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㈠ 勞動法小產假如何規定
關於流產的假期,國家規定了是屬於產假,不是屬於病假,雖然在人們的主觀認識裡面認為和產假不搭邊,但是我國法律規定了人流手術就是屬於產假,並且懷孕沒有滿四個月的,只有十五天的產假時間。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在小產假方面的規定如下:
產假天數:女職工在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情況下,享受15天的產假;而在懷孕滿4個月後流產的情況下,享受42天的產假。
產前休假:女職工在產假開始前的產前可以休假15天。
難產情況下的產假增加:如果女職工屬於難產的情況,則產假可以增加15天。
生育多胞胎時的產假增加:對於生育多胞胎的女職工,每多生育1個嬰兒,產假可以增加15天。
產假期間的待遇: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於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而對於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同時,女職工生育或流產的醫療費用,也按照生育保險的規定處理
公司產假工資發放標
1、首先,產假期間公司發放的工資和社保機關發放的生育津貼不能同時享受。生育津貼的計算方法為:月繳費工資/30天×產假天數;
2、如果單位有交社保,產假期間企業無需向職工支付工資,而是由公司憑女職工的生育憑證,到生育保險基金處為其申請生育津貼,以生育津貼作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但是,若企業為職工繳納的生育保險費基數低於女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收入,那麼將導致女職工領取的生育津貼低於其正常出勤期間的工資,企業需要予以差額補足;
3、如果單位沒有交社保,產假期間公司應當按正常出勤發放工資。
按照2018年的新規定,除了產假有了適當的調整之外,產假的工資也有了明確的規定。各用人單位也應當遵照當地的規定去執行。孕婦在懷孕7個月以上則可向單位申請休假,產前的假期工資按以往每月的實發工資的80%發放,產期的職工享受同等的基本工資待遇。
而產假工資則需要看以往實發工資以及生育津貼的比例,若實發工資低於生育津貼,則生育津貼發放下來後將與實發工資的差額補給員工,剩下的歸企業;若員工每月實發工資高於發放的生育津貼,則產假工資按實發工資發給員工即可。
哺乳假期的工資如果假期在六個半月內,則工資按照實發工資的80%發放,如果超過六個半月的假期,則延長的那部分時間的工資按實發工資的70%發放。
而如果夫妻雙方是屬於晚婚晚育的,則男方滿25周歲,女方滿23周歲成婚的,在原定的三天法定婚假上還可以增加一周的婚假,在此期間,雙方的工資、獎金等都應當照常發放。而晚育則指女方24周歲後生產的第一胎,2018年規定晚育的女性可在90天的假期上增加15天的假期。在此期間,工資也是按照產期工資標准發放以往職工每月的實發工資。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勞動法小產假如何規定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㈡ 2018年產假最新規定生育津貼和產假工資怎麼算
生育津貼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標准分兩種情況:
一、在實行生育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區,支付標准按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期限不少於98天;
二、在沒有開展生育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區,生育津貼由本企業或單位支付,標准為女職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資和物價補貼,期限一般為98天。
部分地區對晚婚、晚育的職業婦女實行適當延長生育津貼支付期限的鼓勵政策。
《上海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的規定,女職工在產假期間的工資照發。按本規定享受的產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資按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單位增加衫握工資時,女職工按規定享受的產前假、產假、哺乳假,應作出勤對待。
(2)2018年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擴展閱讀
我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我國《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跡緩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姿塌模。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㈢ 勞動法對於產假規定是多少天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一、勞動法對於產假規定是多少天?
《勞動法》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勞動部還下發了一份《勞動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對女職工產假、產假期間待遇以及適用范圍等問題更為詳細的解釋:
1、 懷孕不滿四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產假;懷孕滿四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四十二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2、 產假期滿,因身體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經過醫務部門證明後,其超過產假期間的待遇,按照職工患病的有關規定處理。
另外,在這些規定的基礎上不同省市和地區對產假也有相關的規定
至於男職工,其妻休產假時,他是否也有權休假照顧妻子,國家目前尚未作出規定。因此,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需要,自主確定男職工是否休產假,以及時間長短與待遇。
二、女職工哺乳期的相關保護規定
《勞動法》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九條: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十條: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設施,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方面的困難。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法對於女性的保護是專門有規定的,不能低於產假的最低標准,而且在產假的期間,用人單位也必須要支付勞動者所有的工資和待遇,所以,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都必須要遵守勞動法的規定,不超過規定時間也不低於正常的時間。
㈣ 勞動法中關於年假與產假的規定
《職來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職工自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㈤ 勞動法中關於產假的規定
法律主觀:
產假是指在職婦女產期前後的休假待遇。勞動法產假分為:1、產假:98天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2、產前檢查: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在醫療保健機構約州逗定的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懷孕12周內的初步檢查),應視為勞動時間。(部分企業將孕婦產前檢查時間計入病假、缺勤等,侵犯女職工的合法權益)3、產前休息:懷孕7個月以上,每天休息一小時,不得安排夜班。4、哺乳時間:嬰兒每天兩次,每次30分鍾,也可合並使用。
法律客觀: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冊做賣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胡螞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