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

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9-23 14:10:41

❶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時間應當是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時間應當是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滿180天。
《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間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八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❷ 行政訴訟法院能強制執行政府嗎

行政訴訟法院能強制執行政府嗎?這涉及到行政裁判的執行以及非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首先,對行政裁判的執行,法院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賠償判決書和賠償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權,針對拒絕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公民的申請執行期限為一年,行政機關、法人或組織的申請期限為180天。

執行由第一審人民法院負責,特殊情況時可由第二審人民法院執行。當事人必須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否則法院可採取措施,如銀行劃撥罰款或賠償金,每日罰款50至100元,向行政機關上一級或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

對於非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行政機關或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訴訟又不履行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申請執行需具備特定條件,包括行為效力、義務人、期限內未履行等。

法院在受理申請後,需在30天內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決定是否准予強制執行,並由本院負責執行非訴行政行為的機構執行。被申請執行的行為若明顯缺乏事實根據、法律依據或違法損害權利,法院將裁定不準予執行。

綜上所述,行政訴訟法院具備強制執行政府的權利,但需依法申請執行,並遵守特定程序和條件。法院執行時需確保程序公正,保護各方合法權益。

❸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多長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版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是權2年,可以說法院強制執行二年後過期。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❹ 已經收到判決書近一個月,如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持申請執行的身份證明、申請執行書、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副本等材料到人民法院立案庭立執行案件,立案庭立案後轉到執行庭執行。

申請執行應提交下列文件和證件:

1、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一般應由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請,再由一審案件承辦人註明生效時間。

2、申請執行書。申請執行書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

3、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副本、仲裁裁決書、公證債權文書及執行證書等;

4、申請執行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提交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

5、繼承人或者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者承受權利的有效證明文件。

6、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者證件。

(4)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擴展閱讀:

法院強制執行的主要措施

1、《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

2、《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裁判文書和其他法律文書履行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支付遲延履行金。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對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的被執行人,可根據情況採取罰款、拘留等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強制交付

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指定一方當事人交付財物或者票證的,執行人員應在做好被申請執行人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傳喚雙方當事人到庭或到指定場所,由被申請執行人將法律文書交付的財物或票證應當直接交付申請執行人簽收。

被申請執行人不願當面交付的,也可以將應付的財物或票證先交給執行人員,由執行人員轉交。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

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並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

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邁向和諧行政法 發布:2025-09-23 16:40:08 瀏覽:167
社區文明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6:34:27 瀏覽:241
包裝買房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16:34:26 瀏覽:893
司法拍賣商鋪交易稅費 發布:2025-09-23 16:31:35 瀏覽:474
大慶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9-23 16:27:43 瀏覽:780
金牙律師 發布:2025-09-23 16:25:59 瀏覽:617
四川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9-23 16:25:57 瀏覽:590
淺談經濟法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發布:2025-09-23 16:23:40 瀏覽:321
cctv12社會與法頻道在線直播平安行 發布:2025-09-23 16:11:22 瀏覽:686
法教義學和法社會學 發布:2025-09-23 16:08:13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