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物權法律效力

物權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16 09:19:37

㈠ 《物權法》草案現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物權法》草案沒有法律效力。一切法律都必須經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內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才能生效。《物權法》是民事基本法,只有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並根據確定的生效日期到來時才發生效力。《物權法》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經過了四次審議,但由於意見分歧較多,原打算提請2006年的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後來流產了,據權威人士所講,要由明年也就是2007年3月份的九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所以物權法至早要到明年才會開始生效。

㈡ 發生爭議的物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不溯及既往,即新頒布的法律不適用於之前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糾紛),回只適用於答法律實施之後的法律關系。
物權法沒有規定對其實施之前法律關系的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物權法不適用於其實施之前的法律糾紛。
立法
第八十四條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㈢ 物權公示的效力

簡單說物權公示的效力是指在物權法上所產生的公信力和確認依公示方法所取得的物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所謂公信力,是指一旦當事人變更物權時,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了公示,則即使依公示方法表現出來的物權不存在或存在瑕疵,但對於信賴該物權的存在並已從事了物權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認其具有與真實的物權存在時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保護交易的安全。根據物權法定的原則,物權的內容,效力,變動等必須由法律統一確定,不允許依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創設。物權的公示是法律為透明物權關系而採取的強制措施,主要目的在於保護當事人的交易安全,而物權公示保護交易安全的主要途徑就是為公眾提供了解物權的歸屬以及物上所存在的其它支配權。物權的效力如上所述,包括三個方面,即三大效力:
(一)物權轉讓的效力,即未經登記的不動產物權變動以及未經交付的動產物權變動不發生物權之得失變更的法律效力。
(二)權利正確性推定的效力,即推定以不動產登記薄所記載的當事人的權利內容為正確的不動產權利,以動產的佔有為正確的權利人佔有。即使不動產登記薄所記載的物權與實際的不動產物權不一致,或者動產的佔有與實際的動產物權不一致,但無論其是基於權利人,相對人或者不動產登記機關的過錯,登記對任意之善意第三人均為正確,動產佔有人則被推定為所有人。
(三)善意保護的效力,即通過法定方式取得的物權不受原權利人的追奪,即使登記錯誤,從登記名義人處取得物權的善意第三人仍受保護;即使佔有非為權利人,從佔有人處取得物權的善意第三人仍受保護。
上述三種效力的表述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充分說明了物權公示的效力第一個效力亦可以表述為公示對於物權變動的效力。 從各國的規定來看,有四種模式:
⑴意思主義,即物權的變動無須登記或者交付,此為法國立法模式;
⑵對抗主義,即物權變動非經登記或者交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但在當事人之間可產生物權變動的效力,此為日本立法模式;
⑶要件主義,即物權變動必須以登記或者交付為要件,詞為奧地利,俄羅斯立法模式。中國的民法通則也是採用這種立法模式;
⑷形式主義,即物權變動除進行登記或交付外,當事人還應就物權變動作成一個獨立於債權契約的以物權變動為內容的合意,稱為物權行為。

㈣ 什麼是物權的效力

物權的效力:是指來法律賦予物權的作自用力和保障立。
1、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標的物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以上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權具有排除在該物上再成立與其內容互不相容的物權的效力。
2、優先效力。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優先於債權的效力。(例外: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3、追及效力。 又稱物權的追及權,是指物權成立後,其標的物無論輾轉歸於何人之手,物權均得追及其所在而之間支配該物。
4、妨害排除效力。又稱物上請求權或物權的請求權,是指物權人於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時,物權人得請求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以回復其物權的圓滿狀態的權利。

㈤ 《合同法》和《物權法》對無權處分行為法律效力的不同規定急

你好!
物權處分是處分行為,處分的物權,是物權法上的規定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㈥ 什麼是物權,它的優先效力是什麼

優先效力物權的優先效力,也稱為物權的優先權,其主要含義指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利益沖突的權利並存時,效力強的權利排斥效力弱的權利的實現。這種效力的強弱既體現在物權與債權之間,也體現在物權與物權之間。

㈦ 什麼是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相區分原則

  1. 合同效力是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產生的約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為四大類,即有效專合同,屬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2. 物權的效力是指物權基於物權人對物的支配權和物權的排他性而產生的特殊法律效力。物權的效力與物權的權能——佔有權能、使用權能、收益權能、處分權能有關,但並非物權權能本身,而是物權權能進一步發揮作用的結果。

㈧ 物權法與繼承法哪個具有法律效應

大家好,抄我是真相帝!
物權襲法與繼承法目前都是在施行的法律,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物權法和繼承法是調整不同法律關系的法律。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關系;簡單說明,涉及繼承法律關系,需要確定哪些人屬於繼承人、哪些財產屬於遺產范疇以繼承法判斷;繼承財產帶來的產權變更等事宜,用物權法處理。

㈨ 物權的效力問題

1、排他性。《物抄權法》第襲二條規定明確了物權具有「排他」屬性,即具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法律效力,這是法律的強行規定。
例如:我的一個手錶,我可以自己佔有、使用、租憑,他人不得干涉我對自己財物的合法使用,這就是排他性。

2、優先效力。是指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
例如:我將手錶賣給甲,甲付款後,在我交付手錶前我反悔了不願意將手錶出賣,這時我對手錶的物權優先於對甲的債權。即我可以不賣手錶給甲,當然,需要對甲承擔違約責任。

3、追及效力。追及效力主要是物權請求權的一種形式。當標的物由無權處分人轉讓給第三人時,物權人有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
例如:你將我的手錶買給甲,由於你不是手錶的所有者,所以我可以要求確認買賣無效,並要求甲將手錶還給我。

4、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標的物清償請求權、妨止侵害請求權等。

5、債權請求權,是指清償債務請求權,而物的請求權更廣,既包括了返還請求、還包括停止侵權請求、排除妨妨礙請求等。

㈩ 物權的效力

物權效力,是指大陸法民法理論對物權法律效力的概括。通常認為包括三方面:

(1)物權具有對世效力和排他效力,它僅憑借權利人的對物支配行為即可實現,並可排除第三人的不法干涉,它對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具有普遍約束力。

(2)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歸一力,其標的物不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人依法均可向實際佔有人主張權利,追索原物,以回復初始權利狀態。有學說認為,物權的排他力和追及力均應概括為物權的請求權效力。

(3)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有數種權利並存時,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而行使的效力,有擔保債權具有優先於無擔保債權而行使的效力。

(10)物權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條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律師周末上班嗎 發布:2025-09-30 13:49:03 瀏覽:981
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舉報 發布:2025-09-30 13:43:14 瀏覽:754
買賣在耕用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30 13:42:57 瀏覽:689
法治公安者 發布:2025-09-30 13:42:17 瀏覽:712
黃山市第二屆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30 13:33:40 瀏覽:449
國家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09-30 13:32:44 瀏覽:595
住建局的裝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2:58:45 瀏覽:841
工人總是拿勞動法壓廠家怎辦 發布:2025-09-30 12:58:42 瀏覽:10
律師建議婚姻法 發布:2025-09-30 12:53:50 瀏覽:906
勞動合同法第24條的解析 發布:2025-09-30 12:49:15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