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文的法律效力
① 什麼是公文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公文,全稱公務文書,是指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活專動或處理公務活動屬中產生的,按照嚴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規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傳遞信息和記錄事務作用的載體。廣義公文的指稱范圍包括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各種文件、電報、報表、會議文件、調查資料、記錄、登記表冊等。狹義公文的指稱范圍包括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
關於公文是否具備法律效力,要區分情形,以國家機關公文為例,合法有效、且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且現在的公文都有實施期限,在實施期限范圍內有效。
② 民政部「令」的法律效力及省市民政廳的的通知的法律效力如何
1、民政部令第來19號是國自務院部門規章,具有法律效力。下級政府及部門和執法人員可以使用。
2、浙民民(2003)167號文件不屬於法律法規規章,是規范性文件。在區域內有普遍效力,如果下級政府部門及人員依據文件執法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合法,可以申請撤銷具體行政行為,並一並撤銷該文件。
③ 省人民政府令與部委文,哪個效力大
具有同等抄法律效力。理由:省級人民政府令屬於地方規章或類似與地方規章的法律文件。部委文屬於部門規章或類似與部門規章的法律文件。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兩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上述兩種文件發生規定上的沖突的,根據立法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執行(見下文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一條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第九十五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④ 請教一個法律常識, 國務院令 和 (交通或公安或聯合行文的)部令 誰的法律效力大
1、如果其他沒有特殊規定,當然要用該規定。法律行政法規高於該規規專章,《危規屬》屬於部門規章,如果有法律、行政法規,就不能適用該規章
2、如果有相應的法律就優先適用法規,如果法規有不完整的地方,允許適用規章的話,可以引用該規章。這要看行政法規是否有允許適用規章的條款
⑤ 令文則往往是由誰隨時用詔制頒布
令也出現很早,與律相輔而行。商鞅變法時就制定法令,令民為什伍相連坐,以軍功受爵賞、名田宅,犯令者依律懲罰。秦始皇焚書,使民欲學法令者以吏為師,可見當時有法有令。漢初蕭何定律、令,也是二者並提。大體上令是關於制度規則的規定,律是判刑定罪的條文;令偏重於教誡,律偏重於懲罰。但秦漢時律令並沒有嚴格區別。雲夢秦簡中以律名篇的若干律,在漢以後卻屬於令的范圍,如田律、金布律,漢代即稱為田令、金布令。但律文一經制定之後,更改不多,若須重修,通常要集眾討論;而令文則往往是由皇帝隨時用詔制頒布,越積越多,數量遠過於律,經過一段時間,選取其可長期適用者,著為定令。律、令被認為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因此自漢以後,各代都很重視它們的制定和修改。
⑥ 國發 和 國務院令的法律效力有什麼區別呢
國發,是行政文件。
國.務.院令是法規。
法規的法律效力,大於行政文件。
⑦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不具有法律效力來,因為中共中源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文件屬於行政法規,可由具體的行政和業務單位具體操作執行,不是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而且黨內文件政策不是法律,不符合普遍性原則,也沒有《黨務訴訟法》指導操作黨務訴訟,更沒有司法機關受理。
政府文件一般是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公民和組織制定並下發的除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具有普遍約束力。
(7)令文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⑧ 公文的附件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公文的附件具有法律效力。
公文附件是指附屬於正文的文字材料,隨同正文一並版下達,是權某些公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法律效力因為附件性質不同而區別,如有的附件按正文要求執行的,與正文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有些附件僅僅是一些參考資料,則效力較低。
凡是公文,都具有法定效力。我國公文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黨的公文(14種),一類是政府的公文(13種)。黨的公文包括: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公報、報告、請示、批復、條例、規定、函、會議紀要。
政府的公文包括: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
(8)令文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兩字標識「附件:XXXXXXXX(附件的標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2、附件內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後另起一頁,公文版記之前。
3、關於公文
公務文書是法定機關與組織在公務活動中,按照特定的體式、經過一定的處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書面材料,又稱公務文件。無論從事專業工作,還是從事行政事務,都要學會通過公文來傳達政令政策、處理公務,以保證協調各種關系,決定事務使工作正確地、高效地進行。
⑨ 地方政府令有無法律效力有無強制性
有法律效力。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五十九條第(一)專項規定 縣級以上的地方屬各級人民政府行使「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職權。
根據上述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發布命令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是有法律效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當然具有強制性。
⑩ 「國務院令」和「國務院發文」等,有什麼區別
1、性質為部門規章。、效力規定如下:(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5)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6)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7)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