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遺贈書有法律效力嗎

遺贈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11-26 06:53:19

1. 遺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遺贈發生法律效力的條件是遺贈人在自願平等的情況下將自己的遺產贈與給他人,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
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2. 遺贈協議和繼承的協議哪個有法律效應

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同時存在,繼承開始後,如果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沒有抵觸,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兩個都有法律效力,遺產分別按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處理;如果有抵觸,按遺贈撫養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全部或者部分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
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第三條
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後,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者部分無效。

3. 起簽訂的遺贈贍養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遺贈人與撫養人簽訂的遺贈贍養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繼承法》第三十一條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4. 遺贈書沒告訴受贈人有法律效力嗎

1、若你父親無遺囑死亡,你母親得房產的四分之一,你得四分之三。
理由:在你父親生前,你母親無權就夫妻共同財產做出處分,她贈與你財產的行為實際上是她將夫妻共同財產中屬於她個人所有的份額做出處分,也就是她將自己的專有財產贈送給了你。 你父親死亡後,沒有遺囑適用法定繼承,你在接受你母親財產後可以繼續與你母親平分屬於你父親的那一半財產。
2、如果你父親將自己的財產贈與他人,你母親與你將不得繼承他的遺產,這時你母親就不會有自己的個人財產,因此你母親贈與你財產的行為並不理性。
3、如果你母親死亡,你得你父母共同財產的二分之一,你父親得原屬於自己的二分之一。
補充:如果你父母離婚,房子是你父親和你共有的財產,各佔一半。

5. 遺贈扶養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兄妹間簽遺贈扶養協議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因為法律規定有效的遺贈扶養協議是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的,而兄弟姐妹屬於有法定繼承權的繼承人,不符合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的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
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6. 什麼是遺贈,遺贈具有哪些法律特徵和有效

遺贈是遺囑人將其遺產中的財產權利的一部或全部,無償給予繼承人之外的個人、集體或國家,於遺囑人死亡時生效的單方要式法律行為。《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贈具有如下法律特徵一是遺贈是單方要式法律行為。遺囑人立遺囑進行遺贈是為受遺贈人單純設立財產權的行為。因此,不需要經過受遺贈人的同意,遺囑只要合法,就能發生法律效力。遺贈的效力,是使受遺贈人享有遺產無償取得權。遺贈人死後,受遺贈人不願接受遺贈的,可以拋棄受遺贈權。二是遺贈的標的僅是財產中的財產權利。受遺贈人有權只接受遺產中的積極遺產,而不接受遺贈人的消極遺產。因為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單方面為他人設定義務。三是受遺贈人是繼承人以外的個人、集體或者國家。繼承人不得成為受遺贈人,而只能成為遺囑繼承人。四是遺贈是遺贈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遺贈的遺囑是在遺贈人死亡時生效,此時受遺贈人方可行使受遺贈權,取得遺贈財產。五是遺贈是無償性財產給予行為。遺贈人向受遺贈人遺贈財產,不收取任何報償,受遺贈人取得遺產,也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否則,不構成遺贈,而是一種附條件的買賣。要使遺贈有效,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一是遺贈人必須是年滿18周歲且智力正常的有完全行為能力人;二是遺贈的財產必須是屬於遺贈人所有,且遺贈是在遺贈人死亡後發生法律效力的;三是遺贈必須是遺贈人的真實意思,而不是在受他人脅迫、欺騙的情況下所為;四是遺贈接受人一定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任何人和國家或集體組織;五是遺贈人如果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存在,那必須先為其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然後才能遺贈;六是遺贈必須採用法律規定的形式,即書面形式、錄音形式、公證形式和一定條件下的口頭形式。只有同時具備以上條件,該遺贈方為有效。

7. 遺贈具體是指什麼,遺贈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什麼條件

遺贈是指公民通過遺囑方式將其遺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與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或者社會組織,並於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

遺贈作為民事法律行為,不僅要符合法律行為一般要件,還要符合繼承法的特別規定。一個有效的遺贈須具備以下條件:

1.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須有完全行為能力。

2.遺囑須意思表示真實、自願合法,遺囑人須對財產享有處分權,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3.受遺贈人須在遺囑生效時存在、未死亡。

欲使遺贈發生預期法律效果,須由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則視為放棄。

《繼承法》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參考來源:網頁鏈接

熱點內容
婚姻法在線 發布:2025-09-22 03:06:59 瀏覽:534
公證處是法律服務機構 發布:2025-09-22 03:02:51 瀏覽:600
民航規章體系 發布:2025-09-22 03:02:39 瀏覽:327
社會法考研 發布:2025-09-22 02:57:05 瀏覽:476
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法規文件選編 發布:2025-09-22 02:54:51 瀏覽:297
房屋預售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2 02:38:46 瀏覽:595
法律碩士音頻哪個好 發布:2025-09-22 02:38:44 瀏覽:540
岳陽縣司法所 發布:2025-09-22 02:38:34 瀏覽:727
2012合同法司考真題解析 發布:2025-09-22 02:37:53 瀏覽:735
合同法房屋買賣違約責任 發布:2025-09-22 02:30:50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