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執法查處的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㈠ 交通警察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交通警察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應當遵守《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范》和《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主要內容有:
1、交警要文明執法:交警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時,應做到警容嚴整,舉止端莊,語言文明,動作規范,忠於職守,嚴格執法;查糾交通違法行為時應當先敬禮,使用規范用語;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時,應當嚴格執行《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和《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做到文明執法,主動提醒交通違法行為人遵守交通法規;依法扣留車輛時,應當採取措施,保證被扣留車輛的安全,提醒駕駛人妥善保管貴重物品,妥善處理隨車易變質貨物。
2、交警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時嚴禁下列行為:違法扣留車輛、機動車行駛證、駕駛證和車輛號牌;當場收取罰款不開具罰款收據,或者不如實填寫罰款金額;利用職務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違法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非執行緊急公務時攔截搭乘機動車;打罵或者故意為難交通違法行為人;因自身的過錯與交通違法行為人或者圍觀群眾發生糾紛或者沖突;從事非職責范圍內的活動。
3、不得在行車道上檢查車輛:除執行特殊任務外,不得在行車道上攔截、檢查車輛或者處罰交通違法行為;遇有交通違法行為人拒絕停車接受處理的,不得站在交通違法車輛前面強行攔截,或者腳踏車輛踏板,將頭伸進車輛駕駛室,強行扒登車輛責令駕駛人停車;除交通違法行為人駕車逃跑後可能對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以外,交通警察不得駕駛機動車追緝。
㈡ 交通行政執法 法律依據有哪些 (一)行政許可及法律依據: (二)行政處罰及法律依據:
四項均選
㈢ 公路路政執法機構單獨處理損壞公路賠補償案件的執法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嗎,是否有行政後果
是以行政行為介入的。但賠補償案件則不是行政案件,而是民事案件。在這一問題上專,路政既扮演著行政執法屬者的角色,又兼帶著受害者的角色。對於路產損害案件,路政有對相對人(肇事者)處罰的權力,還有向相對人(肇事者)索賠的義務。對於處罰部分,純屬行政行為,是管與被管的角色,不存在調解;而對於賠補償部分,則是民事行為,路政與相對人(肇事者)的地位是平等的,雙方可以協商解決,相對人(肇事者)可以選擇是恢復原狀還是進行經濟上的賠補償,如不能協商解決,可由第三方權威機構對損失作出鑒定,再不能達成一致,任何一方都可向當地人民法院民事庭起訴,由法院對賠補償部分進行判決。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的規定、怎樣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應當按照交通信號使用;在交警現場指揮的情況下,應當按照交警的指揮;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予以保證。通過安全和順暢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條:如果行人,乘員或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應當給予警告或者罰款。不低於5元但不超過50元;如果機動車駕駛員拒絕接受罰款,他或她可以扣留他的非機動車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條: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規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應當給予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減。本法另有規定,按照處罰規定執行。
(4)公路執法查處的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分總則、車輛和駕駛人、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8章124條。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統令於8日頒布,將於2004年5月1日實施。
2011年4月2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它將於1日實施。
㈤ 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有哪幾種
現實困惑
違章超車、超速駕駛和違法掉頭等,已成為不少司機的壞習慣,很多人以為交警抓不到、電子眼拍不到,就可以僥幸逃避處罰,有的車主甚至認為即使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也可以交罰款了事。2015年6月,交警抓到了一名違規駕車的司機章某,章某在駕駛機動車行駛的過程中,因不滿路段擁擠,便一直強行超車,在車道換來換去,不料在換到左車道的時候,後面的車沒有注意到,因此發生擦碰。交警因此對章某進行了罰款,認定章某違章超車。我國法律規定,對於交通違法應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那麼,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有哪幾種?
律師答疑
任何人違反法律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於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也不例外。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主要規定了五種處罰種類。該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依據違法行為的輕重,由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對違法行為人實施上述處罰。本案中,章某違章超車,理應受到處罰。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八條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法律解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反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國《道路安全交通法》明確規定了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對駕駛人起到震懾作用,同時也是為了規范執法人員的行為。
㈥ 對道路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不包括
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應當依據事實和本法的有關規定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對於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指出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後放行。
第八十八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6)公路執法查處的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依法可以採取下列行政強制措施:
(一)扣留車輛;
(二)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三)拖移機動車;
(四)檢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含量;
(五)收繳物品;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車輛:
(一)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未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或者未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駕駛證的;
(二)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駕駛證或者使用其他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
(四)公路客運車輛或者貨運機動車超載的;
(五)機動車有被盜搶嫌疑的;
(六)機動車有拼裝或者達到報廢標准嫌疑的;
(七)未申領《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通過公路運輸劇毒化學品的;
(八)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
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證據需要的,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車輛。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一)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四)駕駛有拼裝或者達到報廢標准嫌疑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
(五)在一個記分周期內累積記分達到十二分的。
第三十三條 車輛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其檢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含量:
(一)對酒精呼氣測試等方法測試的酒精含量結果有異議的;
(二)涉嫌飲酒、醉酒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後駕駛車輛的;
(四)拒絕配合酒精呼氣測試等方法測試的。
對酒後行為失控或者拒絕配合檢驗的,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者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㈦ 交警上路執法有何規定
第三條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應當按照規定著裝,佩戴人民警察標志,隨身攜帶人民警察證件和執勤執法裝備。
第八條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時應當做到:
(一)警容嚴整,舉止端莊,語言文明,動作規范,忠於職守,嚴格執法。
(二)查糾交通違法行為時應當先敬禮,使用規范用語。
(三)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時,應當嚴格執行《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和《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做到文明執法,主動提醒交通違法行為人遵守交通法規。
(四)依法扣留車輛時,應當採取措施,保證被扣留車輛的安全,提醒駕駛人妥善保管貴重物品,妥善處理隨車易變質貨物。
交通警察,指在公安機關內設機構——交通管理警察大隊工作的人民警察。交通警察的職責是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維護城鄉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開展機動車輛安全檢驗、牌證發放和駕駛員考核發證工作;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道路交通管理科研工作;參與城市建設、道路交通和安全設施的規劃和管理。
查看全部2個回答
還在靠月薪攢錢?用這個APP玩10元投資,收入趕超死工資
00:23
10元投資APP
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交警上路執法怎樣才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八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交通警察的管理,提高交通警察的素質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交通警察進行法制和交通安全管理業務培訓、考核。交通警察經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執行職務。 第七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實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應當依據法定的職權和程序,簡化辦事手續,做到公正、嚴格、文明、高效。 第八十條 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按照規定著裝,佩帶人民警察標志,持有人民警察證件,保持警容嚴整,舉止端莊,指揮規范。 第八十一條 依照本法發放牌證等收取工本費,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並全部上繳國庫。 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罰款的行政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施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以及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應當全部上繳國庫。 第八十三條 交通警察調查處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 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的行政執法活動,應當接受行政監察機關依法實施的監督。 公安機關督察部門應當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法律、法規和遵守紀律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 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九條,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當場盤問、檢查。就是說,出示證件,是警察當但是,從《行政處罰法》和《人民警察法》里,我們查到的規定都
根據現在的條款規定,執法人員必須在2人以上才能執法,交警也屬於執法人員之一,持有執法證,故交警不能單獨一人執法。
㈧ 面對駕駛交通出行,有哪些律法啊像違章,違法違交通規則
法律、法規、規章意思都是不同的。法律,如交通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下來是法規,法規在法之下,由國務院頒布實施,法規必須符合法律的要求范圍之內;其次是規章,由國務院下屬部頒發,如交通規則,由公安部向全國發布。
《交通法律·法規·規章》綜合、交通行政執法、交通事故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保險、道路運輸管理、車輛與駕駛員管理、交通稅費、鐵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十一類108件現行有效的法律文件。提供62個重點法條索引,同時列出其配套法規,便於讀者全面迅速查找法律依據。適合法官、律師、交通運輸部門、法科師生等專業人士工作學習使用,同時,也適合大眾自學和運用法律。
一、綜合
公路法/1
道路交通安全法/12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3
二、交通行政執法
行政處罰法/48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
程序規定/60
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
規范/69
三、交通事故處理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
規定/105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
規范/117
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
民法通則/153
侵權責任法/154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
傷殘評定/155
五、交通事故保險
保險法/213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
保險條例/237
六、道路運輸管理
道路運輸條例/263
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
條例/272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285
七、車輛與駕駛員管理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354
二手車交易規范/376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
規定/397
八、交通稅費
車船稅暫行條例/426
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427
九、鐵路交通
鐵路法/449
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461
十、水路交通
港口法/503
水路運輸管理條例/513
十一、航空交通
民用航空法/555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580
現在你通過上述解釋對法律、法規、規章有所了解了,再給你解釋一下什麼是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我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吧,就是在我們國內,都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國外人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在道路交通行駛中,包括行人,都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規,交通規則,這樣交通出行才能各行其道,有序出行,當一方沒有遵守,由於違章造成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你就要承擔由此引發的責任,承擔這些責任,就是民事責任。如果你不是無意中,而是故意開車撞人,就不屬於交通肇事了,承擔的不是民事責任,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了。
希望能給予你幫助
㈨ 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有哪幾類
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應當依據事實和本法的有關規定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對於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指出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後放行。
第八十八條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九十條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9)公路執法查處的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依法可以採取下列行政強制措施:
(一)扣留車輛;
(二)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三)拖移機動車;
(四)檢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含量;
(五)收繳物品;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車輛:
(一)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未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或者未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駕駛證的;
(二)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駕駛證或者使用其他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
(四)公路客運車輛或者貨運機動車超載的;
(五)機動車有被盜搶嫌疑的;
(六)機動車有拼裝或者達到報廢標准嫌疑的;
(七)未申領《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通過公路運輸劇毒化學品的;
(八)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
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證據需要的,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車輛。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一)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四)駕駛有拼裝或者達到報廢標准嫌疑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
(五)在一個記分周期內累積記分達到十二分的。
第三十三條 車輛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其檢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含量:
(一)對酒精呼氣測試等方法測試的酒精含量結果有異議的;
(二)涉嫌飲酒、醉酒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後駕駛車輛的;
(四)拒絕配合酒精呼氣測試等方法測試的。
對酒後行為失控或者拒絕配合檢驗的,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者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㈩ 交警上路執法有何規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復》的相關規定製,交警路面執法的時候,應當出示相關證件。
《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范》
第三條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應當按照規定著裝,佩戴人民警察標志,隨身攜帶人民警察證件和執勤執法裝備。
第八條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時應當做到:
(一)警容嚴整,舉止端莊,語言文明,動作規范,忠於職守,嚴格執法。
(二)查糾交通違法行為時應當先敬禮,使用規范用語。
(三)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時,應當嚴格執行《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和《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做到文明執法,主動提醒交通違法行為人遵守交通法規。
(四)依法扣留車輛時,應當採取措施,保證被扣留車輛的安全,提醒駕駛人妥善保管貴重物品,妥善處理隨車易變質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