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責任制度

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責任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3-16 15:13:51

❶ 3.試論價格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的異同 同 以上任選其一,2500字.

論價格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
摘要:我國的市場經濟正處於創立和發展時期,經營者的競爭行為還很不規范,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層出不窮,正當競爭的秩序也比較混亂,有的表現還很突出。相比之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范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執法手段和法律責任與現實經濟生活存在著明顯的不適應,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缺乏可操作性,對經濟領域中出現的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缺乏周密規范,造成了對不正當競爭行為查處力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關鍵詞:價格 競爭 法律制度
(一)、不正當競爭的概念
正當競爭行為泛指在商業活動中,各種與誠實信用的商業道德相悖,並為法律法規所禁止的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分為不正當行為和限制競爭行為兩種。在限制競爭行為中,又包括公用企業或者其它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限制競爭行為。所謂限制競爭行為,是指妨礙甚至完全阻止或排除市場主體進行競爭的行為。
(二)、不正當競爭的構成
任何違法行為 ,均包括主客觀兩方的構成要件,主觀要件,既違法行為人必須是明知自己的行為與誠實信用的商業道德相悖,但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潤而濫用自身的經濟優勢或採取違法手段,破壞公平競爭的原則,來排擠競爭對手,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所以,其主觀目的性很強。第二,是客觀要件,即違法行為人必須具有違反法律、法規所禁止的行為。
(三)、不正當市場競爭案例
我所在單位是雲南省一家中小型白酒企業,該企業生產的「滇石」牌系列白酒遍及雲南省各城市及省外,2006年該企業在全國眾多酒企中,「滇石老窖」白酒以超凡脫俗的外觀設計,風格獨特的口感,贏得中南亞國家的出口權,並草簽了一份年出口朝鮮「滇石老窖」白酒70萬美元的銷售協議。當我們沉浸在再次獲得出口貿易權喜悅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貴州興儀××酒廠生產了一個名為「慎石老窖」白酒,也逐漸面市,並率先佔領了我省紅河洲、開遠、個舊、元陽、南沙、蔓耗、河口等地,當我廠銷售人員向企業領導匯報情況時,該酒已經進入越南邊境,並在多家餐館、超市、商場、酒店、批發商,取代我廠生產的「滇石老窖」白酒,因為我廠所生產的白酒是純糧食釀造,不屬於酒精勾兌,所以在成本上就高於貴州興儀××酒廠生產的「慎石老窖」白酒,每件批發價5.2元的差價。為此越南的餐館、超市、商場、酒店、批發商,根本不跟我們講質量和成本,只談批發價格。幾個經銷商說:你看看你們雲南的酒和貴州興儀的酒從外觀包裝設計到字體還有瓶型不都是一樣的么,幹嘛要比人家的貴啊?我廠市場部經理解釋說:我廠生產的「滇石老窖」白酒是純高粱釀造不含一滴酒精在裡面,「滇石」是我廠的注冊商標,就連外觀設計也是我們張總自己設計的。一個經銷商說:都差不多嘛,不就是酒么,幹嘛有那麼高的差價啊?如果你們雲南「滇石老窖」白酒的價格和貴州興儀××酒廠「慎石老窖」的價格一樣,我們還會考慮接受,如果高於貴州興儀××酒廠的價格,那我們還是選擇接受他們的酒。
(四)、執法手段和法律責任缺乏可操作性
作為反不正當競爭行為主管機關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案件時,往往顯出執法職權和執法手段力度不夠,缺乏扣留、查封、強行劃撥等強制手段,以致有人把《反不正當競爭法》比喻為「給槍不給子彈」的法律。執法手段太弱嚴重影響了行政執法的效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中,尤其是查處假冒、仿冒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時,往往避開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而最大限度地適用具有強制措施的《投機倒把行政行為處罰暫行條例》。嚴格地講,這是違背適用法律優先於行政法規原則的。為解決執法手段的不足,有的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公、檢、法部門聯合執法,借用他們的執法手段進行執法。這些做法既不符合法治原則,也大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執法成本。另外,國家立法機關在賦予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保全措施方面,採取了高門檻的授權原則。如《商業銀行法》第30條規定,對單位存款,商業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個人凍結、扣劃,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行政處罰法》第51條規定,根據法律規定工商管理機關有權將查封、扣押的財務拍賣或者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這樣一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地方反不正當競爭法規規定的查封、扣押、劃撥等行政強制措施進行辦案,將又會陷入困難的境地。
(五)、應增加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定
我國經濟體制正處於轉軌變型時期,舊的體制正在消失,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形成。這種新舊體制交替在競爭秩序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導致許多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出現。我國現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根據當時經濟領域不正當競爭的情形,只規定了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每種行為都有明確的適用界定,致使許多新出現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無法納入到現行法律的調整范圍。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也限制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商標、專利、版權法的後盾法的作用的發揮。人們曾形象地把傳統知識產權的三項主要法律(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比作三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而把反不正當競爭法比作在下面托著這三座山的海水,商標、專利、版權法管不到的違法行為,由《反不正當競爭法》來管。如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雖然為專利法保護不到的發明創造提供了更寬保護,但仍比較弱。而如何在版權法之外提供更寬的保護,還沒有相應的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本應保護到商標法所管不到的違背誠實信用的商業行為,僅以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作為不正當競爭,為了彌補《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不足,一些地方性法規細化、拓展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范圍。但是,按照《行政處罰法》第11條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因此,建議在修訂和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時,第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採取概括加列舉的方式,明確規定一般條款,並為一般條款設置相應的罰則,以適應紛繁復雜的現代經濟生活,同時也避免以行政立法、地方立法、部門立法修改基本法律之嫌。第二,設定兜底條款,及時規范經濟生活中新出現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為了防止行政執法的隨意性影響統一的市場體系的確立,可以採取提高認定機關等級的辦法予以限制,以此增強對各種新出現的或者將會出現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控制力,促進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工作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 楊紫烜主編:《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張傑林、趙康、譚玲著;《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新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版。
3.孔祥俊著:《反不正當競爭法新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4. 邱本著:《市場競爭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❷ 反不正當競爭法有沒有知識產權法定賠償制度

反不正當競爭法有知識產權法定賠償制度。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
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❸ 試論價格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的異同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1、假冒仿冒商業標志行為
類別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2)仿冒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
(4)偽造或者冒用質量標志、產地
危害:損害了正當經營者的利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2、虛假宣傳行為
3、商業賄賂行為: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
商業賄賂的表現形式
直接行賄受賄--贈送或接受財物、金錢等
賬外暗中的回扣--商業賄賂的主要表現形式
4、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商業秘密的概念與要件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構成要件:
☞非周知性或秘密性:「不為公眾所知悉」
☞價值性:是指商業秘密通過現在或將來的使用,能為權利人帶來現實的或潛在的經濟利益。
☞實用性:是指商業秘密能夠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現實問題,為權利人創造出經濟上的價值。
☞採取了保密措施:合理即可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類型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危害:商業秘密是經營者特有的專有技術,經營訣竅,它構成了經營者的市場競爭優勢,對於經營者的生存發展,關系重大。侵犯商業秘密不僅侵犯了商業秘密權利人的權利,給權利人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
保護方式:
☞通過侵權法和合同法予以保護
☞通過商業秘密的專門立法進行保護
☞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保護
5、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法律允許正當的有獎銷售,限制不正當的有獎銷售。
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法定類型:
(1)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2)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3)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
6、商業詆毀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一般條款是指:規定執法機關或法院在法律具體列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外認定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要件的抽象的或者概括的規范。

❹ 《反不正當競爭法》首修對具體制度是如何進行設計的

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稱為「市場經濟憲法」。時隔24年,反不正當競爭法迎來首次大修。不久前,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此次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提高了對侵權行為的法定賠償數額。這對很多可能的被侵權人而言,可以及早獲得賠償,對於人民法院而言,也可省卻不少繁瑣細致的對事實的審理之苦,是一件好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們對提高司法能力的放任。知識產權審判,應當採用與之相匹配的財產制度和經濟學理論。過分依賴所謂的法定賠償,容易助長農業經濟思維,不啻於不當的濫用調解制度,不利於司法水平的提高。

❺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原則

《反不正當競爭法》基本原則為: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

1、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經營者能夠根據自己內心的真實意願來參與特定的市場交易活動,設立、變更和終止特定的法律關系。自願原則之所以被《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基本原則規定下來,在於自願原則是包括市場交易在內的一切民事活動的主要前提。

2、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指任何參與市場交易活動的經營者的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權利能力,在平等的基礎上平等協商,任何一方都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平等原則的規定,與我國《民法通則》相一致。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一般是指在市場交易中應當公平合理、權利義務相一致。一般來講,公平、公正等屬於社會道德觀念,在實踐中人們常用它來對某種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行為進行評價和判斷。在市場競爭中,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的競爭才有可能談得上是平等的競爭。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可以簡稱為「誠信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既是現代市場經濟中公認的商業道德,同時也是道德規范在法律上的表現。

(5)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責任制度擴展閱讀

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局長楊紅燦表示,當前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虛假宣傳行為,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經營者對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的狀況、用戶的評價、曾獲得的榮譽等,做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另外一種是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虛假宣傳的條款進行了完善,對虛假宣傳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細化。也即今後除了對自己產品的虛假宣傳外,幫助他人進行刷單、炒信、刪除差評等行為,也將受到嚴厲查處。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說,標准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相關,標准化法修訂從一開始的立法宗旨到各項具體制度的設計,都貫穿標准化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❻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內容是什麼

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會議於1993年9月2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並於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法共五章三十三條,主要規定了總則、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內容。

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經營者包括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職業道德。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應遵守下列規定,否則即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1.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做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2.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3.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亦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4.經營者不得採用購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但必須如實入帳。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也必須如實入帳。

5.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發布虛假廣告。

6.經營者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業秘密。侵犯他人的商業秘密有三種情況:(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3)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7.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方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但下列情況除外:(1)銷售鮮活商品;(2)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3)季節性降價;(4)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

8.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9.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1)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2)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3)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

10.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11.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對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經營者,《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四章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包括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❼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侵權責任法的關系是什麼呀謝謝啦~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侵權責任法隸屬於不同的法律體系。侵權責任法屬於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則是針對特定行為設立的綜合管理法律。所謂綜合,主體體現在法律責任方面。反不正當競爭法就特定主體的特定行為設立了涵蓋民事、行政、刑事的多種法律責任,而侵權責任法設定的法律責任局限於民事責任。從民事責任角度來看,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以被看作是侵權責任法的一個特別法;而從行政和刑事責任來看,反不正當競爭法超出了侵權責任法的范圍。因此,不宜簡單地把反不正當競爭法與侵權責任法看作是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

❽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名事法律制度的關系是什麼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的區別與聯系

反不正當競爭法和知識產權法是兩項重要的法律制度,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筆者在此試圖提出自己的拙見,就教於法律同行。
所謂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指通過制止市場交易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來維護經濟秩序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最初源於民法中的侵權法。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民法著眼於個人利益的平衡,其侵權責任以實際損害為前提條件;而反不正當競爭法在保護競爭者個人的同時,還直接以公共利益為保護對象。另外,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以競爭關系為條件,而個人權益的損害卻不是必要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公共利益的色彩日益濃厚,逐漸轉化成為一種市場行為控製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客體是市場競爭所涉及的各方面主體的合法利益:
(1)競爭者的利益。體現在保護競爭者的勞動成果和活動自由兩方面。所謂勞動成果包括競爭者的商譽、商標、經營經驗、商業秘密以及其它獨特的成果。活動自由是指保證競爭者有施展其經營本領的自由。

(2)公共利益。保護競爭者能正常地發揮其經營能力, 為社會提供貨真價實的服務和商品,保證社會的整體秩序。
(3)消費者利益。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消費者的利益也成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直接客體。

總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值得注意的是,若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可以說商標法和商業秘密法都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組成部分,甚至專利法、著作權法中也有直接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條款。而知識產權保護本身對於制止不正當競爭也有著積極的作用,這不過是所有法律制度之間相互配合的一個例證而已。
知識產權是人們依法對其在科技、文化、工商業中的智力成果及其他相關成就所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的客體主要是智力創造成果,但是並不僅僅限於智力成果,諸如工業產權所保護的商標、著作權中鄰接權的客體等,都不是或者至少主要的並不是智力創造成果,而是商業經營、機械製作或者投資行為的直接成果。保護它們並不是為了鼓勵智力創造,而是為了保護投資或者勞動投入的收益。所以,歸納起來,知識產權的客體就是智力成果和其他相關的工商業成就,可簡稱為智力成果及相關成就。
知識產權一般被劃分為兩部分,即著作權和工業產權。其中前者的客體是文學、藝術、科學作品,其主體是文化創作者,而後者的客體是技術發明創造以及商業領域中的成就,其主體是技術創作者和商業經營者。不過,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新客體同時具備作品和工業技術成果的雙重屬性,例如計算機程序和電子資料庫等,它們都被納入了著作權保護的范圍,從而沖淡了著作權作為文化產權的色彩,著作權和工業產權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了。
從理論上來看,知識產權具有以下屬性:首先,知識產權是私權,它是由私法確定的關於私人利益的權利。其次,知識產權是准物權,即它是權利人對特定的客體的支配權。這個特定的客體就是智力成果及相關成就,它們是無形的,但是,它們也可以特定化,對人類有使用價值,而且能夠為人所控制,所以它們屬於廣義的物,一般物權原理也適用於知識產權。但是,因其客體的無形性質,知識產權具有一些特殊性,例如地域性,時間性。再次,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統一。這種雙重屬性在著作權上體現得尤其充分。它一方面賦予作者復制權、發行權和改編權等財產權利,另一方面又賦予作者發表權和署名權等人身權利。最後,知識產權是絕對權,這意味著權利人享有積極的權能和消極的權能,前者指權利人對其智力成果及相關成就享有使用權,後者是指權利人有權禁止他人使用其智力成果及相關成就。
知識產權法即是調整因上述智力成果及相關成就所產生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我國法學界通常把它視為是民法的一部分,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對之作了專門規定。但是,知識產權法中的工業產權法又往往被看成經濟法的組成部分。盡管如此,知識產權法仍具有較突出的相對獨立性,其各項法律在以民事實體法為主的同時,還包括行政法、程序法甚至刑事法律方面的條款。

❾ 試論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的異同 求幾篇論文

1 反壟斷法概述
壟斷的法律概念是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矛盾日益激化,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損害,迫使各國政府通過制定法律來對這些佔有市場優勢的市場主體阻礙競爭的行為規制而形成的。因此,一般都認為反壟斷法是禁止行為人排除或者限制市場競爭的行為(或統稱為反競爭行為)的法律部門或者法律規范的總稱;反壟斷法所禁止的反競爭行為有購並、聯合行為或者濫用市場支配力量行為等。從形式意義上講,反壟斷法是調整反壟斷法律關系的法典,也即是指法典意義上的反壟斷法;實質意義上的反壟斷法是指調整反壟斷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1禁止限制性協議、決議或者協同行為的內容
橫向聯合橫向聯合主要是指卡特爾,即法律上相互獨立的企業為了共同的目的, 相互在市場方面達成限制競爭的協議或進行某種協調,從而限制企業在市場競爭方面的自主權。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一般把卡特爾分為兩類,一類適用"本身違法原則",即出現這類卡特爾即視為違法,無論其造成的具體後果如何,一般包括價格卡特爾、限定生產數量的卡特爾和劃分銷售市場的卡特爾;除此之外其他類型的卡特爾應適用"合理原則",即根據訂立卡特爾的目的和後果判斷是否嚴重損害了競爭。德國《反對限制競爭法》第2條至第8條就以列舉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適用合理原則的卡特爾,包括條件卡特爾、折扣卡特爾、結構危機卡特爾、合理化卡特爾、專業化卡特爾等九類,又根據它們的影響程度分為登記卡特爾、可駁回卡特爾和需批準的卡特爾。這些卡特爾增強了企業的生命力並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1]縱向聯合縱向聯合指不同經濟階段的企業間所訂立的協議,主要表現為限定轉售價格、壟斷用戶後向一體化、獨家銷售協議、知識產權協議以及縱向非價格約束等。其中限定轉售價格應適用"本身違法原則",其他的縱向聯合可適用合理原則。
1.2禁止濫用獨佔地位(支配地位)的行為 企業通過正當競爭或者法律規定等合法取得獨佔地位,是在所難免和合法的,法律一般對此不予干涉。但如果具有獨佔地位的企業濫用其獨佔地位,實施限制競爭行為,如排擠競爭對手,損害消費者權益,則為反壟斷法所禁止。
1.3控制集中或者並購 控制集中或者並購。"集中"(concentra-tion)主要是歐盟競爭法的用語,是指企業通過合並、收購或者聯營等方式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控制集中的制度是反壟斷法的重要內容,包括符合競爭法規定條件具有限制競爭可能的集中的核准制度等。

❿ 試論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的異同

一題二問,簡單回答:
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廣義同屬於競爭法律制度范疇;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反壟斷法律制度主要是通過反壟斷和反對限制競爭,使市場保持一種競爭的態勢,保證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者;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是假設市場上有足夠甚至過量的競爭者時候,各競爭主體競爭行為不得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提問者問題既然是論文,則超出了知道行家所能提供的回答范圍,建議去所在圖書館進行檢索、論寫:
處於對提問者問題的敬意,特簡單列出提綱,備用:
題目: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異同
提綱:
一、反壟斷法律制度概念、歷史沿革、特徵;
二、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的概念、歷史沿革、特徵;
三、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相同處;
四、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不同處;
五、關於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異同論證對我國反壟斷法律制度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構建的建議

熱點內容
什麼樣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15:03:16 瀏覽:185
贊成難民法 發布:2024-05-05 14:46:28 瀏覽:740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寫辭職書 發布:2024-05-05 13:30:10 瀏覽:550
刑法71條和69 發布:2024-05-05 11:18:48 瀏覽:650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4-05-05 10:11:50 瀏覽:381
代繳社保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05:02:59 瀏覽:523
經濟法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什麼 發布:2024-05-05 02:06:04 瀏覽:816
法律援助農民工存在問題 發布:2024-05-05 01:13:58 瀏覽:438
審計法治建設路徑 發布:2024-05-05 00:23:17 瀏覽:79
司法考試主觀題答案 發布:2024-05-04 23:13:15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