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理學法律責任筆記

法理學法律責任筆記

發布時間: 2021-11-26 06:24:54

❶ 法理學中法律責任的構成與刑法學中犯罪構成四要素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與聯系?法理學是所有基本法或部門法的基礎,

法理學中的法律責任是由於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有法律規定的行為產生的不利於行為人的後果
有法律責任不一定受到法律制裁,因為法律責任有責任制和免責制,法律制裁是被動承擔法律責任的最終形態。
現代主流刑法學中,追求主客觀相一致,並且行為已經上升到刑法所規定的犯罪(罪刑法定)

區別應該體現在刑法中和民法中,刑法中法律責任的承擔必須主客觀相一致,民法中僅有客觀違法行為(例如無過錯責任)也承擔法律責任
聯系那是必然的,因為法理學中的原理是基礎

❷ 法理學筆記怎樣做

法理學其抄實是法學的總結科襲目,當然是有難度的,大一的新生,應該是同時在學習憲法的,如果擔心法理學學不好是因為怕應付不了學校的期末考試,那我覺得你不必擔心,學校的法理學考試,是很簡單的,按照我們當時的經驗,在校內網上下載一些上屆的考試題目來做做,就應該可以過了,但如果你是要真心的學好法理學以准備將來的司考的話,那麼,我覺得就應該在學了部門法後在回過頭來復習,那時你會覺得法理學不難。
另外順便告訴你法理學的重點內容,其實就是法的分類,法的淵源,法的功能,法系(只掌握海洋法系和羅馬法系,例如這兩大法系的區別,聯系等等,其他的看一下就可),如果還不明白,那就找一些法理學方面的題來做吧,看從什麼角度來考。

❸ 《法理學〉筆記

萬國強化班的法理學筆記
附件:萬國強化班.doc

❹ 法律責任的法理學

法律責任是法理學的基本問題之一,是法律義務履行的保障機制和法律義務違反的矯正機制,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法律責任問題是法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切實的關繫到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實現。 責任是具體的,而法理學是抽象的,這就使得從法理學的角度研究法律責任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法理學作為法學的一般理論、基礎理論和方法論,是法學領域中所有問題的研究基礎,因此,從法理學角度研究法律責任問題十分必要。本文從法律責任的概念談起,按照從本質到形式,從一般到個別的整體脈絡,對法律責任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提出法律責任是因特殊法律事實所引起的特殊義務。對於法律責任產生的合理性根據,從馬克思主義本體論、價值論意義上概括為基於理性約定、意志自由基礎上的行為選擇自由;從經濟學意義上,概括為一種社會契約即社會成員共同選擇的博弈。文章的第二部分在分析已有且比較流行的學說基礎上以辯證唯物論和馬克思主義原理為指導,把法律責任放到整個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中,提出法律責任的價值本位為統治階級國家對違反法定義務、超越法定權利界限或濫用權力違法行為所作的法律上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是國家強制違法者做出一定行為或禁止其做出一定行為,從而補救受到侵害的合法權益,恢復被破壞的法律關系和法律秩序的手段。第三部分主要論述法律責任的功能和構成要素。法律責任的目的是通過法律責任的功能來實現的,法律責任的功能主要包括:預防功能、救濟功能和懲罰功能。界定了法律責任的構成要素是指在認定法律責任時所必須考慮的條件。第四部分歸納出在認定和歸結法律責任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及法律責任的分類。法律責任區別與道德責任的主要之點就在於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是由國家特設並授權的專門機關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因此,在認定和歸結法律責任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另外,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對法律責任作不同的分類,實踐中最基本的分類方法是將法律責任分為違憲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等。文章最後在上述構建的法律責任法理學框架的基礎上總結了現階段法律責任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結合法律責任體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提出了完善我國法律責任體系的幾點建議。

❺ 哪裡有2008年4月自考<<法理學>>的復習筆記,法理學是2007年新版,同旺生

2007年4月自考法理學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C2.B3.B4.A5.C6.A7.C8.B9.C10.B
11.D
12.B
13.C
14.A
15.C
16.A
17.D
18.B
19.B
20.C
21.C
22.D
23.B
24.D
25.B
26.B
27.C
28.B
29.C
30.D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RCD
32。ABCD
33.ACDE
34.BC
35.
ABCD
三、名詞解釋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法系是西方法學堅持的一種法的分類方法,以法的某種共性或近似的歷史傳統為標准來劃分法的類別,凡屬於某種共性或傳統的法律就構成一個法系。
37.法律意識泛指人們對於法律,特別是本國現行法律的思想、觀點、心理或態度等等。
38.立法技術是指在整個立法過程中產生和利用的經驗、知識和操作技巧。
39.指人們實際上按照法律規定的行為模式去行為,法律被人們實際遵守、執行或適用。
40.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1)有關侵權、違約的法律以及刑事法律原則上不溯及既往。(2)在刑事法律方面各國採用「從舊兼從輕」的原則。(3)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具有溯及力,即「有利」原則。
42.第一,它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第二,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第四,立法還有指導未來的預測功能。第五,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43.第一,法的制定、認可、變動和實施,離不開國家;第二,法的性質、作用和特點都與國家直接相關聯;第三,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直接受國家形式的影響。
44.(1)我國法律監督的基礎是社會主義民主。(2)法律監督的指導原則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法律監督的核心是所有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通過對國家機關之間權力的合理劃分與相互制約,依法對各種行使國家權力的行為和其他活動進行。
五、論述題(25分)
45.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在實質上都是一致的。(2)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的相互關系也體現在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社會主義法律的充分實現必然會提高一般公民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道德水平,反過來,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會促進社會主義法律的實現。(3)執行法律的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司法工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法
律在促進道德水平中的巨大作用。如人民法院舉行的公開審判和判決,往往可以成為道德教育講壇或教材。(4)國家工作人員和一般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於法律的實施。在法律執行中,一個國家工作人員或司法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道德水平,才能正確理解和執行與社會主義道德相聯系的社會主義法律;而——般社會成員必須具有相應的道德水平才能自覺遵守法律,抵制違法行為,實施法律監督。
46.法律責任的歸結,指由特定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和確認。

公正歸結原則的含義:公正原則包括分配的公正和矯正的公正,實質公正和形式公正。法律制度在利益分配和保護方面,在法律的實施過程中應當體現公正和公平。因此,在追究法律責任方面應當堅持公正原則。

公正歸結原則的要求:在追究法律責任方面的公正要求是:第一,對任何違法、違約的行為都應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第二,要求法律責任的性質、種類、輕重要與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以及對他人造成的損害相適應,即責任與違法或損害相均衡。第三,公正要求綜合考慮使行為人承擔責任的多種因素,做到合理的區別對待。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責任時依據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責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責任。第五,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同樣地追究法律責任。

❻ 張文顯法理學筆記

這個是我們的法理學期末考試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1、任意性規則和強制性規則是依據( )來對法律規則進行的分類。 A、不同行為模式的角度 B、行為前是否有調整規則的角度 C、效力的強弱 D、法律規則內容是否確定2、關於法律問題的學問,在我國先秦時期被稱為( ) A、刑名之學 B、律學 C、法學 D、刑名法術之學 3、民法法系的形成是以( )為基礎的。 A、衡平法 B、普通法 C、羅馬法 D、判例法4、美國法和英國法作為英美法系中的兩個分支,兩者的共同點是都有( )之分。 A、普通法和衡平法 B、成文與不成文憲法 C、聯邦法與州法 D、判例法與制定法5、我國有權制定憲法和基本法律的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最高人民法院6、法學的研究對象是( ) A、社會現象 B、政治現象 C、法律現象 D、自然現象7、下列有關法律的特徵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是調整人們行為的特殊行為規范 C 、法律規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 D、歷史上的一切法律都是明確、公開的8、將法典的本質歸結為理性和正義的西方法學流派是( ) A、古典自然法學派 B、歷史法學派 C、純粹法學派 D、分析法學派9、下列那個不屬於法的基本要素( ) A、法律制度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則 D、法律規則10、下列那個不屬於《說文解字》中「灋」的含義是( ) A、公平 B、權力 C、裁判 D、懲罰11、社會主義法和資本主義法的區別表現在( ) A、 調整范圍不同 B、階級本質不同 C、規范內容不同 D、表現形式不同12、下列有關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法律條文由法律規則體現出來 B、一個法律條文就等於一個法律規則 C、一個法律規則就等於一個法律條文 D、一個法律條文可以包括幾個法律規則在內13、按義務的效力范圍的不同,可將義務劃分為( ) A、公義務與私義務 B、對世義務與對人義務 C、主義務與從義務 D、專屬義務與可轉移義務14、每個公民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在法學上稱為( ) A、人身權 B、財產權 C、權利能力 D、行為能力15、在法律對人的效力方面,我國採取的原則是( ) A、屬地主義和保護主義 B、屬人主義和保護主義 C、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和保護主義相結合 D、以屬人主義為主,與屬地主義和保護主義相結合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1、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主要包括( ) A、條件假定 B、行為模式 C、法律後果 D、法律的技術性規定 2、法的規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B、評價作用 C、教育作用 D、預測作用 3、大陸法系的國家一般認為公法包括( ) A、憲法 B、行政法 C、民法 D、刑法 4、法律也有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是( ) A、法律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 B、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C、法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的矛盾; D、法律適用的事實不都是可以確定的; 5、法的社會作用,主要有( ) A、社會監督 B、分配社會利益 C、實施社會管理 D、解決社會糾紛6、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 ) A、物 B、行為 C、精神產品 D、物質產品7、社會主義法的本質主要體現在( ) A、規律性與意志性的統一 B、階級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C、正義性與利益性的統一 D、穩定性與變革性的統一8、法律事實分為( ) A、法律後果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為 D、 法律動機 9、法律行為根據行為與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分為( ) A、合法行為 B、中性行為 C、違法行為 D、犯罪行為10、法律責任的特點包括( ) A、法定性 B、強制性 C 、自由性 D、當為性三、判斷正誤(每題0.5分,共5分)1、法理學發展決定各個部門法學的發展。2、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法的本質。3、奴隸社會法與封建社會法的不同之處是階級本質不同 、經濟基礎相同。4、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法與壟斷階段的法區別是:前者屬於權利本位的法,後者屬於社會本位的法。5、近代法律的主要特點之一是事實平等。6、權力理念與權利理念是中國傳統法的理念與西方傳統法的理念的根本區別。7、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認為,法是人的意志的體現,只是這種意志是統治階級的意志。8、成文法與不成文法的主要區別是法的內容不同。9、法定性是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的根本區別。10、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的根本區別是責任性質是否以懲罰性為主。四、名詞解釋(20分)1、 法律現象—是指法律這一客觀事物之本質的外在表現,是法律外部聯系的總和,是由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反映法律存在和運行的社會現象。2、法律關系—法律關系是指被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3、法律概念—是有法律意義的概念。即是對各種法律事實和法律現象的概括,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徵而形成的權威性范疇。4、法的理念—是法的價值的觀念形態(法的理想),是法律心理高級、穩定的表現形式(法的信仰),具有主觀性和超經驗性。它含有法的理想與法的信仰之義,是人們對法的存在和運行的理想目標模式及其基本實現途徑與方法的信仰、期待和追求。五、簡答題(16分)1、比較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區別? 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區別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法律淵源不同;第二法律結構不同;第三,法官的許可權不同;第四,訴訟程序不同;第五,法律分類不同。2、簡述法律規則的分類? 按照法律規則本身的不同特點,可以做出如下分類:1) 根據法律規則的強制性程度不同分為強行性規則與任意性規則兩種;2) 根據法律規則行為模式的不同分為授權性規則、義務性規則和權義復合規則三種;3) 根據法律規則的功能不同分為調整性規則與構成性規則兩種;4) 根據法律規則的內容的確定性程序不同分為確定性規則與非確定性規則兩種六、論述題(14分) 試論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答:權利是指規定或隱含在法律規范中、實現於法律關系中、主體以相對自由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義務是指設定或隱含在法律規范中、實現於法律關系中、主體以相對受動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保障權利主體獲得利益的一種約束手段。其關系表現為下列四個方面:(1)權利和義務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具體表現為權利和義務的相互對應、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所謂相互對應是指權利離不開義務,義務也離不開權利,有尤其一必有其二;所謂相互依存是說權利是義務產生的前提和基礎,義務是權利得以實現的必要保證,缺少任何一方它方便不復存在;所謂相互轉化是說權利人在一定條件下要承擔義務,義務人在一定條件下也要享受權利,法律關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2)權利和義務的另一關系式是社會的權利總量與義務總量的等式,一個為社會履行義務量多的人,社會必然應賦予其更多量的權利,這種等式關系是社會公正與正義的基本標准;(3)權利和義務的第三種關系是兩者價值的一致性與功能的互補性;(4)權利和義務的第四種關系是權利與義務的守恆定律,具體表現為三大比例關系:其一,在權利義務總量不變的前提下、私權利義務與公權利義務間成反比例關系;其二,私權利義務間的權利義務成等比例關系;其三,權利義務相對於一國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民主的狀況成正比例關系。

❼ 論述法律責任的構成.... 法理學的角度/兩三百字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回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答就其性質而言,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法律上的功利關系和法律上的道義關系,與此相適應,法律責任方式也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3.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4.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❽ 法理學和民法重點筆記 ! 急!

暈 去文檔里下吧
http://wendang..com/view/dabf8e6925c52cc58bd6bec7.html
http://wendang..com/search?word=%C3%F1%B7%A8%B1%CA%BC%C7&lm=0&od=0
你看看吧

熱點內容
婚姻法在線 發布:2025-09-22 03:06:59 瀏覽:534
公證處是法律服務機構 發布:2025-09-22 03:02:51 瀏覽:600
民航規章體系 發布:2025-09-22 03:02:39 瀏覽:327
社會法考研 發布:2025-09-22 02:57:05 瀏覽:476
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法規文件選編 發布:2025-09-22 02:54:51 瀏覽:297
房屋預售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2 02:38:46 瀏覽:595
法律碩士音頻哪個好 發布:2025-09-22 02:38:44 瀏覽:540
岳陽縣司法所 發布:2025-09-22 02:38:34 瀏覽:727
2012合同法司考真題解析 發布:2025-09-22 02:37:53 瀏覽:735
合同法房屋買賣違約責任 發布:2025-09-22 02:30:50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