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探視的法律效力
⑴ 協議形式放棄探視,是否有效
1、探來望權作為一種身份性源的權利,放棄無效。
2、關於探望權的條款應受婚姻法調整,<婚姻法》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⑵ 放棄探視權的協議是否有效
離婚協議寫明復一方放棄孩子制探視權,法律上無效。
探望權從法理上看,它是基於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實踐中,探望權制度的正式確立始於200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就是夫妻離異後對子女的探望權制度,規定探望權的意義則在於:保證非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有利於彌合因家庭解體給父(母)子(女)間造成的感情傷害;有利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進步。
但由於探望權制度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不算長,在理論上對探望權性質的認識還存在分歧,因此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不便。
⑶ 離婚協議放棄探視權具有法律效力嗎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專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屬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第三十二條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關於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⑷ 離婚協議書只寫有探視權,沒寫具體時間,兩人立協議寫明探視時間受法律保護嗎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版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權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夫妻雙方在離婚時在協議上約定一方無探視權的條款屬無效條款,因為探視權是法定權利。
如果沒有約定具體時間,因法律也未明確約定具體探視的頻率,那麼在實踐中,只要是合理的探視,撫養小孩的一方就應當予以配合。
有關婚姻家庭、遺產繼承糾紛相關的法律問題可以直接到知名深圳婚姻律師團,中國金牌婚姻家庭律師團網咨詢。
⑸ 孩子的探視協議,經享有探視權的一方公證後。過些日子,有撫養權一方反悔了,能把此協議作廢嗎
不可以。由於公證的協議是具有比較高的法律效力,是不能隨意修改的,如果雙方都同意修改協議,可以在修改以後再一次進行公證是比較好的方法。
⑹ 離婚協議書中的探視權放棄協議有效嗎
【婚姻法來】第三十八條:離婚後,源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第三十二條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關於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⑺ 民法典關於自願放棄探視權的協議有效嗎
探視權是人格性權利,可以不行使,但不能放棄。也就是說放棄探視權是無效的,享有探視權的當事人可以依法主張及行使探視權。
⑻ 離婚協議上寫不能探視孩子有任何法律效益嗎
無效,探視權是法定權益,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否定。
⑼ 一方自願放棄探視權具備法律效力么
無效的。
《婚姻法》第38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版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權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
另外,從婚姻法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規定的措辭來看,探望權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由法院中止,不存在可以由離婚雙方協議放棄的可能。
探視權是一種民事權利,屬於間接撫養一方的,任何人不能無故進行剝奪。即便是在離婚協議書中,寫清自願放棄探視權的條文,這也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