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造成的損失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

造成的損失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

發布時間: 2021-02-01 09:02:40

⑴ 經常說的「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是什麼意思還有

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通常出現法律文書函告中。一方當事人表達雖然做出了某種行為、行使了其部分權利或原諒了對方當事人的違約,但不想放棄向對方當事人追索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

⑵ 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對你的行為
暫時我不追究,
但我有權利以後
再次對此事追究你的責任。

⑶ 個人原因對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公司追究法律責任

員工無意給公司造成損失,因個人原因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不算犯法,不會追版究法律責任,權不過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承擔損失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⑷ 保留對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當時追究還是不追究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含義是現在不追究不意味著將來不追究,保留追究的權利。另外意思是嚇唬當事人以後要謹慎行事。這句話通常是在調解或者判決後使用,當時不追究了。

⑸ 所得款項歸我公司所有,並保留追訴貴公司法律責任的權利,因此造成的一切損失由貴公司承擔。怎麼翻譯 謝謝

要翻譯外語還是合同條款啊?
若是合同條款:雙方約定,所得款項歸甲方(我司)所有,甲方保留對乙方(貴司)追訴的權利,因此造成的一切不利後果由乙方承擔。
最好把幾句話分開寫,以免產生歧義。

⑹ 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是什麼意思

暫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追究責任,但不排除以後可以提起訴訟追究責任的權利。
這句話並不屬於法律專業術語,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⑺ 在離職前公司要求簽署補充協議,內容全部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訴訟及追究其經濟損失的權利,這樣合法嗎

勞動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內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容事項」。因此,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可以約定保密條款。基於長期保密的需要,企業也可以與職工約定職工離職以後的保密限制條款,但這種條款必然給職工以後的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企業應有補償措施,如發放保密費等。

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你的情況相當於此)原公司沒有權力要求你離職後再與他們簽署保密協議, 因為你已經不是他們公司的員工了。

當然,企業為了保密需要,也可以與你協商保密事項,這種協商是建立在雙方自願基礎上的。建議你根據企業對你的限制,提出補償要求,原則上你獲得的補償因與你如果泄密企業要求你的賠償相對應,以體現公平原則。

⑻ 經常說的"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是什麼意思

暫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追究責任,但不排除以後可以提起訴訟追究責任的權利。這句話並不內屬於法容律專業術語,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行為人現在所實施的行為,不意味自己已經放棄對被開除者繼續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民事責任的權利。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造成的損失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⑼ 民營企業員工失職造成嚴重損失的怎麼追究責任,法律依據是什麼

勞動者因嚴重不負責任,不正確履行職責,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內賠償責任。容但如果只是一般的輕微過失,用人單位損失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勞動者不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⑽ 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行政處罰的時效不一樣的,一般行政處罰時效是2年,治安管理處罰版是6個月,稅收行政權處罰是5年。
公司保留的肯定不是行政處罰的權利,它沒這個權力。公司可能保持的是追究民事責任的權利,這個時效也不一樣,一般是2年,有幾種情況是1年,比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等等。
至於刑事責任嘛,有可能,看來你朋友很有可能是盜竊或者侵佔了,如果涉案金額不多,就無所謂了,如果很多或者其他後果很嚴重的話,是不一樣的。
刑事責任的時效有5年、10年、15年、20年4檔。
不過按你說的,不嚴重,那就讓公司保留去吧,2年以後基本沒什麼事兒的。

熱點內容
公司不讓請假勞動法有規定嘛 發布:2025-10-03 21:09:18 瀏覽:576
行政法熱點事件 發布:2025-10-03 21:01:05 瀏覽:17
刑法延長拘留 發布:2025-10-03 20:59:29 瀏覽:777
經濟法職業經理人制度 發布:2025-10-03 20:52:35 瀏覽:63
經濟法基礎知識答案 發布:2025-10-03 20:50:11 瀏覽:93
經濟法的價值取向 發布:2025-10-03 20:50:10 瀏覽:977
法治伴我成長作文素材 發布:2025-10-03 20:44:25 瀏覽:265
宋功德任中辦法規局 發布:2025-10-03 20:38:58 瀏覽:898
華政研究生國際法和經濟法哪個好 發布:2025-10-03 20:35:55 瀏覽:326
法院警衛員 發布:2025-10-03 20:35:16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