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死亡法律責任
1. 在游泳池游泳溺水死亡應如何索賠
在游泳池發生溺亡事故時,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如果游泳池提供服務存在缺陷,對溺水死亡存在過錯的,應對損害的發生承擔責任;如果溺亡人一方本身也存在過錯的,亦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處理此類案件,主要涉及以下3個問題:
一、游泳池一方在主觀上是否存有過錯及其責任承擔問題。
公共游泳場館系人身危險多發區,國家有關管理機關頒布有相關的強制性經營、管理規章,對救生人員實施特殊許可證制度。被告必須取得游泳場館營業許可證,並配備一定的救生人員和器械。
如果其在提供服務中存有疏忽管理的過錯:比如,在游泳池的深、淺水區之間應當有標識及警告標志,特別是當游泳者進入深水區時,應當對游泳者游泳技能進行查驗審核,以保障游泳者的安全;配備的救生員應當取得游泳救護人員上崗證等。如果在發生溺水時未能及時發現,未盡到救生員的注意義務。可以認定游泳池一方提供的消費服務中有瑕疵,應對溺水死亡事故承擔主要責任。
二、死者及其隨行人員是否有過錯的問題。
我國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死者,年事已高或身體有病,或在其未擁有經過專業化測試取得的深水游泳合格證的情況下,到具有高度危險的游泳池游泳,本應格外謹慎小心,這是其本身的注意義務。如果其違反游泳池管理規定,擅自決定進入深水區游泳,以致溺水死亡。如果其同行的隨行人員沒有盡到照顧義務,死者本人有責任,其隨行人員也存在著疏於有效的幫助和監管的過錯,因此,對損害結果,死者及其隨行人員也應自行承擔一定的責任。
三、關於賠償數額的確定問題。
人身損害賠償訴訟,在依據《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的相關規定,確認了賠償責任和承擔者後,在計算具體賠償數額時,一方面要根據民法理論中的「填平原則」,判令侵權者將受害人的經濟損失予以補償;另一方面還要嚴格審核證據,減除原告方不合理或人為擴大的經濟損失。對於合理的開支費用,應由雙方按過錯責任的比例予以承擔;屬於人為擴大的經濟損失以及不合理的費用,理應由死者方自行承擔。
2. 游泳溺水身亡,適用怎樣的法律責任
又想搞錢
3. [法律求助]溺水身亡與法律責任承擔問題
說的太籠統
那些學生多大 有沒有行為能力
再說這種責任很難認定,因為溺水身亡是由於這幾個學生放任所致的舉證很困難
你追究責任只能是追究水壩負責人責任
校方基本沒責任 因為不再上學期間
從法律上說這幾位少年沒有救助的義務,因為法律對不救助的行為不進行法律上的懲罰
由於跳下去的同學是自己跳下去而不是那幾個推下去因此那幾個同學並沒有必須要去救助的義務,這個問題上只有道義上的譴責而沒有法律上的責任
很遺憾 法律就是這樣 很難證明他們成了不作為的犯罪
以下的文章共你學習
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的成立,須具備三個方面的特殊條件:第一,行為人負有作為義務。同其他不作為犯罪一樣,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成立,其首要條件是作為義務的存在。這種義務,如上文所述,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職務或業務上要求的義務、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和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第二,行為人有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即行為人有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有無履行義務的可能性,應結合當時客觀環境,以行為人本人的能力為依據。第三,不履行義務即不作為的行為與他人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亦即如果行為人履行其作為義務,他人死亡的結果就可避免。需要指出,不作為故意殺人罪的成立須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但並非所有不作為引起他人死亡,都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其原因在於:其一,不作為引起他人死亡的如果行為人出於過失,只能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法律對過失致人死亡另有規定的專門罪。如刑法第335條的醫療事故罪,就可由不作為構成,該罪的結果包括「造成就診人死亡」。其二,有些不作為引起他人死亡、行為人主觀上也有故意的行為,由於刑法的特別規定,對之亦不能定故意殺人罪。如綁架他人後,當被綁架人有死恨危險時不予救治而放任死亡結果發生的,依刑法第239條仍定綁架罪。順便需要指出,由於我國刑法對不純正不作為犯未有一般性的(總則)規定,因而許多不作為犯包括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在司法實踐的認定中往往被忽視,例如,實施遺棄行為的行為人對被遺棄人死恨結果有故意,而客觀上亦導致了死亡結果的,一般只認定為遺棄罪,認定為故意殺人罪的很少。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於立法的進一步完善和刑法理論對有關問題進行更深入探討。
http://www.criminallaw.com.cn/anlifenxi/anlifenxi/.htm
4. 溺水死亡,誰負擔責任
這個要看在哪裡溺水,因為什麼原因溺水咯。
你在自然河道溺水就自己負責咯回。
在公園這些地方就看公園修答建是否符合規范,
警告警示標識標牌是否齊備。如果都齊的也是自己負責咯。
在校學生上課時間外出溺水,如果老師沒有通知學生沒到校,學校承擔部分責任,如果通知了就無責任咯。
5. 法律責任糾紛(溺水死亡責任糾紛)急 急!!
1、你方有責任,作為一個經營場所應該採取安全措施,只設立警示牌是不夠內的。
但你容方並非全責,未成年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也存在一定的過錯。
2、學校肯定沒有責任。因為學校在此事上沒有過錯。
3、如果打官司,你們肯定會要承擔部分責任的。
6. 廠區內溺水死亡的法律責任
應該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但男孩自己以及其監護人也應自擔一部分損失.
7. [法律求助]溺水身亡與法律責任承擔問題
可能的結果就是三種
1.你弟弟間接故意殺人,這個不成立,因為你弟內弟並不是期望他人容溺死。
2.過於自信或疏忽導致的過失致人死亡,這個可能性較大,而且你弟弟回家並沒有馬上通知家人去營救,而是放任不管了。已經17歲,有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
3.意外事件,這個幾乎不可能了,但是可以做一點文章
總之第二點的可能性很大
8. [法律求助]關於溺水身亡的意外事故分析與法律責任承擔問題
1、如果輪渡走錯、不是其經常走的路線、且輪渡沒有注意他的存在和危險情況的:輪渡有內過錯,應負與其容過錯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但你哥下水遇險在先,輪渡只是加重危險,一般應負次要責任。
2、如果這是輪渡的經常路線、輪渡駕駛人員沒有也不應當注意到他的存在和危險情況的:輪渡方面沒有責任。
3、如果這是輪渡的經常路線、輪渡駕駛人員注意到了他的存在和危險狀況、仍然不減速橫沖直撞:輪渡駕駛人員有故意傷害(致死)或故意殺人的嫌疑,應負相應的刑事和民事責任。
4、如果這是輪渡的經常路線、輪渡駕駛人員應當注意到他的存在和危險情況卻沒有注意:也有過失致人死亡的嫌疑,應負相應的刑事和民事賠償責任。
5、如果是輪渡常走的路線,附近應當有禁止游泳的警示標志,如果沒有警示標志,碼頭的管理人或所有人也應有一定責任,但主要責任還是你哥自己的。
6、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自己找證據證明輪渡方面有過錯後,向法院起訴索賠。
7、至於說死不救,不是違法或犯罪,只是應受道德和輿論譴責的問題,不好追究什麼責任。
9. 溺水死亡,是否可以得到相應的賠償
1、溺水死來亡,是源否能得到賠償,要看是否有侵權者,在有侵權者的情況下,可以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2、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10. 朋友溺水死亡了,我們有什麼責任嗎
有民事責任,
如果對方家庭提出訴訟,
則民事責任不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