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園安全法律知識案例
① 關於校園犯罪的案例!!跪求
http://www.xingfa66.com/fanzui/dxsfz/dxsfzal/【中國刑法網】
大學生犯罪案例 :
1,大學生失足犯罪 檢察官真誠挽救.
2,大學生加入犯罪團伙對夜行女子劫財劫色.
3,大學生強奸賣淫女認為此非犯罪
4,大學生盜竊犯罪當兒戲 聰明反被聰明誤.
5,大學生犯罪根源在哪裡?高校該吸取怎樣的教訓?
6,兩大學畢業生為攫取創業資金劫殺富商.
7,大學生攻破企業網站 大肆鏈接色情電影獲刑3年.
8,北京一大學生「詐彈」勒索校領導 被判六月徒刑.
9,不可思議!大學生犯罪為何如此嚴重.
10,討女友歡心盜同窗手機被捕 大學生犯罪誰該警醒.
11,趙若舟:大學生犯罪彰顯德育真空.
12,大學生犯罪標准引爭議豈能「法外施恩」.
13,大學生犯罪 盜竊案佔七成.
14,心理失衡:大學生犯罪主因.
15,大學生犯罪心理.
16,大學生犯罪人數5年上升近三倍.
17,對大學生犯罪處置的反思與探索.
18,南京:大學生犯罪暫免起訴.
19,檢察官診斷大學生犯罪三類型.
20,從犯罪構成看大學生犯罪新特點.
21,淺析當代大學生犯罪原因及預防.
22,女大學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範對策.
23,大學生犯罪增多的原因.
24,值得痛心的大學生:在校大學生犯罪一覽.
25,大學生犯罪現象調查報告.
26,當代大學生犯罪之剖析.
27,放寬大學生犯罪處理符合人性.
② 校園安全事故案例有哪些
1、杭州蕭山區發生一起校園慘案;
2月19日下午,記者獲悉案件大致經過:被害者阿紅,17歲,就讀於蕭山某高中。因一點小矛盾,阿紅與同學阿潔發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懷恨在心的阿潔,糾集其他4人,將阿紅騙至阿華家中,用圍巾將阿紅勒死,並肢解,隨後棄屍野外。在一般人眼裡,女生往往與暴力絕緣。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5名行凶者中,4人竟是女生。警官說:「女孩子在犯罪中表現出的暴力程度,大體可以反映出目前一些青少年對暴力的一種心態。」
2、幾句爭吵釀校園慘案兩少年被毀;
3月6日下午,一名中學生到大通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投案自首,稱其將同班同學捅傷。經審訊,刑事警察大隊迅速查清了案情: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現年19歲,系大通某中學高三年級學生。受害人王某某是其同班同學,兩個人家住在一起,平時關系相當不錯。3月6日11時許,張某某在教室里寫信,王某某好奇地在旁邊看了一下,張某某回頭罵了一句臟話,引起王某某的不滿,兩人遂發生爭吵。在家裡從來沒有吃過虧的張某某感到在全班同學面前受到了奇恥大辱,就回家取了一把匕首,等在校門口伺機進行報復。這時其另一好友多次對張進行勸阻,讓張某某不要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打一頓出出氣算了。但紅了眼的張某某根本不聽勸告,執意要把王某某「捅下」。13時許,王某某放學後從學校出來,快走到校門口時,被張某某攔住。張某某持刀朝王某某左肋處猛刺一刀,王某某受傷倒地,經搶救無效死亡。
3、四川岳池一中學發生血案 五名學生校門口被捅傷;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四川新聞網報道,五個學生被刀捅傷,其中三名學生躺進醫院搶救。9月28日深夜,這場血案就在四川廣安岳池縣第一中學校的校門前發生了。
受傷學生中有一名叫曹更生的男生,他父親曹昌雲介紹說,曹更生是岳池縣第一中學校高三的復習生。據曹昌雲詢問傷者曹更生獲知的情況是,當晚自習快十點下課後,曹更生和幾個同學准備出校吃點東西,誰知剛剛走出校門口就和等在學校門口的幾個人發生了沖突。由於曹更生身中三刀傷勢較重,所以曹昌雲也沒有把情況了解得很詳細。「但是我曉得,事發後警方和學校保安擋獲了參與捅人事件的幾個嫌疑人」。
4、吉林10餘名少年持刀沖進學校砍傷5學生揚長而去;
9月30日12時30分許,長春市湖光路附近的長春市朝陽學校院內,一座二層舊樓門口,女校長向男孩的父親承諾著。就在大約1個小時前,10餘名手拿砍刀的少年沖進校園,將在此租房教學的長春健美操學校的5名學生砍傷後揚長而去,而目睹整個過程的50餘名學前班兒童和老師嚇得躲在教室里,頂住了房門。
5、北京房山某高中有多名學生被一名20多歲的男子強行索要錢財;
2007年年初,北京房山某高中有多名學生被一名20多歲的男子強行索要錢財。近日,犯罪嫌疑人趙某被民警抓獲。趙某抓住新生對周圍環境比較陌生這一特點,專門在該校附近租住了民房,以語言威脅強行攔截過往學生「借錢」。經過警方核實,已有14名學生遭到搶劫。
6、[預防與對策]
學校應當對學生開展安全防範教育,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應對不法侵害。另外要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教師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執教。
③ 校園安全事故事例
1、從2017年11月22日,有多名家長在微信群中陸續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兒園內遭到虐待。專該幼兒園是處於朝陽屬區管庄的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而這些小孩是該幼兒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家長提供了照片,證明在孩子身上發現了針痂。
2、2017年2月24日,在貴州省鳳岡縣的何壩第四小學,有十三名學生產生了腹痛和嘔吐的現象,經醫院檢查,他們被診斷為急性胃腸炎,疑似食品中毒。
3、在2009年12月7日,在晚自習過後,學生為了躲雨,紛紛選擇離學生宿舍最近的通道,結果發生了踩踏事故,造成了8名學生不幸遇難,26名學生受傷的後果。
4、在2011年11月16日,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小博士幼兒園的校車與另一車輛相撞,造成了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兒19人)、43人受傷的悲劇。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該校車嚴重超載,允許載9人的校車一共載了64人。
5、從2001年到2012年長達12年的時間內,數名幼女遭到安徽一位鄉村小學的校長楊啟發的多年性侵,年齡集中在6歲到10歲之間。
④ 校園安全事故案例
踩踏事故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屢見不鮮。2006年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寄宿制學生晚自習結束後,在下樓梯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45名學生受傷。16日上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第二中學附屬小學學生在下樓參加升國旗儀式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1名學生死亡,12名學生受傷; 11月7日凌晨,重慶市奉節縣一無牌無證客貨兩用車在私自運送27名學生返校途中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車輛翻墜下高坡,造成奉節縣吐祥中學、龍泉中學共5名學生死亡,3名重傷。
16日,廣東恩平市沙湖鎮一所小學部分學生在學校吃早餐後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至當日中午先後有70人住院接受治療觀察,院方表示其中有19人出現中毒症狀,另外數十人主要基於心理影響要求住院。
時代的警鍾在向我們呼喚,危險時時演繹,絡繹的人生里,我們需要安全!
——題記
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對我們中學生而言,沒有安全 一切都是空虛的,是飄渺的,是幻想的!然而,我們卻時常能看到一些有關中學生安全事故的報導。
事例一(交通事故)
在州市納溪縣觀音砣發生重大惡性交通事故。據不完全統計,車禍已經造成四人死亡和十三人受傷。
一輛瀘州當地車牌由瀘縣開往敦梓的大客車左側中尾部被撞得面目全非,車窗玻璃散落一地,現場鮮血淋漓慘不忍睹。不遠處一輛貴重牌照的大貨車車頭則已完全變形。
據現場目擊群眾介紹,車禍是由於大客車與貨車相撞所致。據當地群眾稱,當時准載三十人的大客車上乘坐了二十七名瀘縣一中和五中五一放假回家的學生。死亡學生中有三男一女都是青年學生,而受傷的十三名學生已全部送往醫院救治。
(11月14日6時許,山西長治黎城縣白龍汽車運輸公司駕駛人李孝波,駕駛晉D13513號大貨車,行至沁源縣境內222省道118公里加206米處,因疲勞駕駛導致車輛失控,沖入正在公路上出早操的沁源二中學生隊伍中,造成21人死亡,其中學生20人、教師1人,18人受傷。
〖案例1〗無證駕駛釀車禍
2006年月10月1日,某縣職技校學生李飛(男、17歲)和其弟東冶中學學生李某飛(男、15歲)無證騎乘一輛無牌五羊125型二輪摩托車行至城鎮李會腰路段時與一輛大貨車相撞,致二人當場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提示:案例中的李飛兩兄弟的慘禍是由於自身違反了「年滿18歲取得駕駛證方可在路上駕駛機動車輛」的規定而造成的。因此,學校要加強對中小學生及幼兒的交通法規宣傳教育,使他們學法、知法、守法,盡可能地避免車禍的發生。
〖案例2〗橫穿馬路慘遇車禍
2007年1 0月2 3日1 3時許,通州區某鄉馬場村村小學生郎某(女,10歲),在通州區通香公路杜柳棵路口迤東由北向南橫穿道路時,被由西向東駛來的香河縣淑胡鎮莊子村村民張某(男,44歲)駕駛的旅行車撞傷,郎某經醫院掄救無效死亡。
提示:橫穿道路慘遇車禍令人痛心,事故案例提醒學校要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確保安全出行。)
事例二
去年3月8日至5月4日,短短57天內,海南各地已有17名學生溺水死亡。
8日下午5點多,剛考完期末考試,6名中學學生相約到一水塘邊捕魚。結果發生溺水事故。當晚,市有關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指揮打撈。學生暑假安全問題再度敲響警鍾。
據悉,6個學生中的3個因為下水到對岸取魚網時,由於過度慌張,2個不幸遇難,一個勉強游回岸上。當游回來的王某呼救時,為時已晚,2個學生已沉入水底。
看著這一段段慘痛的經歷,我們不禁開始顫抖,開始哭泣,開始落淚……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當我想像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場景時,忍不住的辛酸。曾經或許他是個很優異的孩子,全家人以他為傲,可是卻因為一場意外而結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或許他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會把別人的門玻璃打碎,但是總是有他的地方就歡聲笑語,可是現在這笑聲已成了哭泣聲;或許他是一個正做著許多美好的夢,有著數不清的理想,有著天一般的高標,要努力去實現,不過卻再也無法努力了……
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珍惜。 不要因為一次的貪玩,一時的好奇,而去做一些永遠都不能的挽回的事。不要讓因為自己的事,而讓養育自己父母親,每天以淚洗面。就算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自己的父母的著想。難道懷胎十月,養你十幾年,得來的就是一滴滴眼淚嗎?好好想想人生之路還很漫長,你們願意就這樣離去嗎?五彩繽紛發世界,難道就不想看了嗎?生成命誠可貴,不知道,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第二部分 在校外發生的事故(心理事故)
【案例26】這起學生出走事件的責任是教師嗎
某初中二年級學生薑X和李X,經常在校內吸煙,多次受班主任劉老師的批評教育,仍不改正。一日,姜、李二人在教室里抽煙,並把煙分發給其他男同學,恰巧被劉老師碰到,沒收了他們的香煙,並當眾對他們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和教育。同時,劉老師責令他們當場寫出書面檢查,二人寫好後,劉老師在上面簽了字,並告訴姜、李二人把書面檢查帶回家去給父母看,由其父母簽署意見後明天帶回學校。姜、李二人買香煙的錢本來就是從家中偷偷拿出來的,這一次回家事情敗露,考慮到肯定少不了挨父母打罵,由於害怕,放學路上二人商量了好久,最後商定,暫時出走,避一避風頭再說。當天晚上,姜X從家中偷出現金3000元,第二天早上倆人結伙出走。劉老師聞訊後,馬上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遂請示學校與姜、李二人的父母一同尋找。可是15天過去了,仍無蹤影。姜X的父母又氣又急,便找到學校大吵大鬧,咬定是劉老師趕走了孩子,並說抽煙是壞習慣,但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是劉老師的做法使得孩子沒有退路,所以才出去的,聲稱:萬一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劉老師必須負全部責任。
請問:家長的要求是否合理?
[相關法條]《教師法》第8條第五項規定:教師有「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的義務。
[案例28]違反紀律本不該,自殺身亡更輕率
1990年4月20日,某中學舉行期中考試,在下午的語文考試中,初二學生王某違反考場紀律,在試卷中夾帶紙條,被監考的李老師發現。李老師當場把該生的試卷撕碎,並送他去校長室處理,學校通過廣播對王某進行了通報批評。該生回家後,一時想不開,喝農葯自殺身亡。第二天一早,王某家人把屍體抬到學校,要求學校賠孩子的性命,並把李老師毒打一頓。後由派出所出面,讓家長把屍體抬走,學校才得以正常上課。
請問:這是不是一起意外死亡事故?學校和李老師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
課間休息學生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事故經過】
原告:某某某,男, 7歲,蓮湖區某小學一年級學生。
被告:西安市蓮湖區某小學。
原告某某某家長訴稱, 2003年 12月 24日上學期間,原告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在學校操場的體育器械上玩耍不慎摔下,造成原告左大腿骨三分之一處骨折,後原告母親將其送往紅會醫院治療,住院 17天, 2004年 4月 26日再次住院 18天,出院後一直由母親照顧,其母為此停止工作。因這次傷害事故在校園內發生,學校未能履行對學生的管理保護義務,對此有過錯,且未對低齡學生建立相應的管理保護制度,應承擔賠償責任。故起訴要求,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 7582元,賠償原告監護人誤工費 5000元,賠償護理費 4500元及營養費 1000元。
被告蓮湖區某小學辯稱,原告所述與事實不符。原告受傷是在下課後自由活動時間內,在滑梯底層支架上攀爬,由於自己不慎摔下,並非在教師指導的教學活動中受傷,另外校方也及時將原告送往附近醫院治療,最大限度地履行了管理和保護的職責。且學校在教育教學和學生日常活動中,始終把學生安全放在首位,不僅制定了學生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並設有學校安全機構和學生安全監督崗,教室有安全公約,活動器具有警示標志,體育器械無安全隱患,總之在此次傷害事件中學校無過錯,工作無失誤,故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另原告通過被告在保險公司已獲賠大部分醫療費,原告實際支出不足千元。
經審理查明,原告某某某於 2003年 12月 24日下午第一節課後,課間休息時間,其在學校操場上的滑滑梯上玩耍,當時騎跨在滑梯支架的最底層不慎摔下,當時無法行動,該校老師隨將其送往某醫院門診部治療,並及時通知其監護人,初診為左股骨中上三分之一處骨折,建議轉紅會醫院處理。後原告母親趕到,並隨同老師將其送往紅會醫院住院治療,先後兩次住院,合計醫療費 11231元,保險公司先後賠付 9925元。此後雙方對此次事故責任及賠償問題協商未果,原告提起訴訟。
【分析】
未成年學生的父母、祖父母等家長是未成年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學校與未成年人之間為教育、管理、保護的關系,在未成年人進入學校後,學校應履行保護未成年學生人身安全的義務。本案原告課後自由活動時間內,在有警示標志而無安全隱患的體育器械上以不合規范的方式進行玩耍而不慎摔落致傷,對此後果學校不能預見和避免,且被告方在日常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過程中,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並設有安全機構和監督崗以防意外發生,故原告的損害後果與學校的管理行為之間無因果關系。原告方亦無有利證據證明被告對此傷害事件有過錯,且在事件發生後被告方及時將原告送往醫院救治,避免了損失的擴大,盡到了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因此,原告起訴要求賠償,無法律及事實依據,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法院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某某某要求被告西安蓮湖區某小學賠償各項損失的訴訟請求。訴訟費 733元由原告承擔。
校園火災事故案例
為了進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我們根據有關資料整理了一些發生在校園內火災事故案例介紹給大家,旨在提醒廣大師生員工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牢固樹立消防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安全意識,以預防火災事故在我校的發生。
2009年3月11日上午8:20左右,湖北三峽大學教工住宅樓一外教居室內發生火災。經消防人員及時撲救,火勢迅速被撲滅。火災中有一名三十餘歲來自挪威的德國籍女教師從樓上跳下,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該教師於二00八年八月來三峽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工作。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時10分許,上海商學院徐匯校區宿舍樓602女生寢室失火,過火面積達20平方米左右。因室內火勢過大,4名女大學生從6樓寢室陽台跳樓逃生,不幸當場死亡。失火原因為寢室的女生用「熱得快」燒水所致。
2008年9月1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13號宿舍樓5層發生火災。2007年以來,北京市各高校共發生火災159起,約佔北京市火災總數的8.5%。
2008年5月5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8號樓6層S0601女生宿舍發生火災,當時正值上課時間,部分學生並未回到宿舍,火災發生時,立即引發樓道內的報警裝置自動報警,校方隨即報警。宿舍最初起火部位為物品擺放架上的接線板部位,當時該接線板插著兩台可充電台燈,以及引出的另一接線板。該接線板部位因用電器插頭連接不規范,且長時間充電造成電器線路發生短路,火花引燃該接線板附近的布簾等可燃物蔓延向上造成火災。事發後校方在該宿舍樓進行檢查,發現1300餘件違規使用的電器,其中最易引發火災的「熱得快」有30件。
2003年9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學新宿舍樓三層女生宿舍發生火災,從小商小販處購得的劣質電池充電器成為罪魁禍首。
2003年6月28日,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生公寓5號樓發生火災,原因為長時間使用白熾燈將周圍可燃物引燃。
2002年12月1日晚,位於南京老虎橋附近的南大成教院宿舍樓電線老化引起發生大火,宿舍內的學生衣物等貴重物品均被付之一炬,損失慘重。
2001年12月17日深夜,四川大學東區一座學生宿舍樓發生火災。學生寢室內電腦、電視等所有物品全遭焚毀。 失火原因為劣質台燈使用時間過長引燃床單。
2001年8月22日下午,某校張某某,請來張某(男)等數人幫忙,在打掃完教室後,張某坐在後排吸煙,然後將煙頭隨手向後一扔,恰巧扔到後門縫,引燃在門後堆放的雜物,引起大火,燒毀三間大教室,價值數萬余元。
2001年5月16日,廣州市的一所寄宿學校發生火災,造成8名正在准備高考的學生死亡,25人受傷。這是自1999年發生夏令營火災並造成19名兒童死亡以來發生的另一起校園火災慘劇。火災是未熄的煙頭引燃了一間休息室的沙發後引起的。
2003年11月 24日凌晨,俄羅斯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六號樓學生宿舍發生火災。200名學生被燒傷, 41名學生被燒死。其中有中國留學生 46人燒傷, 11人死亡。
2001年5月16日,韓國京畿道廣州市的一所寄宿學校發生火災,造成8名正在准備高考的學生死亡,25人受傷。這是韓國自1999年發生夏令營火災並造成19名兒童死亡以來發生的另一起校園火災慘劇。警方在現場調查後分析說,火災可能是未熄的煙頭引燃了一間休息室的沙發後引起的,也可能是亂拉的電線引起的。
暴力事故
2001年12月,山西襄汾縣的古城中學發生一起初中生傷害事件。這所中學的陳某因與同學發生矛盾,用稀釋硫酸製造了一起致使20人受傷、13人被毀容的慘劇。
家長是根治「校園暴力」的重要環節。「校園暴力」的主要實施者是不良學生,社會上不良少年針對校內學生實施暴力行為前,往往都與在校不良學生相互勾結。家長要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科學教育方法,言傳身教,以自身的榜樣力量感染和薰陶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遠離不良少年,遠離校園暴力。與此同時,家長要充分理解學校教育的局限和苦衷,要積極主動地支持、配合正常的學校教育工作。即使與學校教育工作出現分歧,也應加強溝通,通過正常的、理性的渠道求得解決,切不可對「校園暴力」推波助瀾。
⑤ 關於「安全法制教育」的案例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航天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在我的身邊也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剛滿十六歲,學習成績很不錯,但一批毒販子卻盯上了他,假裝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結果害他染上了毒癮,從此再也沒有心思去讀書了,犯癮時,他要用錢去毒販那兒買毒品,漸漸地一發不可拾。錢始終會用完,於是他向父親要錢,父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給他。慢慢地父親開始懷疑,直至最後不給他錢,他只好一直欠著毒販的錢,有一次,毒販對他說:沒錢別擔心,你如果願意,我幫你。於是毒販讓他看準名牌轎車就和兄弟們一起搶它一把,這樣就不用他還錢,還給他海洛因,被逼無奈,他趁四周無人,和毒販們進行搶劫,沒料當場就給警察逮住了,抓進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專家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每星期上一節法律課,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徵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⑥ 學生學會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案例
宋桂芳,女,生於年3月5日,於2012年1月7日在成都市因病去世,其配偶高智堂死於1992年12月。宋桂芳與高智堂系再婚夫妻,雙方父母均先於其二人死亡。宋桂芳再婚前育有一個子女,是高之生;高智堂再婚前育有五個子女,分別為高長清、高榮生、高富生、高貴生、高長雲。兩人在婚後又生育了四個子女,分別是高隨生、高陽生、高夢生、高平芳。十個子女中,高貴生、高長雲、高隨生、高陽生、高夢生、高平芳健在;高之生死於2007年3月8日,其配偶劉彩雲和子女高順利、高順珍、高順康健在;高長清死於2003年2月21日,其配偶孫林死於1963年9月9日,留有子女孫家鑫、孫家安;高榮生死於2008年2月27日,其配偶潘美琳死於2012年4月6日去世,其子女有高順建、高順蓉、高順文、高順剛,其中高順剛死於2011年9月25日,高順剛留有配偶李維香和兒子高翔;高富生死於2007年11月4日,其配偶王芳死於1998年11月22日,高富生留有兩個子女,分別是女兒高順玉、兒子高順明。涉及該案的當事人信息及關系基本水落石出。
涉案人員關系如圖:
圖例: 為死亡人員
XXX1上標為死亡人員之間相對死亡順序
二、本案繼承關系梳理與應對
提出繼承權公證申請的三個案件的被繼承人是宋桂芳、高之生、高富生。對於不同被繼承人的案件,其發生繼承的關系是不同的,需要區分討論。
宋桂芳一案,宋桂芳生前未留有遺囑亦未簽訂任何遺贈扶養協議,依照法定繼承程序,宋桂芳的遺產由其父母、配偶、子女繼承,通過調查走訪了解到,宋桂芳的父母先於宋桂芳去世,具體時間不詳,配偶高智堂死於1992年,子女中宋桂芳的親生子女高隨生、高陽生、高夢生、高平芳健在,高之生死於2007年,繼子女中高貴生、高長雲健在,高長清、高榮生、高富生分別於2003年、2008年、2007年死亡。綜上,根據《繼承法》法定繼承規則,基於宋桂芳的子女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導致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在宋桂芳與繼子女形成扶養關系的前提下,宋桂芳的十個子女享有對宋桂芳遺產的繼承權,而其中四個子女均先於宋桂芳死亡,那麼此四項已故子女的份額發生代位繼承,即分別由高長清的子女(高智堂之外孫)孫家鑫、孫家安,高榮生的子女(高智堂之孫)高順建、高順蓉、高順文、高順剛的子女(高智堂之曾孫)高翔,高之生的子女(高智堂之孫)高順利、高順珍、高順康,高富生的子女(高智堂之孫)高順明、高順玉繼承相應份額。
高之生繼承案,高之生系宋桂芳再婚前所生子女,經過審核調查,其配偶劉彩雲和子女高順利、高順珍、高順康都是合法的繼承人,而其先於母親宋桂芳死亡,所以宋桂芳也是高之生的繼承人之一,而宋桂芳後來死亡,則宋桂芳應繼承的份額發生轉繼承,由被繼承人宋桂芳的法定繼承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相應份額。而此時,此份額的繼承程序就與宋桂芳一案的繼承程序一致。同理,高富生的配偶、父親先於高富生去世,母親宋桂芳晚於高富生去世,高富生的遺產應由高富生的子女高順明、高順玉以及母親宋桂芳繼承,宋桂芳的份額依照宋桂芳繼承案的規則繼承。
本案中,高之生、高富生先於宋桂芳死亡,高之生、高富生的直系晚輩血親對其從宋桂芳處應繼承的遺產份額分別享有代位繼承權。同時由於宋桂芳在高之生、高富生死亡後、繼承發生前死亡,宋桂芳生前又未表示放棄,宋桂芳原應從二人處繼承的遺產份額發生轉繼承。
雖然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皆為普通繼承程序中的特殊情形,但兩者存在實質上的區別,代位繼承是本繼承程序中的特殊規則,而轉繼承是本繼承外另一繼承關系的一般規則。所以在繼承公證案件受理時,最恰當合理的是以最優先順位范圍內的繼承人作為繼承公證申請人。存在代位繼承的情形時,代位繼承人代替原法定順序繼承人作為本案的申請人。存在轉繼承情形時,若轉繼承人主張繼承,則以被轉繼承人應繼承的本案遺產份額為遺產,以被轉繼承人作為新的被繼承人另行辦理申請手續。若轉繼承人放棄繼承,那麼本案遺產將在法定最優先順序范圍內繼承分配完畢,轉繼承人就無需另行辦理申請手續,只需在本案中簽署確認遺產放棄聲明即可。
三、案件核心難點
本案是涉及19個當事人的繼承案件,其中含括了法定順序繼承規則、代位繼承規則和轉繼承規則,案情比較復雜。
案件的第一個核心難點就是界定宋桂芳與繼子女之間的扶養關系,而三個案件中都存在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系。依據《繼承法》第十條,法定繼承第一順位的子女包括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這里的扶養包括撫養和贍養兩層含義,並無疑問。然而對於形成扶養關系的條件是構成單向的撫養或贍養關系即可,還是需要構成雙向的撫養和贍養關系,業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從《繼承法》第七條、第十三條來看,未履行扶養義務的並不必然喪失繼承權,所以單向的扶養關系即可形成繼承權。[1]據當事人講述,宋桂芳的繼子女在其與高智堂再婚時部分已成年,部分未成年。實踐中認定繼子女繼承權最直接的標准就是繼父母再婚時繼子女尚未成年,依照單向扶養關系標准,就可以直接認定繼子女有繼承權。而這一層面的認定關鍵點就落在確定宋桂芳與高智堂的再婚時間。當事人表示宋桂芳的再婚情況已無相關資料證明,宋桂芳與高智堂系民國初期生人,年代也確實久遠,無直接證明材料在情理之中。我處工作人員在與高陽生交談中得知高家有一份家譜,當中可能記載了高智堂的再婚時間,但目前尚未提供給工作人員。如果確實沒有記載,目前只能將宋桂芳的再婚時間縮小到高智堂再婚前最小子女的出生日期與再婚後兩人所生最年長子女出生日期之間,再向社區街道辦和社會保障單位嘗試調查能證明宋桂芳再婚時間的證據。如果能夠確定再婚時間,那麼就能確定再婚時繼子女是否已經成年,倘若已經成年,那麼要考察繼子女是否對繼父母盡贍養義務,期間就需要收集當事人為贍養繼父母所做付出的證明,並向了解情況的無血緣姻親關系的人調查核實。但歸根結底,這種區分適用必須以查實宋桂芳的再婚時間為前提,即如果高智堂與宋桂芳再婚時,雙方先前所扶養子女皆未成年,那麼高長清等繼子女就分別與繼父母高智堂、宋桂芳形成扶養關系。如果確實無法查實,只能以繼子女是否盡到贍養義務為標准。如果當事人對是否贍養老人的事實有爭議,那麼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另一個核心問題是喪偶兒媳的繼承身份的問題。高榮生是宋桂芳的繼子,並且通過目前的了解,高榮生夫婦生前都對宋桂芳照顧有加,進行了充分贍養。高榮生先於宋桂芳死亡,其應繼承份適用代位繼承規則發生繼承,而高榮生的配偶、宋桂芳的兒媳潘美琳後於宋桂芳死亡,若認定潘美琳盡到主要贍養義務,那麼其也是有資格與宋桂芳其他子女一樣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宋桂芳的遺產,[2]並且不影響其子女高順建、高順蓉、高順文、高順剛代位繼承高榮生的份額。[3]《繼承法》中明確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此規定為喪偶兒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設定了三個適用要素,第一個是「對公、婆」,第二個是「喪偶兒媳」,第三個則是「盡了主要贍養義務」。其一,「對公、婆」可以理解為對公公和婆婆或者是對公公或婆婆,在兒媳同時照顧公婆的情況下,這一要素的適用並無難題,但假設在兒媳照顧老人時,公公已經去世,兒媳確實對婆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那麼喪偶兒媳是否有權利繼承公公的遺產?最高院關於適用繼承法的司法解釋並沒有對該情形做出明確說明。筆者認為喪偶兒媳對於公婆的繼承權繼承對象取決於喪偶兒媳與公婆形成的贍養關系,對公婆構成贍養且該贍養為主要贍養關系時,兒媳對贍養對象享有繼承權。在前面假設的情形中,兒媳與已逝的公公未形成實際的贍養關系,所以兒媳應當只對婆婆享有繼承權。其二,「喪偶兒媳」之要素,表面上的意思是兒媳喪偶才能取得資格,筆者認為還有一層含義為喪偶是評價民事主體行為是否符合《繼承法》第十二條的時間起點。即兒媳喪偶前是否照顧公婆在所不問,喪偶後對公婆盡到主要贍養義務即可。換言之,喪偶前對公婆盡到主要贍養義務,喪偶後未盡到贍養義務,甚至不為主要贍養義務,同樣認定為不符合第十二條所要求的條件。其三,「盡到主要贍養義務」,這個要素通俗易懂,就是喪偶兒媳須為老人的主要贍養人,判斷是否是主要贍養人最直接有效的標准就是看喪偶兒媳是否和老人一起生活。其實該條法律的立法目的就在於對像親生兒女那樣照顧公婆的兒媳進行補償和鼓勵,體現民法的公平原則。根據《繼承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和平等原則,如果潘美琳符合繼承條件,其享有的是繼承權而不是應繼承之份額,而潘美琳所享有的繼承權與其他繼承人的繼承權平等。繼承權與繼承份額的區別在於繼承份額是基於特殊身份所享有的預期利益,而當特殊身份的主體消滅時,此資格隨即消滅,也就是說潘美琳如果享有的是繼承份額,此預期利益在潘美琳死亡時即消滅,不會發生轉移。但當潘美琳享有的是繼承權時,潘美琳死後該繼承權依據最高院司法解釋應發生移轉,即產生轉繼承。
該案中,我處工作人員對於潘美琳繼承資格的認定即可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運用排除的方法,由易及難的搜集排除的證據,相對更為容易得出結論。如果潘美琳是宋桂芳的主要贍養人,符合繼承的條件,那麼還需考察潘美琳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的情況,其應繼承的份額則作為新的繼承標的另行處理。
繼承案歷來是民事案件中的難點,因為此類案件牽扯著不同家庭的生活狀況,還案件背後還可能隱藏著不同的目的和人性。繼承案例的重點就是搞清查實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繼承人之間的關系,這也是處理繼承案件的難點。宋桂芳家庭產生上述三個繼承案件基本上涵蓋了繼承程序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情形。法律工作者在處理繼承案件時一方面要嚴格謹慎,堅決杜絕「打擦邊球」、「靠運氣」的矇混事實的行為,另一方面要在處理案件的實踐中,以法律與公證規則為依據,不斷發現處理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改進點,推動案件受理程序的進一步規范與完善。此外,繼承規則的適用是關繫到民生的重要問題,繼承的標的或許並非多麼巨大,但法律事實是否查實,規則運用是否得當,之間決定了繼承法價值的實現與否,引導著百姓對法律和法律工作者的評價,甚至對法律的權威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雙面作用。在我國,法律法規說到底是為廣大人民服務的,執法為民、服務大局有機統一於依法治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中。實現法律價值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是繼承案件對法律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出路。
以人為本,公證之音方可長鳴。
(zai)
⑦ 學校法律案例13則急!!!!!!
要13條的話是沒有的,5條倒有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一)
案例: 寒假過去又開學了,初一( 3)班郭老師在學生報到注冊的時候,又強調了發型問題。說實在話,"穿衣戴帽,各有一好",留什麼樣的發型本來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可現在許多學校又都把它當做一件不小的事來抓,其原因是指揮中學生留什麼發型的不是教委,不是學校,而是歌星、影星、球星,學生以他們的形象來定位,結果生源不擇優校的學生常給人"街道痞子"、"胡同串子"的感覺,郭老師強調發型問題是有原因的。
三天過去了,班裡的男生蘇某還是留著長長的中分。一天中午放學後,郭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教師問:"老師給全班同學提的發型要求你知道嗎?這也是全校統一的要求,你知道嗎?""知道。"學生低聲回答。"知道?知道為什麼還不動?"聲調里老師帶著幾分氣。"我家裡不讓理,我也沒辦法。"學生理直氣壯。就這樣,師生對話的火葯味越來越濃。最後,老師拉開抽屜順手拿出一把剪子,嘴裡說著那我替你理吧,話到手到,蘇某中間的一綹頭發已剪下來了。蘇某一邊護著,一邊說:"得,得,我自己去理,行了吧。"說完跑出了辦公室。
蘇某回到家的時候,其父正在喝酒。看見兒子捂著頭走進來便大聲喝問,以為兒子又在外面打了架,惹事生非。當聽完事情原委後便借著幾分酒力,怒沖沖跑到學校興師問罪。見到郭老師開始還較理智,後來便破口大罵,在場的老師都為之瞪目。
正當大家紛紛上前勸解、家長還不依不饒的時候。一位兩鬢銀白、馬上要退休的女教師喬某走上前去,嘴裡說著"讓你無法無天"隨手就給了蘇父一個嘴巴,不知是這巴掌的功效還是蘇父的酒也該醒了,反正此後罵聲聽不見了,只是聽到蘇父反復強調:"正月里理頭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憑什麼給我孩子剃陰陽頭……。"此時外面已圍了不少人,為了化解矛盾,年級主任便把他們帶到校長室。
校長熱情地接待了他們,說來也巧校長剛剛學完有關教育法學的課程,聽完大家的陳述,覺得這是個比較典型的案例,藉此也是對大家進行法制教育的好機會。校長認為,化解矛盾的最好辦法是學法,使他們各知其錯。校長先對家長講,您看見孩子被剃了頭心裡不痛快,大家都可以理解,有意見也可以反映,但跑到學校來吵鬧、辱罵教師是不允許的,這是違法行為。校長說著打開《教師法》翻至第35條:"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賂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校長說完征詢家長意見:"您看咱這問題在學校解決好還是換個地方解決好?"家長趕緊表示自己錯了,願意賠禮道歉,說著站起來給郭老師深深鞠了一躬。
接著校長轉過身來對郭老師說:"您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工作認真負責是好的,但採取的方法不當,對學生的人格不夠尊重。"校長打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找到第15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就這一點來說,郭老師應該向學生道歉。此時郭老師已為自己一時間魯莽感到內疚,借著校長的話,誠懇地向學生和家長表示了歉意。 對老師喬某,校長笑著批評她說:"您站出來主持公道,這很不容易,但是您不該用違法行為制止違法行為。如果這樣下去那不就亂上加亂了嗎?"喬老師為人豪爽當即向家長道歉,並表示校長批評得對,自己遇事不冷靜,確實不應該。
案例分析: 對於本案中發生的行為,這位校長依據法律所作的分析已經很清楚了。通過這個案例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在學校教學活動中發生的類似事件比較普遍,象老師強行給學生剪發的事不僅僅是這一位老師的行為,家長到學校來"興師問罪"的事也多見於很多學校,當發生這類事情的時候,應該依照現有的法律來處理,雖然不是所有行為都有相應的具體法律條文,但我們也可以比照一些類似條文或者法律精神來解決,知法、懂法,具備法律意識是對每個公民的要求,大家遇事都能冷靜思考,注意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對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程序非常重要,同時這也是保障自身權利的重要前提。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二)
教師誤傷學生
案例: 在本案中,原告張欣欣,男, 10歲,某小學學生;被告為原告的教師王適之,男,28歲;第三人為原告所在學校和某鎮教辦。
原告訴稱: 1992年6月19日上午上第一節課時,由於我同桌不專心聽課,教師王適之使用竹製教鞭拍擊學生陳某桌面,以示教訓陳某,不料打斷教鞭頭。致碎片飛插入我的左眼瞼及眼球角膜內,後經治療,也未見效。1992年7月13日經縣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為眼外傷,瞳孔閉鎖。1992年8月20日,再到某眼科醫院檢查診斷為陳舊性眼球鈍傷(角膜血染)。現要求被告賠償我的葯費、親屬的誤工費1800元、傷殘生活補助費27500元,共30450元。
被告辯稱:我當時在執行公務(上課),用教鞭擊課桌,以示警告違紀學生,不料教鞭破裂飛出碎末刺著原告的左眼皮上,後來原告自己拔下,但當時我未發覺,後我知道原告眼傷曾向學校領導及班主任多次提議去醫院檢查治療,而原告家屬卻說:只是熱毒嚴重,不用麻煩了。後由於不及時找專科醫院治療,才導致眼睛失明。因此,我不應負全責。
第三人述稱:原、被告所述的受傷、治療過程都是事實。由於被告的行為是過失行為,不是故意造成原告眼睛失明的,所以我們希望合情合理解決。
經人民法院審理查明: 1992年6月19日上午上第一節數學課時,被告王適之檢查學生背誦乘法口訣,因學生陳某不能背誦,且東張西望,被告王適之便用教鞭拍擊陳的課桌以示警告集中精神。但在拍擊時,不料有一粒比牙簽還細小的竹屑飛插入陳的同桌即原告左眼眉毛下的眼皮(因原告身體不舒服而伏在桌上),原告即撥出,當覺得痛和出血時便小聲哭。後被告發現即停止上課來問及病否和察看眼睛,並叫原告到衛生站看病。由於當時原告不願去,結果到中午放學時才由班主任用自行車送回家,第二天原告繼續堅持上學。開始一、兩天家長認為問題不大,自以為是熱毒所致而未引起重視。後原告覺得眼睛很疼且睜不開,原告親屬即帶原告到衛生站、衛生院、人民醫院等地去治療,期間,共用去醫葯費221.06元。後由於病情沒有好轉,相反惡化,才於1992年7月13日到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眼外傷,瞳孔閉鎖,用去醫葯費共339元。上述有葯費的單據共560.06元,無單據的668元。1992年8月20日經雙方同意,由被告出資與原告到廣州中山醫學院眼科門診再次檢查,診斷為陳舊性眼球鈍份(角膜血染)。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共用去人民幣1248元,其中被告支付600元(含去廠州檢查的200元)。1992年9月6日,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賠償醫葯費、誤工費及傷殘生活補助費共30450元。
法院認為:被告造成原告傷害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原告要求被告賠償葯費、誤工補助及生活費,本院應予支持。在整個事故中,雖然被告沒有主觀上的故意,但客觀上已造成原告左眼完全失明,成了終身殘廢,被告應負主要責任。由於損害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因此第三人也應負一定責任。案經調解,雙方各持己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 119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7條的規定,判決如下:由被告王適之一次性賠償醫葯費、誤工費及傷殘後的生活費 3600元(含已支付的600元),第三人賠償人民幣2000元,合共5600元給原告張欣欣。本案受理費50元,由被告負擔。
案例分析: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和管理學生過程中,有時會因故意或過失而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傷害發生後,往往會引起賠償訴訟。原告是確定的,是合法權益受損害的學生,但被告的確定卻比較復雜。起來說來,有這么幾種情況:( 1)被告為學校;(2)被告為教師;(3)學校和教師為共同被告;(4)學校為被告,教師為第三人;(5)教師為被告,學校為第三人。本案例反映的是第五種情況。本書贊同第一種做法, 以為將學校列為被告,由其承擔賠償責任比較合宜,因教師對學生造成損害是教師的職務行為導致的。但這絕不是說教師不負任何責任,除負行政責任外,還應負民事賠償責任,學校可在履行賠償義務後,向教師追償學校所賠償的部分或個部費用。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三)
老師擅拆學生信件致學生墜樓
案例:
原告:楊新宇,男, 18歲,天津市第48中學學生,住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10號。
被告:天津市第 48中學
法定代表人:楊復興,校長。
第三人:王斌,男, 53歲,天津市第48中學教員、班主任。
第三人:陳利民,男, 23歲,天津市第48中學教員、校團隊書記。
第三人:楊國祥,男, 44歲,系楊新宇之父。
原告楊新宇向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 1988年10月26日下午,我因故未上第二節課,班主任王斌乘我不在教室,隨意翻弄我的書包,從錢夾里翻出校外女生給我的信件,並將信件和書包拿到辦公室。我得知後,前去索要,王斌令我將信件說清楚,否則不給我書包。為防信件內容擴散,我拿起信和書包欲走,王斌不讓走。學校團隊書記陳利民趕來,揪住我搶奪信件。我急忙將信塞入口中。陳利民即拳擊我面部,並摳我嘴,因未能搶到信,便將我挾持到三樓閱覽室內,反鎖屋門。為擺脫教師對我的毆打,我躍上窗檯,想從窗戶逃脫。此時,聽到一教師驚叫,我慌忙從三樓窗戶墜落樓外,造成多處骨折、肺出血等嚴重後果。除被告已墊付部分醫療費用外,仍有父母因陪伴誤工減少收入及營養費等計1300餘元的損失。要求被告負擔我治傷支出的一切費用,補償我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帶來的經濟損失,並負責解決我今後的生活出路問題。
被告天津市第 48中學辯稱:原告無故曠課,班主任王斌為防其放在課桌內的東西丟失,將原告的書包、錢包拿到辦公室。因恐錢包內有錢,便打開錢包,發現未封口的信封,抽出信紙,見是原告早戀情書,即放在桌上。此時原告闖進辦公室,王斌與其談話,了解曠課原因,並進行說服教育。原告拒不服教,猛然將放在桌上的情書奪走,放入口中,拿起書包便走。王斌阻止,被原告推倒。此間,陳利民在四樓聽到聲響,快步趕到三樓察看,將原告面對面抱住,因見原告嘴特別鼓,臉色蒼白,恐其噎著,便用手摳其嘴裡的東西。原告用頭頂撞並撕扯陳利民的衣服,力圖掙脫,雙方拉扯到閱覽室,陳利民讓原告把嘴裡的東西吐到屋內爐里燒掉,原告便先進屋。當楊穎強老師進去時,發現原告已站在樓窗上,便上前拽其腿,讓其下來。原告將楊老師蹬倒在地。楊驚呼時,教務處張主任聞聲趕來,撲到窗前,只見原告兩手攀抓外窗檯,從左側向右側移動,由於腳下無可蹬踏而失落地面。原告傷現已痊癒,我校為其墊付了 2698.83元費用。原告墜樓系自身所為,與校方教育無因果關系,其後果應由其自負。要求原告返還學校已墊付的全部費用。
第三人王斌、陳利民認為被告所述屬實,並提出自己系履行職務,並無不當。
第三人楊國祥提出:王斌擅自拆看原告信件,已構成對原告人格的侵犯;陳利民採用暴力手段搶奪信件,毆打原告,對原告墜樓有直接責任。原告治傷所花費用應由被告承擔。
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楊新宇原系被告學校初三( 2)班學生,王斌系該班班主任,陳利民系被告學校團隊書記。事故發生時,楊新宇16歲。1988年10月26日下午第2、3節課,原告曠課。王斌去教室時,發現原告不在,因見原告書包及錢夾在課桌內,在察看錢夾時發現原告早戀情書,便將書包、錢夾、信件拿到辦公室。原告在第3節課期間回來上課,知其書包被班主任拿走,便前去索要。王斌讓原告說清早戀情書問題,原告拒談,並搶奪了部分信件及書包要走,被王斌抓住不放。而後陳利民趕到,將原告抱住。原告即將信塞入口中。陳利民摳原告的嘴,未能摳出信。原告力圖掙脫,雙方撕拽進入三樓閱覽室內。此時,校方在場人員提出,讓原告將信吐到閱覽室裡屋爐內燒掉。原告便含信進入裡屋。當圖書管理員楊穎強進入裡屋,發現原告已站在窗檯上,便上前阻攔,被原告蹬倒。原告從三樓窗戶逃脫摔傷,致右肋骨幹骨折、第六胸椎壓縮骨折、骨盆骨折、肺挫傷。經住院治療傷已痊癒。原告住院期間,被告墊付了醫葯費、住院費1830.83元、護理費768元、營養費100元,共計2698.83元。此外,原告母親因陪伴誤工減少收入1044.16元。
河北區人民法院認為:原告在,學校上學期間,應當遵守校規校紀,服從學校管理,不應擅自曠課,過早戀愛。由於原告違反了校規,王斌作為班主任在查課時發現原告曠課及情書,擬對原告進行教育是正確的,並非屬於私拆信件行為。但在原告搶走信件時,王斌不夠冷靜,方法過於簡單。陳利民身為教師,遇事應採取說服教育方法,但當原告將信件塞入口中後,卻同原告撕扯,並採取強制摳嘴措施,以令其吐出信件,顯屬不當,況且原告此時尚未成年,從精神及心理上易產生逆反心態,致使原告急於脫離現場,故應承擔相應的風險責任。原告此時雖未成年,但處於限制行為能力階段,應預見到從窗戶逃脫有危險,卻不顧阻攔,堅持從窗逃脫,應負主要責任。王斌、陳利民管教原告屬於職務行為,其應承擔的責任由被告承擔。被告對原告治療期間墊付之款,應負擔其中一部分,其餘由原告負擔。因原告目前尚無經濟收入,原告負擔的部分,應由其父第三人楊國祥退還給被告。根據《中華入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3條、第119條、第131條之規定,於1990年5月17日判決如下:(1)原告因傷所花用醫葯費用、住院費、營養費及陪伴費等共計3867 .99元,原告自行承擔2320.79元,被告承擔1547.20元;(2)被告墊付的2698.83元由第三人楊國祥退還被告1151.63元;(3)雙方其他請求予以駁回。
判決後,楊新宇及楊國祥不服,上訴於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其墜地傷殘是王斌私自翻檢信件及陳利民連續施暴所致,要求校方承擔全部醫葯費、營養費、傷殘補助費及護理費。天津市第48中學不同意楊新宇的上訴請求。
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審理中,對楊新宇的勞動能力進行了法醫鑒定,其結論為:"被鑒定人楊新宇右肋骨骨折畸形癒合,對右臂持重物功能有一定影響"。
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私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開拆。王斌擅自拆楊新宇信件一節,違反有關法律規定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陳利民摳楊新宇嘴內的信件,顯然欠妥,致使楊新宇從窗走脫,給楊新宇造成一定的損害,侵害了楊新字的合法權益。對此,陳利民應負主要責任。楊新宇在校期間,不遵守學校制度,導致本賠償事實發生,負有一定責任,其上訴請求全部賠償,本院礙難支持。楊新宇因年歲尚輕,其右臂功能因傷受到一定影響,校方應酌情給予一定的傷殘補償。王斌、陳利民的行為屬職務行為,賠償責任應由天津市第 48中學負擔。楊新宇目前無經濟收入,其應承擔的部分,由其父楊國祥負擔。綜上所述,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9條、第121條及第131條之規定,於1992年7月7日判決如下:( 1)維持一審法院判決第三條;(2)變更一審法院判決第一條為:楊新宇因傷花用醫葯費、住院費、營養費及陪伴費等共計3867.99元,天津頁第48中學負擔2707.59元,楊新字負擔1160.40元;(3)加判:天津市第48中學一次性付給楊新宇傷殘補助費3000元,減除已給付2698.83元,餘款在判決生效後1個月內付清。
案例分析:
在校學習的學生,應當遵守校規校紀,如有違犯,應當給予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但學生依法享有的各種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教師和學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侵害,否則,即為侵權行為,並應依法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
本案糾紛的發生,是由原告楊新宇曠課違反校規而引發,學校教師在主觀上雖然是想對其違紀行為進行教育,但所實施的行為,從一開始就超出了教育管理的范圍,直接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合法權益。
其一, 在事故發生時,楊新宇雖是未成年人,但依法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我國憲法第 4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本案楊新宇的信件不涉及國家安全和刑事犯罪,班主任也不是享有通信檢查權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楊新宇不在場的情況下,班主任無權開拆並檢查其信件內容。如為防止楊新宇的書包和其他物品丟失,可以讓同班其他同學代為看管,或拿到辦公室代為保管,但絕不能在當事人未同意又不在場的情況下,擅自翻弄、檢查其書包、物品,更不能開拆和檢查其信件。開拆和檢查他人信件,就侵犯了信件所有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
其二, 老師在拆開原告的信件後,閱看了信件的內容,知道了原告信件是他人寫來的戀愛信件。對此,老師本應向其講明早戀的影響,提醒其注意即可。但老師卻讓其說清楚早戀情書的問題,原告不說就不讓走,也不將信件交還原告,從而使其他老師也知道了原告早戀的問題。另一老師趕來摳原告塞入口中的信件,實際上是想讓原告交出信件。這些行為侵犯了原告的隱私權。
其三, 老師為拿到原告的信件,在原告將信塞入口中的情況下,用手去摳原告口中的信件;在摳不出來的情況下,與原告撕扯並將原告帶入另一房間,強迫其吐出信件並燒掉,這些是侵犯原告人身自由權的行為。
正是因為被告(由第三人實施)的侵權行為,致使原告為擺脫這種困境而越窗逃脫摔傷,被告對原告因摔傷所受到的損害,應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賠償責任,既包括原告治傷所受到的經濟損失,也包括原告因摔傷致今後勞動能力受到一定影響的補償。
但是,原告摔傷,和原告本人越窗逃脫也有一定因果關系。原告當時是屬於 限制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應當對越窗逃脫可能有的損害後果有所預見,但仍堅持越窗逃脫,致使摔傷,因而原告本人也是有一定責任的。原告應負的一定責任,不是基於原告在校期間不遵守校規所產生的。不遵守校規所產生的責任不是民事責任,而是一般違紀責任,兩者不能混同。
另外,二審法院的判決主文,前後相互矛盾。按二審判決的本意,被告除應當負擔原告2707.59元的治療費用外,還應負擔原告3000元的傷殘補助費。但根據判決的第三條,實際上成為被告對兩種費用共負擔3000元,這是主文表述上的錯誤。①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四)
學校是否有罰款權 ?
案例: 某校初中學生馬超,學習成績不佳,守紀情況亦差。一天,他在教學樓內玩球,故意將一個價值 300元的吊燈打壞。學校在查明事實經過後,依據學校有關"損壞公物要賠償和罰款"的規章制度,對馬超作出三點處理決定:(1)給予警告處分;(2)照價賠償吊燈;(3)罰款300元。對此,學校、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沒有感到不妥。該校校長還在全校師生大會上以此事為案例,大談依法治校、從嚴治校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實際上,學校對馬超的處理意見並不都是合法的。給予警告處分和要求照價賠償吊燈是合法的,而對學生課以罰款則是一種典型的違法行為。因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個方面,學校有對學生予以處分(紀律處分)的權力,但卻沒有對學生進行行政處罰的權力。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只有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才有行政處罰權,學校對學生予以罰款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明確規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而且還規定,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在該案例中,學校對學生予以罰款的依據、以"法"治校的依據是學校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而這些規章制度中有些內容本身就是違法的。學校管理者如果把"違法治校"當成是"依法治校",將會造成更大的錯誤。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五)
居民建築影響教室採光怎麼辦?
案例: 1993年,某校周圍居民動遷,動遷後某房地產公司在該校教學樓南面建起一座8層樓,該樓距學校39米,影響教學樓正常採光。該校校長為保護學校的合法權益,首先找到了有關部門人員,弄清楚了有關房屋建築間距規定要求,確認房地產公司設計不合理,按居民建築條件計算建築間距是不允許的,該建築實屬違章建築。1990年11月遼寧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通過的《遼寧省九年制義務教育條例》第12條規定,"學校教室附近,不得建設影響教室採光的建築物",第30條第7款明文規定:"違反第20條規定,除限其退還或拆除外,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損失,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況嚴重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校依據法律將違法行為向市人大、市建委、市城建局、市規劃局和區級機關、主管教育的單位分別投訴,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使得房地產公司不得不承認確實違法,並答應賠償。在賠償時該校和開發公司算了一筆帳,自然光線不足,主要用燈光補,這樣一個教室每月電費多支出20元,14個教室擋光,一個月是280元,一年10個月是2800元,教學樓使用年限100年就是28萬元。隨著電費的上漲,就不止28萬元了。另外陽光無價,陽光的作用不只是照明,少了陽光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該校校長不客氣地說:"也許我們這些少年兒童是未來中央領導人的材料,若因陽光的缺少未能成才,誰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呢?"經過多方努力,最後學校和房地產公司達成協議,房地產公司賠償20萬元,另外拆除已蓋好的樓房一個開間以減輕對學校教學樓的擋光程度。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房地產公司並沒有直接侵害學校的財產所有權,但由於二者相鄰並之在採光方面產生了相鄰關系,房地產公司給作為相鄰方的學校在採光方面造成妨礙,依法律規定,房地產公司應排除妨礙,依法律規定,房地產公司應排除妨礙或賠償因此而給學校帶來的損失。
相鄰權變稱相鄰關系,是指相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佔有人對各自所有的或佔有的不動產行使所有樹或佔有權時,因相鄰各方相互間應給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相鄰關系的主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佔有人,相鄰關系的客體並不是不動產本身,而是相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佔有人行使其所有權或佔有權過程中所體現的利益。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既有利於合理利用財產使之充分發揮效益,也有利於社會安定。
相鄰關系有多種,如相鄰土地通行、使用關系,相鄰流水、排水關系,相鄰管線安設關系,相鄰通訊、採光關系,相鄰環境保護關系等。如何處理好這些關系呢?《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該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各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⑧ 求一個典型的校園法律案例及分析
我們班主任使用暴力毆打,人格辱罵.
上次我們班16個人就遲到了不到1分鍾,班頭就一人20棍,有幾個內女生當場就容哭了.我後背都打出血了.然後我去找校長,我還沒說完,校長竟然問我你在你們班學習成績雜樣,意思你學校不好不要來找我?反正最後校長說給我解決,可只說了一下班頭,班頭回來厚還當著全班的面批評我們,說什麼為我們好之類的話.還有一次上課也遲到了5分鍾,他又當著全班的面扇了我11個耳光做了N個俯卧撐.還有一次同學中午喝了點酒,他也當著全班的面扇了他幾個耳光,嘴都打出血了.還不夠又拉出去收拾.說我們在這學什麼學,.回家讓家長買個棺材躺著的了.在這費錢又費事....總之這樣的事太多了.上個星期數學課正在講三角函數,我頭低了一下又對我人格辱罵.說我..太多了...我還有一張上次我後背打出血的圖片和原來他用尺子打全班,和用棍子打兩個女生一男生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