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介紹人法律責任
① 有關涉嫌工程詐騙案中牽線搭橋的介紹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按照你所說復的,是詐制騙罪的共犯,也就是構成詐騙罪。
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現在共同犯罪行為可以分為實行行為、組織行為、教唆行為和幫助行為,你所說的中間人,可以是進行其中的任何一種行為。
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通過意思聯絡,認識到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決意參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
如果你說的牽線搭橋的介紹人沒有詐騙罪的犯罪故意,那就不是共同犯罪,自然也就構不成詐騙罪了。
② 電話詐騙介紹人有責任嗎
肯定有責任,你完全可以認為,他拿了好處而給你推薦的。
③ 合同詐騙介紹人有罪嗎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同民事欺詐行為的區別:
(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於經營,藉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並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合同的民事欺詐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而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是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等騙取受欺詐方的信任。
(3)欺詐財物的數額不同。
(4)欺詐侵犯的客體不同。民事欺詐的客體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欺詐方騙來的合同定金、預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債的表現物;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
(5)欺詐的法律後果不同。民事欺詐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可使之無效。若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引起訴訟,則由民事欺詐方對其欺詐行為的後果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而合同詐騙罪是嚴重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行為人對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後果要負擔雙重的法律責任,不但要負刑事責任,若給對方造成損失,還要負擔民事責任。
(6)欺詐適用法律不同。民事欺詐雖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處在一定的限度內,故仍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他人公私財物為目的,觸犯刑律,應受到刑罰處罰,故由刑法規范調整。
可見,兩者在主觀惡性,內容和手段,社會危害性等方面均有明顯區別。
④ 介紹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商業活動中的介來紹人在合同自法上屬於居間行為,構成居間合同。
第四百二十四條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四百二十五條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
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⑤ 金融詐騙中間介紹人是否犯罪
金融詐騙中間介紹人是否犯罪要看:1、如果介紹人對詐騙行為在事前不知情,只是起到了介紹和聯系的中間作用的,而且也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則介紹人沒有法律責任,不需對被騙負責。2、如果介紹人在事前知道(包括應當知道)一方企圖詐騙,甚至和對方一起合謀詐騙的,則介紹人和詐騙者構成共犯,要和詐騙者一起承擔法律責任。如果詐騙金額較大的,則構成詐騙罪,介紹人也要承擔刑事責任。3、如果介紹人在事前不知情,但收取了服務費,那麼,介紹人也應該負有法律責任。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⑥ 以辦工作為由詐騙介紹人承擔什麼責任
以辦工作為由詐騙介紹人承擔詐騙的責任。涉嫌詐騙。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⑦ 詐騙案中間介紹人有罪嗎
詐騙案的中間介紹人也是有罪的,因為他一般的和詐騙犯,他們都是通俗的關系
⑧ 被騙後介紹人負連帶責任該賠多少
您好,首先新需要看介紹人有沒有共同詐騙的故意,然後需要看居間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不能一概而論。
⑨ 在被詐騙人不知道自己被詐騙以前介紹別人一同被詐騙,介紹人會承擔哪些責任
你可以做證據一同指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