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侵權責任法是外部法律嗎

侵權責任法是外部法律嗎

發布時間: 2021-02-01 11:33:20

㈠ 侵權責任法屬於民事法律部門嗎侵權責任就是賠錢嗎

侵權法屬於民抄事法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屬於憲法性法律對嗎

憲法性法律是法律而不是憲法,它們與其它法律一樣都是對憲法的「規則化」,但又與其版它法律明顯不同權:憲法性法律是「憲法」法,是「國家」法,是「權力」法和「權利」法。它們通過將憲法內容具體化、程序化來保障憲法。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維澄在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第八講「關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幾個問題」中,將我國的法律分為7類,其中第一類是「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憲法相關法「包括國家機構的組織和行為方面的法律,民族區域自治方面的法律,特別行政區方面的基本法律,保障和規范公民政治權利方面的法律,以及有關國家領域、國家主權、國家象徵、國籍等方面的法律。」
這里的「憲法相關法」對應的就是憲法性法律,而侵權責任法作為民法的一部分,和憲法性法律不是同一類。

㈢ 侵權責任法與侵權行為法有什麼區別

我國法律中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並沒有侵權行為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

1、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2、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3、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4、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5、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侵權責任法是外部法律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於2009年12月26日通過,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法律)

㈣ 請簡述《侵權責任法》為什麼不是憲法意義上的"基本法律

以下論證取自川大王竹教授。
作為未來民法典組成部分的侵權法不是民法典本身,憲法未要求專基本法律的組成部屬分也必須按照基本法律的方式通過,只需最後通過一次由全人大進行的法典編纂過程,即 將現行合同法、物權法、侵權法等一起編纂為一部民法典,此編纂過程才是憲法第62條所規定的制定民事的基本法律。所以我們不能將憲法意義上的民事基本法律等同於憲法意義上的民事基本法律及其組成部分。故侵權法不是憲法性法律。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什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於2009年12月2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是基本法律

㈥ 侵權責任法第五條規定其他法律與該法有沖突的適用其他法律,此處的其他法律是否包括民法通則,謝謝~

是「另有特別規定」
民法通則是一般規定,侵權責任法已經是在此基礎上的特別法了,當然不適用民法通則。

㈦ 侵權責任法屬於哪一法律部門

侵權責任法屬於民法部門,相當於民法分則中一部專門規定,具有財產權性質的(也就是具有債權性質的),侵害各種民事權利及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的分則。

具有物權性質的"侵權責任",都規定在物權法中。

㈧ 《侵權責任法》制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第一條 為保護抄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㈨ 侵權責任法,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是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版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權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它標志著在民事侵權專門法的最終誕生,有利於更好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該法於2009年12月26日審議並通過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侵權責任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該法規定:
1、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2、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3、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㈩ 侵權責任法屬於民法內還是民法外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條文有刑事侵權和民事侵權兩種 所以不能說「屬於民法內還是民法外」只是有交集 具體案件適用哪個法律需要具體分析的

熱點內容
道德經清朝 發布:2025-10-03 18:55:10 瀏覽:320
勞動法病假薪資 發布:2025-10-03 18:55:01 瀏覽:148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徵文 發布:2025-10-03 18:53:14 瀏覽:641
勞動法周末上班補休 發布:2025-10-03 18:30:42 瀏覽:988
自治區立法 發布:2025-10-03 18:30:42 瀏覽:308
重慶南川區法治徵文 發布:2025-10-03 18:19:08 瀏覽:119
勞動合同法200問 發布:2025-10-03 18:15:17 瀏覽:226
財稅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8:12:57 瀏覽:780
私營企業勞動法 發布:2025-10-03 17:52:39 瀏覽:884
集裝箱運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7:44:33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