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內部科室的印章的法律效力
Ⅰ 公司一般用到哪些印章它們的作用與法律效力如何
公司也可以根據需要刻制稅務章、報關章、內部使用的部門章等。
有一種說法,認為公司公章的效力要大於財務專用章,而財務專用章的效力又要大於合同專用章等其他印章,這主要是公司從自己使用的角度所做的分類,在法律效力上,公司各類印章一般具有同等效力,公司印章是公司意思表示的表現形式而非意思表示本身,公司印章是否發生預期法律效力,主要取決於印章的載體是否體現了公司的意思。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國內市場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經濟交往延續了公章(印章)至上這一解放後政治體制的思維模式或運作模式(其實現在黨政機關仍然是這種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公章即代表了公司意思,從現行有關公司印章的備案等要求可以看出這一模式的影響力慣性,這顯然是違背經濟交往的規律的。
對印章法律效力的評判,是價值判斷而非事實認定,所以主要體現在發生爭議時。簡單舉幾個經常會碰到的情形:
1、偽造印章。如果經鑒定與工商、公安備案的印鑒不一致,一般可認定不代表公司意思,也就是公司無需對此負責。但是,如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有簽字(不是簽章),一般會推定對公司有約束力;如果與相同的交易對象有類似交易並已履行完畢(典型如之前的合同、對賬等),也會推定對公司有約束力。
2、錯用印章。內部印章對外使用,如人力章、行政章對外簽訂合同。印章類型錯誤使用,如對賬單上加蓋稅務章,勞動合同加蓋財務章。一般情形下僅有印章不發生效力,但如蓋章的同時有經辦人簽字,則是否對公司生效取決於該經辦人是否為代理人或合同指定的特定經辦人。
3、分公司印章的效力。根據公司法,分公司不具備法人資格,產生的責任由公司承擔,其地位類似於公司的內設機構。但分公司與普通內設機構因公司法的特殊規定而產生不同的後果,如分公司可以作為民事糾紛中的被告,而內設部門就不行。公司的事務加蓋分公司的印章,一般會對公司有約束力。
Ⅱ 公司各類印章的用途和法律效力是什麼
注冊公司完畢後會領到5枚公司用的印章,這個印章是要到公安局去備案的印章,所以印章把控一旦出了問題可是每個公司都覺得糟心的事情。那麼今天企盈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公司注冊成功後有關公司印章的那些事,希望大家喜歡。
一、公司印章的種類:
(1)公章,用於公司對外事務處理,工商,稅務,銀行等外部事務處理事需要加蓋。
(2)財務專用章,用於公司票據的出具,支票等在出具時需要加蓋,通常稱為銀行大印鑒。
(3)合同專用章,顧名思義,通常在公司簽訂合同時需要加蓋。
(4)法定代表人章:用於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票據時也要加蓋此印章, 通常稱為銀行小印鑒。
(5)發票專用章,在公司開具發票時需要加蓋。
二、印章被盜、搶或丟失了怎麼辦?
首先因為公章在公安機關有備案,所以丟失後第一步應該由法人代表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到丟失地點所轄的派出所報案,領取報案證明。
然後就是持報案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在市級以上每日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做登報聲明,聲明公章作廢。
經過上述程序後,如果確屬印章被盜(搶) ,則該因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
三、合同上沒有加蓋合法有效的公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簽字,合同是否有效?
答案是有效的,除非約定合同生效需簽字並蓋章。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 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因為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民事活動時代表公司,因此僅有法定代表人簽字也能使合同成立生效。
同理,雖然沒有加蓋公章,但如果在合同上簽字的人得到了公司相應的授權,那麼合同一樣是有效的。
四、公章外借他人使用,他人私下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公司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公司印章是其對外進行活動的有形代表和法律憑證,公司負責人或其他管理人員,經過公司授權後,只是印章暫時的持有者和保管者,其行使公司印章所產生的權利義務,應由該公司來承擔責任,而不應由持有者或保管者承擔責任。公司自願將公司印章外借他人使用,應視為公司授權他人使用公司印章,該印章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應由該公司承擔。因此,公章外借他人使用並私下簽訂的擔保合同有效,公司需要承擔擔保責任的。
五、合同上加蓋分公司的印章是否有效?
分公司雖然沒有獨立法人地位,但分公司也領取營業執照,能夠成為民事訴訟的被告,因此在合同上加蓋分公司的印章,一般也認定合同有效,相關的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
Ⅲ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部版門章。
(1)公章在權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證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簡稱,相當於法定代表人簽字。其通常只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合同中約定在同時加蓋合同專用章及法人章時該合同才生效,就需蓋此章。
(3)財務專用章是辦理企業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使用。
(4)合同專用章是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
(5)發票專用章是企業開具發票時使用。
(6)部門章僅限於公司內部使用,對外使用是無效的。
(3)單位內部科室的印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須報總經理批准,由辦公室開具介紹信,到公安機關相關部門辦理刻制手續。
2、 公章的形體和規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公章的啟用
1、 新印章啟用前要做好戳記,並留樣保存,以便備查。
2、 公章啟用應報總經理批准,並下發啟用通知,註明啟用日期、發放單位和使用范圍。
網路-公章
Ⅳ 企業辦公室公章的法律效力問題
公章一般我們專指僅有公司公司名稱的印章,一般公安局准刻一枚。
公章才是對外代回表公司的印章答。
你所說的辦公室章,是公司內部的印章,比如還有其他業務部,財務部也可能有刻章,但都不是對外的,對外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Ⅳ 單位的內部專用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單位部門的印章如果能保證是單位實際所有的,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可以認定其版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超越權范圍可能會被認定無效,所以為了防範法律風險,建議在蓋章前由單位的負責人和經辦人員簽名後蓋章,以充分體現單位的真實意思。有一句話說的好:「公章不會說話,只有人才會有意思表達。」建議在蓋章前要求對方簽名。
Ⅵ 單位合同專用章,財務章和公章的效力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代表對象不同:
(1)單位合同專用章:代表單位簽訂合同。
(2)財務專章:代表公司的財物部屬門。
(3)公章:它的作用是代表公司的法人權力,開工作證明、與外界部門辦理公司業務等,具有代表公司權益的法律效力。
2、作用不同:
(1)單位合同專用章:是單位簽訂合作項目及與供應商或銷售商簽訂供貨合同、銷售合同及其它合同時必須要蓋的專用章,蓋上後合同就具有了法律效力。
(2)財務章:用於與公司財務結算方面的票據,表示經過了財務部門的認可,具有了財稅等方面的法律效力。
(3)公章:具有代表公司權益的法律效力。
3、使用范圍不同:
(1)單位合同專用章:合同專用章專門用於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其只能加蓋在合同上,加蓋在合同之外的文件上無效。
(2)財務章:一般與法定代表人章一起作為銀行預留印鑒,主要用於辦理公司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在涉及公司財務事項時,一般加蓋財務專用章。
(3)公章是公司所有印章中權力最大的一枚章,是公司最高權力的象徵,其代表著公司的意志。只要加蓋了公司的公章,則代表公司對蓋章內容的認可,公司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Ⅶ 部門公章是否有法律效應
拜託 部門的公章 蓋上了就代表這個單位的確認 各個部門負責的不一樣 比如人事的 負責財務就每用不是所有的公章對外都有效力 但是對內都有 不一定是法律 也可能是公司內部效力
Ⅷ 行政機關內設科室能否製作公章
行政機關內設科室不能製作公章。
除各級政府下設的辦公室外,行政機關專的內設機構屬不能製作公章。行政機關的內設廳、處、科、股室,不是獨立的行政單位,沒有獨立對外行政的職能,只能以所在單位的名義開展行政工作,因此不能製作公章。
如果是行政機關的掛靠、代管單位,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里邊的國家公務員局,省發改委下面的物價局、市政府辦公室下面的法制辦公室,不同於機關的內設機構,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職能,應該製作公章。
(8)單位內部科室的印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刻制黨政、國有或集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內部機構的公章,一律憑本單位的上一級領導部門或批准成立的部門開具的證明文件或信函,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經公安機關審查後,發給刻制印章通知單或介紹信、證明等,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字店刻制公章。
任何單位公章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守領導批准制度。即每次使用單位公章都必須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批准同意,若單位法定代表人外出或因其他重要任務不能批准使用,也必須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授權副職等合適人員批准使用。具體經管人員不得擅自使用單位公章辦理任何事情。
參考資料
網路--公章
Ⅸ 公司的部門印章有法律效力嗎或者說有哪些法律效力
印章和簽名一樣,表示「本人或本單位確認或認可此文書的內容」,專用章適用范圍窄,只用於某一類事務的文書,用於其他類文書時無效。一個單位通常有多個專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