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領款不負法律責任
❶ 有關報銷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俺來回答:
從財務角度來說,樓主表述的報銷過程應該是財務部出納的工作,但好像樓主不是會計人員,只是一個部門的職員,代管從財務(不同公司)拿現金支票,取現,後報銷給每個實際付款者的行為。
樓主的行為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票據上你簽了經手人也沒有多大的關系。
首先,樓主簽字,證實了從財務拿錢到把錢轉付給實際付款人的過程,這個過程只要是真實的,樓主什麼法律責任也沒有。即使報銷的票據不是真實的,也和你沒有任何關系。
其次,樓主帶領款,付款,是公司(部門)給你安排的本職工作,本身是一種職務行為,只要樓主按照部門付款者的票據向財務領款,再足額將款分發,自己在報銷款里沒有任何侵佔的行為,其報銷過程、報銷金額全部與你無關。
最後提醒樓主一點,不是你本人經手付出的款項(替其他人報銷的),如果在你給對方錢時,對方不簽收,你要做好記錄。
即今天一共付了1W,其中3K給了張三,1000餐費,1000油費,1000會議費。4K給了李四,2000餐費,2000差旅費。3K給了王五,1000餐費,1000電話費,1000辦公用品款。如果能行的話,最好再記錄一下,上述各類費用都是從哪個具體單位報銷的。這樣將來出了什麼問題好查到原始的票據。
呵呵,只要做好這個記錄,雖然麻煩點,但是以後無論出什麼問題,樓主都可以摘的非常干凈,什麼問題也不會有。
❷ 財務無法提供客戶領款憑證付什麼法律責任
最多損失的她賠回來。金額不太大,或者沒有公司具體固定的沒有重大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都不會涉及法律。除非有證據證明兩個的串通
❸ 員工寫了領款單就跑路了財務需要負責嗎
如果流程合法,財務不負責
❹ 報銷憑證領導已簽字,領款人沒沒簽字,會計人員承擔邢事責任嗎
不知道來是什麼類型的報銷憑證自,領款人肯定要簽字了財務部出納才可以結算報銷的。公司有專門的報銷規定的。只要不是貪污受賄,挪用公款,中飽私囊,會計人員不至於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只是欠缺領款人沒有簽名,其他該簽名都簽名了,就讓領款人補簽一個名就好了。如果領款人不配合簽名,錢又已經付出去了,就出一個從工資押款告示給領款人。
❺ 在支出憑證的領款人上簽字會不會負什麼責任
日常支出復也由你來管,經你制的手發生的支出,就得由你在領款人的位置簽字。
如果是其他人辦的事,誰領款就請誰在領款人的位置簽字。
公司的日常支出也由你來管,那你肯定是要負責任的。
你管理,就要把這個事管清楚,自己做個登記表--
年月日,事由,經辦人,收支金額,備注。等等登記清楚。。
老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子,辦的事有個記錄,將來需要查證的時候有依據。。
❻ 財務的賬目和金錢不對,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正常管賬不管錢,管錢不管帳,這是財務的不成文的規矩。既然賬目已經移交,就沒你的事。除非你沒移交清楚。3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該報案趕快去報案。到檢察院去。
❼ 財務人員不經審批簽字就付款負什麼法律責任
一、不負法律責任。
財務人員的職務行為是有公司授權的,不經審批簽字違反了公司內部的版管理制度,應按內權部管理制度予以處分。
二、按《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承擔員工因工作所造成的損害。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❽ 想請教各位一下,財務負責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呢
《會計法》規定企業負責人應負的法律責任:
1.《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負責人應當承擔以下責任:通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採取通報方式對違法行為人予以公告、批評;罰款。
2.在對單位實施罰款的同時,可以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300o元以上50000~以下的罰款:行政處分。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會計法>第45條規定,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夠成犯罪的,可以處以罰款,
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4.《會計法>第46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8)財務領款不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財務負責人崗位職責
一、貫徹黨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遵守《會計法》,熟悉和掌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財政政策和各項財務制度。具體領導本單位財務工作,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制定財務管理辦法。
二、按照《預演算法》,認真編制並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和政府專項資金預算,及時檢查分析財務收支和預算執行情況,找出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建立和健全經費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票據管理、資產管理等制度。對部門預算、重大開支和重要的經濟事項,要經單位領導集體討論決定,堅持民主理財和「一支筆」審批制度。
四、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根據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明確會計、出納分工,並做好內部和外部的協調工作。
五、規范各項會計基礎工作,及時審查本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定期組織會計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保證財會工作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
六、定期或不定期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對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內部機構和崗位在內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建議。
七、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八、時刻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做到遵記守法、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依法理財。
九、負責對會計及其他有關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組織和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政策執行水平和業務能力。
十、會計或出納調離本崗位時,應負責監交。
❾ 單位財務不負責工作只簽字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不好說,要看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