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則具備法律效力
A. 設計導則、設計規范、設計標準的區別是什麼
設計導則、設計規范、設計標準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標準是對重復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是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的研究成果作為基礎,經各方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准則和依據。
規范一般是在工農業生產和工程建設中,對設計、施工、製造、檢驗等技術事項所做的一系列規定,規程是對作業、安裝、鑒定、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所做的統規定。
而設計導則主要是工程設計、建設中的引導和規則。
2、針對對象不同
當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等基礎標准時,一般採用「標准」,如《土工試驗方法標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道路工程標准》、《建築抗震鑒定標准》等。
當針對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等通用的技術事項做出規定時,一般採用「規范」,如《混凝土設計規范》、《建設設計防火規范》 、《住宅建築設計規范》、《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等。
3、管理部門不同
設計標準是通過雙方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設計導則一般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設計規范是由工程建設中內部共同設計制定。
三者的關系:
1、設計標準是針對活動的結果,規定了設計導則、設計規范後的內容結果,是為了保證預定領域內最佳秩序。
2、設計標准、規范、導則都是標準的一種表現形式,習慣上統稱為標准,只有針對具體對象才加以區別。
(1)導則具備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設計規范的目的有:
1、設計規範本身也需要可用性
2、量化指標:
確定一般可用性原則和審美常識下的避免犯錯的方法,以及一旦出現錯誤後的補救方案。規范的第一個目的是減少設計過程中出錯的次數,一般這是針對新手設計師的,好的量化指標是告訴他經驗。
3、規范設計原則:
這個原則有可能是針對單個項目的,也有可能是整個設計團隊的指導原則,這個原則要被反復強調,反復實施,團隊人員要共同為這個原則負責。
4、確認設計關鍵點:
獲得該設計規范針對范圍內的關鍵點,包括設計方向和設計元素,以通過項目設計的過程,達到團隊成員的更加密切的配合效果。它是一份檢驗文件,記錄過程中的錯誤,留作以後的經驗。並在此可以做出項目和產品設計的里程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設計規范
網路-設計標准
B. 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導則,細則等之間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法律規范,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現的一種社會規范。
法律條文,法律規范的條文化的文字表述形式。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
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規程指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
規定是指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
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
規范意指符合邏輯,客觀、真實、全面、完整、准確、及時,達標。
2.頒布機構
1.法律。這里的法律專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
法律分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兩類。
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
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種具體社會關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內容的規范性文件的統稱。
其調整范圍較基本法律小,內容較具體。
2.行政法規。它是指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3.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其法定的許可權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這里所指的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地方性法規只在本轄區內有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是一種綜合性法規,內容比較廣泛。
單行條例是有關某一方面事務的規范性文件。
4.規則則是工作的要求、規定、標准和制度等。因此規程可以定義為: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
5,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
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3.包含關系不同
1.法律法規是中國法律的淵源
2.規范是一切具有組織、指導、約束的規定的總稱,包括法律、法規、規程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法律
搜狗網路-法規
C. 規劃控規與導則有何不同
D. 什麼叫法規模型
環境質量法規模型(regulatory model),顧名思義是指由政府部門在「導則」等法規性文件中推薦或准備推薦使用的環境質量模式,主要用於編制具有法律效力文件時使用,包括環境規劃、環境保護標准、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污染防治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等文件。和同類模式相比,法規模式必須具備良好的一致性和延續性,模型的預測值和觀測值符合性更好;同時也更注重在工程應用上的便利性,要求模式中需要給定的輸入參數比較少。法規模型來源於自主研發的模型、國際上主流模型,或已被多個國家或地區推薦的法規模型。
E. 導則是什麼意思
導則,指由國家抄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此外,它也是對完成某項任務的方法、內容及形式等的要求。
例如,《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區分了大氣環境、地面水環境、聲環境等技術類別,分別就各領域的評價技術要求、方法做了規定,各評價單位和審批單位均須遵照執行。
(5)導則具備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導則的近義詞
1、規程
讀音:guī chéng。
釋義:規則章程,即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
出自: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十三章:「我們黨有個老規程:只要不是故意搗鬼,錯了也是好同志。」
2、規范
讀音:guī fàn。
釋義:意指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准,或是指按照既定標准、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使某一行為或活動達到或超越規定的標准。
出自:鄒韜奮《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 蘇聯 最大規范的日報——《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3、准則
讀音:zhǔn zé。
釋義:依道德之理所遵循的標准原則或是行為准則。
出自:陳毅《六國之行》:「准則昭天下,精神重萬隆 。」
F. 《入何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和「《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試行)」用哪個
用《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試行)。
《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還在徵求意見,不具有法律效力。
《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試行)已經發布,可以作為執行依據。
G.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為:意思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導則: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規范: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合乎規范。
3、規程:為進行操作或執行某種制度而作的具體規定。
二、出處不同
1、導則:《<艾青詩選>自序》:「『不倒翁』只能當玩具,卻不宜作為做人的導則。」
2、規范:《二刻拍案驚奇》卷五:「這是大人家規范如此。」 鄒韜奮 《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 蘇聯 最大規范的日報--《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3、規程: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三章:「我們黨有個老規程:只要不是故意搗鬼,錯了也是好同志。」
(7)導則具備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規范的近義詞:典範
典範
讀音:[ diǎn fàn ]
釋義: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出處:唐弢 《瑣憶》:「 魯迅先生的後期雜文,幾乎都是諷刺文學的典範。」
例句:
1、縣委書記的典範焦裕祿同志最關心群眾的疾苦。
2、他不是只做賠本生意的傻瓜,而是誠信經商的典範。
3、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建築史上的典範。
H. ze的漢字是什麼
我想到的有「導則」。
導則,顧名思義,含引導,規則的意思。導則一般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比如《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區分了大氣環境、地面水環境、聲環境等技術類別,分別就各領域的評價技術要求、方法做了規定,各評價單位和審批單位均須遵照執行 。
I. 貼線率在規劃法規中有提及嗎
沒有,一般法定規劃內容中只有退線,貼線率出現在更加細化的設計導則當中,但是城市設計不是法定規劃不具備法律效應。不排除發達城市的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中規定設計導則內容,比如深圳,但其法律效力級別比較低,算不上是「規劃法規」。請注意「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所代表的的不同意義。
綜上所述,貼現率在現有「規劃法規中」沒有提及,但是在部分省市的「地方法規」和「規章」,「規范」中有。
J. 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導則,細則等之間的區別
他們都是屬於規則制度,區別在於制定、修改以及實施的對象不同,法律效力內也不同。法律較其它的效容力高。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
意指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准。
導則一般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