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應履行的法律責任

應履行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2 06:56:34

㈠ 作為業主,你應該履行那些法律責任

所有企業主都要按照國家的法律開辦和經營企業,並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在開辦和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遵守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依法報稅納稅。

還有安全設施准備的責任,保證生命安全

㈡ 作為企業業主應該履行哪些法律責任

作為企業業主,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有規定的,都應當自覺遵守,如有違法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㈢ 作為業主,應該履行那些法律責任

你好,針對不同的法律關系,需要履行不同的法律責任。

㈣ 法律規定我們要履行職業的責任嗎

當然!法律保護的規定的必須要做好!這是一種常用方式!

㈤ 是公民應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義務

公民的基本義務也稱憲法義務,是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遵守和應盡的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4)勞動的義務;
(5)受教育的義務;
(6)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7)依法納稅;
(8)夫妻雙方有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有義務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扶助父母。

(5)應履行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民基本權利:

(1)平等權
所有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2)政治權利
即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有權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權利,及政治上表達個人見解和意見的自由
(3)宗教信仰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4)人身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正常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保障,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參加國家政治生活、享受其他權利和自由的前提條件,也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權利。
(5)監督權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6)社經權利
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物質保障,憲法對公民享有的社會經濟權利作了具體的規定。包括公民的勞動權、休息權,以及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和物質幫助權。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勞動就業和獲得相應勞動報酬的權利,以及為保護身體健康和提高勞動效率而休息和休養的權利
(7)文化權利
憲法規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作為權利,公民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就有權進人各類學校或通過其他教育設施和途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任何人包括其監護人在內都無權剝奪公民的受教育權;國家要重視發展教育事業,以保證公民受教育權的充分實現。
(8)其他權利
憲法除對所有公民應普遍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作出規定外,還對特定群體的公民,作了專門規定,給予特別保護。主要是指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以及華僑、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等。

㈥ 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業主的法律權利

業主的主導地位主要是通過業主享有的權利來體現的,業主的權利包含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共有權和共同管理權,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介紹業主所擁有的權利。
1.專有部分的所有權

業主對於建築物內專有部分的住宅、經營性房屋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2.共有權

業主的共有權包括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權以及建築區劃內配套建設的公共場所、場地、設施的共有權;共有道路、車位的共有權;建築物區劃內配套建設的車位、車庫的法定用役權。這種共有權包括使用權、收益分配權、危險和妨害的排除請求權。
3.共同管理權

共同管理權是維護共有部位和共有物物理性能以及保證配套設施運行的權利。根據我國《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委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

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包括專有部分的法律責任和共同管理的法律責任,下面就從這兩個方面介紹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專有部分的法律責任

行使專有部分所有權時應承擔的義務:不得損害他人專有部位;不得損害共有部位的義務。

為相鄰業主提供維修便利的義務;對共有部位和共有物承擔的義務;不非法佔有的義務;不非法加害的義務;分攤管理費用的義務;業主不得以不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2.共同管理的法律責任

(一)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來源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㈦ 作為一個公民應履行那些責任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義務,具體是:
第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版勞動的權權利和義務。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第五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第五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第五十五條 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㈧ 民未能依法履行法律義務,根據情節輕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_______

這個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1、民事責任

民事法律責任是民事主體對於自己因違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或者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人身財產、人身權利所造成法律後果,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種,除具有法律的強制性和約束力等一般法律責任的共同特徵。

2、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依法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刑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

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8)應履行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行政責任作為人類社會制度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有其生成和發展的必然性和條件。在現代社會中,行政責任愈來愈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而使確立和確保行政責任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行政責任能夠限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濫用行政權力。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出現了行政國家現象。行政活動不再從屬於政治,開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行政國家現象的主要表現是,政府通過法律授權,從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那裡接受了越來越多的委任立法權和委任司法權。

政府利用憲法對政府職權的抽象規定,不斷擴大自身的行政自由裁量權;政府通過對國家經濟生活及社會生活干預的不斷加強,自身的權力不斷擴充。總之,政府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權力格局中,地位明顯加強,政府權力、職能和活動范圍明顯擴展,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然而,政府行政權力的擴張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在理論上,政府行使立法權與司法權,與三權分立的制度設計產生了矛盾,在實踐上,政府職權的擴張,增加了政府謀取自身利益以及侵犯社會公眾合法權益的可能性。

因此,從制度設計上看,一方面需要強化政府的職能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需要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必要的限制,以維護社會公眾和組織的合法權益。這就產生了如何在變化的社會條件下,既能充分發揮富有靈活性和機動性的行政權的作用。

又能維持基本的三權互相制約的國家權力結構以及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充分保障社會公眾和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加強政府及其公務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二,行政責任能夠提高減少政府工作失誤,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20世紀以來,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社會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規模和能力不斷擴大。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和多樣化,人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和復雜化。

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對國家行政管理的方式、內容和范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政府權力和職能明顯擴張,政府組織結構更為復雜,政府公務人員的數量和種類大為增加。由於現代政府組織規模龐大而職能復雜,人員眾多而分工細致,為提高行政效率。

就要求在行政組織內部建立起職權與職責相一致的工作責任制度,使行政組織內部各個層級、各個部門以及各個公務人員都必須責任明確,從而保證行政行為的規范化,克服官僚主義,減少行政失誤,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法律責任

㈨ 公民應該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義務是

1、維護國家統一和各來民族團源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5、依法納稅。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216條 發布:2025-10-03 16:47:40 瀏覽:877
教育道德與 發布:2025-10-03 16:46:49 瀏覽:159
工作法律咨詢 發布:2025-10-03 16:46:42 瀏覽:758
借款合同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3 16:20:44 瀏覽:940
謝志剛律師 發布:2025-10-03 16:16:38 瀏覽:439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致48條 發布:2025-10-03 16:06:34 瀏覽:219
快遞安全規章制度登記 發布:2025-10-03 16:01:58 瀏覽:614
外面有小三范婚姻法嗎 發布:2025-10-03 15:54:35 瀏覽:207
我國民事訴訟法作用 發布:2025-10-03 15:53:56 瀏覽:279
電子合同法的特徵 發布:2025-10-03 15:52:34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