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解除合同的通知回執的法律效力

解除合同的通知回執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09 17:51:16

❶ 法律上如何理解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法律效應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版,可以解除勞動權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綜上,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法律效力就是員工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解除。

❷ 當事人主張解除合同通知對方後對方有異議的,如何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根據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抄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在合同解除的情況下,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一方依照上述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❸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還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說雙方在簽署合同時明確約定了各方的聯系地址、聯系方式等事項,參照《最高人專民屬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所以,只要解除通知符合法定條件,寄件方履行了通知解除義務,且該信件已送到接收方的有效地址,只要在寄單上明示內容便足以為對方所知悉,拒收行為是在其知悉了該內容之後的,即使拒收也不影響解除合同通知書的生效,被「拒收」退回已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應在郵寄時註明郵寄內容並保留郵寄面單,如果拒收,要求送件人在送件回執上寫明「拒收」。

❹ 通知合同解除還需要起訴確認解除合同有效嗎

您好,《解除合同通知書》一經送達被告即發生合同解除效力,被告在法定期限內未提起訴訟或仲裁,訴訟中不認可原告享有合同解除權的,人民法院不應支持。
《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權時,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見,法律在保障一方行使解除權時,同時也賦予了另一方即相對人異議權,即在解除通知到達對方當事人後,如果對方當事人對解除合同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提起確認之訴。為了盡快確定雙方之間不穩定的法律關系,法律又對相對人行使異議權做出了期間限制,對於這一期間有兩種確定方式,一是當事人約定的異議期間,二是司法解釋規定的三個月異議期間。
也就是說,如果原被告雙方沒有約定合同解除異議期間,應當適用法定的三個月異議期間。被告在收到原告送達的《解除合同通知書》之日起的三個月時間內,直至原告起訴時,對該通知書置之不理,未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效力的,根據法律規定,被告的異議權消滅,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解除。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❺ 通知解除合同的效力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您好,《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權時,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見,法律在保障一方行使解除權時,同時也賦予了另一方即相對人異議權,即在解除通知到達對方當事人後,如果對方當事人對解除合同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提起確認之訴。為了盡快確定雙方之間不穩定的法律關系,法律又對相對人行使異議權做出了期間限制,對於這一期間有兩種確定方式,一是當事人約定的異議期間,二是司法解釋規定的三個月異議期間。
也就是說,如果雙方沒有約定合同解除異議期間,應當適用法定的三個月異議期間。一方在收到另一方送達的《解除合同通知書》之日起的三個月時間內,直至一方起訴時,對該通知書置之不理,未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效力的,根據法律規定,其異議權消滅,雙方簽訂的合同解除。

❻ 對方拒絕簽收解除合同通知書是否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證明「解除合同通知書已送達」的事實。除「原答案版」快遞送達外,還可以通過權發傳真的方式送達、公證送達。雖然合同法未明確規定「通知」的具體方式,但依據《民訴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因此,在解除合同通知書的相對方「下落尚明」的情況下,不建議公告送達。具體需要注意:1、快遞送達;(1)對方接受:保留發票、所要送達回執(三聯單之一,收件人簽字的墨印);(2)對方拒收:要求送件人在回執上寫明「拒收」;信件不要拆開(如果拆開,則無法證明送件的內容,必要時當庭拆件);2、傳真送達,不要用自己單位的傳真,建議到星級旅店發送。索要發票、ok單。

熱點內容
2018年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發布:2025-10-01 20:46:21 瀏覽:254
歷年司考民法真題 發布:2025-10-01 20:43:52 瀏覽:7
公司法為什 發布:2025-10-01 20:26:05 瀏覽:321
海洋律師 發布:2025-10-01 20:25:58 瀏覽:184
新聞出版業目前最主要的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01 20:18:43 瀏覽:680
航海碰撞條例 發布:2025-10-01 20:10:29 瀏覽:172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條例規定 發布:2025-10-01 20:06:34 瀏覽:649
司法所法律服務所聯動工作會議 發布:2025-10-01 20:04:58 瀏覽:6
會計會有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1 20:04:09 瀏覽:340
聘請法律顧問的江蘇文件 發布:2025-10-01 20:03:36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