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產被委託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房產被委託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10 04:56:23

⑴ 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一、提供與訂立合同有關的真實情況的責任這是中介最重要的責任。房產中介提供的服務包括咨詢和居間服務,簽訂居間合同。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由於居間人提供的信息是委託人簽訂合同的重要依據,因此居間人應當如實向委託人報告相關事項,如果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委託人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房產中介在提供二手房居間服務時,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的重要事實有:1、房屋的權屬情況;2、房屋的抵押、典當等權利限制信息;3、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登記信息;4、出售人與買受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 在本人最近辦理的中介公司訴委託人要求支付中介費的案件中,法院認定中介公司「作為具有房地產居間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機構,理當恪守守執業規則,對委託事 項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情況,據實、公正地向委託人報告,以促成合同成立,從而獲得報酬」,但由於中介公司未核實權屬情況和抵押情 況,造成委託人解除合同,因此其無權要求委託人支付中介費,從而駁回了中介公司的訴訟請求。由此可見法院認為中介如實披露信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義務。另外,要澄清兩個認識上的誤區:1、中介應當僅在其自身能力范圍內提供真實信息。比如,中介公司可要求出售方提供產證原件以便和復印件核對,也應當到房產交易中心了解房屋的權利情況,但如果出售方偽造了權利人的身份證和產權證進行交易而造成買受方的損失,則買受方不能認為中介方提供了虛假信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中介難以對偽造的證件進行判斷,這超出了其能力范圍,中介對其提供的信息並非是一種保證責任,而是一種謹慎、勤勉的責任,盡到合理的注意則可。2、中介對他人的信用沒有保證義務。中介只是中間人,與委託人簽訂合同的是中介居間介紹的第三人,第三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如果實施了違約行為,中介不承擔責任。二、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時要賠償如前所述,如果中介故意隱瞞了真實信息或故意提供了虛假信息,比如明知出售方不是產權人本人,也不是合法的代理人,就介紹給買受人,從而造成買受人的損失的,中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三、未完成全部委託事項不得要求委託人按成交價1%支付報酬如果居間協議中約定按成交價1%支付中介費的,中介提供的服務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權籍調查: 向房地產交易中心調查、征詢所交易房屋權利的來源、現狀、有無抵押、有無權利限制等,做好書面記錄;調查、征詢涉及權利人的處分要求和條件;核實處分資 格、權利人和相關人的身份及權利等。2、使用狀況調查: 收集、調查、征詢房屋座落環境、使用年限、有否隱瞞缺陷、房屋內的頂、牆、地、門、窗及設備等是否需要檢測或修復,設備轉讓價格及有關費用的結清情況等;向物業管理單位查詢有無租賃、違章搭建、相鄰關系侵權,以及維修基金的繳納和使用情況等。3、行情調查: 收集、調查、征詢買賣價格的行情比較、稅費結算、房屋戶型比較、買賣雙方的心理價格比較、有關政策變動的影響等;進行各種形式的信息發布活動等。 3、確定成交意向,訂立交易合同: 陪同雙方當事人實地踏勘房屋、設備、環境; 約定洽談時間、溝通買賣雙方的成交意向;出示和認定權籍資料、確定當事人身份等;為成交雙方選擇合同文本,進行簽約指導、見證,如實告知成交雙方買賣合同 的約定條款和注意事項、履行方式、支付房款的方式等。4、辦理產權過戶: 雙方當事人過戶手續資料收集、報告、確認、確權時間約定,代收代付應由客戶支付的稅、費,完成所有交易過戶、戶口遷移、房屋入住手續。

⑵ 委託書已經公證,被委託人是否有權利全權處理房產問題

1、公證過的委託書有效,受託人有權在委託范圍內全權處理。
2、是否能全權版處理房產問題,權看委託書的委託范圍。如果委託范圍包括賣房子,那受託人有權出賣。委託人出具委託書已經代表委託人知情了。
3、委託人是成年人,如果沒有精神疾病,有權出具委託,不需要通知繼承人。繼承人在繼承房產之前對房產沒有任何權利。

⑶ 房產中介應當有哪些法律責任

買二手房免不了找房產中介,並簽訂《居間合同(定金合同)》或《傭金確認書》等法律文件。由於《居間合同》大多都由中介公司自己制訂,因此在這些法律文件里,對委託人的約束很多,對房產中介的約束很少。 盡管居間合同中沒有約定中介的義務,根據法律規定中介仍然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這些責任主要有: 一、提供與訂立合同有關的真實情況的責任 這是中介最重要的責任。房產中介提供的服務包括咨詢和居間服務,簽訂居間合同。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由於居間人提供的信息是委託人簽訂合同的重要依據,因此居間人應當如實向委託人報告相關事項,如果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委託人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房產中介在提供二手房居間服務時,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的重要事實有: 1、房屋的權屬情況; 2、房屋的抵押、典當等權利限制信息; 3、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登記信息; 4、出售人與買受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 在本人最近辦理的中介公司訴委託人要求支付中介費的案件中,法院認定中介公司作為具有房地產居間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機構,理當恪守守執業規則,對委託事項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情況,據實、公正地向委託人報告,以促成合同成立,從而獲得報酬,但由於中介公司未核實權屬情況和抵押情況,造成委託人解除合同 ,因此其無權要求委託人支付中介費,從而駁回了中介公司的訴訟請求。由此可見法院認為中介如實披露信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義務。 另外,要澄清兩個認識上的誤區: 1、中介應當僅在其自身能力范圍內提供真實信息。比如,中介公司可要求出售方提供產證原件以便和復印件核對,也應當到房產交易中心了解房屋的權利情況,但如果出售方偽造了權利人的身份證和產權證進行交易而造成買受方的損失,則買受方不能認為中介方提供了虛假信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中介難以對偽造的證件進行判斷,這超出了其能力范圍,中介對其提供的信息並非是一種保證責任,而是一種謹慎、勤勉的責任,盡到合理的注意則可。 2、中介對他人的信用沒有保證義務。中介只是中間人,與委託人簽訂合同的是中介居間介紹的第三人,第三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如果實施了違約行為,中介不承擔責任。 二、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時要賠償 如前所述,如果中介故意隱瞞了真實信息或故意提供了虛假信息,比如明知出售方不是產權人本人,也不是合法的代理人,就介紹給買受人,從而造成買受人的損失的,中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未完成全部委託事項不得要求委託人按成交價1%支付報酬 如果居間協議中約定按成交價1%支付中介費的,中介提供的服務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權籍調查:向房地產交易中心調查、征詢所交易房屋權利的來源、現狀、有無抵押、有無權利限制等,做好書面記錄;調查、征詢涉及權利人的處分要求和條件;核實處分資格、權利人和相關人的身份及權利等。 2、使用狀況調查:收集、調查、征詢房屋座落環境、使用年限、有否隱瞞缺陷、房屋內的頂、牆、地、門、窗及設備等是否需要檢測或修復,設備轉讓價格及有關費用的結清情況等;向物業管理單位查詢有無租賃、違章搭建、相鄰關系侵權,以及維修基金的繳納和使用情況等。 3、行情調查:收集、調查、征詢買賣價格的行情比較、稅費結算、房屋戶型比較、買賣雙方的心理價格比較、有關政策變動的影響等;進行各種形式的信息發布活動等。 3、確定成交意向,訂立交易合同:陪同雙方當事人實地踏勘房屋、設備、環境;約定洽談時間、溝通買賣雙方的成交意向;出示和認定權籍資料、確定當事人身份等;為成交雙方選擇合同文本,進行簽約指導、見證,如實告知成交雙方買賣合同的約定條款和注意事項、履行方式、支付房款的方式等。4、辦理產權過戶:雙方當事人過戶手續資料收集、報告、確認、確權時間約定,代收代付應由客戶支付的稅、費,完成所有交易過戶、戶口遷移、房屋入住手續。

⑷ 房屋買賣委託公證上註明受託人若拿著我們的證件一房多賣,由受託人自行承擔責任,這樣有沒有法律效應

沒用!買房人把錢給你,
你收了錢,出問題還是
找你甚至起訴你。你再
去找你自己受託人賠償。
現在房屋買賣中介那麼
發達,沒必要那麼懶搞
什麼委託啦,太危險了。

⑸ 委託書內容,對賣房人,即受託人有法律風險嗎

前天傍晚快下班了,我們接待了來自唐山市裡的三位當事人:一對賣房人夫婦、一位買房人女士。 據買房人女士陳述:賣房人委託買房人辦理過戶等委託授權書公證,如果在唐山市內公證處辦理,市房管局要在報紙上公示一個月。如果是外縣公證處辦理的委託公證,就不用公示一個月,可以立即過戶。 因為著急,就來到玉田縣公證處辦理。根據執業區域的規定,委託公證可以在行為地申請。但是,我們認為買房人即受託人起草的委託書對賣房人有風險。其內容是: 1、委託受託人與購房人到房管部門辦理過戶手續; 2、委託人因為工作繁忙,上述事項的辦理,授權委託人代理簽訂買房合同、文書,對此,委託人予以承認。 3、委託人委託受託人辦理上述過戶房屋的商業貸款。委託人委託受託人前往銀行辦理上述房產交易的的公積金貸款及商業貸款手續,簽署相關文件。 4、委託人委託受託人收取房款; 5、期限:自本委託之日至辦完過戶及銀行貸款手續為止。 本委託一式五份,公證處一份,委託人一份,受託人三份。 據當事人陳述,在這前一天,買房人即本公證的受託人,已經將63萬元房屋價款交付給賣房人; 賣房人即本案的委託人,已經將房子和房屋所有權證書交付給買房人。 本案的買房人,即受託人,實際上是炒房子的人,她並不想把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實際是要憑借著這個委託書公證,再賣給他人,並且到銀行貸款,從中獲利。

⑹ 假房產委託書被委託人簽字後有責任嗎

委託書
一種是中介的
這個應該不能有假的

一種就是公證的

沒有公證處的章 不白扯嗎

⑺ 幫別人代領房產證有沒有法律責任

您好,天星培訓網路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幫別人代領房產證有沒有法律責任,只要是委託人委託帶領沒有什麼法律責任的。但是你做了委託人委託以外的事情,就贏承擔相應的責任了

⑻ 朋友買房,要我做房屋公證受託人,請問會有什麼法律風險么

前天傍晚快下班了,我們接待了來自唐山市裡的三位當事人:一對賣房人夫婦、一位買房人女士。 據買房人女士陳述:賣房人委託買房人辦理過戶等委託授權書公證,如果在唐山市內公證處辦理,市房管局要在報紙上公示一個月。如果是外縣公證處辦理的委託公證,就不用公示一個月,可以立即過戶。 因為著急,就來到玉田縣公證處辦理。根據執業區域的規定,委託公證可以在行為地申請。但是,我們認為買房人即受託人起草的委託書對賣房人有風險。其內容是: 1、委託受託人與購房人到房管部門辦理過戶手續; 2、委託人因為工作繁忙,上述事項的辦理,授權委託人代理簽訂買房合同、文書,對此,委託人予以承認。 3、委託人委託受託人辦理上述過戶房屋的商業貸款。委託人委託受託人前往銀行辦理上述房產交易的的公積金貸款及商業貸款手續,簽署相關文件。 4、委託人委託受託人收取房款; 5、期限:自本委託之日至辦完過戶及銀行貸款手續為止。 本委託一式五份,公證處一份,委託人一份,受託人三份。 據當事人陳述,在這前一天,買房人即本公證的受託人,已經將63萬元房屋價款交付給賣房人; 賣房人即本案的委託人,已經將房子和房屋所有權證書交付給買房人。 本案的買房人,即受託人,實際上是炒房子的人,她並不想把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實際是要憑借著這個委託書公證,再賣給他人,並且到銀行貸款,從中獲利。

⑼ 請問法律中被委託人的責任謝謝。

您這種情況,如無特別的約定,結婚後未還完的的房款由夫妻共同還款,就結婚後還款的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所以未還的貸款全由女方和男方共同承擔。

⑽ 房屋租賃登記被委託人承擔什麼責任

被委託人承擔:委託授權范圍內,受委託人所有行為的法律後果。即:職員辦理的後果和公司領導辦理的後果都是有公司承擔的。

熱點內容
申論制度法規論述 發布:2025-10-01 18:14:24 瀏覽:356
cardiff海商法 發布:2025-10-01 18:13:39 瀏覽:213
作廢公章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1 17:50:26 瀏覽:710
宿州中級法院 發布:2025-10-01 17:41:08 瀏覽:855
行政法裁判文書 發布:2025-10-01 17:05:57 瀏覽:608
對法官的訪談 發布:2025-10-01 16:56:25 瀏覽:182
六桶司法所 發布:2025-10-01 16:50:39 瀏覽:567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釋義 發布:2025-10-01 16:50:02 瀏覽:904
勞動法有規定人事檔案的保存問題嗎 發布:2025-10-01 16:43:11 瀏覽:668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 發布:2025-10-01 16:21:25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