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法律體系法律效力
① 法律效力僅次於《會計法》的是
B、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法律的效力等級,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內、容地方性規章、規范性文件。
在會計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中,會計法由全國人大通過頒布,為法律層級,效力最高;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由國務院通過發布,為行政法規層級,效力僅次於法律;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為財政部發布,為部門規章,效力次於行政法規;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僅為規范性文件,效力再次之。
② 誰能告訴我下各項會計法規所屬法律制度的層次及法律效力,它們的異同是什麼``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有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地方性會計法規。 一、會計法律 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它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總規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 1999年l0月3 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准則。 二、會計行政法規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等。 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章: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定辦法,如以財政部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僅在本行政轄區內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例如《天津市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注意:《企業會計准則》屬於會計行政法規;《企業會計制度》屬於會計規范性文件。
③ 《會計法》在會計法律體系中是怎樣的地位
我國會計法規體系中,《會計法》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回律總規范 ,是答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准則。
《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
④ 會計法律制度包括哪些效力層次
會計法律法來規自體系按權威和法律效力區分,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統一制定的會計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層次是指由國務院制定的會計行政法規,如《總會計師條例》;
第三層次是指由財政部統一制定的會計規章制度,比如《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制度等等;
第四層次是指由國務院其他部門、解放軍總後勤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方制定的適用於本部門、本地實際情況的會計工作管理的規定、辦法、規則、通知等等。
⑤ 在我國的會計法律體系中,法律效力和層次
【答案】錯【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會計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會計法律中的《會計法》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中法律效力和層次最高的法律。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會計法》,是以《會計法》為制定依據的。
⑥ 我國的會計法律有那些是由什麼機關制定的其法律效力如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等,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是最高會計法律體系,其它會計制度法規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是由財政部制定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6)會計法律體系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六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獨立、公正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八條,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九條,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並從事審計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除有本法第十條所列情形外,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准予注冊。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自處罰、處分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五)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不予注冊的情形的。
⑦ 會計法律制度各層次的制定主體是什麼法律效力如何劃分
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按權威和法律效力區分,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版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權會統一制定的會計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層次是指由國務院制定的會計行政法規,如《總會計師條例》;
第三層次是指由財政部統一制定的會計規章制度,比如《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制度等等;
第四層次是指由國務院其他部門、解放軍總後勤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方制定的適用於本部門、本地實際情況的會計工作管理的規定、辦法、規則、通知等等。
⑧ 屬於會計法律體系的是什麼
屬於會計法規體系的法規:
一、會計法律:
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版《會計法》、《權注冊會計師法》等。
二、會計行政法規:
國務院頒布的法規,《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等。
三、會計規章:
財政部以財政部長令發布實施的會計文件。
四、會計規范性文件:
財政部(不以部長令形式)發布的會計文件。
⑨ 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效力 能不能來排個序
看法律效力的高低,就要看其制定的主體,一般法律法規的效力先後: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省地方性法規和國務院部門規章----其他法律規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