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作交接法律責任

工作交接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2 09:31:20

1.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拒絕辦理工作交接,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一百零五、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拒絕辦理工作交接,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應當依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筆者認為,這里的「依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操作性不強,對於依據該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終止勞動合同的,該規定可能具有可操作性,雙方可能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的時間,但在實踐中常見的依據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解除勞動合同及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雙方不太可能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的時間,對於第四十四條其他項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則沒有什麼可能或者必要辦理工作交接,尤其是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完全可以請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支付但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時,勞動者也可能拒絕辦理工作交接,所以,這里的「依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只能理解為雙方達成了約定,但勞動者沒有按照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發生勞動爭議後,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沒有辦理工作交接為由要求勞動者賠償因此而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在之前並沒有達成辦理工作交接約定的,勞動者不承當法律責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法第七章法律責任中並沒有規定勞動者拒絕辦理工作交接的法律責任,根據責任法定原則,此時就算是雙方約定了辦理工作交接的時間,而且用人單位能證明因此而遭受損失,仲裁委員會或者法院也不能隨意裁決或者判決勞動者賠償損失。當然勞動者如果帶走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保密協議的,可以追究勞動者違反保密協議的責任,沒有保密協議的,可以對勞動者提起侵犯商業秘密的訴訟。

2. 請問,在工作中交接工作時,移交的資料有些什麼程序如紅頭文件等,如果資料移交不清,承擔什麼責任

工作移交要認真必須交接雙方簽字領導見證,如果丟失要承擔法律責任

3. 請問如果公司認為員工離職時交接不清,要追究他的法律責任,有訴訟時限嗎

申請勞動仲裁的有效時限為一年。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工作交接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員工離職,企業的維權方式:

1、拒絕出具離職證明

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未履行提前通知義務時,用人單位有權拒絕為其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員工不履行交接手續。

2、造成損失的,要求員工賠償

員工未履行工作交接手續,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錨點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賠償。但要注意,實踐中用人單位需有證據證明存在經濟損失,且經濟損失與員工未履行交接手續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

3、緊急情況下可以扣發工資

如果員工將公司的重要財物,如汽車、筆記本電腦、手機或其他重要信息帶走拒不歸還或拒不告知公司的,可能會給公司造成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那麼公司可以適當扣發其工資。

4. 會計工作交接中,接替人員應當對所接收的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錯 錯在那裡謝謝!

會計工作交接,交出會計資料的人員要對所交出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

5. 工作沒交接直接自離會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您好,中國快律為您解答。如果工資已經足額支付給您,不辦理交接造成損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賠償,如果工資未足額支付給您,公司可以扣留部分工資。希望能幫助到您。

6. 勞動者辭職,公司方面不配合工作交接的,責任誰承擔

你的情況屬於特殊情況,不過也是經常遇到的。你只要保證兩點,即使單位回不同意也可以離職:1.將你的答辭職申請提前30天書面交到單位相關人員手中,用以證明你已經提前30天申請;2.有清晰工作交接單,證明你已交接過工作。

7. 如果員工不如實交接工作內容,並擅自離職是否負有法律責任

當然要負責。否則還有沒有王法啦。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又,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簽不簽合同無所謂)。

另外,盡管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看上去只有約定了交接,勞動者才應當交接。但是,同法第三條規定了「誠實信用」原則,擅自離職並且拒絕交接工作明顯違反此原則,絕對可以追究他的責任。

8. 會計交接工作的具體規定

基本程序

1、交接前的准備工作。

(1)已經受理的經濟業務尚未填制會計憑證的應當填制完畢。

(2)尚未登記的賬目應當登記完畢,結出余額,並在最後一筆余額後加蓋經辦人印章。

(3)整理好應該移交的各項資料,對未了事項和遺留問題要寫出書面說明材料。

(4)編制移交清冊,列明應該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公章、現金、有價證券、支票簿、發票、文件、其他會計資料和物品等內容;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從事該項工作的移交人員應在移交清冊上列明會計軟體及密碼、數據盤、磁帶等內容。

(5)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移交時,應將財務會計工作、重大財務收支問題和會計人員等情況等向接替人員介紹清楚。

2、按照移交清冊逐項移交

接管人員應認真按照移交清冊逐項點收。具體要求是:

(1)現金要根據會計賬簿記錄余額進行當面點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員發現不一致或「白條抵庫」現象時,移交人員在規定期限內負責查清處理。

(2)有價證券的數量要與會計賬簿記錄一致,有價證券面額與發行價不一致時,按照會計賬簿余額交接。

(3)所有會計資料必須完整無缺。如有短缺,必須查明原因,並在移交清冊中加以說明,由移交人負責。

(4)銀行存款賬戶余額要與銀行對賬單核對相符,如有未達賬項,應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節相符;各種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的明細賬戶余額,要與總賬有關賬戶的余額核對相符;對重要實物要實地盤點;對余額較大的往來賬戶要與往來單位、個人核對。

(5)公章、收據、空白支票、發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須交接清楚。

(6)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交接雙方應在電子計算機上對有關數據進行實際操作,確認有關數字正確無誤後,方可交接。

3、專人負責監交。

對監交的具體要求是:

(1)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

(2)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主管部門派人會同監交的情況:

①所屬單位負責人不能監交。如因單位撤並而辦理交接手續等;

②所屬單位負責人不能盡快監交。如主管單位責成所屬單位撤換不合格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所屬單位負責人卻以種種借口拖延不辦交接手續時,主管單位就應派人督促會同監交等;

③不宜由所屬單位負責人單獨監交,而需要主管單位會同監交。如所屬單位負責人與辦理交接手續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有矛盾,交接時需要主管單位派人會同監交,以防可能發生單位負責人借機刁難等。

④主管單位認為交接中存在某種問題需要派人監交時,也可派人會同監交。

4、交接後的有關事項。

(1)會計工作交接完畢後,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在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蓋章,並應在移交清冊上註明:單位名稱,交接日期,交接雙方和監交人的職務、姓名,移交清冊頁數以及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意見等。

(2)接管人員應繼續使用移交前的賬簿,不得擅自另立賬簿,以保證會計記錄前後銜接,內容完整。

(3)移交清冊一般應填制一式三份,交接雙方各執一份,存檔一份。

(8)工作交接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會計人員在向單位或者有關機關提出調動工作或者離職的申以便會計機構早請時,應當同時向會計機構提出會計交接申請,做准備,安排其他會計人員接替工作。

為了防止調動工作或者離職申請被批准後,少數會計人員不辦理會計交接手續,單位或者有關機關在批准其申請前,應當主動與本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溝通,了解該會計人員是否申請辦理交接手續,以及會計機構的意見等。

交接申請的內容通常應當包括: 申請人姓名、申請調動工作或者離職的緣由、時間、會計交接的具體安排、有無重大報告事項或者建議等。

9. 什麼是工作交接

工作交接就是一個崗位招來了新人,然後即將辭職的人要和部門說明一下自己工作的內狀況和進展,容 這就是工作交接。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216條 發布:2025-10-03 16:47:40 瀏覽:877
教育道德與 發布:2025-10-03 16:46:49 瀏覽:159
工作法律咨詢 發布:2025-10-03 16:46:42 瀏覽:758
借款合同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3 16:20:44 瀏覽:940
謝志剛律師 發布:2025-10-03 16:16:38 瀏覽:439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致48條 發布:2025-10-03 16:06:34 瀏覽:219
快遞安全規章制度登記 發布:2025-10-03 16:01:58 瀏覽:614
外面有小三范婚姻法嗎 發布:2025-10-03 15:54:35 瀏覽:207
我國民事訴訟法作用 發布:2025-10-03 15:53:56 瀏覽:279
電子合同法的特徵 發布:2025-10-03 15:52:34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