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淺論刑事責任法律性質

淺論刑事責任法律性質

發布時間: 2021-11-16 14:52:34

⑴ 什麼是刑事責任

您好,
什麼是刑事責任的功能
所謂刑事責任的功能,指刑事責任在制定刑法和處理犯罪中所起的積極作用,可以從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兩方面加以考察。通說認為,從刑事立法看,刑事責任是衡量行為是否規定為犯罪和如何規定刑罰的依據;從刑事司法看,刑事責任是決定是否適用刑罰和如何適用刑罰的標准。刑事責任是介於犯罪和刑罰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它的功能就在於對犯罪和刑罰的關系起調節作用。具體而言,刑事責任的這種調節功能表現為:犯罪的實施與否決定刑事責任的存在與否,犯罪所反映出的嚴重程度決定著刑事責任的程度。從功能上說,犯罪、刑事責任、刑罰三個概念各自獨立,不能互相取代。
刑事責任的功能如何考量
刑事責任的功能主要是從其理論價值來考量的,中國刑事責任理論來源於蘇俄刑法理論,和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理論都有著較為重大的區別。
實際上,在中國刑法適用中,刑事責任的實際操作的作用並不突出,往往是判定犯罪構成後就直接判定刑罰或其他處罰方式,只有在考慮到欠缺刑事責任能力和年齡的情況下才著重考慮這方面的理論分析,而且中國犯罪構成中的犯罪主體要件已經就可以解決問題了,所以中國刑事責任的功能大多是存在於刑法理論研究中。
而大陸法系的刑事責任通常表述為罪責或者有責性,是犯罪構成要件三要件中的最後一個要件,承擔著最後一次刑法評價的實際功能,英美法系的刑事責任如前所處也包含犯罪論的內容,而中國刑事責任是獨立的內容,主要承擔的是指導功能,故而考慮到中國犯罪構成的邏輯缺陷,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實際上大陸法系的犯罪構成三要件更應當成為中國努力借鑒的方向;前述的對刑事責任理論的構建改進更多的是一種權宜之計,亦即罪責平行說可以成為中國刑事責任論向大陸法系的一個跳板,因為它首先把刑事責任提高到高於刑罰的角度,使之從刑罰論的統治下解脫了出來,這對於其將來歸入犯罪構成是有積極意義的。
當然,若中國完成了向兩大法系刑事責任論的轉變後,刑事責任的概念也許又將因為新形勢而改變,亦即刑事責任作為一種刑事負擔來理解也必然是從蘇聯法影響下的中國刑法理論的角度來談的。
而目前情況下,強調刑事責任會又有益於凸顯非刑罰處罰方式的地位,從而可以推進中國刑法的去政治化的社會化改革。

⑵ 刑事責任的特徵是什麼

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徵:(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一種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國家強制犯罪人承擔的法律責任。(2)嚴厲性。刑事責任是性質最為嚴重、否定性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3)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的個人或單位承擔,具有專屬性,不可轉嫁,不能替代。這與「刑罰止於一人」的思想和原則是一致的。(4)准據性。刑事責任是犯罪事實的綜合反映,也是刑法規范的現實化,刑事責任為確定刑罰提供根據和標准。刑事責任一經確定,犯罪人和被害人均不能自行變更,更不允許所謂的「私了」。

⑶ 何謂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之區別是十分顯見的,對於刑事責任都有如下認識:(1)犯罪行為是產生刑事責任的前提,二者有著必然的聯系;(2)刑事責任只能由行為人承擔;(3)犯罪行為人是對國家承擔刑事責任。在公訴案件中,無法律規定,國家不可放棄對犯罪人刑事責任的追究;在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中,國家將刑事責任追究的決定權交由受害人處理,依受害人的意願決定是否實際地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4)刑事責任實現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是對已構成犯罪的人予以刑罰處罰,此外,還可以通過免予刑罰處罰以刑法所規定的非刑罰處罰方法實現其刑事責任,(5)犯罪人所承擔的刑事責任,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刑事訴訟予以確定。
民事責任的基本特徵是:(1)違反民事義務是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民事責任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2)民事責任應當由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人來承擔。(3)民事責任主體只對被侵害人承擔責任,對於是否追究民事責任是以被侵害人的意志為轉換。(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10種。(5)民事責任主要由國家審判機關通過民事訴訟來確認,在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共同產生於同一侵害事實的情形下,還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確認解決。
綜上可見,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雖然同屬於法律責任,但是二者在各方面都存在著質的差異,也決定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法律責任,並且合乎邏輯地產生了一個基本規則,即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不可相互轉換,相互替代。「不法行為人承擔了民事責任,並不能免除其應負的其他責任,而追究了不法行為人的其他責任,也不能免除其應負的民事責任」,在只存在民事侵權事實的前提下,如果使行為人對民事責任的承擔轉換為對刑事責任的承擔,則無疑讓刑事法律錯誤地介入了只能由民事責任調整的領域,使無罪的人無辜地受到刑事追究;而如果在行為人之行為嚴重侵害刑法所保護的權益,依法已經構罪的情形下,以已經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為理由,放棄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追究,以民事責任的承擔替代刑事責任的承擔,嚴重背離了刑事責任承擔必然性的基本要求——構成犯罪的行為人(除告訴才能處理的案件之外),都必須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毫無例外地接受國家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對其道德上的譴責——從而「有罪不罰」,使行為人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成為一種或然的、隨意的、可規避的「責任」則不啻於對犯罪的放縱,不僅無法實現刑法的任務,同時也將動搖法律的權威,使之失去應有的嚴肅性。

⑷ 法律責任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法律責任根據不同種情,分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責任行為違反的法律性質,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2、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分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3、按照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個人責任。

法律責任的特徵為:

1、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而形成的法律後果,以法律義務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即承擔不利的後果;

3、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定程序進行;

4、法律責任的實現由國家強制力作保障。

(4)淺論刑事責任法律性質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責任

⑸ 法律問題刑事責任

這個首先要能夠證明你媽媽的精神病發作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⑹ 什麼是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如何區分

法律責任個是個大概念,他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回任,說簡單一點就是違反了刑法答的規定,行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國家給予的否定評價),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刑法規定,應當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刑事處罰,通俗的說法就是被判多少年刑。但是刑事責任也有隻宣告成立犯罪,但不給於刑事處罰的(即不判刑的。
行政責任就是違反了行政法的規定,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行政處罰。比如,行為人逃稅,稅務局給予行為人罰款1000元,稅務局給予的處罰就是行為人承擔了行政責任。

⑺ 承擔刑事責任有哪些特徵

(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國家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2)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夠對犯罪個人和犯罪單位適用,具有專屬性,不能轉移,不可替代。
(3)嚴厲性。刑事責任在法律責任中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
(4)聯系性。刑事責任體現了犯罪者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刑事責任的施加者是國家,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犯罪人。

熱點內容
中國經濟法的內容 發布:2025-09-23 22:16:03 瀏覽:6
隸屬關系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22:10:32 瀏覽:329
原告申請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23 22:09:43 瀏覽:609
新經濟對勞動法的挑戰及處理方案 發布:2025-09-23 21:59:53 瀏覽:748
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3 21:59:52 瀏覽:206
我國具有法律效力的是什麼 發布:2025-09-23 21:59:48 瀏覽:816
合同律師官司費用 發布:2025-09-23 21:52:55 瀏覽:562
促進執法規范 發布:2025-09-23 21:50:21 瀏覽:899
法院宣告死亡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3 21:47:40 瀏覽:591
鄉一級法官 發布:2025-09-23 21:37:56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