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培訓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培訓

發布時間: 2021-11-27 03:45:51

⑴ 注冊美團,經營者需要負法律責任

法人的一般規定
民法通則
第36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37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38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39條 法人以它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第40條 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

⑵ 電子商務的經營者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電子商務運抄營商應建立保護消費者權益和買方權益、以及個人隱私信息的嚴格法律責任制度,即網路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和買方、以及個人權益,運營商現行賠付受害者損失。運營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後,可以依法向網路商品和服務經營者追索損失。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⑶ 培訓機構霸王條款是否有效

可以協商處理理,協商不成的通過訴訟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根據《廣東省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退費管理辦法》第二章 退費辦法和手續中的第五條第(九)項:教育機構跨學年收費的,教育機構必須退回全部費用及其利息並承擔其他合理費用。

以及按照上述《管理辦法》中的第七條:學生因其他原因退學,按學年收費的,第一學期完成1/3以上~1/2學時退學的,核退30%的學費。

(3)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培訓擴展閱讀

霸王條款是一些經營者單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義務、減免自身責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業慣例等,限制消費者權利,嚴重侵害群眾利益。

「霸王條款」之所以遭到廣大消費者的痛恨,是因為個別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供求關系不平衡,將不平等的消費條款強加給消費者。

很多時候,由於消費者是以個人形式面對集體形式的商家,存在心理弱勢,往往不得不自認倒霉,花了冤枉錢還得受窩囊氣。

「霸王條款」往往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行業管理等方式出現,具有五大共性:

1、是減免責任,逃避經營者應盡的義務。

2、是違反法律規定,任意擴大經營者許可權。

3、是排除、剝奪消費者的權利。

4、是權利義務不對等,任意加重消費者責任。

5、是利用模糊條款掌控最終解釋權。

⑷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應承擔哪幾種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義務是相對消費者的權利而言的,只有經營者履行了義務才能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10種經營者的義務。

⑸ 作為一個經營者應該怎樣用法律保護自己

個人覺得你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問題,如果你是要這么擔憂的話估計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

你肯定是向拿貨的貿易公司索賠。

你要做好的自我保護是事先查清楚貿易公司的資質,同時拿到相關貿易品牌的授權書及發票等,還有就是和貿易公司簽合約的時候要注意約定違約責任,同時對於結貨款的方式盡量先貨後款,同時款要盡可能在不違反合同的前提下晚付,這樣廠商始終有一筆貨款押在你的手裡,這是籌碼。

如果最後都不能達成一致的話那就只有訴訟咯

⑹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應承擔哪幾種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義務是相對消費者的權利而言的,只有經營者履行了義務才能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10種經營者的義務。
1、履行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義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的約定,可以是口頭形式,也可以是書面形式,一旦約定生效,經營者應當履行承諾。當然, 約定內容應是法律、 法規許可的事項。如果約定內容違法,比如約定提供毒品,則不受法律保護。
2、聽取意見和接受監督的義務
經營者履行這一義務是與消費者實現監督權相對的。它要求經營者切實把消費者當作上帝, 認真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在質量、 價格、品種、數量、服務態度、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經營作風,提高經營水平,更好地服務於消費者。同時也達到其營利的目的。
3、提供安全商品和安全服務的義務
(1)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2)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3)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並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4、提供真實情況的義務
(1)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2)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3)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5、標明名稱和標記的義務
(1)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2)租賃他人櫃台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6、出具購貨憑證和服務單據的義務
(1)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 (2)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7、保證質量的義務
(1)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2)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8、承擔「三包」責任及其他責任的義務
(1)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商品承擔「三包」責任。 (2)經營者應當按照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對商品的「三包」責任。 (3)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對商品的「三包」以外的其他責任。 (4)經營者對以上義務的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
9、不得用格式合同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1)不得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 (2)不得作出減輕、 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3)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上述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10、尊重消費者人格的義務
(1)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 (2)經營者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 (3)經營者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⑺ 違反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經營者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義務類型是什麼

因為你說的情況,他已經違反了電子商務法,屬於違法行為任何的違法行為肯定是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⑻ 委託實際管理經營者有什麼法律責任

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1、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作為受託人,不承擔什麼責任。
2、如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⑼ 根據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經營者承擔的行政責任有哪些

違反《產品質量法》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呢?《產品質量法》第五章法則教前面的規定內了對產品容質量負有義務的市場經濟主體及行使管理監督職責的地方政府行政監督部門違反該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於產品質量有關的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律責任。

⑽ 個體戶應當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 在民法通則中,對個體工商戶的民事責任做了規定。

  • 對個體工商戶來說,該公民個人是個體經營的民事責任的承擔者,他應該以個人的全部財產承擔經營活動中的民事責任。他的個人財產包括作為投資經營的全部資本和家庭共有財產中的應有份額。清償的順序首先以投資經營的資本清償,不足的部分以共有財產的應有份額清償。

  • 目前我國規范個體工商戶的專門法規是國務院頒布的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和國家工商局制訂城鄉個體工商戶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 城鄉個體工商戶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根據條例對於個體工商戶的法律責任作出如下規定:

  1. 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頒發營業執照擅自開業的,屬非法經營,應予取締,沒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2. 個體工商戶轉借、出賣、出租、塗改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執照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吊銷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3. 對持假營業執照或假營業執照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經營的,沒收其假照和非法所得,可以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4. 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5. 對擅自改變經營者名稱和指定的經營場所,不服從監督管理的,給予警告,或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

  6. 對擅自改變經營方式或者超越核準的經營范圍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7. 對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及基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8. 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且無正當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

  9. 異地經營的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的,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並退回原登記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銷。

(10)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培訓擴展閱讀:

  • 產品質量法中規定,經營者對於以下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1. 生產銷售不符合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2.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考案例 發布:2025-09-21 22:26:14 瀏覽:998
婚姻法幾年修改 發布:2025-09-21 22:24:36 瀏覽:364
電大經濟法作業4 發布:2025-09-21 22:20:58 瀏覽:295
理解黨內法規 發布:2025-09-21 22:16:23 瀏覽:906
青秀法院毆打律師 發布:2025-09-21 22:11:56 瀏覽:706
傳統儒家文化如何促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 發布:2025-09-21 22:07:39 瀏覽:322
勞動法對簽定勞動合問的規定 發布:2025-09-21 21:28:05 瀏覽:641
拖欠工資屬於哪條勞動法 發布:2025-09-21 21:26:44 瀏覽:861
勞動法關於僱傭臨時工的規定 發布:2025-09-21 21:24:53 瀏覽:778
河南全國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21 21:24:51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