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企業業主法律責任
Ⅰ 什麼是私營業主
私營業主就是抄私營企業的老闆。私營企業主的身份:既是資本所有者,又是復雜勞動者。我們國家形成這樣一種觀點是,只把私營企業主看做為資本的所有者,即資本家,而不承認這部分人同時也是復雜勞動者,即勞動人民中的一分子。
(1)私營企業業主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營企業家數量及資本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有和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發展,傳統意義上中國社會的「兩階級一階層」(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構成悄然發生改變。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新社會階層」,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集中分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他們在促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統計,截止2012年1月份,這一階層總人數約為1.5億人,掌管約15萬億元的資本,使用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直接或間接地貢獻著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稅收和40%的進出口總額。
民營經濟佔GDP比重已經超過三分之一,部分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已達到80%以上。目前,民營經濟稅收已佔據了全國總稅收的半壁江山。
Ⅱ 私企 貨款未上交 在法律上會有什麼責任處罰是怎樣的
第一,勞動關抄系的成立以襲用工為標准。沒有勞動合同、沒有交保險也不能否認用工的成立,你和單位有勞動關系,受勞動法律的保護。
第二,企業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員工收取押金或以其他名義收取員工錢物,否則是違法的,離職時可以要求企業退還。如不退,向勞動局舉報,勞動局會下達通知要求其退還,逾期不退,勞動局會下達處罰企業的通知書。
第三,貨款應是企業的債權,員工去收債,收不到算是企業的責任。如果企業有相關規定,收不到債,員工只承擔一定的職務責任。況且企業可以起訴欠債方,員工不可能承擔一切損失及法律責任。
第四,員工可以提前30通知單位要求辭職。辭職是你的權利,與你打的條到期與否沒有關系。貨款是單位的債權,辭職是你的自己的權利,不相關。
第五,你也可以向勞動局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仲裁:解除勞動關系、結算工資、返還押金。
Ⅲ 個人獨資企業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對於企業債務的承擔,雖然個人獨資企業和一人公司比較相似,但是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起責任來和公司出資人相比卻差別很大。公司以企業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公司出資人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而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卻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無限責任是指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投資人以個人的其他財產清償,直至全部清償.
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的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投資人以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不是法人,它的民事權利義務由投資人享有和承擔。在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方式上,有學者認為: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和業主對企業控制的單獨性,決定了法律將獨資企業人格與業主人格視為一體.其無限責任可由投資人直接承擔。但是個人獨資企業和業主畢竟不能等同,作為投資人,其投入到獨資企業的財產是有定數的,既可以是業主的全部財產也可以是業主的部分財產,個人獨資企業的收益也不一定是業主的全部收益。
業主人格和獨資企業人格只能是視為一體,而不能在二者之間畫等號。對於獨資企業來說,其財產相對固定與業主個人財產有所區別。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31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不足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其他財產予以清償。因此,當個人獨資企業對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時,要以企業全部財產予以清償,不足清償時,才由投資人其他財產清償。可見對於個人獨資企業債務我國立法在堅持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的同時,卻改變了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的作法,採取了補充主義,這意味者只有當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時,才以個人的其他財產清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限責任的方式,是通過個人獨資企業來傳遞,在窮盡個人獨資企業財產後,不足部分才以投資人的其他財產清償。而不是把這種責任直接疊加到投資人身上,由投資人的任意財產承擔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的債務承擔問題,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4條有明確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其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由個人獨資企業承擔.
家庭出資經營個人獨資企業的,要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清償債務的無限責任.司法實踐中認定家庭共同經營是有嚴格限制的,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8條規定: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其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它要求必須有明確證據證明是以家庭共同財產出資經營才可以。也就是說只有在申請設立企業登記申請書或有關證明文件中註明,而不是其後實際意義上的家庭共同經營.否則,不能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個人獨資企業債務.
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的無限責任,還體現在企業的解散和清算中,該法第28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存續期間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清償請求的,該責任消滅.
綜上所述,在民事訴訟中個人獨資企業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其無論作為原告或是被告均可單獨作為訴訟主體,無需追加投資人共同訴訟.先由個人獨資企業以企業財產對其債務承擔清償責任.不足清償部分,《執行規定》第七十六條對此進行了明確:被執行人為無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無能力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獨資企業業主的其他財產。由執行部門依法啟動救濟程序,裁定變更執行主體,用投資人的其他財產清償獨資企業債務.由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限責任。
Ⅳ 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業主的法律權利
業主的主導地位主要是通過業主享有的權利來體現的,業主的權利包含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共有權和共同管理權,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介紹業主所擁有的權利。
1.專有部分的所有權
業主對於建築物內專有部分的住宅、經營性房屋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2.共有權
業主的共有權包括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權以及建築區劃內配套建設的公共場所、場地、設施的共有權;共有道路、車位的共有權;建築物區劃內配套建設的車位、車庫的法定用役權。這種共有權包括使用權、收益分配權、危險和妨害的排除請求權。
3.共同管理權
共同管理權是維護共有部位和共有物物理性能以及保證配套設施運行的權利。根據我國《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委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
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包括專有部分的法律責任和共同管理的法律責任,下面就從這兩個方面介紹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專有部分的法律責任
行使專有部分所有權時應承擔的義務:不得損害他人專有部位;不得損害共有部位的義務。
為相鄰業主提供維修便利的義務;對共有部位和共有物承擔的義務;不非法佔有的義務;不非法加害的義務;分攤管理費用的義務;業主不得以不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2.共同管理的法律責任
(一)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來源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Ⅳ 私營業主如何規避用人風險
私營業主如何規避用人風險?答案很簡單,找知根知底的人來用就好了。
Ⅵ 小企業業主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 商業銀行應根據本行發展戰略和小企業業務特點,細分市場,研究各類目標客專戶群的屬經營規律和風險特徵,明確客戶的基本准入條件。
二客戶經理應根據授信種類收集客戶基本信息,包括客戶身份證明、授信主體資格、財務信息等,具體參見《附錄》中的「客戶基本信息提示」。
三客戶經理應關注並收集客戶的非財務信息,包括業主或主要股東個人信息及家庭資信情況、企業經營管理、技術、行業狀況及市場前景等,具體參見《附錄》中的「非財務信息提示」。
四客戶經理應對客戶提供的資料以及所收集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核實,核實的過程和結果應予以記載。核實應以實地調查為主。信息收集與核實可同時進行。
五客戶經理應根據調查核實的信息,編制有關小企業或其業主或主要股東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作為分析客戶財務狀況和償還能力的主要依據。
六客戶經理應根據核實、分析結果,出具書面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應對客戶借款事由、還款能力、現金流量、業主或主要股東個人信用情況進行分析,並對授信品種、金額、用途、利率、服務收費、期限、償還方式、擔保條件等提出建議。
Ⅶ 作為企業業主應該履行哪些法律責任
作為企業業主,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有規定的,都應當自覺遵守,如有違法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Ⅷ 在某私人物業中意外死亡,業主是否負有法律責任
答: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物業管理企業和業主是建立在物業服務合同基礎版上的民事權法律關系,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業主、業主大會委託物業管理企業提供哪些物業管理服務、要達到什麼標准,要通過合同明確約定。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服務。業主是責任主體,物業管理企業是服務主體,雙方之間違反合同的糾紛屬於民事糾紛,要依據《合同法》,通過民事調解或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
Ⅸ 私營企業業主以各種理由拒絕進行工會組建工作,請問是否有法律支持強制執行
你好,工會組織是自願的不是強制性的。
而且你是物業公司就算你有基層黨支部專和人家也屬沒關系。
《工會法》有專門的規定一、工會組織的性質第二條「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人家不設置黨支部你不能強制參加!!
Ⅹ 作為業主,你應該履行那些法律責任
所有企業主都要按照國家的法律開辦和經營企業,並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在開辦和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遵守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依法報稅納稅。
還有安全設施准備的責任,保證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