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證明人法律責任嗎
⑴ 在借條上簽證明人有責任嗎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他回人在答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或者借款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但未表明其保證人身份或者承擔保證責任,或者通過其他事實不能推定其為保證人,出借人請求其承擔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您作為借貸關系的證明人不用承擔償還債務的責任。
⑵ 合同代理人有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
第一,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負連帶責任。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二,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責任。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進行民事活動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代理人獨斷代理行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無權代理造成損害的責任。如果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如果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於此情形,無論被代理人是否表示追認,該代理行為都確定有效,相應地,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由被代理人承擔。
⑶ 經辦人和證明人在法律上的責任一樣嗎
所謂經辦人,是事件的直接負責人。證人:知道案件情況並提供證言的人。顯然兩者的權利義務是不一樣的,經辦人權利義務要超過證人的權利義務。
經辦人:辦理某事的直接責任人,審核人是經辦人的上級,用於審核經辦人的工作,對其確認。經辦人是部門中事件的提出者及處理者,經辦做完的事要上面主管查核。這都是政府部門業務流程的俗稱,它只是業務流程中的一個階段名稱和辦理人名稱。
法律上的證明人應是指保證人。保證人是對某項事務作出保證行為的人。比如債務事項的擔保方面,保證人是指具有代為清償票據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是非票據債務人,對於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作成保證行為的人。
保證人與被保證人承擔同樣的責任。國家機關、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3)合同證明人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
(1)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2)主合同債權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3)主合同債務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並且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
如果債務人與保證人共同欺騙債權人,訂立主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由保證人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⑷ 協議中的證明人在法律起什麼作用幾個證明人才起法律效果
如果在合同中沒有特殊約定,證明人只是起到對合同簽訂真實性的見證作用,不應當承擔合同的權利當然也不承擔合同義務。違約責任應當由違約方承擔。
一般需要一個證明人就可以了,看協議內容的爭議性,如果爭議性可能涉及大,至少兩個證明人,三個以上證明人更起法律效應,一般普通的協議無須證明人。
(4)合同證明人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協議書的法律效應: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查借貸案件時,應要求原告提供書面證據;無書面證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證據。
所以,協議一旦訴至法院,主張方要提供當時發生合同約定行為的證據,這類案件由於證人證言的隨意性很大,很難予以採信,這時就需要主張方提供當時履行合同時的間接證據,雙方履行口頭合同時,往來的傳真、電子郵件、票據、電話錄音、聊天記錄等。
4、我國《合同法》採用證據效力說,最主要的依據是《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即「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因此,即使法律規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的合同,在沒有訂立書面合同前,有其他證據證明合同成立的,合同也已經成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協議書
中國人大-合同法
⑸ 公司合同的簽字人要負法律責任么
公司合同的簽字人不用承擔合同責任。其簽字行為代表的是公司,由公司承擔合同責任。但如果簽字人不是本單位工作人員,也未經授權委託的,公司不承擔責任,合同責任由簽字人承擔。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公司等法人單位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有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司公章。代表人的簽字只證明對所簽訂的合同進行確認,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屬於履行職務的行為,合同權利義務由公司承擔。
(5)合同證明人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只要蓋的是公章,那就證明簽定的合同是兩個企業法人之間的經濟關系,不是個人行為。一旦產生法律糾紛,應該在兩個兩個企業之間解決。但是你作為簽字人自然是當事人之一,需要時,則要由你來解釋事情的原委。
合同簽字之前應該注意兩條:
1、按照工商局與合同法的要求,你代表企業簽字,應該有你們企業法人代表的授權委託書,因為並不是企業所有人員都有權利簽字的。
2、合同簽字之前,你應該徵得你們企業法人的同意,最好有個簽字,那怕是主管部門領導的簽字也行(簽字前可以用復印件,請他們審批簽字,你保留)。免得以後互相推脫責任。
參考資料:民法通則——網路
⑹ 合同法中公證人起到什麼法律責任,
合同法中公證人起證明作用,如果不是保證人,無需承擔還款的責任版。
《中華人權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一節 保證和保證人
第六條
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第七條
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