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撤訴後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撤訴後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1-27 05:49:58

1. 撤訴後我怎麼知道我撤訴成功了,法院應該給我什麼依據

撤訴成功了,法院應該給你送達准予撤訴的《民事裁定書》。

撤訴,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訴的行為。

撤訴分為:

1、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

2、按撤訴處理,即原告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他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依法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不論是當事人申請撤訴還是按撤訴處理的,都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1)撤訴後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申請撤訴的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原告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撤訴不影響原告和被告之間本訴的進行。

(2)撤訴必須是原告自願。申請撤訴是原告處分自己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行為,除非原告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強迫原告申請撤訴,審判人員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動員原告申請撤訴。

(3)撤訴必須合法。申請撤訴的時間必須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申請撤訴的人必須是有申請撤訴權的人;申請撤訴在實體上不得有規避法律的行為,不得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有損於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4)撤訴必須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當事人行使處分權,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進行審查,申請符合條件的,裁定準許撒訴,案件審理終結;申請不符合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案件繼續審理。

2. 經濟糾紛案原告一方主動撤訴後超過二年還有法律效力嗎

一、原告撤訴後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撤訴的,訴訟時效中斷。且應當自撤訴裁定送達給各方當事人之日起重新計算,請參考以下法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撤訴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發生

1、撤訴是原告行使訴訟權利的體現,應當由原告決定是否提出申請。起訴是原告的訴訟行為,撤訴也應是原告的訴訟行為。被告除提起反訴外,不得為撤訴行為。原告是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撤訴。訴訟代理人申請撤訴時,必須經原告特別授權。撤訴是原告訴訟權利的體現,因此撤訴必須出於原告自願。

2、撤訴應由原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申請。原告撤訴,必須向受訴法院提出申請。申請可以是書面申請,也可以是口頭申請。對於口頭申請,人民法院應記入庭審筆錄,並由原告簽名或蓋章。這是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准許撤訴裁定的根據。

3、撤訴申請必須在訴訟程序開始之後,人民法院宣告判決之前提出。從起訴到法院宣判之前這段時間,原告可以隨時申請撤訴,而法院的判決一經公開宣告,就喪失了申請撤訴的權利。法院宣判後,只有通過法定程序才能改變判決。這時,不能再去申請撤訴。原告申請撤訴,應當由人民法院進行審查,作出准許或不準許的裁定。

4、原告提出撤訴申請後,並不立即產生終結訴訟的效力。人民法院必須對撤訴內容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是看原告撤訴是否合法,並作出是否准許撤訴的裁定。撤訴是原告對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但是否准許撤訴,決定權在人民法院。關於在什麼情況下准許撤訴,什麼情況下不準許撤訴,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撤訴終究是當事人的一種訴訟權利,是基於處分原則產生的,因此,只要是合法的撤訴,都應當准許,不應當任意限制當事人行使撤訴權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原告撤訴後訴訟時效如何計算」這一問題進行的解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原告撤訴,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3. 如果原告撤訴後後果有影響嗎

原告撤訴後果:

1、法院裁定準許撤訴或按撤訴處理,都會直接引起終結訴訟程序的法律後果;

2、訴訟時效重新開始計算,原告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3、訴訟費用由原告或上訴人負擔。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參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訴人申請撤訴,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案件受理費由原告或者上訴人負擔。行政案件的被告改變或者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擔。

(3)撤訴後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申請撤訴的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原告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

2、撤訴必須是原告自願。

3、撤訴必須合法。申請撤訴的時間必須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

4、撤訴必須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4. 關於法律的問題。什麼是原告撤訴。撤訴法院的一審已經生效,判決書還有效嗎

1、一審程序中,在案件受理後判決宣告前可申請撤訴,是否准許由法院裁定。有違法行為需要處理的,不準撤訴。如果一審中撤訴,不存在判決,當然不存在判決生效與否問題。
2、 二審法院判決宣告前,上訴人可以申請撤回上訴,由二審法院裁定是否准許。不予准許的情形:法院經審查認為一審判決確有錯誤,或雙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的,不應准許。二審中撤回上訴即視為沒有上訴,此時如果對一審裁判的上訴期未滿,則一審裁判在上訴期滿後生效;如果一審裁判已經過了上訴期的,則一審裁判自二審裁定準許撤回上訴之日生效。另法院裁定準予撤回上訴後,上訴人即放棄了上訴的權利,即使撤回上訴時,法定上訴期還未屆滿,也不得再行上訴。《民事訴訟法》法條:
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是否准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

5. 司法鑒定結果,撤訴後還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你後做的司法鑒定機關是合法的,並且在當地司法機關鑒定名錄范圍內,這個司法鑒定機內關所做的司法容鑒定文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你可以起訴,但法院會不會採納,需要主審法官根據案件其它證據、事實及他自己的主觀認識加以判斷,現在還不好說。

6. 撤訴後可以再起訴嗎

撤訴後可以再起訴,原告撤訴或者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法院應予受理。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七項的規定不予受理。

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進行審查,申請符合條件的,裁定準許撒訴,案件審理終結;申請不符合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案件繼續審理。不論是否准許撤訴,都必須以裁定的方式告知當事人。

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準許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法庭辯論終結後原告申請撤訴,被告不同意的,法院可以不予准許。

(6)撤訴後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按撤訴處理,即原告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他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依法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不論是當事人申請撤訴還是按撤訴處理的,都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按撤訴處理和原告缺席判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7. 司法鑒定結果,撤訴後另行起訴還有法律效力嗎

因為這個是第三方鑒定的結果,只要符合證據的規定,那麼它就具有證明效力;當然也可以另行委託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至於法院是否採納採信,就要看法官如何認定了。

8. 民事訴訟法撤訴後再起訴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向法院提交訴狀,法院受理後撤訴的情況,可能是雙方達成合意也可能是證據不足等因素,但也有一人會在撤訴後再行起訴,但是有些人會說已經撤訴了怎麼還能再起訴呢,這不是耍著法院玩嗎?而本文將為您解除這個疑惑,給您展示一下民事訴訟法撤訴後再起訴的法律依據。
一、《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一十四條:「原告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七項的規定不予受理。

9. 我撤訴後的訴狀能作為對方起訴證明嗎

,可是對方卻把我已撤訴的訴狀作為證據,我們要根據哪條法規說服法院認定對方不能以我的訴狀作為證據.請詳細說明下好嗎?
只要能證明該證據無效,我將同時提起反訴,起訴婚前財產問題,因為我上次訴訟文字表達錯誤,所以撤訴,如果我上次的錯誤在撤訴後對本次的反訴沒任何影響,對方也不能作為證據來反駁我的起訴,這樣我才放心...
所能詳細解釋下好嗎,告訴我具體的法律條款,我自己也看看心裡踏實些。謝謝
可以作為證據使用,至少能夠證明你曾經起訴這一事實.
雖撤訴,但案件存檔,有關訴狀,可做證據使用,但究竟起什麼作用要看案件情況。
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民事訴訟證據規則中有此規定,你可以找一份看看。
撤訴也稱訴之撤回,即撤回先前提出的訴訟。撤訴的法律效果是人民法院無需對該案繼續進行審判,已進行的訴訟行為歸於消滅,訴訟程序即行終結。權利人先前提出的訴訟視為自始即未起訴。由此可知,起訴是對請求權的肯定,而撤訴又是對起訴的否定。
申請撤訴,且獲得了人民法院的准許。因此,隨著你的撤訴,該份起訴狀就失去了法律意義,同樣,在該起訴狀中所陳述的內容也失去了法律意義,更談不上作為證據了。
所以我認為撤訴後的原訴狀只能證明曾經有過這起訴,可是訴狀內容無法律效力,撤訴的訴狀內容是不能作為證據的,不然「撤訴視同未起訴」這個該任何解釋?
指點迷津,謝謝
你的訴訟請求雖然撤回,但對方有你的訴狀。該份訴狀是一份文字材料,該材料中有你表達出來的意思,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應該有法律規定的。但至於該訴狀中的內容是否能證明對方的主張,要看法官的認定。
那請問撤訴的意義和法律結果是什麼?要是撤訴了原訴狀內容能作為證據,那不可能有撤訴再起訴咯,因為通常再起訴是改變原先的理由重新起訴同一事情,那所說的「撤訴視同無起訴」到底怎麼解釋?........
雖撤訴,但訴狀有你親筆簽名,可做證據使用。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考案例 發布:2025-09-21 22:26:14 瀏覽:998
婚姻法幾年修改 發布:2025-09-21 22:24:36 瀏覽:364
電大經濟法作業4 發布:2025-09-21 22:20:58 瀏覽:295
理解黨內法規 發布:2025-09-21 22:16:23 瀏覽:906
青秀法院毆打律師 發布:2025-09-21 22:11:56 瀏覽:706
傳統儒家文化如何促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 發布:2025-09-21 22:07:39 瀏覽:322
勞動法對簽定勞動合問的規定 發布:2025-09-21 21:28:05 瀏覽:641
拖欠工資屬於哪條勞動法 發布:2025-09-21 21:26:44 瀏覽:861
勞動法關於僱傭臨時工的規定 發布:2025-09-21 21:24:53 瀏覽:778
河南全國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21 21:24:51 瀏覽:724