失。
2、「那生父是監護人嗎?」: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不管是婚生子女還是非婚生子女,所以:生父是女兒的監護人。但如果他們解除了同居關系、並協議或經法院判決或調解確定孩子歸女方撫養的:女方是直接監護人。
3、「房產證上寫的是母親和女兒的名字,那是不是需要她生父的同意才能賣?她生父不同意的話合同是不是還有效?是否能讓他們繼續履行合同?」:①生父同意也不能賣、只有為了女兒的利益時才能賣。②生父不同意的話房屋買賣合同仍然有效,由女方對買方承擔違約責任。③合同如果繼續履行也可以,只是生父發覺後有權請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或要求女方賠償女兒的損失、並有可能撤銷女方的監護權。因為:
(1)此房不是婚後房、只是同居期間的房產,如果房證上登記的是女方和孩子的名字,這房就屬於女方和孩子共有。如果約定了份額是按份共有,沒有約定份額是共同共有。
(2)看情形應該是女方和女兒沒有約定共有份額,此時出賣共有房,應得到共有人也就是女兒的同意,但在女兒為未成年人時:【不管女兒是否同意、不管其生父是否同意,只要賣房不是為了女兒的利益:比如為了女兒的學費、治療疾病費用等,就都是無效行為,】女兒的生父有權請求買賣無效、或者讓女方賠償女兒因房子被賣而受到的損失、並撤銷女方的監護資格。
依據是:(1)《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或者要求變更監護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