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旅遊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

旅遊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2-01 19:46:10

① 旅遊法律關系的的三大構成要素是什麼

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是指結成當事人之間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必要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內容,它被稱為是構成法律關系的「三要素學說」。這個學說成了構成任何法律關系的「公理」。旅遊法律關系也不例外,也是由主體、客體、內容三大要素構成。
(一)旅遊法律關系的主體旅遊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旅遊法律關系,擁有旅遊權利並承擔旅遊義務的當事人。在旅遊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主體,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主體。但在許多情況下,旅遊法律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既享有旅遊權利,同時又承擔旅遊義務。作為旅遊法律關系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即必須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在我國,能夠作為旅遊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有:(1)國家各級旅遊行政管理機關;(2)旅遊者,包括國內旅遊者和國際旅遊者;(3)旅遊企業經營單位,包括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交通運輸部門、旅遊景區景點、旅遊商店等;(4)境外旅遊組織;(5)與旅遊事業密切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包括工商、公安、稅務、海關、園林、文物等部門。
(二)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旅遊法律關系主體問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事物。例如,古跡、寺廟等是訪古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在旅遊法律關系中,如果只有主體和權利、義務,而無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具體事物,那麼,作為旅遊法律關系內容的權利義務就會落空,主體雙方之間建立旅遊法律關系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構成了旅遊法律關系不可缺少的要素。根據我國旅遊法律的規定,可以作為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1.物物,是指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經濟價值,在法律關系中作為財產權利對象的一切有形物質財富。物是法律關系中最普遍的客體。作為旅遊法律關系中的物,主要包括:各類旅遊資源、各種旅遊廈門家庭旅館 設施及旅遊消費品等。2.行為行為,是旅遊法律關系主體所進行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主要有服務行為和管理行為。例如,旅行社根據旅遊合同向旅遊者提供某一線路的旅遊服務,就是以服務行為作為客體;又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對旅遊企業行使的管理活動,是以管理行為作為客體。3.科學技術成果科學技術成果,是指旅遊法律關系主體從事智力活動所取得的智力成果,既包括專利、技術秘密、科學發明等,也包括產品商標、企業名稱標志、管理模式等。其所有權的使用和轉讓是有償的,所以,科學技術成果也可作為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4.信息信息,是指反映旅遊活動發生、變化和特點的各種消息、數據、情報和資料等,如全國假日辦發布的黃金周旅遊預報信息。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開展旅遊活動離不開大量的信息。信息的重要性,決定了政府部門和旅遊企業都必須加強對信息資源的管理、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傳遞、儲存和輸出。這樣,信息就必須要成為旅遊法律關系的又一類客體。
(三)旅遊法律關系的內容旅遊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旅遊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和依法承擔的義務。正是一定的權利和義務,把旅遊法律關系的主體聯結在一起。在旅遊法律關系中,旅遊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同時存在的。旅遊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旅遊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權利,同時,也必須承擔旅遊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義務。當主體一方的旅遊權利因其他主體的行為而不能實現時,有權請求國家機關加以保護。1.旅遊者的權利和義務』旅遊者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旅遊法律關系中重要的主體。旅遊者作為消費者,除了享有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權利(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權利,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利,公平交易的權利,獲取賠償權、知情權,獲得消費教育的權利,依法結社權,監督批評權)之外,還應當享有的權利主要有:在規定的地區旅遊,享用各種旅遊產品和服務的權利;同旅遊企業締結各種合同的權利;要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的權利。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承擔的義務主要有:自覺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遵守和旅遊企業之間締結的各種合同;為其享用的旅遊服務償付合理的費用。2.旅遊企業的權利和義務旅遊企業是旅遊業的中堅力量,在旅遊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旅遊企業享有的權利主要有: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自主經營權,在業務范圍內的自由締結合同權,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申請主管機關予以保護的訴權。
與此同時,旅遊企業要承擔相應的義務。旅遊企業作為經營者,除了承擔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的經營者的義務(依法或按約定履行、聽取意見、接受監督、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不作虛假宣傳、出具相應的憑證和單據、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務、不得從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權)之外,還應當負有的義務有:遵守有關旅遊業的各種法律、法規,合法經營,履行各種審批和登記手續,保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等。『3.旅遊行政主管機關的權利和義務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旅遊行政主管機關有權制定有關政策和規定,引導旅遊企業合法經營;有權監督旅遊企業的經營行為;有權協調各旅遊企業之間及旅遊者與旅遊企業之間的關系,維護良好的旅遊秩序。作為政府管理旅遊業的行政機關,旅遊行政主管機關應當:模範地遵守法律、法規、政策;依法行政,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旅遊業行使管理權;賠償因其違反法律、法規、政策所造成的旅遊企業的損失。此外,旅遊行政主管機關代表國家在國際旅遊交往中要遵守國際法上主權平』等、經濟互利等原則,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也享受國際法賦予的相應權利。

② 簡答題:什麼是旅遊法律責任其構成要件有哪些

是一種合同規定的民事法律義務,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③ 簡答,旅遊法律責任得構成要件求大神幫助

答:
旅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1、旅遊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要合法;
2、旅遊法律關系主體要有過錯;
3、要有違法行為的存在;
4、要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5、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如有參考作用請採納)

④ 旅遊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指由旅遊法律規范調整和規定的,在旅遊活動中各方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內承擔的義務。旅遊法律關容系由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內容構成。旅遊者、旅行社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都是旅遊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其中旅遊者和旅行社屬於旅遊法律關系主體范圍,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則屬於旅遊法律關系內容的范圍。

⑤ 簡述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專的主體。應注屬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過錯:主觀故意或過失。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3、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4、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損害應當具有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5、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⑥ 什麼是旅遊法律關系,旅遊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旅遊法律關系同其他法律關系一樣也是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基本要素構回成的,缺少其中一個答要素,就不能構成旅遊法律關系。旅遊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國家旅遊行政管理機關、與旅遊事業密切相關的政府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和旅遊者等;旅遊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以及貨幣等;旅遊法律關系的內容為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⑦ 旅遊法律責任包括哪幾種

我國是以憲法為最高法律的國家,憲法所規定了人們的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新課:
法律責任概述
(一)法律責任: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二)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法律責任方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通常有兩種,即補償與制裁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法律責任是由違法行為引起的,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法律責任的鑄就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潛在保證
(三)違法行為構成條件
1、主體
2、過錯
3、違法行為
4、損害事實
5、因果關系
旅遊活動中的行政責任
旅遊行政責任: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遊行政法規的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由旅遊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追究而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執行主體和執行對象的不同,行政性的強制措施可以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類型
①違反旅遊管理的處罰
②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
③違反工商、行政、金融等管理的處罰
④違反旅遊資源保護管理的處罰
行政處罰的形式
警告;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停業整頓;吊銷旅遊經營許可證;降低等級,取消星級;暫停涉外經營定點資格,取消涉外經營定點資格;扣留導游證和導游證書,收回導游證和導游證書,吊銷導游證書;建議或會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等
2、行政處分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
旅遊活動中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行為人因違反法律法規實施步伐行為,或者不履行合同義務,從而侵犯了相對人的民事權利或者使相對人的民事權利得不到實現,依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的特點
(1)民事責任是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它是違約或違法行為人對受害人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3)它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
(4)它的責任范圍與所造成的損失或損害的大小相適應,一般具有補償與恢復原狀的性質
2、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帶錢,賠償損失等。上述方式,可單獨適用,也可並用
旅遊活動中的刑事責任
1、旅遊刑事責任: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遊法律法規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必須承擔刑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在各種法律責任是最嚴重的責任
2、刑法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獨立適用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可附加適用,有時可獨立適用
3、我國刑法規定的刑事責任還可以分為財產刑和非財產刑
財產刑:罰金、沒收財產(剝奪犯罪人的部分或全部財產)
非財產刑:自由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生命刑(死刑)、政治權利刑(剝奪罪犯一定時間或終身的政治權利)
對於外國人,我國刑罰還規定了驅逐出境的刑罰

⑧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素是那些

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專等同於違法屬主體

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

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⑨ 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是什麼

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熱點內容
道德經清朝 發布:2025-10-03 18:55:10 瀏覽:320
勞動法病假薪資 發布:2025-10-03 18:55:01 瀏覽:148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徵文 發布:2025-10-03 18:53:14 瀏覽:641
勞動法周末上班補休 發布:2025-10-03 18:30:42 瀏覽:988
自治區立法 發布:2025-10-03 18:30:42 瀏覽:308
重慶南川區法治徵文 發布:2025-10-03 18:19:08 瀏覽:119
勞動合同法200問 發布:2025-10-03 18:15:17 瀏覽:226
財稅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8:12:57 瀏覽:780
私營企業勞動法 發布:2025-10-03 17:52:39 瀏覽:884
集裝箱運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7:44:33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