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知識產權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知識產權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 2025-10-01 23:54:12

⑴ 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范圍包括哪些

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包括:
1、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等民事責任;
2、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作案工具、行政罰款等行政責任;
3、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⑵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可能承擔民事、行政和刑事三類法律責任。

  1. 民事責任:依據《民法典》《著作權法》《商標法》等,侵權者通常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責任。賠償數額按權利人實際損失、侵權人違法所得確定;難以計算時,可參照權利使用費。對故意侵權且情節嚴重的,可在上述數額基礎上1 - 5倍賠償。若各項數額均難計算,由法院根據情節判賠500元 - 500萬元,且賠償應包含權利人為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此外,法院應權利人請求,可對侵權復製品、相關材料工具設備等作出銷毀或禁止進入商業渠道且不予補償的制裁。
  2. 行政責任:不同侵權類型行政責任不同。如侵犯著作權損害公共利益的,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侵權復製品及相關材料工具設備等,違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可處1 - 5倍罰款;不足5萬或難以計算的,可處25萬元以下罰款。侵犯商標專用權,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侵權,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工具,違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可處5倍以下罰款;不足5萬或無經營額的,可處25萬元以下罰款,對多次侵權或情節嚴重的從重處罰。假冒專利者,除民事責任外,執法部門責令改正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處5倍以下罰款;無違法所得或不足5萬的,可處25萬元以下罰款。
  3. 刑事責任:以營利為目的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較大或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 - 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銷售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巨大或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假冒注冊商標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 - 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違法所得較大或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 - 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需注意,承擔行政或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法官之歌視頻 發布:2025-10-02 02:09:30 瀏覽:542
房地產貸款法規 發布:2025-10-02 02:07:16 瀏覽:801
婚姻法的糾紛點 發布:2025-10-02 01:44:55 瀏覽:942
勞動法工廠加班多少錢 發布:2025-10-02 01:14:13 瀏覽:869
健全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5-10-02 01:06:56 瀏覽:252
老子道德經第77 發布:2025-10-02 01:05:29 瀏覽:59
民法重大誤解行為 發布:2025-10-02 01:04:55 瀏覽:362
立法法與司法法 發布:2025-10-02 00:48:23 瀏覽:809
公司高管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0:35:35 瀏覽:72
勞動合同法41條每二 發布:2025-10-02 00:29:35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