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免責的法律責任
A. 什麼情況下違法可以免責
我是來頂2樓的,2樓回答有創意!
樓上都是瞎掰,所謂"免責"就是"本身應當承擔責任",由於法專律的規定不需要承屬擔責任.樓上說的什麼不可抗力什麼的都是本身就沒有責任的,不屬於免責范圍.免責事有且只有以下七種:
1,時效免責(過了訴訟時效)
2,自助行為免責(如緊急避險,正當防衛)
3,協定或意定免責
4,不訴免責(如自訴案件,被害人不告訴)
5,自首,立功免責
6,有效補救免責
7,人道主義免責
B. 有關 法律責任,因履行不能而免責是什麼情況不能履行就可以不履行啦
履行不能有多重情況可以導致,如果是客觀原因,比如自然災害導致的,是可以免責的(前提是雙方對此沒有約定)
C.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事由表現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以法律責任的存在為前提,即行為人事實上違反了法律,且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條件,但由於某些法律的規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責任。
正當防衛本身並不存在法律責任,當然不屬於免責事由。
另,法律責任的免責條件主要包括:
1.時效免責,即法律責任經過了一定的期限後而免除;
2.不訴及協議免責,即若受害人或有關當事人不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就實際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與加害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同意的免責;
3.自首和立功免責,即對於違法之後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責任;
4.補救免責。即行為人在造成一定損害後,在有關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可以或應當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責任;
5.因履行不能而免責,即人道主義免責,亦即在財產責任中,在責任人確實沒有能力履行或沒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免除或部分免除其責任;
6.自助免責,即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與自助行為是有區別的,後者以責任的存在為前提,而前兩者卻並不存在責任。
D. 侵權法中無過錯責任,是不是意味即使是不可抗力也不可免責
不是。
無過錯責任,只是說明對侵權行為不存在過錯的情況下,也要承擔內責任。
而不可抗力是容法定的免責事由,當然也適用於無過錯責任的情況。
不過,如果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不可抗力也要承擔責任的,則不能以不可抗力為由免責。
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九條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所謂的法律另有規定,指的是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情形。如果沒有明確規定,則不承擔責任。
E. 侵權案件中 不免責的不可抗力有哪些情況
其實就指那些實行無過錯責任推定的情況:
(一)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條和國務院《關於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第六條規定,民用核設施的經營人在發生核事故的情況下造成他人損害的,只有能夠證明損害是因戰爭、武裝沖突、敵對行動或者暴亂所引起,或者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才免除其貴任。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造成他人損害的,不能免除核設施經營人的責任。
(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一條和民用航空法第一百六十條規定,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損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經營人只有能夠證明損害是武裝沖突、騷亂造成的,或者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才免除其責任。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造成的,不能免除民用航空器經營人的責任。例如,民用飛機在空中遭雷擊墜毀,造成地面人員傷亡。航空公司不能以不可抗力為由,對受害人進行抗辯。
(三)根據我國郵政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給據郵件損失,郵政企業不承擔賠償責任:不可抗力,但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價的給據郵件的損失除外;給據郵件指:掛號信件、郵包、保價郵件等由郵政企業以其分支機構在收寄時出具收據,投遞時要求收件人簽收的郵件。按此規定,匯款和保價郵件即使由於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害,郵政企業也需對收件人承擔賠償責任。
F. 因不可抗力產生的法律責任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免責
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刑法之規定,因不可抗力產生的法律責任都免責。
G. 合同不可抗力哪些情形不能免責
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H. 什麼是不可抗力免責事由
合同責任的免復責事由既包括製法定的責任事由,如不可抗力,也包括約定的責任事由,如免責條款。
(一) 不可抗力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3.不可抗力的免責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列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4.不可抗力與意外事件。實際上,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未將意外事件作為免責條件。因此,多數學者主張意外事件不應該作為免責事由。
I. 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的概念。根據中國法律的規定,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
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的要件為:
(1)不能預見,即當事人無法知道事件是否發生、何時何地發生、發生的情況如何。對此應以一般人的預見
能力為標准加以判斷;
(2)不能避免,即無論當事人採取什麼措施,或即使盡了最大努力,也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發生;
(3)不能克服,即以當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條件無法戰勝這種客觀力量;
(4)客觀情況,即外在於當事人的行為的客觀現象(包括第三人的行為)
2.不可抗力的范圍。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1)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
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
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依其約定;(3)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3.不可抗力的免責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違約方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