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考試大綱要買嗎
㈠ 想問一下剛開始准備考法律碩士,需要先買什麼書
法碩大綱,全稱《2019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本書每年8月面市,主編單位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大綱的作用就是考試的指揮棒,出題必須在大綱規定的內容範圍內,否則就是「超綱」,而教育部考試中心是嚴格禁止超綱命題的。但大綱內容非常簡單,僅僅是要求掌握哪些知識,但沒有對知識進行必要的講解。法碩法學的戰友買《2019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但是從2017年開始,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的大綱正文完全一樣,只是後面附上的樣題不一樣,也就是說,2017年教育部考試中心對法律碩士(非法學)和法律碩士(法學)的考點要求進行了統一。法碩大綱購買時間和使用方法:大綱定價不高,十幾元就可以買到。大綱現在不要買,等到2018年8月份最新的大綱出來後再買。大綱不僅僅是用來對照新增了哪些考點和刪除了哪些考點,大綱最大的用途是在沖刺階段,用於檢測你自己的看書效果,如果到沖刺階段,你自己看書看累了,或者認為自己看書看的很不錯了,那麼你可以把考試分析放一邊,拿起大綱,你自己看看大綱要求的每個考點你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大綱是介於考試分析的目錄和考試分析的正文之間的一種書籍,如果你對著考試分析,能對上面的每一個考點都有一定的印象,那麼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法碩考試分析,全稱《2019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分析》。本書也是每年8月面市。考試分析是教育部考試中心主編的,而教育部考試中心是負責我們法碩出題的機構。建議此書買當年最新的,復習的後期(8月份新版本考試分析出來後)以考試分析為主。這本考試分析千萬不能買錯了,一定要買教育部考試中心主編的。考試分析非常重要,國內其他所有的法碩輔導書籍都是依據大綱和這本考試分析編寫的,不管是任何人編寫的法碩書籍,哪怕就是文運法碩出版的書籍,主要內容都是來自考試分析,只不過是對考試分析進行了一定的歸納和總結。如果誰的書籍和考試分析看起來不一樣,那估計沒有哪個法碩戰友敢用他的書。任何法碩書籍的編寫者都不敢說自己的書沒有採取考試分析上面的觀點或者主要內容不是來自考試分析。法碩考試分析購買時間和使用方法:考試分析在您准備考法碩的時候就應該買,您肯定需要買前一年的書籍,因為新的考試分析是要到2016年8月中旬才出來,我們肯定不能等到9月份再去看考試分析。考試分析一定要看上8遍左右。很多戰友都有一個誤區,認為法律碩士只需要背,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法律碩士這個專業的核心是法律,而法律在於運用,活學活用,根本不是死記硬背的事情。而且現在的法碩專業課考試非常靈活,如果你自己對考試分析上的內容沒有足夠的理解,就算讓您開卷考試也得不到滿分。
法碩年份歷年真題,這里推薦文運法碩主編的《2019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非法學)》和《2019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法學)》,本書由文運法碩主編,由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用書統一編委會審定。該真題是目前市面上解析詳細,答案權威,題目真實的法碩真題書籍,該書上的真題是真正的真題,而非收集的或者回憶的真題,全部的答案都是閱卷參考答案,包括主觀題給大家的答案也都是閱卷參考答案。這本真題,幾乎法律碩士戰友人手一冊,影響力非常大。真題必須買,任何考試都必須買真題,做真題、研究真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門考試的特點和命題方向,讓我知道怎麼考,怎麼去應考。
㈡ 法碩(非法學)考研要不要買平時的課本教材
您好抄,法律碩士初試是全國統考的,專業課官方的教材是考試分析,按照考試分析來復習就可以,平時復習的書籍可以使用文運法碩主編的《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非法學-法學》《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配套法律法規匯編》《法律碩士聯考基礎配套練習》《法律碩士聯考考前沖刺背誦手冊》《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配套五套卷》。
㈢ 法碩需要買大綱嗎
呵呵。不需要。。。會有人總結今年和去年的變化。。我買了08的大綱,舊書攤上專3元一本,昨天不屬知道,[em:15]
結果花了錢買了今年的大綱,後悔了!!!不過我可以對比變化,但是不知道論壇是否允許發。我已經勾勾畫畫好了。[qq:13]
不過有去年的人說大綱裡面去掉的知識點,考試還是考了....哈哈。所以大綱還是別買了。
㈣ 考法律碩士(非法學)買《考試指南》了,還用看《大綱》嗎
要買大綱的,或者下載。大綱是每年考試的重點,還有考試分析也是要買的。
還有歷年真題和大綱配套練習也是需要買的。
㈤ 法碩聯考考試大綱 考試指南 考試分析有什麼區別啊,考試大綱是不是可以不用(我是想考非法學)
法律碩士是全國聯考,初試的卷子都是一樣的,教材有兩本,一本是考試指南,一本是考試分析。從2012年開始,考試分析和考試大綱合為一本書了,所以你直接買考試大綱就可以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
㈥ 考法律碩士需要買哪些書
1.法碩指南,全稱「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第專X版」
2.考試分析,全稱「全屬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分析」,
3.法碩專業課復習相關練習類書,有「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配套練習」,「模擬試卷及解析」和「法律碩士標准化題庫」這幾本書是我們法律碩士復習中做題的材料來源,
4.歷年真題
5.還可以看很多司法書籍,比如司法考試全攻略,提升專業能力,中國法制出版社的,各個法都有,刑法民法經濟法國商法等。
6.提升興趣可以看一些課外書,比如手機軟體里的一些法律書籍可以搜搜看一下。有案例,可以提升興趣。
㈦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買那一版的
你現在可以先看指南,在大三下學期前,也就是明年3月份前,至少指南看上2遍,這個時版候不用死記,大概權有個印象,知道都講些什麼就可以了餓
從3月開始,可以報個科教園、萬國、四聯等等法碩的班,聽一下刑法、民法,然後刑法、民法主要看指南,主要是理解
法史、憲法、法理主要「背」考試分析,我這里說的背,指的是法理要一句話一句話的背,憲法和法史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背,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你可以背書之前,看看往年的真題,綜合科怎麼考的,考的非常的細致,甚至有些變態,因此,如果你不全書背誦的話,很難拿高分
大綱不需要買,一般7月份出新大綱後會有人總結每年變化的點,然後把變化的點看一下,這個是重點,每年會考新加的知識點
推薦一個網站,bbs.kaoyan.com,找法律碩士板塊,這個應該碩士法碩最好的論壇了,很多人在上面,也有很多的學長,你可以了解很多的東西
㈧ 考法律碩士要買哪幾本書
考研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復習范圍。有的學校不指定教材,不公布歷年考試題目,而弄清復習范圍十分重要。法律碩士聯考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聯考科目的命題范圍和出題依據是兩本書: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簡稱《大綱》)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司法部法規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簡稱《指南》)。另外,歷年聯考題目也是公開的。
劃出考試范圍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束縛出題人的手腳,使考試內容、形式定型化甚至機械化,但減輕了考生負擔。弊端是學生過分吝嗇,不願超越考試范圍一步,以為將指定教材知識點記住就行了,不願浪費精力把握教材內在的知識體系。結果,碰到稍微陌生的問題就懷疑「超綱」,出題稍微靈活就不適應。正確的態度是:指定教材無論厚薄,都要透徹掌握。
有的考生擔心考試難度增加,如果僅僅看指定書目會考不出理想成績。我認為教材內容很基本、很全面,考試的答案全在其中。如果熟練掌握,不可能得不到理想成績。在書本還沒有熟悉之前鑽研什麼難點、熱點或疑難案例,做模擬題,上輔導班,效果會很差。當然,在打好基礎之後做這些事情,效果就會不同。
另一個問題是每年考試內容可能有變動。應對之道有二:第一,調動一切資源,收集內幕信息。但是,我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宜在這方面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否則得不償失。第二,以不變應萬變。大家可以驗證,歷年考試內容都沒有大變。考生可以按照上年的大綱和指南准備當年的聯考,打好基礎,新大綱和指南出來之後再學習調整的部分,填補到已有的知識框架中,這並不費力。
復習深度:假象
因為法律碩士只允許非法律專業考生報考,考的卻是法律專業課,不可能考得很難。法學雖然博大精深,法律碩士聯考也只能涉及冰山一角。法律碩士聯考三門專業課程的考試基本上憑一本《指南》即可應付,而要參加法學研究生考試,通常需要多幾倍的閱讀量,難與易的差距可見一斑。
在考研復習深度問題上,我的感受是「無深度」加「假深度」。「無深度」,指對選擇、填空、判斷正誤、名詞解釋、簡答之類題目類型,官方的說法是考察基礎知識,實際是書本中有現成答案,背誦教材即可。至於如何背,大家可以各顯神通。「假深度」,指對論述題,官方的說法是考察能力為主,沒有完全現成答案,頗讓一些考生害怕。其實,受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的限制,頂多能在一道題目上寫出兩千字左右,無法更充分地展開。答案的主體框架書本上有,只要在此基礎上,翻閱幾篇學術論文,填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新觀點或者新材料做裝飾,以吸引考官的「眼球」,就可以拿到比較高的分數。
如果按照本文下面推薦的階段循序漸進地學習,把握學習深度就不成問題了。開始階段要求對某個知識點深入掌握是做不到的,比如上輔導班,老師要求對某問題「了解」、對某問題「理解」、對某問題「全面把握」等等,對於書讀得不熟的學生意義不大。復習到最後,全部知識體系一目瞭然,重點非重點自然會突出出來。
復習階段:三步走
法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概念繁多,理論艱深抽象,讓人感覺不知如何著手。翻閱兩三遍,不知所雲。幸虧我政治成績優異是從背誦口號和語錄開始,於此得到啟發,於是我從教材中摘抄重點語句,死記硬背。記憶熟練後,再深化、展開。碰到試題竟然能生搬硬套。我感到興奮,又感到悲哀!
我的經驗是:不要在某個問題上孤軍深入吃力鑽研,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先從面開始打下基礎,再由面到點尋機突破,做稍微深入的研究,最後再由點到面將深入的認識融合為一個整體。具體而言,復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不求甚解,「死記硬背」。這個階段屬於打基礎階段,主要任務是記憶基本知識。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能理解最好,如果不能理解也不要強求,「死記硬背」效率可能更高一些。拿起書來泛泛的讀,不求甚解,只要能對書中的大致內容有一個朦朧的表面印象,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將其中的要點整理出來,反復地看,直到能夠背誦。
提問頻繁的人大多問兩種不必要的問題:一種問題,因為不熟悉書本而問,其實書本中有現成的答案;另一種,因為不熟悉考試而問,問題很高深、很前衛、很有研究價值,但是考試中不大可能出現。應該先打好基礎,不要好高務遠。
第二個階段,生搬硬套階段。將死記硬背的要點展開、深化。死記硬背畢竟有限,不可能將一本書一字一句全部背誦下來。要將要點展開,只要稍微動動腦筋。比如記住了「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盡在其中,在一二三四之後列出「為了……」、「正在進行」、「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明顯限度」,稍微闡述,就可以取得一道簡答題或者論述題的大部分分數。
第三個階段,為綜合階段,將前一階段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體系,突出重點問題並強化之。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知識點也是普遍聯系的。將知識點聯結成一個網路,考試時不會遺漏要點,論述時全面周到。復習最好應該達到這樣一個水平:能夠用一根線索將全書主要內容串起來。比如用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可以串起民法。
理論重點要深入研究,不拘泥教材要求。理解越深入,面對問題越從容。
可能有人認為這個階段對考試不是必須的。其實不然。涉淺水得魚蝦,涉深水得蛟龍,涉深水後回頭捉魚蝦,高屋建瓴,自然容易很多。考場上萬一忘記了某個知識點,理一下知識網路可能能夠理出來。刑法和民法所佔分值較多,理論要求相對高一些,水平高的考生可以發揮真功夫。可以看一看比較權威的法學本科教材;如果對教材還不滿足,再看看法學名家的專業著述,「腹有詩書氣自華」,說出來的話自然有境界,這自然會提升分數。
復習重點:靠自己
考試重點在哪裡?當年上某個「押題專家」的政治串講班,讓我醒悟。「押題專家」押了好幾道,聽眾不滿,不可能考這么多呀?「押題專家」說:我押的都是重點,今年不考明年考,明年不考……終究要考!
所以,不要迷信一家之言。要認識以下兩點:第一,理論核心是重點。法學的理論性和體系性強,考試不能迴避。刑法不能不考犯罪構成,民法不能不考民事法律關系,憲法不能不考國家機構和公民權利。第二,考試邏輯。考試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考理論和實際中的熱點。因此,考生要關注一切權威性渠道,同時不忽略小道消息。發現重點的途徑有:第一,試題類,如法律碩士歷年試題、法學碩士考試試題、自學考試試題,司法考試試題。模擬題一般是粗製濫造的,千萬不要相信。第二,報紙,一份《法制日報》即可。第三,雜志。首先要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對案例題可能有用。其次看權威的學術刊物,如《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了解一些學術前沿問題,對論述題有益。
下面是本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刑法。刑法的理論核心是犯罪(行為)論,而犯罪論的重點是犯罪構成理論,其內容幾乎貫穿整個刑法體系,其他許多內容不過是犯罪構成問題的具體應用、修正或者補充,比如犯罪形態、共同犯罪、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等,講的是犯罪構成某方面要件的特殊問題。考試中成為難點的問題,如區分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只要檢索一下其客觀要件(行為)或者主觀要件(自願與否),問題就解決了。整個刑法分則也不過是犯罪構成在具體犯罪上的展開:但有一部分是以分則的犯罪考總則的知識,對一般犯罪,憑借上述理論就可以解決;對於某些特殊性的規定,稍微記憶一下,也不是難點。因此,學通了犯罪構成就等於學通了刑法,要捨得在這一部分下工夫。我學刑法是將一多半的力量用在了犯罪構成上面,先反復讀了幾遍,後來將其中要點摘要抄寫了下來,背誦下來。刑罰論理論不多,只要看看要點即可。
刑法分則主要集中在幾種犯罪上面,即所謂「常見性、多發性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國防利益罪和軍人違反職責罪幾乎可以不看,因為出題的概率小、分值低,出大分題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對於其他犯罪,重點把握財產犯罪(侵犯財產罪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和職務犯罪(貪污賄賂罪和瀆職罪)。其中要特別注意區別近似犯罪。
民法。學習民法要以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整個民法多是民事法律關系各要件的具體展開。法律規范是建立民事法律行為的前提,法律事實尤其是建立民事法律行為的關鍵。法律行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它蘊含了民法意思自治的理念,法律行為的成立和生效多與此有關。如行為因欺詐、脅迫而無效,就在於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論復習還是考試,只要抓住這根線索,將各個知識點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的位置搞清,很多問題就變得簡單明了了。比如案例分析題目,好象很復雜,其實只要找出其中的民事法律行為,答案就出來了。
法理學。首先應該注意基本概念,如法律規范、法律部門、法系等。其次,應該關注熱點問題,如依法治國,法律與經濟、政策、道德的關系。但是對於有爭議的問題不必過於關心,除非總書記有專門論述或者寫入十六大報告。如司法獨立和司法權的性質,只要記住一句「司法是判斷」就行了,作者對司法十大特點等等的長篇大論只不過是一家之言,不必理會它。
憲法。重點是憲法基本理論、國家機構和基本權利。基本理論和基本權利主要考概念和憲法條文。國家機構主要考條文,最好熟悉憲法條文。憲法考論述題可能性不大,因為重大法律問題往往同時是憲法問題與法理學問題,在一張試卷中不可能重復考。憲法的熱點,因為刑訊逼供嚴重和人身損害賠償問題,應當重視人身自由;因為憲法訴訟,應當重視憲法監督,特別是對外國制度的介紹;因為人大換屆在即,應當重視選舉制度。
中國法制史。中華法系幾千年,內容太多,又沒有理論體系,復習似乎很難。其實,領會了學習中國法制史的目的,重點就突出了。學習目的有二:第一,是為了了解中國法制曾經有過的輝煌,樹立民族自豪感,堅定建立法治國家的信心,為此要關注中國法制史上的成就,如法經、唐律等立法,「五聽」、三司會審、馬錫五審判等司法方法等;另外一個目的是批判歷史糟粕,肅清封建遺毒,如「七出」、論心定罪、八議等。對於一般性的規定,不必浪費力氣。
㈨ 法律碩士(法學)該看哪些參考書,大綱怎麼買
1,聯考指南,這是教材,也是理解這門考試的開始,所以開始一定要仔細的通一版遍這本教材。2,考試大綱,權這個是考試范圍,上面會有當年新加的內容,以及刪減的內容,所以要詳細看下。3,考試分析,這個是後期用來背誦簡答及論述的紅寶書,很多簡答的答案就是直接從這上面出的。4,真題,真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很多題目每年都是重復的,而且真題會讓你知道專家從哪方面出題,出題的角度,以及陷阱。5,考試題庫,真題看完後,可以做這套題,難度和真題差不多,又能起到檢查自己的效果。6,法條分析,法條歷來是題目答案的源頭,所以身邊隨時備一本法條是必不可少的。
大綱買的話,可以去學校周圍的書店買,也可以網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