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廠價具有法律效力嗎
⑴ 產品報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帶有公司標識的統一格式的報價單,屬於要約邀請,不具有要約的法律效力。
2、多次交易過程中使用的同格式報價單,根據交易慣例,接受報價單的人一經同意,交易即達成的,屬於訂立合同中的要約行為,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⑵ 合同怎麼樣才有法律效力
有效合同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合同生效即合同發生了法律約束力。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一定條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這些條件常常被稱為合同的有效要件。各國法律一般都規定以下條件為合同的有效要件:
1、 主體合格,即訂立合同的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資格。作為公民個人,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年齡,且智力發育健全;作為法人,必須經過合法的登記注冊,並且在自己的經營活動范圍內,才能作為合格的當事人訂立合同;一些非法人的組織、團體在一定范圍內也可以成為合同當事人。
2、 意思表示真實,即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整個過程中所提出的要約或承諾的內容,都是自己獨立意志的表現,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總是與其外在表現相符的。但是,由於某些主觀上或客觀上的原因,也可能發生兩者不相符的情形。例如,當事人一方故意捏造假情況或隱瞞、掩蓋真相,這就會使另一方當事人形成錯誤認識而訂立合同;又如,一方當事人利用另一方的某種急迫要求而進行要挾或採用其他方法強迫其接受某些極不合理的條件而訂立的合同,等等。上述情況下所訂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不真實,因而不受法律保護。
3、 內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內容合法,主要是指標的合法,即合同標的不屬國家明令禁止買賣的物或法律、政策所不允許的行為,或者須特價但未經許可要經營的物或行為。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合同內容合法,還包括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合法、價格合法以及當事人的目的無規避法律之意,沒有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等。形式並非所有合同的有效要件,但也有例外。例如,關於不動產的買賣,各國法律一般都規定須採取要式合同進行。這類合同,要式形式即其生效的法定條件。
⑶ 訂購單和供貨合同是否都具有法律效益
1,具有客戶簽名的訂購單等同於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違約要負違約責任;回
2,供貨合同具有法答律效力,雖然合同上沒有單位的印章,但是,簽約代表的行為是職務行為,他的簽字代表單位。
訂購單如果具有合同的要件和內容,則對雙方有法律約束力。否則只是一方的要約,合同未成立,對雙方無約束力。供貨合同只有簽約代表的簽字,則要看簽約代表是否有單位的授權,有授權當然是有效的;如無授權,則看他的身份,如果是供銷員,同樣是有效的(屬表見代理)。單位應當履行合同,承擔相應責任。
⑷ 價目表有法律效力嗎
現實問題
孔某收到一份某公司的辦公用品采購價目表,當孔某傳真給該公司欲專購買的辦公屬用品詳單後,卻被該公司告知,該辦公用品采購價目表已更新,新表會在三天內寄送給孔某,原表已作廢。那麼,該公司的說法符合法律規定嗎?
律師解答
所謂要約,又稱發盤,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兩個條件:(1)內容具體確定;(2)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所謂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從法律性質上看,要約是旨在訂立合同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意思表示行為,要約對要約人具有約束力,違反要約,要約人要承擔法律責任。而要約邀請是一種事實行為,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行為人違反要約邀請,並不承擔法律責任。
價目表為我國《合同法》所明確規定的要約邀請,而要約邀請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因此本案中公司的行為是符合規定的。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⑸ 假一賠十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商家為了招徠顧客,往往會打出類似「假一賠十」的標牌。雖然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對假貨給予二倍的賠償,但這並非禁止性的規定,不排除可以按照消費者與商家的具體約定來賠償,比如「假一賠十」。商家作出此類承諾,屬於自願加重義務情形,且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商家自身是格式條款制定者,發生糾紛時,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因此,遇到這類糾紛時,只要顧客要求對方十倍賠償,法律是支持的。實踐中有此類案例,2006年8月30日,王雪楓等3位消費者起訴環球設備通訊公司龍華二店不兌現「假一賠十」承諾一案在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龍華法庭開庭審理。該案歷時一年多的調解、庭審等程序後,法院最終宣判:環球設備通訊公司賠償王雪楓等3位消費者每人10倍的手機款、鑒定費500元、工商信息查詢費60元。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卷三第7題就考了這樣一道題「甲手機專賣店門口立有一塊木板,上書『假一罰十』四個醒目大字。乙從該店購買了一部手機,後經有關部門鑒定,該手機屬於假冒產品,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罰十』的承諾」。而該題給出的參考答案是「.『假一罰十』是甲自願作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認定為有效」,這充分說明深圳市寶安區法院的判例已經得到我國學界普遍認可,成為一個具有標桿效應的判例。謝謝閱讀!
⑹ 規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說,以上問題抄有法律條文支持襲
你們公司後來下發的相關規定,是已經簽訂合同後的一個補充。
根據合同法61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也就是說,這個規定是合法的,但是需要對方同意。雙方協商解決。
既然是雙方協商解決,當然要雙方簽字了。
⑺ 什麼叫出廠價 什麼叫到廠價
到廠價是銷貨方將貨物送到購貨方的價格。
出廠價是工礦企業向商業部門或其他生產單位出售商品的價格。是工業品進入流通領域的最初價格。由成本加工業利潤和稅金構成。是制定工業品批發與零售價格的基礎。
臨時價格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產品價格管理許可權屬中央,而臨時價格的定價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另一個是臨時價只限中小型企業執行。制定臨時出廠價格的原則是成本利潤率不得超過5%,臨耐出廠價格高於全國統一定價的幅度不得超過20%。
(7)出廠價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用戶報價注意事項:
1、報價應以商品的使用價值為依據任何企業銷售產品的目的都是要使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得到補償並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談判中所報的價格只有能夠補償生產該商品所付出的成本費用,企業銷售該商品才有經濟意義。
2、報價應注意啟迪購買者的購買慾望企業的產品終只有被購買者購買,其價值才能終實現,而購買者是否願意購買企業的產品,關鍵是看該產品及其所定的價格是否符合購買者的意願。要使產品價格符合購買者的意願,在報價時就應注意研究目標顧客的購買心理和購買行為。
3、所報價格應清楚明了價格條件是交易談判的要件,要求清楚、肯定、明確。報價商品、數量單位、幣種及貨幣單位都應作明確規定,這樣便於雙方減少分歧,提高談判效率。
⑻ 什麼樣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關於欺詐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無效。「對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法律行為,民法確認其為無效,以保護意思受壓迫當事人的利益」 ,這種觀念源於我國《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另一種觀點認為:其損害了國家利益的,無效;其損害了私人利益的,可以撤銷。
⑼ 低於市場價格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房屋產權交易計稅價格是由評估公司評定的,是根據房屋的地段、結構、樓專層、朝向、年限及其他綜屬合因素所作出的。當然也會有誤差,一般±10%屬於允許的誤差。對於有資信的評估公司認定的價格稅務部門應該認可。
1、評估公司的收費與稅務部門的收稅是按照房價的比例計算的,因此評估公司費與稅務部門青睞高房價。
2、目前房地產泡沫嚴重,房價虛高,使消費者的購房成本大大增加。由於國家的調控政策,使暴漲的房價有了下降的趨勢。房價降低應屬正常,說明國家的調控政策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