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稅收法律知識簡答題題庫

稅收法律知識簡答題題庫

發布時間: 2021-02-02 08:54:45

A. 關於財政及稅務的簡答題 急需!!!!!!!!

1、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
①市場存在著壟斷或不完全競爭,使其並不總是產生最有效的結果 .
②市場行為的外部性可能產生負面的外溢效果.
③市場機制不能保證公共物品的供給.
④市場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對稱性所導致的經濟中的不確定性.
⑤市場所導致的收入分配後果在政治上或道義上無法接受.
2、財政的職能: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職能和經濟發展職能。
3、稅收效率原則
就是以最小的費用獲取最大的稅收收入,並利用稅收的經濟調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或者最大限度地減輕稅收對經濟發展的妨礙。通常有兩層含義:一是行政效率,二是經濟效率。稅收效率原則被認為是西方稅法的四大基本原則之一。

4、稅收的分類
1.以征稅對象為標准,分為流轉額課稅、收益額課稅、資源佔用課稅、財產額課稅、與特定行為課稅。
2.以課征環節為標准,分為生產環節征稅、流通環節征稅、分配環節征稅、消費環節征稅、投資環節征稅與財產環節征稅。
3.以計稅依據為標准,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4.以稅收與價格的關系為標准,分為價外稅和價內稅。
5.以稅收的管理和支配許可權的歸屬為標准,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
6.以稅收負擔是否易於轉嫁為標准,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
此外,還有一些稅收劃分法,如累進稅,比例稅和定額稅,貨幣稅和實物稅等。
5、稅收的公平原則:
指具有相等納稅能力者應負擔相等的稅收,不同納稅能力者應負擔不同的稅收。
6、分稅制:
分稅制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根據各自的事權范圍劃分稅源,並以此為基礎確定各自的稅收許可權、稅制體系、稅務機構和協調財政收關系的制度。按照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合理確定各級財政的支出范圍;根據事權與財權相結合原則,將稅種統一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科學核定地方財政收支數額,逐步實現比較規范的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級預算制度,硬化各級預算約束。實行分稅制以後,原則上實行一級政府一級預算,實行分級預算制度,硬化預算的法律約束。
7、單式預算和復式預算的優缺點
單式預算是一種全部收支羅列在統一的平衡表中的預算形式。
優點:形式上完整,統一,簡潔。
缺點:單式預算已經不能適應日益擴充的財政收支內容,而要求能夠容納多種收支項目的新的預算形式。
復式預算就是將各項財政收支按照性質別,分別編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資金平衡表中,形成互相獨立相對分離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預算計劃表格。
優點:復式預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改善預算管理方面有積級的意思義。
缺點:復式預算打破了預算的完整性,總體反映功能比較弱,編制難度較大,需要較高的預算管理水平。
你要是想了解的更詳細,就找本陳供的《財政學》或是《初級經濟師教材》看看,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內容。

B. 簡答題:試述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稅收法律關系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
第二,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第三,稅收法律關系的保護。

C. 有關 稅法 的幾道簡答題

1、稅收原則:基本原則:稅收法定原則(核心)、公平原則、效率原則、實質課稅原則;
適用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法律不溯既往原則、新法優於舊法原則、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程序優於實體原則
2、向投資者分紅、股息等、企業所得稅稅款、稅收滯納金、罰款罰金和被沒收的財物、超過標準的捐贈、超過列支標準的支出、贊助支出、未經核定的准備金、企業之間的管理費、內營機構之間的租金和特許費和利息、與收入無關的支出、為取得合法合規票據的支出
3、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股利利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4、將貨物交給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跨縣市移送貨物、資產或委託加工貨物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自產或委拖加工用於福利或個人消費、自產或委託物資用於投資、分配給投資人、無償提供給他人、其他
5、將自己的資產用於市場推廣、交際應酬、發放工資或福利、股息紅利分配、捐贈、其他(註:所得稅視同銷售與增值稅視同銷售不一樣,注意區分)
6、煙、酒及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寶石、鞭炮煙火、成品油、汽車輪胎、小汽車、摩托車、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質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
7、跟征稅范圍一樣

D. 法律基礎知識,五道簡答題,求大神

1、我國公民的八大基本權利:(1)政治權利和自由;(功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 (4)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和取得賠償權;(5)社會經濟權利;(6)文化教育權利;(7)婦女、老人、兒童受國家的保護;(8)保護華僑、歸僑和僑譽的權利和利益。
2、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的必要條件和禁止條件共五條: (1)、男女雙方完全自願。 (2)、達到法定結婚年齡。 (3)、符合一夫一妻制原則。 (4)、禁止結婚的血親關系。 (5)、禁止結婚的疾病
3、擔保(Guarantee) 是指法律為確保特定的債權人實現債權,以債務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財產來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制度。
五種形式:保證、抵押、質押、定金、留置
4、根據《民法通則》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5、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屆、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分別於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後制定、頒布了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部憲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除序言外,包括總綱,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旗、國徽、首都等4章106條。第二部憲法1975年1月17日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部憲法。這部憲法誕生於「文化大革命」後期,是在「左」的思想指導下形成的,法共4章30條。第三部憲法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部憲法。這部憲法比1975年憲法有了重大變化,但仍然存在許多缺陷,它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第三部憲法共4章60條。1979年7月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1980年9月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對這部憲法進行了修改。第四部憲法1980年下半年,在葉劍英委員長直接主持下,我國開始對憲法進行大規模、全局性的修訂。經過兩年多的討論、修改,並經過全民討論,1982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部憲法(現行憲法)在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正式通過並頒布。這部憲法分為序言,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國旗、國歌、國徽、首都五個部分,共4章138條。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216條 發布:2025-10-03 16:47:40 瀏覽:877
教育道德與 發布:2025-10-03 16:46:49 瀏覽:159
工作法律咨詢 發布:2025-10-03 16:46:42 瀏覽:758
借款合同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3 16:20:44 瀏覽:940
謝志剛律師 發布:2025-10-03 16:16:38 瀏覽:439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致48條 發布:2025-10-03 16:06:34 瀏覽:219
快遞安全規章制度登記 發布:2025-10-03 16:01:58 瀏覽:614
外面有小三范婚姻法嗎 發布:2025-10-03 15:54:35 瀏覽:207
我國民事訴訟法作用 發布:2025-10-03 15:53:56 瀏覽:279
電子合同法的特徵 發布:2025-10-03 15:52:34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