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協議人要負法律責任

協議人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17 22:24:10

A. 合同裡面的授權人承擔法律責任

授權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無論是主觀故意還是無意,授權後都要承擔法律責任,只是輕重的問題。

B. 合同簽訂人承擔什麼責任

這種無萬厘頭的問題能得到認真的回答也是異事.可見1樓是受虐狂.

C. 關於合作協議是否負法律責任

1、雙方的約定並不違反禁止性的規定,合同有效,合同雙方應遵守合同的約定。

2、若你單方退出,對方可能通過訴訟要求你承擔違約責任。但是,該協議的違約責任過高,若發生訴訟糾紛,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14條第二款的規定,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3、如果你作為違約方提出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數額太高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調整的,首先法院必須確定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在確定了損失後,如果違約金的數額超過了損失的30%,則可以認定為過分高於損失,人民法院可以酌情調整到守約方損失的30%以內(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9條)。

4、具體損失的計算標准參照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的規定。

總之,如果你是乙方,建議你盡快搜集甲方可能的損失范圍的證據,和合同簽訂時,你可能預期甲方的損失范圍的證據。若能搜集相關的證據,則可以極大的降低你的違約金賠償的范圍。當然,如果你能搜集到對方也存在違約的情況,那就更理想了,雙方違約的情況是可以降低違約金賠償金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75

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司法解釋依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http://china.findlaw.cn/hetongfa/hetongfagui/hetongfa/htfsfjs/5713_2.html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D. 做為合同承辦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你沒有根據公司的要求製作合同文本給公司造成損失時,你要因此承擔公司的損失賠償

E. 撕毀協議書要負法律責任嗎

1.如果有合法有效的合同違約條款的約定,那麼按照合同約定執行,由違約方賠償給守約方。
2.如果合同沒有相關的違約責任約定的,那麼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執行。
3.如果既沒有合同約定也沒有法律規定的,那麼雙方自行協商。
4.如果既沒有合同約定也沒有法律規定的並且雙方協商不一致的,守約方可以向當地法院起訴違約方要求相關賠償,由法院審理判決,按照法院判決執行。

F. 協議的經辦人應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經辦人抄的行為屬於職務行襲為,應該由政府機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經辦人屬於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應該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分析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經辦人是職責就是參與公司合同的全流程管理,負責合同各個環節的連接和合同所涉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並不是決策人,雖然簽署合同,但是也是在上級的授權下才這么做。具體的工作職責包括:
1、負責本部門合同的簽訂(包括合同的談判、起草、送審、報批等)工作;
2、在總裁的書面授權下,負責與客戶簽訂書面合同;
3、負責制定合同履行計劃,並實時跟蹤合同履行,掌握合同變動情況,及時作出合同履行的風險預警並通報公司法務部等有關部門;

G. 協議中的中間人負不負法律責任

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中間人的責任,則其不承擔法律責任,滿意按採納

H. 公司合同的簽字人要負法律責任么

公司合同的簽字人不用承擔合同責任。其簽字行為代表的是公司,由公司承擔合同責任。但如果簽字人不是本單位工作人員,也未經授權委託的,公司不承擔責任,合同責任由簽字人承擔。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公司等法人單位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有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司公章。代表人的簽字只證明對所簽訂的合同進行確認,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屬於履行職務的行為,合同權利義務由公司承擔。

(8)協議人要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只要蓋的是公章,那就證明簽定的合同是兩個企業法人之間的經濟關系,不是個人行為。一旦產生法律糾紛,應該在兩個兩個企業之間解決。但是你作為簽字人自然是當事人之一,需要時,則要由你來解釋事情的原委。

合同簽字之前應該注意兩條:

1、按照工商局與合同法的要求,你代表企業簽字,應該有你們企業法人代表的授權委託書,因為並不是企業所有人員都有權利簽字的。

2、合同簽字之前,你應該徵得你們企業法人的同意,最好有個簽字,那怕是主管部門領導的簽字也行(簽字前可以用復印件,請他們審批簽字,你保留)。免得以後互相推脫責任。

參考資料:民法通則——網路

I. 如果自己擬定協議,讓別人殺自己,殺人者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種協議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殺人者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182雜 發布:2025-09-23 14:51:38 瀏覽:296
2013年在職法律碩士真題 發布:2025-09-23 14:44:55 瀏覽:492
黨內法規法律 發布:2025-09-23 14:43:08 瀏覽:156
寬容的法官案例答案 發布:2025-09-23 14:24:02 瀏覽:109
兼職到底受不受勞動法保護 發布:2025-09-23 14:21:52 瀏覽:608
土地開發法律服務委託合同 發布:2025-09-23 14:13:13 瀏覽:383
2016勞動法節假日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23 14:10:56 瀏覽:674
我們身邊的經濟法 發布:2025-09-23 14:10:53 瀏覽:780
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 發布:2025-09-23 14:10:41 瀏覽:58
民法通則與總則的區別 發布:2025-09-23 13:57:52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