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部門章的法律效力
1.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的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專備案的話,通過最屬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2. 復印件上加蓋公章具備什麼法律效力
復印件加蓋出具復印件單位的公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過也要看具體的證書。比如有的證書並不是公章單位出的,那如果想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最好就需要主管部門的印章了。
沒有特別說明情況下,復印件蓋章與原件有同等法律效力。特殊情況下,合同中明確要求提供原件並加蓋公章,那麼復印件則不能與原件同效。
復印件具有與原件類似的法律效力,但是,復印件並不能代替原件,復印件的效力小於原件的效力范圍。請按規章要求辦理,如相關規章文件無明確要求,在核對復印件和原件一致後即可。
(2)最高人民法院部門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
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效力
3.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備案的話,通過最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案例摘抄:
4、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
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相關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提字第184號鄒春金與陳懷深、海南魯泉實業有限公司、王洪英、崔傳珍、陳延峰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案
裁判摘要:
關於轉讓合同上加蓋的公章問題。根據本案證據顯示的內容,魯泉公司成立後,沒有向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公章備案;魯泉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一審法院委託海南公平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意見可反映,魯泉公司的兩枚公章在公司年檢、經營管理中均先後使用過。魯泉公司主張合同上加蓋的該枚公章系劉法亭私刻使用、魯泉公司不認可,但就此沒有充分證據證實,且與案件證據反映的內容不相符,本院不予採信。況且,陳懷深作為與魯泉公司簽訂合同的相對人,根據經濟交往常理,客觀上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合同上加蓋的公章系魯泉公司使用的印章。至於魯泉公司使用公章不規范的問題,不屬於本案審查的范圍。因此,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4. 最高法裁判觀點:未加蓋印章如何認定行為的性質
您好,
1
最高人民法院(2000)知終字第3號
至於1999年2月14日被上訴人致阜寧除塵廠的函雖未加蓋印章,但此系被上訴人單方告知行為,只要有關信息是真實的並送達於被告知人,能夠使其知悉告知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即發生告知的法律效力。被告知人對未加蓋印章的表面殞疵,應當及時提出異議,不能以存有表面殞疵即當然認為在法律上不具有告知的效力。原審原告和上訴人在庭審中均承認阜寧除塵廠已收到該函,且對該函本身的真實性並無異議。上訴人和原審原告就此所提意見不能成立。
2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470號
2011年1月23日道隧公司與陳建春簽訂《退場協議》,羅滿在道隧公司授權代理人欄及甲方代表人欄簽字捺印,道隧公司雖未加蓋印章,但根據33號文及《會議紀要》的內容,表明道隧公司事先已對羅滿簽訂《退場協議》做出了承諾,確認羅滿的簽約行為代表道隧公司。《退場協議》是道隧公司與陳建春為了對陳建春施工的工程進行結算並作出確認的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對道隧公司具有約束力。
3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86號
李銀燈與中樂公司於2015年9月7日簽訂的《協議書》並非以宏成公司的名義簽訂,宏成公司既未加蓋印章確認,也未事後追認。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該《協議書》對宏成公司不發生法律效力。二審法院結合李銀燈在金豪公司的任職情況以及上述《協議書》的具體條款內容,認定李銀燈不構成表見代理,依據充分。中樂公司就此提出的原判決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等再審事由,亦不能成立。
4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2225號
關於安興公司是否已免除甘國工的連帶擔保責任問題。甘國工提交《執行和解協議》和《同意書代申請書》,用以證明安興公司已免除其連帶擔保責任。本院認為,兩份書面證據的真實性不能確認。即便真實,也不足以證明甘國工的主張。該兩份證據系在另案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達成的協議。另案申請執行人是齊河縣匯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孫福民,安興公司並非《執行和解協議》和《同意書代申請書》的當事人,亦未在兩份文件加蓋印章。《執行和解協議》和《同意書代申請書》均表述為申請執行人解除對甘國工的連帶保證責任,即使安興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張丁友在《同意書代申請書》上簽字,亦不足以證明其系代安興公司作出免除甘國工案涉擔保責任的意思表示。孟慶柱系代表孫福民在《同意書代申請書》簽字,並非作為安興公司的代理人。甘國工主張孟慶柱系安興公司代理人,缺乏依據。故上述證據不足以證明安興公司已免除甘國工案涉連帶保證責任。
5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2341號
關於原審判決對於《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及「結算單」的效力認定是否錯誤的問題。耿岳和徐建國2014年1月10日簽訂的《補充協議》上,僅有兩人的簽名,雙方均未在協議中加蓋公司公章。2014年11月1日簽訂的《還款協議書》雖有經辦人簽名並蓋有尾號為719的一建公司公章,但該公章已於2013年9月30日由西寧市公安局銷毀。原審判決據此認定《還款協議書》無效,並無不當。建宏公司稱在另案中,一建公司使用被注銷的尾號719印章與他人簽訂的合同被人民法院認定為有效,但因該案與本案具體情況不同,缺乏關聯性,其關於原審判決認定《還款協議書》無效錯誤的申請再審理由不能成立。在建宏公司未能提供證據證明一建公司授權耿岳簽訂協議或一建公司事後追認合同效力的情況下,一建公司對《鋼材購銷合同》的追認效力並不必然及於《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因此,《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對一建公司不發生效力。對於「結算單」而言,沒有證據證明在「結算單」上簽名的任富榮、趙浩、楊波等人具有代表一建公司與建宏公司進行鋼材款項結算的權利,也並不能以鋼材送貨單由任富榮、楊波簽字而當然推定其被授權代表一建公司進行結算,故「結算單」對一建公司也不發生效力。綜上,建宏公司認為《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及「結算單」對雙方存在約束力的主張不能成立。
5.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偽造印章罪的司法解釋是怎麼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規定,分別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定罪處罰。
對於2015年10月31日以前提起的民事訴訟,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對於2015年10月31日以後提起的訴訟,《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6)最高人民法院部門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司法解釋
關於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犯罪的處刑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關於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犯罪的處刑規定。這里的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包括偽造虛假的居民身份證和對真的居民身份證進行塗改,改變姓名、年齡等。
根據犯罪情節輕重,本款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犯罪規定了兩檔處刑:1.情節一般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情節嚴重的」,主要是指偽造、變造的次數多、數量大的;非法牟利數量大的;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等等。
7. 法院在文書上寫著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終止息訴罷訪,卻沒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嗎,
法院在文書上寫著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終止息訴罷訪,卻沒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嗎,應該有印章
8. 部門公章是否有法律效應
拜託 部門的公章 蓋上了就代表這個單位的確認 各個部門負責的不一樣 比如人事的 負責財務就每用不是所有的公章對外都有效力 但是對內都有 不一定是法律 也可能是公司內部效力
9.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部版門章。
(1)公章在權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證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簡稱,相當於法定代表人簽字。其通常只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合同中約定在同時加蓋合同專用章及法人章時該合同才生效,就需蓋此章。
(3)財務專用章是辦理企業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使用。
(4)合同專用章是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
(5)發票專用章是企業開具發票時使用。
(6)部門章僅限於公司內部使用,對外使用是無效的。
(9)最高人民法院部門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須報總經理批准,由辦公室開具介紹信,到公安機關相關部門辦理刻制手續。
2、 公章的形體和規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公章的啟用
1、 新印章啟用前要做好戳記,並留樣保存,以便備查。
2、 公章啟用應報總經理批准,並下發啟用通知,註明啟用日期、發放單位和使用范圍。
網路-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